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政治素质的现状分析

2016-11-29于慧

求知导刊 2016年29期
关键词:政治素质学生干部高职院校

于慧

摘 要:政治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学生干部的政治素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主导着其他学生的政治素质,从而间接地影响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高职学生能否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与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政治素质水平密切相关。本文以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状况问卷调查为载体,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政治素质的现状及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政治素质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政治素质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是高职学生中的骨干力量,是学生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活跃在党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及各个班集体中,往往起着“意见领袖”的作用,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等各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政治素质是政治思想、政治理念、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综合性体现,并能够通过人的心理和行为内化为一种精神品质。政治素质是人的各种综合素质的核心。学生的政治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的个人政治品质和思想意念产生影响,并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产生间接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高职学生是否能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与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政治素质水平密切相关。

一、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政治素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笔者在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干部中开展了学生干部思想政治状况的问卷调查,问卷采取不记名方式调查,覆盖院学生会、系部学生会、班级学生干部、社团学生干部共300名学生干部,收回有效问卷284份,在基本情况中分性别选项(男/女)、政治面貌选项(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团员/群众)、生源地选项(城镇/农村),问卷共设计了28个问题,主要包括你对党的认识、关注的政治问题、是否了解我国政治制度、政治立场、政治信息来源渠道、政治参与满意度、国家认同度、对时政大事的态度等方面。

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干部都比较认真地根据自身情况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从问卷分析来看,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政治素质的主流是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但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政治信仰功利化

部分学生干部在理想的追求上出现严重的功利化、世俗化倾向,注重实用主义的价值标准。大部分学生只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感觉入党比较有面子,其动机的功利性倾向过于明显。很多学生干部会认为自身的职业理想和生活理想要高于社会责任和使命,个人意识高于集体意识,缺乏奉献精神,干什么事情之前都要考虑是否对自己的个人发展有利,这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不无关系。

2.网络信息良莠不齐,信息渠道复杂,影响学生干部的辨别能力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不再仅仅局限于报纸、电视、广播这些传统媒体,QQ、贴吧、微博、微信等新型社交媒体的兴起,一方面丰富了大学生的信息渠道,另一方面也弱化了主流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干部的影响,学校的正面思想政治教育日渐丧失主动性。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都还没有稳定成型的青年阶段,他们缺乏独立判断和选择的能力,但“90后”大学生很容易受良莠不齐的网络信息影响,从而缩小自己的思想空间,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缺乏自己的理论系统和思维方式,在当今多元价值的社会政治环境下容易迷失自我,从而影响到大学生政治态度、政治倾向的稳定性。

3.政治理论学习缺乏主动性,政治理论基础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主要通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育和党课培训,不少学生由于对理论学习不重视,诸如对“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这些政治理论课程仅仅是为了修够学分,参加党课培训仅仅是为了获得党课结业证,不能真正的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价值认同。很多大学生的政治理论基础薄弱,认识肤浅,对党的指导思想缺乏深刻理解,片面地认为马克思主义某些结论难以匹配和解释当下的某些实际情况,因此,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指导思想抱有否定或者怀疑的态度。

4.对当前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满意度不高

我国宪法规定,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公民具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都超过十八周岁,因此投票和选举是目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当代大学生会就一些国家大事和社会热点讨论较多,而真正参与政治的机会却很少,讨论政治远比实际参与政治容易得多,政治意识与实际的政治参与行为之间存在较严重的差异。就拿选举权来说,想真正行使这项权利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大学生要去了解候选人的情况,要去投票点投票,在现实中往往不那么“现实”。退一步说,大学生能够顺利参与投票,往往也是有关方面动员大学生参与,真正表达自己的意愿和选择的投票很少。因此,有相当部分的大学生对目前的政治参与满意度不高。

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政治素质的必要性

1.提高学生干部政治素质是时代背景变化的客观要求

我国青少年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能再像以前一样局限在某一范围内,同时对于青少年的教育不能再应用传统腐朽的思想。这种新形势发展对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繁杂性和困难性。在改革开放几十年中,我国的社会形势发生了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到了发展和完善,同时也对高职院校的政治观念产生了影响,导致一些学生的思想政治理念逐渐偏离了社会主流价值观,甚至出现了一些价值观念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心理素质差的问题。

2.提高学生干部政治素质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

“同辈群体”的特性决定了高职学生干部“意见领袖”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是高职学生中的优秀代表和骨干力量,是学生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活跃在党团组织、学生会、学生社团及各个班集体中,往往起着“意见领袖”的作用,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等各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政治素质是人的综合素质的核心,学生干部的政治素质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主导着其他学生的政治素质,从而间接地影响着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高职学生是否能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与高职院校学生干部的政治素质水平密切相关。

3.提高学生干部政治素质是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质量保证

学生党支部的发展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党员时往往也会优先考虑表现优秀的学生干部,吸收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到党组织中,同时加强对党员学生干部的教育和培养,使其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先进性。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骨干力量,他们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同时也扮演着思想政治教育施教者的角色,是党和国家未来的后备人才的重要来源,从长远来讲,其政治素质的高低还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努力提升高校大学生干部政治素质,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有意义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孙丽芳.同辈群体与当代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7(9).

[2]宋雅兵.构建学生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1(9).

猜你喜欢

政治素质学生干部高职院校
高中生政治素质现状的分析
新形势下高校青年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必备素质
基于学生干部教育管理的高校辅导员工作案例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干部情绪管理与应对能力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高校学生干部软实力培养研究
报纸差错问题的结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