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的研究范式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①

2016-11-30王志博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1期
关键词:社会学范式人文

王志博

(哈尔滨体育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质的研究范式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①

王志博

(哈尔滨体育学院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

俗话说的好,量的积累势必会引起质的变化,而质与量的研究也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两个重要范式之一,而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受到自然科学研究模式的影响,在体育科学研究过程中往往把量的研究放在主要位置,而忽视了质的研究,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质的研究也少之又少。而在西方发达国家,由于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起步早,体育人文社会学体系日趋完善,相对于国内体育人文社会学更为成熟,对此,在国外相对更加注重体育人文社会学质的研究,以至于其体育人文社会学比国内更具代表性,所以,要想快速发展我国的体育学科,必须变革传统的学科研究范式,创新人文社会学研究范式,实现质的飞跃。

质的 研究 范式 体育 人文社会学 研究 应用

质的研究范式和量的研究范式是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的两种不同形式,这两种研究范式无论是从研究性质上、还是从研究形式上都是不同的,也就是常常所说的研究侧重点不同,具体表现在研究方法上、研究理念上、研究步骤上、研究参考资料上各不相同。在开展体育人文社会学量的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实验数据法、调查数据法、测试测量法等并且需要大量采用现有的数量化资料,来对所研究的现象展开客观研究,并对所研究出的数据进行科学有效处理和统计,使得通过科学方法所研究的数据能够证明出体育人文社会学的普遍意义,而质的研究方式则是通过在自然环境下对事物进行访谈、观察、以及现有资料的大量分析和大量事实的分析,从而得出对自然现象的深入描述,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最终得到事物普遍意义的推演。但是在开展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过程中,在选择质的研究范式和量的研究范式的研究方法上,始终存在争议,既哪种更科学、哪种更合理的问题。今天,该文就是结合当前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实际情况以及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分析了质的研究范式在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相关问题的探讨和分析,下面,就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

1 质的研究范式在国外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分析

质的研究范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广大研究学者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开拓性工作,例如:美国社会科学研究家玛利亚·米德对青少年发展的研究工作,再如:英国社会雪茄马林诺夫斯基对岛屿居民生产生活的研究,这些人文科学家在开展工作中主要采用了参与式的观察研究方法,在研究过程中与被研究者实现的长期共处,这就使得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与共处的时间跨度有关,这种参与式的观察研究方法需要研究者深入到研究的特定环境中,并需要收集和观察总结出大量的数据,如研究者可以采用随时记录被研究者的现象来完成,也可以借助现代多媒体装置进行记录,从而实现第一手资料的收集工作。通过大量的研究数据表面,采用质的研究范式展开工作过程中,被研究者对自己当时的感觉和看法非常感兴趣,同时这也是研究者研究的主要焦点之一。纵观质的研究范式发展历程来看,该研究方法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开展社会学研究过程中,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才被具体应用到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领域中,而质的研究范式发展到现在,已经被广泛应用与教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研究领域,且在不同领域研究过程中对质的研究范式的称呼不同,存在不同的差异,既有的领域称其为描述性研究方法,有的称呼其为现象学研究,还有的称呼其为客观性研究范式,虽然在称呼上存在一定差异,但是在本质上存在一致性,似乎都具有质的研究范式的家族传统,最终这些称呼也被科学的定义为质的研究范式。

2 质的研究范式在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的应用

在国内,质的研究方法的应用仍然比较少,但是,一些学者已经开始在体育社会学的某些领域开始了有益的尝试。章岚等是较早在国内倡导和介绍质的研究方法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应用的学者,“对体育科学研究中质的研究方法的探讨”人文从体育科学研究对象的社会性和复杂性、研究对象的非确定性、研究对象的本土化等方面论述了量的研究的局限性。对国外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中质的方法的运用进行了简单介绍,认为质的研究方法在体育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文章对定性研究和质的研究进行区分,对质的研究特征的概括具有科学性,研究具有前瞻性。张薇对质的研究方法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应用有过较全面的论述,区分了质的研究与定性研究,认为质的研究可以弥补量的研究产生的不足,并介绍了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要知道,在传统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对偏重于对体育学科文本的研究,且应用的资料主要是二手资料和三手资料,只有少之又少的研究者采用质的研究范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实际、实地的调查和研究,要知道,二手资料、三手资料主要是前人对研究对象做出的归纳和总结,且资料的严谨性、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并严重缺乏创新性。虽然一些研究采用了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但是对于人类学、社会学较多采用的田野调查、个案研究等实地研究方法的运用不足,这就使得现有的研究多停留在浮华的表面,无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质。政策咨询型、现状调查型体育研究占据主流的状况在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体育学年轻学者的努力下正在发生转变。而在现当代社会发展过程中,通过采用质的研究范式可以有效对民族传统体育、现代的体育产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体育人文与当地文化等领域开展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使其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更符合时代经济的培养,更容易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更有利于推动体育人文社会学的快速发展与完善。

3 在质的研究范式下体育人文社会精神的培养策略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早在2000年就有研究表明,常规而适度的体育运动能够对人产生生物学方面的改造,这种改造也就是广义上的改善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促进人体内分泌的协调,有助于人在从事各项活动时始终有着充沛的体力。在精神上,对人的智力有着缓步提高,这种提高或许不会表现在学科学习上,但当学生需要判断文化差异或人文精神的作用时,能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便于学生全面看待问题。

促使大学生对他人宽容。体育文化包含多个方面,体育精神就是其中较为关键的一点。常见的体育精神有公平的比赛精神、团队协作精神、尊重对手、关怀和了解队友等。这些精神表面上看各个独立,实则有着一定的联系,都需要人与人之间通过主动或被动交流,在体育活动中营造一种相对公平竞争的和谐氛围。在这种气氛下,学生需要考虑的不再是个人利益,而是集体荣誉,如何通过集体的相互合作,来达到最终的胜利。这种相互协作,互相理解的精神,有助于学生对他们的宽容和理解。

促进学生顽强拼搏。前面笔者提到了质的研究范式与体育文化中相互协作,这里就不得不谈体育运动中的相互竞争的拼搏精神。在最初的体育文化中拼搏精神一直是被放在首位的。体育运动崇尚拼搏,不仅同对手进行博弈,更要同竞赛项目进行博弈,通过不畏困难,勇敢拼搏的精神,来取得最后的胜利。即便学生对于胜利没有极度的渴望,但只要他置身于这种拼搏的环境中,自然就会受到周围人的感染,骨子里的血性就会被激发出来,拼搏精神就会被植入他的意识中,再日后步入社会面对苦难时,同样会用一种拼搏精神来解决苦难。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现阶段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阶段,同时也是处于一个深化变革的阶段,在此背景下,学生的体育人文精神也处于一个极度缺乏的阶段,所以,通过采用质的研究范式展开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研究工作,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人文学学习的热情,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完善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从而实现当代学生的全面发展。

[1]陈雯.社会科学研究中质与量的方法选择[J].重庆社会科学,2015(3):115-118.

[2]陈向明.质性研究的新发展及其对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6(2):14-18.

[3]费孝通.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编.东亚社会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l5-16.

[4]嘎日达.论科学研究中质与量的两种取向和方法[J].北京大学学报,2015(1):54-62.

[5]郭修金.小康社会中的村落体育—— 山东三村的调查[J].体育科学,2015,29(2):81-95.

G807

A

2095-2813(2016)11(a)-0165-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1.165

①王志博(1984,11—),男,黑龙江双鸭山人,硕士,讲师,从事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

猜你喜欢

社会学范式人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基于OBE理念的非社会学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改革研究
第九届全国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第一轮)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伊莎白及其中国人类学、社会学考察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