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助推湿地保护建设 共创美好诗意生活

2016-11-30撰文俞肖剑

浙江林业 2016年2期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管理

◇撰文/俞肖剑

助推湿地保护建设共创美好诗意生活

◇撰文/俞肖剑

编者按:

在地球上,湿地与海洋、森林并称为地球的三大生态系统,其中湿地是具有多种独特功能的生态系统,不仅为人类提供大量食物、原料和水资源,而且在维持生态平衡、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均起到重要作用,被专家们誉为“地球之肾”和“天然水库”。2016年2月2日是第二十个“世界湿地日”,本期特别策划以“湿地”为主题,阐述全省湿地保护建设工作总体情况,并以香港米埔湿地、杭州西溪湿地、金华湿地、舟山东港城市湿地为例,展示其在为保护湿地做出的重要举措以及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也为全省各地湿地保护工作提供借鉴,以此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湿地保护意识。

近年来,在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省湿地保护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十二五”期间,湿地保护工作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省级以上财政累计投入1.5亿元资金,地方配套8400万元,地方自筹资金高达138亿元,建设人工湿地4.4万亩。同时,投资2000多万元,完成县级湿地保护规划,公布了第二批县级重要湿地名录,划定湿地保护红线的斑块与面积,规划了到2020年湿地优先实施项目,生态保护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合理部署 成效凸显

加强指导,促进湿地管理规范化。自2012年省人大颁布出台《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以来,全省湿地保护工作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关注。2014年2月,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目标任务和重点。还专门成立了由11个厅局组成的省湿地保护委员会,黄旭明副省长担任委员会主任,办公室设在省林业厅。同年9月,省湿地保护委员会召开了第一次全体会议,并随着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全面实施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意见》,湿地工作得到进一步的强调和部署。同时,省委、省政府还把湿地管理作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省委《关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要求“积极开展湿地生态修复”,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提出“要划定湿地生态红线,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浙江建设”,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提出“要加强湿地生态保护,遏制面积萎缩、功能退化趋势”。从2014年开始,湿地保护工作已列入生态省建设、“五水共治”考核体系。

多方联动,加大湿地建设力度。“十二五”期间,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指导下和各级林业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全省开展了一系列湿地保护管理工作,不少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一是基础工作不断完善。全省面积120亩以上的湿地分布有5大类23型,总面积约166.52万亩,相当于全省国土面积的10.9%。二是保护体系不断健全。全省首批32块省重要湿地名录批准公布,目前,全省已建有湿地及与湿地有关的自然保护区11个、自然保护小区30个,新建国家湿地公园5个、省级湿地公园14个。三是生态修复不断推进。实施湿地示范项目25个,生态修复项目70多个,清淤310万立方米,护坡护岸598公里,栖息地改造1万亩。四是科学研究不断深入。省林科院组建了“浙江省湿地研究中心”,成立了省林学会湿地分会,组建了多学科的湿地专家库,并与浙江大学、中科院等15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综合研究,开展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保护与种群恢复工作,长兴扬子鳄种群从11条扩大到5000余条;德清下渚湖的朱鹮已成功野外放飞33只,野外自然繁育1只,朱鹮总数177只。五是宣传教育不断深化。通过“世界湿地日”、“爱鸟周”、国际湿地保护论坛等多种活动广泛开展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全社会保护湿地的意识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十二五”期间,全省各地组织参加宣传教育活动的人数达1500万人次,培训人数达3.5万人次。

明确目标 加快实施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精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湿地保护管理工作要牢固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科学理念,围绕弘扬生态文明、建设“两美”浙江和推进“五水共治”的目标,从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完整性和发挥湿地改善水环境、提供生物栖息地、保障生态安全、传承生态文明的基本功能出发,认真执行国家和省有关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健全保护管理体制机制,采取抢救性保护、修复与治理、污染控制等人工适度干预措施,恢复与重建湿地生态系统,遏制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退化的趋势,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层次清楚、重点突出、面积适宜的湿地自然保护生态体系,努力探索走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湿地保护发展路子。

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落实目标任务。科学规划是抓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规定的法定性工作。省委、省政府五年绿化平原水乡、十年建成森林浙江的意见明确提出,2016年湿地保护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实施湿地保护红线,严禁擅自围垦湿地、占用湿地和无序开发湿地行为,湿地面积稳定在1500万亩以上。指导实施县级湿地保护规划,实行最严格的保护制度,开展湿地修复与保护工作。

坚持以抢救性保护为目标,构建保护体系。全省现有1665万亩湿地中,列入保护区和公园范围的湿地仅有300多万亩,保护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1500万亩的保有量底线差距较大。要把扩大湿地保护面积作为主要目标,建立完善湿地保护体系,实施科学有效的抢救性保护,将需要实施抢救性保护、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的重点区域列入保护名录,并进行重点保护。要加快湿地公园建设,对因自然灾害或人类活动影响导致湿地面积急剧下降、海洋生物和候鸟栖息地大幅减少、水质污染严重、水土流失严重的重点区域,要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小区)或湿地生态保育区、湿地公园等措施进行抢救性保护。

坚持以“五水共治”为契机,推进生态修复。湿地是水源的“储存器”、洪水的“缓冲器”、涝水的“排水器”和污水的“净化器”,对于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意义重大。要服从和服务于“五水共治”大局,根据“五水共治”江河综合治理实施方案,针对湿地保护区、湿地公园、湿地生态保护、生态修复及生态景观建设等不同类型的湿地项目,加强组织监管和技术指导,精心组织项目实施,确保各项任务圆满完成。要分类施策推进湿地修复。对遭到人为破坏导致湿地功能退化萎缩严重的湿地,有计划地采取退耕还湿、引水保湿、污染防治等综合措施,进行科学修复,努力恢复湿地功能。对出现生态功能退化或生物多样性减少但不显著的区域,要加强管控,有效减少人为干扰,减轻自然承载压力。对现有的湿地保护区和湿地公园要加强建设与管理,确保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要抓好重点湿地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实施。

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提升管理水平。要强化湿地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借助湿地研究机构和各大专院校人才技术优势,加大对湿地退化、湿地修复、湿地产出功能、污染控制等重点课题研究,总结推广高山湿地保护、河流湖泊湿地治理、近海湿地修复等成功经验,大力开展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湿地生态修复、治理新模式,提高湿地保护管理科技水平。要建立动态管理平台。抓紧湿地资源监测体系建设,组织开展湿地资源、湿地利用状况、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调查和评估,实时掌握湿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定期向社会公布,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提高湿地保护效能。要加强湿地合理利用研究推广。在不破坏和不影响湿地生态功能的前提下,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经济和文化的综合效益,积极发展湿地种植业、养殖业,重点发展湿地生态休闲新业态,积极打造湿地合理利用示范区,实现保护湿地和改善民生相结合,全面提升湿地的综合产出功能。要加强湿地交流与合作。充分吸收借鉴国内外湿地保护修复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把湿地项目建设成为保护、修复和可持续利用的示范基地,打造成湿地科技研发的合作平台,为不同类型、不同退化程度的湿地保护、修复和利用提供经验和模式。

坚持以依法管理为保障,保护湿地资源。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用严格的法律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立有效约束开发行为和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制定完善生态补偿和土壤、水、大气污染防治及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会议内容和精神为全省进一步做好湿地保护管理工作提供了依据。要推进湿地的依法执法和依法行政。各地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加大执法力度,完善执法体制,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浙江省湿地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对涉及向湿地区域排污或改变湿地自然状态,以及建设项目占用湿地的行为,要会同相关部门依法严格审批;对违法占用、开垦、填埋以及污染湿地的行为,要依法制止并追究责任;严厉打击破坏湿地违法行为,列入湿地保护名录的湿地,未经批准不得开垦、占用或随意改变用途,切实保障湿地安全。要积极探索出台湿地生态补偿政策,争取尽快建立分级、分类补偿相结合以及政府补偿、市场补给有机统一的湿地生态补偿机制,将湿地生态补偿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进一步加大湿地保护管理工作力度。

位于香港新界西北面的米埔自然保护区于1984年建立,面积为5700亩,其中红树林面积达4500亩,1995年被列为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米埔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红树林、鸟类及其他动植物资源。主要植物有木榄、桐花树、秋茄等,常见的动物种类包括鱼类、甲壳类和软体类等。此外,每年有数十万只、超过300种的候鸟在这里暂息觅食,其中包括黑脸琵鹭、青头潜鸭、小青脚鹬和白腰杓鹬等36种全球受威胁或濒危物种,大量鸟类的出现形成了米埔自然保护区独特的自然景观。

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

“透过保育自然环境,减少碳排放造成的污染,使市民‘惜’用资源,推动香港成为亚洲最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这是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的愿景及目标。在1983年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开始协助香港政府开展米埔自然保护区管理时,就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一核心理念,并且将这一理念贯彻于米埔自然保护区的生境管理和环境教育两大职能中,形成米埔自然保护区在湿地管理和环境教育方面的成功模式:运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展湿地生境管理;利用成功的生境管理经验及成果开展环境教育,推广可持续发展理念。

基围管理。所谓基围,就是近海的田地,为防御水患,在其周围修筑的堤围。米埔自然保护区通过长期监测和科学分析,确定基围的主要功能及作用:为黑脸琵鹭、雁鸭类提供越冬地,为后海湾鸻鹬类提供停歇地,维护和管理红树林、芦苇和淡水生境,维护传统基围的运作及景观。并按功能和作用将保护区内基围区域分为7个区块,区块1为黑脸琵鹭栖息地、区块2为芦苇生境、区块3为传统基围运作区、区块4为教育中心、区块5为高潮位栖息地、区块6为开阔的淡水区域(特别供水禽栖息)、区块7也为高潮位栖息地。

通过对每个区块水鸟数量、类型、植物情况的长期监测,制定不同区块水位调节措施。例如,为了吸引更多黑脸琵鹭前来栖息,每年10月至来年4月,降低6号基围的水位,作为黑脸琵鹭的越冬栖息地。每年11月至来年3月,降低3号基围的水位并放入小鱼,为越冬的黑脸琵鹭提供一个觅食的生境。每年5月至9月,升高所有基围的水位,防止芦苇逐渐侵占开阔的水面,如有必要,对基围进行挖掘,保持基围周边和中间有开阔的水道,控制芦苇在基围中生长。根据当年实际情况,在越冬的黑脸琵鹭到来之前,即9月底,在3—4号和4—6号基围之间的基堤割草。这些精细化的可持续管理措施有效地保障了米埔自然保护区每年冬季黑脸琵鹭及其他鸟类有充足的食物和栖息地,保障了这些越冬鸟类种群的稳定。

观鸟屋设置。米埔自然保护区共有观鸟屋10座,其中生物多样性管理区8座,核心区2座。米埔自然保护区观鸟屋设置非常注重建筑对鸟类和环境的影响,注重观赏游览与科普教育的结合,是娱乐与教育相结合的典范。观鸟屋一般设置在视线开阔、有较好景观的观赏点,方便游客欣赏湿地景观。另外,观鸟屋与科普教育相结合,设置多种科普宣教设施教育指导游人认识鸟类、认识自然、关爱自然。观鸟屋及其他建筑设施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鸟类的生活习性以及与自然的融合,观鸟屋多设计成与地形或植物相结合的掩体建筑,隐蔽在树林、灌木丛、草丛之间,不容易被鸟类发现,不会给鸟类造成不安。米埔自然保护区多处观鸟屋旁边或是后面种有乔木进行掩护,使建筑在自然环境中不显得突兀,不影响鸟类的正常生活。

通过一整套科学精细的管理措施,使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贯彻于生境管理的每一个细节,实现了在人工适当辅助措施下,野生动植物特别是鸟类与环境及人类之间的和谐共处,实现了整个保护区的可持续良性发展。

环境教育。米埔自然保护区在进行可持续生境管理的同时,环境教育也依托于生境管理的成果有序进行,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通过多种形式使公众在亲身体验中培育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公共意识。米埔自然保护区成功的生境管理成果本身就是宣传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良好载体,教育对象在参观米埔自然保护区的过程中,通过感官认知,潜移默化地提高了对湿地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等理念的理解和领悟。

米埔自然保护区将参观人士分为中学生、小学生、公众和伤残人士四大类别,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设置了不同形式的参观项目。例如为中学教育项目拟定的湿地解构之旅、湿地保育全接触、红树林生态、后海湾规划师、湿地生态学家、米埔多面观、湿地中的国际法庭7个参观主题,通过启发学生探索和思考的形式,提高学生对拉姆萨尔湿地的功能及自然保护的认识。

义工制度。香港义工制度萌芽于19世纪70年代,发展于80年代,90年代实现突破式发展,进入21世纪后,义工工作在香港已经非常普及,义工文化已经融入香港人的血脉。香港湿地公园的义工制度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体系。虽然在湿地公园中服务的义工只是香港义工众多类别中的一小部分,但他们是香港义工制度的先进性、专业性及普遍性的一个缩影。

2002年,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推出了“香港湿地公园义工计划”,鼓励市民积极参与义务劳动,培育市民的湿地保护意识,推广湿地保育。香港湿地公园义工参与并协助开展湿地保育和湿地导览工作。湿地保育工作主要为定时参与公园的护理工作,例如植树、施肥、去除薇金菊、福寿螺等入侵物种;湿地导览工作主要为每逢周末及香港公众假期带领生态导赏团,向游客讲解生态保护知识,让游客更多地了解湿地的生态知识,从而培养湿地保护的理念。

米埔自然保护区模式启示

米埔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是一套可持续发展的管理模式,并形成了完整的体系。米埔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理念、环境教育、义工制度等方面都值得浙江省的湿地和保护区借鉴和参考,以及对湿地保护工作进行深入的思考。

精细化管理,科学引入第三方监测。首先,要制定科学、合理、精细的管理计划,计划的制定必须建立在科学的生态价值评估和长期监测评估的基础上,计划落实必须具体到日常工作的每一方面。可借鉴米埔自然保护区制定的日常管理计划,通过对管理目的、理由和限制因素等方面的分析,确定管理建设项目和表现指标,最后明确实施机构、实施时间和优先顺序,将每个工作指标落实到每个季度。其次,在日常工作及建设管理中除严格按照管理计划执行外,引入并建立相应的第三方监督、考核机制,督促湿地公园和保护区采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来保护湿地、管理湿地。可借鉴香港渔农自然护理署委托香港观鸟会对米埔自然保护区鸟类进行监测,以监测结果来考核世界自然(香港)基金会管理米埔自然保护区成绩的做法。

积极探索,筹建林业志愿者队伍。积极探索、逐步推进,将对生态环境保护、动植物保护有兴趣的爱好者组织起来,通过一定的鼓励政策,如积分优惠(义工参加义务劳动可以记分,累计积分达到一定标准,可在全省免费参观湿地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免费培训学习等方式吸引他们先行组建林业志愿者队伍,然后再由他们带动更多的市民加入。为了林业志愿者队伍的可持续、良性发展,完善的制度保障及广泛的宣传教育工作是必需的。志愿者理念的培育必须从小孩抓起、从学校抓起,从小培养公众乐于助人、奉献社会的精神,不仅对其个人成长是有益的,而且对于提高全民素质、增强社会凝聚力有重要意义。另外,积极探索建立林业志愿者管理、督导、培训、保障与激励考核制度,为林业志愿者事业的良性发展提供保障。

立足实际,广泛开展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以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核心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活动。在现有条件下要做好环境教育,应该重点抓好“点”和“面”两个方面的工作。“点”就是要立足实际,充分依靠浙江省现有的保护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等建立环境教育示范点,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常态化、制度化的环境教育。在示范点环境教育教学中更应立足实际,多设置环境教育实践活动,让教育对象从环境中学习,力求做到在环境中宣传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让教育对象在亲身体验中获得提高。“面”就是要广泛开展环境教育,在全省建立广覆盖、多层次、多渠道的环境教育体系。在全社会范围开展覆盖学生、普通市民、领导干部、从业人员等不同对象、不同层次的普及性环境教育及职业性环境教育,实施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同时积极鼓励和推动非政府组织参与环境教育,多方面推动全省的环境教育工作。最终形成全社会重视环境教育的良好氛围,为浙江省生态文明建设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全面改善,提供群众基础和技术保障。

猜你喜欢

自然保护区生态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住进呆萌生态房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