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钾血症患者在心内科监护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分析
2016-11-30沈小丽李秀丽
沈小丽+李秀丽
【摘要】目的 对高钾血症患者在心科监护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我院心内科监护室收治的高钾血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疾病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并给予对应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的死亡率、病情恶化概率及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及满意度。结果 患者的死亡率为0.00%,病情恶化概率为10.00%,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给予高钾血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并实施针对性护理,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效果显著。
【关键词】高钾血症;心内科监护室;临床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19..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9月我院心内科监护室收治的高钾血症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9.67±3.82)岁;平均血清钾离子为(7.13±0.58)mmol/L。
1.2 护理方法
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全程心电监护,每半小时对患者心电图的变化情况进行一次观察,对其心电图的波形进行准确的记录,若发现患者的心电图情况出现异常,需及时上报于上级医生,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检查,避免疾病恶化[1]。护理人员对患者全身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针对血液透析患者需对其意识状况、肤色、体温及呼吸情况等进行观察,给予出现四肢湿冷及皮肤苍白的患者进行保温护理,为心动过缓、呼吸困难及意识出现障碍的患者应加强观察与护理,对高钾血症的发生进行预防并上报医生为患者进行紧急对症处理。
护理人员需加强与患者的交流,将病房的环境及治疗的流程向患者介绍,重点介绍监护仪器的功能及应用目的,提升患者的认知及依从性,监护过程中护理人员应通过鼓励的话语消除其不良情绪,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
为患者进行饮食指导及健康宣教,依据患者疾病的变化情况为其调整饮食次数及饮食量,告知患者需摄入蔬菜与水果等;将高钾血症的危害与预防措施等告知患者与家属,日常饮食中需避免摄入高钾食物及辛辣刺激类食物,维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锻炼以此增强体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死亡率、病情恶化概率及对比护理前后的心理状况(SAS评分、SDS评分)及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所有患者中未有患者死亡,其死亡率为0.00%,观察及护理过程中有5例患者病情进一步发展,其病情恶化率为10.00%,同时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与SDS评分均明显较护理前低,其护理满意度评分明显较护理前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 论
高钾血症即患者的血钾水平在5.5 mmol/L以上,此类患者易伴发心律失常,一旦患者的钾含量高于7 mmol/L,对心房传导产生抑制,出现心律失常[2]。疾病可抑制患者的心肌,致使患者的心跳停博,对其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心内科中高钾血症患者护理的重点主要包括,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患者的巡视,重视患者的主诉,密切观察其心电图情况,及时将患者的不良情况上报于医生进行及时诊断与处理。密切观察患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同时为患者预防并发症,避免疾病恶化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由于疾病易引发患者出现四肢麻木、肌肉酸痛及乏力等症状,进而引发患者出现焦虑及紧张的心理,增加对疾病的不确定感,同时心内科监护室内的环境及相关仪器均可对患者产生应激反应,致使患者的依从性下降,因此为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改善患者的情绪,使得患者的依从性得以提升,同时可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3]。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50例高钾血症患者的死亡率为0.00%,其病情恶化概率为10.00%,同时护理后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该项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加强对心内科监护室中高钾血症患者的观察,并为其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降低疾病死亡率,控制疾病的进一步发展与恶化,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对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亦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周春燕.高钾血症患者在心内科监护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4(6):641.
[2] 孙文娟.透析患者高钾血症的观察及护理[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4(6):516.
[3] 李静芳.高钾血症患者在心内科监护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医疗装备,2015,28(7):20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