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亡率的相关因素分析

2016-11-30杨新喜

关键词:死亡危险因素

杨新喜

【摘要】目的 研究影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亡率的相关因素,为减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死亡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结局将其分为死亡组45例、存活组55例,对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 年龄、术前脑疝发生情况、术前NIHSS评分、术前GCS评分、发病-就诊间隔时间、梗死病灶≥MCA分布区、高血压、糖尿病、肺部感染,是影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率较高,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施行相应干预措施,以改善预后。

【关键词】大面积脑梗死;死亡;危险因素;预后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04..02

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率极高,预后效果差,故临床上有必要对导致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以规避危险因素,改善预后。本次研究为了探讨影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选取我院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00例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结局将其分为死亡组45例、存活组55例。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经头颅CT、核磁共振扫描,被确诊为大面积脑梗死。其中男49例,女51例;年龄51~79岁,平均年龄(65.17±10.62)岁。病历资料调出均经医院方面

同意。

1.2 方法

对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历资料中患者的临床结局,将患者分为死亡组、存活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术前脑疝发生情况、术前NIHSS评分、术前GCS评分、发病-就诊间隔时间、梗死病灶≥大脑中动脉(MCA)分布区、高血压、糖尿病、肺部感染,并对导致死亡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对该变量进行下一步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 果

2.1 单因素分析

100例患者中,有45例患者经抢救无效死亡,死亡率为45%,存活55例。单因素分析得出,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生死亡可能和年龄、术前脑疝发生情况、术前NIHSS评分、术前GCS评分、发病-就诊间隔时间、梗死病灶≥MCA分布区、高血压、糖尿病、肺部感染有关。见表1。

2.2 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后确认,年龄、术前脑疝发生情况、术前NIHSS评分、术前GCS评分、发病-就诊间隔时间、梗死病灶≥MCA分布区、高血压、糖尿病、肺部感染是影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见表2。

3 讨 论

大面积脑梗死主要是指大脑中动脉、颈内动脉等大脑主干动脉发生阻塞后引发的脑梗死,这种脑梗死的病情较为危急,往往被称为“恶性脑梗死”[1]。脑内发生梗死的范围至少达到2个脑叶或1/2大脑半球,由于脑梗死病灶面积大,患者颅内压增高幅度显著,脑组织往往会出现严重受损,导致患者的神经功能严重缺损,甚至出现脑疝,容易导致死亡的发生,即使临床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及时的治疗,其死亡率仍处于居高不下的水平[2-3],故临床上应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生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本次研究通过对100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并对死亡患者和存活患者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术前脑疝发生情况、术前NIHSS评分、术前GCS评分、发病-就诊间隔时间、梗死病灶≥MCA分布区、高血压、糖尿病、肺部感染是影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其中年龄主要是指老年患者或高龄患者的器官功能出现衰减,机体耐受性减弱,脑梗死发生时容易发生死亡;术前脑疝的发生往往会加剧脑组织的水肿和脑膨出,患者的脑组织受损严重;术前NIHSS评分主要是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价,NIHSS评分越高,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越严重;术前GCS评分主要是对患者的意识状态进行评估,GCS评分越低,患者的昏迷程度越严重,如患者陷入重度脑性昏迷,其生命安全垂危;发病-就诊间隔时间越长,患者的病情发展迅速,很可能会导致溶栓治疗、手术治疗时机延误;梗死病灶面积过大,说明患者的脑部受损严重;高血压、糖尿病、肺部感染等疾病会加剧患者的病情凶险系数,容易导致多个器官功能衰竭[4-5]。

综上所述,大面积脑梗死的死亡率较高,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施行相应干预措施,术前加强评估和干预,尽可能缩短就诊时间,以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洪亚军,夏 辉,袁作文等.影响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亡率的有关因素分析[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3,26(3):216-218.

[2] 马丽娜,郭巧玲.大面积脑梗死发病和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137.

[3] 袁培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亡相关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34):35-36.

[4] 莫国毅.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死亡原因的危险性相关性分析[J].中外医疗,2014,34(13):62-63.

[5] 郑晓东.大面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预后[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21):123.

本文编辑:孙春宇

猜你喜欢

死亡危险因素
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与保健指导
论奥尼尔剧作《榆树下的欲望》的死亡主题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青春电影中的“死亡”母题解读
美剧“死亡”,真相不止一个
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护理对策
我经历了一次“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