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刍论

2016-11-30杨永清

创新科技 2016年4期
关键词:分科范畴科学

杨永清

(广西中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1;河池学院水电管理中心,广西宜州546300)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刍论

杨永清

(广西中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南宁530001;河池学院水电管理中心,广西宜州546300)

本文从中国和西方在文化基因与思维习惯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出发,认为中国古代不但有技术,而且也有科学,阐述了中国古代科学有着自己的特点,是不同于西方的独特科学体系;它的发展与西方科学的发展有明显的对应和互补关系,在总的发展路线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平行性,在当代科学的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古代科学;科学的标准;科学的界定;古代科学的特点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一直以来就存在着争论,有赞同的也有反对的声音,无非就是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中国古代没有严谨的科学,只有技术、经验总结和感性认识。20世纪代表性的有:中国近代科学的开拓者任鸿隽的《说中国无科学的原因》一文,在《科学》创刊号(1915年)上发表,著名哲学家冯友兰用英文发表的《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对中国哲学的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解释》(1922年《国际伦理学杂志》)一文,近代科学家竺可桢发表的《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产生自然科学?》一文(1944年8月22日在浙江大学的演讲)都有类似的阐述。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古代有科学,并且在15、16世纪前一直领先于世界先进水平。很多著名学者如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还有另一位同样著名的科学家贝尔纳都对此有过很中肯的评论。

各种争论一直延续至今,中国古代的科学究竟存在吗?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对“科学”的含义进行界定,对什么是“科学”作深层次的理解。只有正确地理解“科学究竟是什么?”才能概括出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框架,进一步得出中国古代科学的范畴。

1 中国古代有科学的论证

由于人们从各方面考察问题,所处的角度不同,个人的经验积累各异,会对科学有不同的定义和各自的见解,并以自己的认识范畴定义科学。基于此,研究科学的定义可以从广义方面来讨论,即:科学是多层次有广义范畴的,中国古代科学和西方科学是同于一范畴下不同形态的科学。

1.1关于科学定义的厘清

关于科学?首先从其起源说起。其文字来源于拉丁文scientia,后经演变成science,至于如何演变的过程,暂且不论。在我国著名的科学史家席泽宗院士的报告中指出,scientia拉丁文翻译过来是知识的意思,据考究是由日本人翻译并一直沿用,认为:科学相对于哲学是综合之学,scientia是分科的。在《辞海》1999年版上的定义是:“科学,即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的规律的知识体系。”在1970年出版的《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对science(科学)一词的解释中,也确有arranged(分类)的意思。直到现在,我国有权威性的《现代汉语词典》对“科学”的释义仍然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1]。这里就明显地带有“分科”的含义,是从不同的研究范畴来讨论“科学”。

在我国古代文献的记载中,并没有有关“科学”的词汇,而是把同样的意思表达称为“格物”,意为推究事物的原理。《辞海》对格致的解释是:格物就是“格物、致知”的简称,意思是寻找事物的原理而获得知识。《礼记·大学》中记载:“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显而易见,东方“格物”和西方“知识”在一定的区域范畴内定义是一样的,甚至比用“科学”一词更为准确。因为反映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不能仅限于分科的,而应该从不同范畴来考虑,将反映综合性的客观规律知识囊括在科学范畴之内进行研究。比如,现今的西方科学,已发展出了宇宙学、地球系统科学等许多综合性学科,还有新兴的各种交叉科学也正在以雨后春笋般地速度发展成长着。可见,不论是分科的,还是交叉的、综合的和整体的,只要它们确属于各自领域客观规律的反映,都应该是属于科学的范畴之内,只是层次不同,跨学科不同而已。并且,中国古代的“格物”的含意——寻究事物的原理,或许比古希腊的scientia“知识”之义要更为准确而深刻。中国的格物,从感性认识寻求机理,擅长整体观察,所以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曾经领先世界千余年。而到了近代,西方科学分科研究的发展,得到了长足进步,而中国的综合性“格物”却落后于西方对“分科”研究。西方的分科,有着时代的特征,它显示了近代欧洲工业革命以来,以分门别类解析研究知识的进程,当今的研究应该从广义范畴来解释显得比较符合时代的要求。

由于受到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人文的影响,对科学发展也需要区于此,所以对科学的定义也有偏颇。任鸿隽、冯友兰、竺可桢等学者正是根据当时那种“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定式,才认定中国古代没有产生自然科学的。

科学的发展也是分科而来,不管从自然哲学还是从其他门类范畴出来,基础不同也就产生不同的科学;科学的文化现象就反映出不同区域文化土壤的文化色彩,所以,科学、哲学和文化是有机统一体,把它们分离出来那就失去了生命。就从西方和我国古代的有关科学论点可以看出,像西医和中医,地心说和日心说有着不同差异,这就是不同地域、不同时期人们对科学的究理,并且一直在进步着,逐步地在正确的方向迈进着。这种区别是不同区域文化色彩形态下的表现,正由区域底蕴的不同所决定的,正是由于这种文化的沉淀,折射出不同的科学研究范畴,从而得出不同层次或范畴的科学。

那么,究竟怎样对“科学”一词进行完整、准确的定义呢?由于区域文化和思维习惯的不同,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科学的定义有很多。各种定义都是关于科学的某一特定方面的描述,有可取之处,也有偏执的方面,往往是概而不全,精而不透。按常理,近代所说的科学,是指在理性、客观的前提下,用知识(理论)与实验验证得出的事物客观存在的规律。是指以实验方法为基础,以逻辑方法为手段,获取客观世界存在规律方面的研究。按分科来划分,则有以自然现象为对象的自然科学和以社会现象为对象的社会科学,并与艺术、哲学、宗教、文学等人文学科相区别开来。

正如韩锋教授在《自然科学的历程》一书中所写的那样,“谁也不能否认中国古代的技术发明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如果我们放弃‘西方中心主义’的思维定式,持一种多元文化的科学观,关注那些不一定完全符合西方科学标准的,关于自然的系统知识。只要它是关于自然规律的认识,当然也是科学,只不过这是另一种不同形式的科学而已。按照这个观点,把对科学的理解拓展成为一种包括自然和社会的全部有系统的知识。那么中国古代不但有科学,而且有一种更面向自然,更具人文性,更强调“天人合一”,也更注重实践的科学体系。它的发展常常与西方科学的发展有明显的对应和互补关系,在总的发展路线上有着十分明显的平行性[2]。故而:中国古代有科学,西方也一样,两者的表现与该区域文化和民族有别一样,是在不同区域范畴下各显自己的符合历史时期的规律与道理,有的还存在局限性。一般来说,中国古代没有西方严格分科意义下的科学,就好比西方国家直到今天也没有中医学一样。中国古代科学和西方科学存在差异,原因是多层次的,甚是可以从文化基因与传统思维模式中去探究。

1.2中国古代的科学体系

中国的古代科学,沿袭至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应用科学传统。这种应用型科学是全方位的知识形态,包括了技术应用,累积经验,关键在于实用性。这种实用性主要在生产生活中提炼出来,通过总结祖辈的工艺经验、传承发扬。像有经验的工匠,有实践基础的医生,专攻学术方面的文人,都对应用科学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一部数学专著《九章算术》,在数学命题的叙述方法上就是从实际问题出发,如大型水利、土木工程方面建筑物体积和土石方计算问题、按各种比例合理分配税收和摊派的问题等。它在计算方面远胜于从抽象定义和公理出发,略直观于古希腊数学体系。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这一特色有优点,也存在不足。应用科学只注重经验总结,而没有进一步分析,只关心当前收益。究其原因是,经验和知识没有找到过渡纽带,传统观念制约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升华,在科学进程中难于蜕变为近代科学形态。这也是大部分学者之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的症结所在。

中国古代的农学、中医学、天文学和数学,这四大科学体系有些是领先世界的,如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和火药,是中国古代先进经验的结晶,不仅为当时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影响着几个世纪以来的人类。这就是科学的潜力,为改造世界和人类的发展开辟道路。正如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J.Needham,1900—1995)在其7卷本34分册的巨著《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的:“(中国人)在许多重要方面有一些科学技术的发展,走在那些创造出著名的希腊奇迹的传奇式人物的前面,和拥有古代西方世界全部文化财富的阿拉伯人并驾齐驱,并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3]”。另一位英国著名科学家贝尔纳(J.Bernal,1901—1971)在为其《历史上的科学》中译本所写的序中也说:“中国许多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和科学的巨大中心之一。已经可以看出,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从希腊的抽象数理科学转变为近代机械的、物理的科学的过程中,中国在技术上的贡献——指南针、火药、纸和印刷术——曾起了作用,而且也许是有决定意义的作用。我确信,中国过去对技术的这样伟大贡献,将为其将来的贡献所超过。”

2 中西科学特点的区别

中国古代的科学和西方科学共同存在,却表现形态不一样,要具体甄别,必须先弄清楚中国古代科学的文化底蕴,人文背景下的特点。

爱因斯坦说:“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4]”。这就是说,产生于形式逻辑体系和实验观测基础上的西方近代科学,有两个明显的特点,就是在逻辑上的自洽性和与实验观测的一致性。这两个特点也就形成了判断一个理论体系是否是科学的标准,即内部的自洽和外部的证实。确实,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并不完全符合这两点。比如:中医强调整体性和针对不同个体的特殊性,对于同一种病症,在不同体质的人身上其治疗方法和用药是不同的,所以就谈不上实验观测结果的复现。沈括的《梦溪笔谈》里记载了当时的许多科学经验和技术成就,当然也记有表象的重要自然现象,但是没有形成一个逻辑上自洽的形式系统,也没有对有关自然现象做进一步原因的解释,也就异于西方的抽象推理。中国古代其他的科学著作几乎也都是如此。

中国古代应用科学,比较侧重于对自然现象的表象概括,侧重于经验的总结,侧重于实用,侧重于用整体、直觉、模糊、意象的方式理解问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没有自己的系统体系。中医的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建立在“阴阳”互补、“五行”生克和《周易》的“天人合一”说的基础之上,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自足的诊断和治疗体系。天文学中有著名的“论天三家”——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数学中有“天元术”,论述了设立未知数和列方程的步骤、技巧、运算法则,以及文字符号表示法等,是代数学中的一个系统方法。农学中有一个被人们称作“三才”的理论,它的中心内容就是以农作物为中心,归纳总结和论述有关农业生产的三个要素——天、地、人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是我国古代哲学中朴素唯物论的源头。

面对着自然界的人类,要认识自然,掌握自然现象的规律,要逐渐地把“必然王国”转化成为“自由王国”,在大自然中获得自由,一味地“征服自然”是不对的,那必将破坏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国古人一直没有积极地去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原因,考究其中的缘由,清代学者阮元在《畴人传》第46卷上曾对此作过这样的解释:那是因为“天道渊微,非人力所能窥测”,所以人们应当“言其所当然,而不复强求其所以然,此古人立言之慎也”。可见,中国古代的学者过于强调自然的神秘莫测,从而放弃了追根溯源地研究规律,只着重描述现象和事实,这恐怕就是“李约瑟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产生在中国?)的心理症结。

3 结语

综上,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是存在的,只不过不同于西方的存在形态,主要是区域文化、人文基础、思维方式的不同,造就了中国古代科学存在的土壤,它同样是推动人类进步发展的动力,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不断改造、征服自然积累的独特科学技术,有着划时代存在的价值。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韩锋.自然科学的历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3]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Ⅱ[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

[4]许良英等编译.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

Ciscussion on Ancient ChineseScience and Technology

Yang Yongqing
(Guangxi Zhongjin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Nanning,Guangxi,530001)
(Hydropower Management Center,Hechi University,Yizhou,Guangxi 546300)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ancient China has not only technology,but also science,and explains that ancient Chinese science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is different from the unique scientific system of Western countries,because the culturalgenes and habits of thinking are different in China and the Western countries.Its development has obvious corresponding and complementary relationshi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science,has a very clear parallel in the whole development route,and has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the ancient science of China;scientific standard;scientific definition;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science

N092

A

1671-0037(2016)04-46-3

2016-3-19

杨永清(1972-),男,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电气工程科学与技术。

猜你喜欢

分科范畴科学
中国美学“气韵”范畴之“韵”探颐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语文阅读教育中的三对重要范畴辨正
科学拔牙
汉语依凭介词的语义范畴
取消文理分科:听听孩子们怎样说
高中文理分科要不要取消
衰落的科学
陶艺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