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比较①

2016-11-30朝日格图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1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活动大学

朝日格图

(内蒙古工业大学体育部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浅析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比较①

朝日格图

(内蒙古工业大学体育部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5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体育课程越来越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如何更有效地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活动,是当前高校必须思考与解决的问题。高校应结合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科学锻炼身体,增强学生整体素质。该文以全国各地共30所高校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查阅法、实地调查法等方式,了解当前大学体育课程具体的教学模式,重点探讨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区域与特点。

大学体育 教学模式 俱乐部 身体素质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必修的课程之一,但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体育教学的效率仍不高,甚至部分大学的体育课程直接是自由活动,而没有实质性地传授学生相关体育知识,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1]。基于此,高校应加大对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力度,结合学生实际发展需要,规范体育上课程序,从而提升体育课堂的有效性。

1 研究对象与方式

1.1 研究对象

调查北京、上海、浙江、湖南等省市共30所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并对其进行分析比较。

1.2 研究方式

1.2.1 实地访谈法

利用学校教学评估的机会,实地走访30所高校,通过采访高校体育教师、体育教学负责人、学生的方式,了解高校当前实行的体育教学模式。

1.2.2 资料查阅法

利用互联网、图书馆,查阅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相关的论文、资料,了解近年来教学模式的改革方向,并总结高校体育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

1.2.3 分析对比法

收集整理30所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并分析对比不同高校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形式、管理制度等,总结出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2 研究结果

2.1 大学开展体育教学的课堂模式分析

当前高校大多数都按照教育部要求设置体育课程,沿用“必修”+“选修”的模式,且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体育教学理念越来越先进,学生能够参与的体育活动也逐渐增多,具体而言,其教学模式包括以下五种。

2.1.1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模式是最传统的方式之一,主要是指按照学生所在行政班进行体育教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发挥着主体作用,掌握着整体教学节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2],不利于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兴趣,因此,该种教学模式逐渐被淘汰,只在少数高校存在。

2.1.2 以年级为阶段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以学生年级为阶段,在学生不同年级开展对应体育教学活动的模式具备以下特征:分为两段式开展教学活动,即大一学生必须将体育课程作为必修课程,而大二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修[3]。但该种方式在大一阶段没有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进行教学,因此到大二时,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很难跟上教师节奏。该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较广。

2.1.3 以选修为方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以选修为方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模式,按照学生的上课时段,将体育课程固定为两个学期或者四个学期,且授课体育教师不改变,其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优点:首先,选择课程时,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自由度较高;其次,有利于集中培养体育技能型人才,将某一体育项目分成多个学期开设,使得学生能够系统地接受学习,从而提升学生体育技术水平[4];最后,可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作用,课程整体组织形式较为简单。因此,该种教学模式的应用范围较广。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选项型”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很容易打击到体育基础较为薄弱学生的学习信心,在系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因不能及时掌握体育技能,很容易出现抵触情绪,降低教学效率。

2.1.4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体育教学活动的模式主要是指按照体育不同项目,设定对应的教学班,通过学校教学系统,每个学期对所有学生开放,学生可根据实际兴趣进行选择。部分学校还分普修班和特长班,其中普修班的体育学习项目较简单,特长班可由体育教师选出学生,进行针对性培养。该种教学模式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首先,同一体育项目不同教学内容、不同体育项目能够在同一学期开设,学生的选择自由较大[5];其次,可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体育项目,极大程度上提升了体育场地的利用率。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体育教师的工作量较大,需要全面监控教学过程和教学质量,并制定不同的考核标准,同时,基于操作的角度分析,须以选课系统为基础,对于部分规模较小的高校而言,该种教学模式开展困难。

2.1.5 以俱乐部为形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

俱乐部形式的体育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年级、专业之间的限制,是当前比较先进的教学模式。学校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爱好开设对应的体育课程,且学生上课时间比较灵活。该种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体育教学目标依据学生实际情况而定,具备多维度、多层次的特征[6];学生自由练习的时间较多,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但受到高校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影响,以俱乐部形式为主的体育教学模式仍没有被广泛运用。

2.2 大学体育课堂模式的特征

从大学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分析可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课程越来越受到高校的关注,高校正不断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与理念,就当前发展形势而言,其主要具备以下两方面的特征。

2.2.1 学生选择体育课程的自由度较大

体育教师逐渐意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因此,在开设体育课程时,学生能够依据自身爱好,自主选择上课教师、上课时间,给予了学生充分的发展空间。同时,在上课过程中,也多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学校也不断加大对体育器材的投资力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对培养专业型体育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2.2.2 体育教学模式逐渐增多

教育部提出高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应涵盖身体素质、运动参与情况、心理素质、运动技能、社会适应等方面,基于此种背景,高校的体育教学模式逐渐增多,体育教师应结合学生认知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营造出良好的运动气氛,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培养体育技能型学生。

3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共有五种,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高校在选择体育教学模式时,应结合学校规模、教学目标等方面的因素,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同时,高校应建立健全体育教学体系,综合考虑学生认知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开展针对性体育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体育教学的作用,增强学生整身体素质。

[1]张晓林,陈新键,毛振明,等.我国大中小学体育课程有效衔接现存问题及改进思路[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2):78-83.

[2]杨小明,邵斌,柏慧敏,等.大学“公共体育专业化”教学改革理论与实践探索——以上海大学为例[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1):64-68.

[3]王健,万义.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测评的历史演进与生态重建——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体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6,50(2):5-10.

[4]李欣,韩新君.中外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分析与我国大学体育教育的创新发展[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5,35(6):111-114.

[5]毛振明,席连正,刘天彪,等.对校园足球的“八路突破”的理解与深入——论“新校园足球”的顶层设计之三[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11):5-10.

[6]戴霞,谢戴西,秦春波,等.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课程环境的优化配置——以深圳大学为例[J].体育学刊,2015,12(6):75-79.

G807.4

A

2095-2813(2016)11(a)-0119-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1.119

①朝日格图(1986—),男,蒙古族,内蒙古呼和浩特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教学活动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幼儿园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探究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寻困而学之笃学常行——谈镇江市润州区青年体育教师自主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