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少年田径早期专门化训练探究

2016-11-30胡陶艳张波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四川南充637002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0期
关键词:田径专项运动员

胡陶艳 张波(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2)

儿童少年田径早期专门化训练探究

胡陶艳 张波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四川南充 637002)

该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儿童少年田径运动员的早期训练为切入点,结合世界田坛优秀运动员的训练经历,总结出运动员后期水平的高低和“运动寿命”的长短跟运动员早期训练密切相关。在早期训练过程中,应根据少儿运动员不同年龄阶段的身体运动能力,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手段与方法进行针对性训练,杜绝早期专项化训练倾向。

儿童少年 早期专门化 田径训练

随着近20年世界田径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在雅典奥运会、北京奥运会和伦敦奥运会田径项目上取得了史无前例的突破,但从整体实力来看,在世界先进水平队伍中任然没有立足之地。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际田联特许的比赛增加,青少年比赛与年俱增,我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少年运动员,在世界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世界青少年田径运动会比赛中多次获得奖牌,与世界先进水平队伍并无太大差异。然而这一现象也引发了人们更加深层的思考:出现高水平运动成绩的年龄越来越早,他们在青少年就表现出了很高的运动水平,但成年以后却表现平平,甚至不如以前,以至于一部分运动员过早结束了运动“寿命”,很难再有新的突破。早期专门化训练引起了体育界科研人员的普遍关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竞技水平的提高和后备人才的奠定,只有正确认识早期专门化训练,才能进行合理科学的训练。

1 对田径早期专门化训练的一般认识

现代田径运动发展初期,在没有实质科学依据和系统训练的情况下,绝大多数运动员都是靠自身运动天赋与能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早期专门化训练显得并不突出。到了60年代初期,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如果想要达到高水平运动成绩,不进行早期专门化训练是问题的关键。我国训练学专家徐本立指出:“田径早期专门化训练是指儿童少年尚未确定专项时所组织的选拔、打好基础、培养后备人才为主的早期训练过程。应正确理解田径早期专门化训练不仅仅是运动素质与运动能力的训练,同时也是专项技术与专项技能的早期专门化训练”[1]。在田径早期专门化训练过程中要防止青少年早期训练过早采用成人化专项技术的方法与手段,杜绝田径运动早期专项化,田径早期专门化训练是多年训练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2 结合儿童少年生长发育进行早期专门化训练

2.1 儿童少年田径训练年龄分层

根据我国青少年训练教学大纲,结合各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规律,做出了年龄划分。6~9岁为基础训练阶段,主要全面学习基本运动技能和基本动作技能;10~15岁为早期专项化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末期发展专项力量训练,重视有氧代谢能力,掌握基本运动技能,为专项技术打好基础;16~18岁为专项提高和能力提升阶段,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发掘个人专项技能突出点,形成良好的个人专项技术风格,积极参加比赛积累经验,从个人技术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不断提高自己;18岁以上为创造优异运动成绩阶段,这阶段主要以完善系统训练,巩固专项技术,调整身体状态,积极参赛创造优异运动成绩为主。

2.2 早期专门化训练各年龄段适宜的强度

儿童少年运动成绩的提高,在各个年龄阶段的训练形式、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安排起着主导作用。不科学的训练安排会提前结束一名优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儿童少年的早期系统训练其主要目的是为进入下一步提高运动成绩奠定良好的基础。早期专门化训练一般分为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专项技术训练、专项力量训练、一般基础训练和心理训练等。根据儿童少年训练年龄分层和科学的训练手段,田径运动少儿早期基础训练不宜进行力量素质训练和耐力训练,应遵循身体自然发展规律,结合科学训练原则,主要以身体素质训练为主,发展协调、灵敏、柔韧、速度等基本素质练习。要充分考虑到儿童少年身体发展的不稳定性,把握好训练量和训练强度之间的联系,多采取优先加量,到专项提高阶段再以渐进式的方式提高强度为宜。

2.3 根据儿童少年身体特点进行适宜训练

儿童少年身体发育是自然发展规律,安排训练期间,应充分考虑其身体发育特点,一般情况下,儿童少年的内脏器官落后于运动器官,而在运动器官中,骨骼的发育,包括关节、韧带又赶不上肌肉的增长发育,所以儿童少年肌肉发育往往是不平衡的。训练时考虑到身体发育的不平衡性,要对薄弱关节采取保护,适宜的训练安排会使整个机体得到全面提高。少儿在9~16岁是长身体的重要阶段,身体各器官机能都迅速生长,骨骼尚未发育完全,软骨组织较多,训练期间不宜采用过多的负重练习,会影响骨骼发育,以至于脊柱变形。科学的训练手段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只要目的之一,善于发现儿童少年生长发育各特点,重视薄弱环节,加强训练,为后期系统训练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至关重要的。

3 儿童少年田径早期专门化训练注意事项及对策

3.1 遵循身体自然发展规律,采用身体素质训练作为基础训练

考虑到儿童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接受田径早期专门化训练时,教练员应综合考虑运动员的身体状态,选择相适应的训练方法和手段协调发展其身体素质,有效地帮助提高运动成绩。少儿时期神经系统发展较快,首先考虑发展速度素质和反应素质,发展运动神经中枢及肌肉的“记忆能力”,对技术动作细节及动作速度进行反复练习,利用辅助器材帮助训练。发展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要考虑少儿身体发展的不平衡性,适当发展有氧耐力是运动员进行长时间训练的基础,青少年时期对运动员进行有氧耐力训练,有利于运动员心肌的弹性和长度的发展,增加心肌的有氧收缩能力,使心脏腔室大,从而增大了心脏的每搏输出量,为后期大强度训练和比赛打下基础。

3.2 防止采用大力量训练手段

虽然儿童少年骨骼与肌肉发育较快,富有弹性,但坚固性较差,容易变形。早期专门化力量训练中,教练员应该杜绝采取以杠铃为主的训练手段。案例表明,以杠铃为大力量训练手段对少儿危害甚多,第一,违背了儿童少年身体的自然生长规律,影响骨骼发育。第二,大力量训练加快了大肌肉群的迅速发展,阻碍了身体全面均衡发展,拉大了关节韧带之间的差距。第三,长期以杠铃为主的力量训练会直接损伤关节、韧带和肌腱等。教练员应更多的采用各种跳跃练习替代杠铃力量训练,以哑铃、肋木、轻重量器械展开简单、循环多次数的训练方法对各小肌肉群以及关节力量进行训练,使小肌肉群均衡发展,协调发展身体素质。

3.3 注意课后放松练习,适时恢复训练

训练中普遍存在只注重课上训练,而忽视了课后恢复。训练中长时间、高负荷、大强度训练会造成机体过度疲劳,是引发运动损伤的直接原因。早期训练中,教练员不重视机体恢复问题可直接导致运动性伤病的增多,包括加大肌体疲劳程度,恢复与超量恢复所需时间,影响技术训练效果,引发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等。训练安排中,教练员可以变换训练内容,交替安排负荷,在课后采取一些轻松愉快的训练手段,轻微的肌肉活动,帮助肌肉和血液中的乳酸更快消除,最佳身体状态是实施训练计划的有力保障。

[1]徐本立.21世纪中国竞技体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

[2]国家体委.田径教学训练大纲教法指导书[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1.

[3]宋广林,孙健.优秀田径运动员竞技年龄的特征[J].体育学刊,2006(4):128-130.

G806

A

2095-2813(2016)07(b)-002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0.028

猜你喜欢

田径专项运动员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五性”让学生爱上田径
单项选择专项训练(四)
同义句转换专项练习50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