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望理论”在员工培训工作中的实践与应用
2016-11-29刘晓梅
刘晓梅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09-000-01
摘 要 “期望理论”是著名心理学家和行为科学家维克托·弗鲁姆提出来的激励理论。近年来,东风神宇车辆有限公司运用期望理论开展员工培训工作,通过不断的实践与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体会到M = V * E公式(激励取决于行动结果的价值评价和其对应的期望值的乘积)对员工培训工作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员工培训 理论指导 实践与影响等
一、从实际出发,选择“期望理论”指导员工培训工作
神宇公司成立于1998年,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数次的企业整合及人员分流,呈现出人员冗余、学历水平偏低,平均年龄偏大的结构背景,因此,运用“期望理论”模型指导培训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培训体系,就显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构建“期望理论”模式培训体系与指导思想
根据弗鲁姆提出的个人期望模式——“个人努力→个人成绩(绩效)→组织奖励(报酬)→个人需要”,构建“期望理论”模式培训体系。在“期望理论”模式培训体系的基础上,设计企业员工个人期望的各阶段的激励与干预手段,从个人期望和组织保障两个方面搭建期望模型,通过组织的干预和支持,提高员工的期望概率,实现员工个人成就需要与组织目标引导行为的结合,进而完成对企业员工培训体系的构建。见下图。
在组织干预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培训工作的开展促进员工个人绩效的提升,实现公司人力资本的增值;二是通过培训周边管理制度实现与个人期望的衔接,建立一整套的管理制度形成公司的管理体系,相互促进,相互融合,这是个人期望通过培训的前期投入得以实现的保障;三是通过设定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并激励员工实现新目标。形成个人发展促进组织发展,组织发展影响个人发展的总体格局,实现个人期望和组织干预的良性循环。
“期望理论”模式培训体系的主导思想是:以需求为导向、以学员为中心、以技能为本位,围绕着“管理思维的前瞻性、管理过程的基础性,以及管理成果的实效性”三方面,从管理类、专业技术类、技能类全方位开展培训工作,从个人需求和组织干预两个方面,实现二维的激励作用。
三、“期望理论”模式员工培训的路径与实践
(一)个人发展趋势与组织激励
企业发展伴随着不断的改革创新,员工换岗转岗的比率逐年加大,强化了企业员工个人的就业紧迫感觉和竞争上岗意识。因此,员工普遍增强了希望通过培训提高和扩展自己的工作技能的欲望。另一方面,公司希望通过培训,培养“一专多能”、“多岗通用”的人才,人力资源部倡导跨岗位、跨业务参与培训,塑造多面手。
(二)个人潜力挖掘与组织干预
神宇公司的人才管理模式是 “内挖潜,外引贤”,其中的内挖潜主要是指以企业培训为载体,实现内生性人才的培养与开发,企业通过培训促进人力资本的增值,这与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是相互促进的。
(三)个人成就展示与组织保障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自我实现是最高层次的需求。员工在企业里追求个人成长与进步需要得到组织的肯定与保障。神宇公司制定下发了培训管理制度、绩效管理制度、薪酬福利制度、人才管理制度、晋升晋级管理制度等一系列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形成了系统的、闭合的管理体系,从制度上实现了组织保障。
四、“期望理论”模式员工培训的成果与影响
(一)架构培训体系,为企业培训工作搭设好平台
神宇公司推行培训体系平台建设,从培训管理体系,培训课程体系,培训实施体系三个方面全面系统的建立起完善、健全的员工培训开发体系。在制度、课件、师资等领域向纵深开展,从制度上确保培训的制度化、标准化,从体制上确保培训的高质量、高绩效,从确保培训的常态性、实用性。
(二)强化培训效果,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首先,培训可以提高和改善员工绩效。 通过培训,员工个人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就能够承担更多的工作和更大的责任,经过培训的员工往往可以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纠正错误或不良的工作方法,其直接效果必然是促进工作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各种损耗可以得到有效的降低。其次,培训有助于提高和增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良好的企业培训课程,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主人翁责任感,减少员工流动的可能性。员工只有真正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意识后,其能力和潜能才能得到真正充分的发挥。
(三)助力个人成长,为员工的成长成才搭建桥梁
首先,培训能够满足员工对知识渴求的欲望,增强就业能力,其次,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提高其对自身价值的认识,对工作目标有更好的理解。再次,培训作为一种激励的手段,他们把参加培训、外出学习、脱产深造、课程进修等当作是企业对自己的一种奖励,使员工感到一种认可。
总之,企业应在员工个人努力期望的过程中,施以影响和干预,通过开展培训活动、培训体系周边制度保障等,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达到个人期望与组织激励的吻合,实现良性循环,合作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