APP下载

新媒体莫要草率反“沉默的螺旋”

2016-11-30张玉洁河北地质职工大学河北石家庄050000

科技传播 2016年15期
关键词:沉默的螺旋观点舆论

张玉洁河北地质职工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00

新媒体莫要草率反“沉默的螺旋”

张玉洁
河北地质职工大学,河北石家庄 050000

传播学中的许多概念伴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产生了更为丰富的认知,随之而来的是对传统理论的颠覆性创新,如“反议程设置”“反沉默的螺旋”等。这些新理论认为受众的观点已不再言听计从于传统媒体的舆论导向,而是通过新媒体提供的不同渠道,将自己持有的不同观点以更自由、更安全、更快捷的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影响甚至改变社会舆论。“反沉默的螺旋”认为新媒体环境打破了舆论导向,受众不再任意跟风。事实确实如此吗?回归原著《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意见、公共意见、舆论三者的关系,在“媒介即讯息”的不断变动中,或许应当被加以区别,我们对“沉默的螺旋”的理论需要更为深入的理解。新媒体带来的新时代有时并非一味地“反传统”。

新媒体;沉默的螺旋;反沉默的螺旋

1 反沉默的螺旋“反”在哪

“反沉默的螺旋”更强调在网络传播时代,人们基于新媒体能够打破传统媒体单向传播这一弊端的特点,促使受众更加积极的表达观点,并以此影响甚至改变大众媒体对某一事件的报道初衷。

1.1 公开表明意见=不沉默

基于网络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公开表明意见”,凸显了人们在新媒体环境下不再“沉默”的特点,公众有一定的空间去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并以此激发不同观点碰撞从而产生的舆论涟漪。从议程设置理论来说,受众不再仅仅依靠传统媒介去获取信息和观点,取而代之的是通过网络得到更为丰富的信息,并在网络平台中更加积极地表达个人观点。这与1960年代前后单一的传统媒介相比,是更具时代性的,人们不会再因为诸如传统媒体的非客观性、传播的单一性、内容的有限性等弊端而使信息的获取受到局限。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的时效性、互动性,以及自媒体使每一个受众都有机会从“旁观者”变成“当事人”,例如,2016年年初发生在哈尔滨的“天价鱼”事件,越来越多的受众通过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在引起围观的同时,形成具有影响力的新闻事件,这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新形态。“媒介即讯息”的理论可以说明,当下在新媒体推动下的自媒体时代中,人们不再受制于“点到面”的主流媒体所营造的舆论环境,相反,因为孤立感的降低,中坚分子和意见领袖的多样化,以及从众心理的弱化,人们更愿意将自己的观点“点对点”地分享给他人,从而“打破”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

1.2 网络特性使受众积极参与讨论

网络的虚拟性、互动性、匿名性等特点,使受众更积极地发出自己的声音,并在这一过程中,吸引和搜寻到更多的“同道中人”使自己的声音逐渐增大,从而打破因为观点支持率不高而选择沉默的困境。

尤其当下逐步发展壮大的自媒体传播方式,在这个人人都是媒介的时代,每个人都能成为信源,媒介信息量也因此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且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并逐步向个人化需求发展,即通过自己的设置,只获取个人认为有益或感兴趣的信息,而屏蔽掉相对无聊或不感兴趣的话题,以此更为便捷地获取所需信息,并激发个体对信息的认同感。在哈尔滨的“天价鱼”事件中,已不再是简单的网友曝光高价餐这么简单,餐馆和官方调查也都借助网络将事件进行了多次反转——餐馆借助媒体称自己是明码实价,地方调查组报告称该店明码标价不违规,而与此同时,各路声音也开始在网络上发酵,有网友认为既是明码标价,顾客方无理取闹;也有网友认为即使是明码标价也依旧存在问题……

这些持不同观点的反馈促使事件反转、再反转,这也足以体现网络互动性增强,给受众反馈带来的便捷与高效。这其中展现的你来我往的争论,更加表明了信息的多元化特点,受众的声音也不再朝着同一个方向。

2 是否真的冲破了“沉默的螺旋”

众所周知,“沉默的螺旋”这一概念是由德国政治学家、传播学者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提出的,其基本描述的现象是: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时,当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并大声疾呼;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时,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优势意见占明显的主导地位,其他的意见从公共途径中完全消失,并且“缄口不言”。这就是被人们称为“沉默的螺旋”的过程。其实,这不过是对于现象的过程描写,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还存在以下观点的阐述。

2.1 “最后一刻的跟风者”[1]6

正如人们对“沉默的螺旋”的了解,诺尔-诺依曼关于“沉默的螺旋”这一理论的实践导源,是基于1965年和1972年进行的联邦德国议会选举中出现的“雪崩现象”。在这两届的选举投票中,选举意愿并没有像风向标那样随风而动,而是大体上保持稳定,但是到了最后,意见气候发挥了影响,可以观察到,偏向意见气候方向的“最后一分钟的动摇者”能为意见其厚重强势的一方增加3%~4%的支持率。这一部分人因为自我意识弱或对政治缺乏兴趣,从而喜欢在最后几分钟发生突变。

另一个角度的研究发现,人们在对被孤立的恐惧的驱动力下,“与狼共舞”和“花车效应”成为一种较为幸福的境地,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他们最终的沉默只是由于无法认同在公众中被广泛传播的意见,而无法说服自己人云亦云,从而选择了“沉默”。

“最后一刻的跟风者”表明“沉默的螺旋”并非是在意见表达的过程中形成的,而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本身没有判断的意愿或想法;二是人们在经过观察和判断后,在做出“最终判断”的一刻形成的“沉默的螺旋”。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沉默的螺旋”的形成是最终舆论的选择性倾向,而不存在于观点的形成过程中。

2.2 意见、公共意见与舆论

对于“意见”的认识,柏拉图认为:意见比知识要隐晦,比无知更积极;意见在有知与无知之间,且是正中间。[1]60而其在字典中的解释为:对事情的一定看法和想法。在此我们应当认识到,个体在网络上发布的个人观点或信息在初期来讲应当看作是个人意见的表达。而通过“最后一刻的跟风者”的观点可以看出,“沉默的螺旋”是公共意见形成及广泛传播的过程。也就是说,受众在网络环境进行信息的发布和观点的表达时,因为网络“匿名性”、“虚拟性”特点的掩护,从实质上说,发布者是回避了“被孤立的恐惧”的感受,而进行的个人意见的表达,而网络舆论的最终形成,是当多个个人意见汇聚成为宏观的结果时产生的。

以2007年发生的“华南虎事件”为例,这一事件被认为是反沉默的螺旋的案例。但我们从个人意见和“社会的皮肤”的角度来说,发现华南虎这一新闻在报道之初人们进行的大多为意见的表达,沉默的螺旋的形成是最后人们对于多方意见的判断和选择,而非在意见发表之初。因此“反沉默的螺旋”提出的公开的“表明观点”即为不沉默的观点过于草率,可以说网络的匿名性并没有使人们成为公开的表达者。上文提到的“天价鱼”事件在网络上的多次反转,也同样是在事件发生的过程中,人们借助网络提出意见,但待到最终事件的“水落石出”形成结果的“最后一刻”,所有的舆论导向都顷刻发生了偏移,并且再无人试图反转“剧情”。

3 时代造就了舆论场

当19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影、电视、广播作为“新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大张旗鼓、毫无质疑地发挥着“议程设置”的作用时,人们对于意见的表达,更多地是在已限定的舆论观点之下,而如今,时代和科技改变了这一切。

“媒介即讯息”的理论是说媒介本身才是真正有意义的讯息。人类只有拥有了某种媒介后才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而媒介最重要的作用即为“影响了我们理解和思考的习惯”。因此,对于社会来说,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讯息”不是各个时代的媒体所传播的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和它所开创的可能性以及带来的社会变革。

也正因如此,在新媒体时代,人们的沉默或大声疾呼,已不再受限于单纯的传统媒体的声音,可以说,受众在舆论形成之初,从各样的评论、意见领袖及网媒上获取了更多的观点,其选择认同的观点更加多样,选择的自由度也更高,但无论如何,最终胜利的舆论观点依旧在“沉默的螺旋”的漩涡里回环往复。

4 结论

近些年不断强调理论创新,不可否认“反沉默的螺旋”也更多是站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产生的,现在已有相关著作500余篇,但针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成因及研究过程,有些“反对”之声论据并不充分,对于“沉默的螺旋”的真正内涵并没有系统了解。用发展的眼光去审视新时期产生的新现象固然重要,但“反沉默的螺旋”更应看作是对“沉默的螺旋”理论的延伸和发展,以“沉默的螺旋”作为理论基石不可动摇。

[1]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6,60.

[2]邵培仁.传播学(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E.M.罗杰斯.传播学史[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4]田艺霏.新媒体环境下的“反沉默的螺旋”理论[EB/OL].[2014-4-22].http://media.people.com.cn/n/ 2014/0422/ c382352-24928730.html.

[5]姚珺.互联网中的反沉默螺旋现象[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17(3):286-288.

G2

A

1674-6708(2016)168-0126-02

张玉洁,河北地质职工大学。

猜你喜欢

沉默的螺旋观点舆论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观点
网络自制剧热播现象解析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业内观点
新锐观点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
舆论引导中度的把握
观点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