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识别及综合防控技术

2016-11-29曾学军秦冲徐伟徐欢

长江蔬菜 2016年13期
关键词:蔡甸区瓜类花叶病毒

曾学军 秦冲 徐伟 徐欢

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识别及综合防控技术

曾学军秦冲徐伟徐欢

特约栏目主持:李金堂

男,植物病理学博士,副教授,潍坊科技学院蔬菜病虫害研究所所长,潍坊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寿光市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手。主要从事蔬菜病虫害诊断、防治、预测预报、植保软件开发等方面研究。主讲《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蔬菜病虫害识别及防治》等多门课程。主编出版《蔬菜病虫害防治图谱》系列丛书(共9册)。研制成功“蔬菜病虫害诊断防治实用专家系统(VDDS)”软件(软件包含千余种蔬菜病虫害及万余幅数码图片)。主持、参与国家及省部级课题多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

导读:绿斑驳花叶病毒病主要为害葫芦科瓜类作物,不仅导致作物减产,还会影响产品食用品质,近几年在全国各西甜瓜产区都有发生,为害性大。介绍了武汉地区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发生情况、主要为害症状等,并将其与其他病毒病区分,旨在为西甜瓜种植户提供防治参考。

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由于最早在黄瓜上发现,所以命名为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病(CGMMV),主要为害西瓜、甜瓜、黄瓜、南瓜、葫芦、丝瓜、苦瓜等葫芦科作物。该病一方面可造成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另一方面导致产品味苦不能食用,完全失去商品价值。近几年,该病在全国西瓜、甜瓜主产区都有发生,部分地区暴发,是瓜类作物上一种为害性大的病害。

1 发生情况

武汉地区绿斑驳花叶病毒病主要发生在嫁接西瓜上,呈零星发生,地区间、田块间发生程度差异较大,甜瓜、黄瓜及南瓜上也有少量发病,主要是带毒种子尤其是砧木传染所致。2007年曾在蔡甸区暴发成灾,后通过各级政府、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努力,病害得到有效遏制,病情呈逐年下降趋势,近几年发病率低于0.2%。相反其他地方该病呈上升趋势。随着武汉市4667hm2设施农业全面建成,瓜类作物种植面积将大幅增加,种植品种的多样化带来引种渠道的复杂化,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存在着发生面积扩大化、发生程度严重化的趋势。2014年在新增钢架大棚中,在农户黄瓜制种田发现该病,虽然病害发生面积不大,但病情相当重,加上发病地块为制种田,因此存在巨大的扩散危险性。

2 为害症状

温湿条件适宜,受害瓜类作物2~3片真叶时就可发现明显症状。首先新叶上出现黄色针头状小斑点,以后黄斑扩展使叶片成花叶,颜色变浅黄,呈半透明状;老叶褪绿呈灰白色斑驳状,有时会产生绿色瘤状突起或凹凸,节间缩短,生长点处茎蔓变细弱,叶片缩小,植株生长变缓慢;果面通常症状不太明显,有时出现油污状斑驳,有时出现不太明显的深绿色瘤疤,用手摸有凹凸不平的触感;果柄处有时出现不规则的褐色坏死斑[1];种子周围果肉变成暗红色水渍状,部分果肉出现块状黄色纤维,逐渐形成空洞,感染严重的果肉全部变成暗红色,内有许多空洞,呈丝瓜瓤状,味苦不能食用。

3 症状识别

3.1与普通病毒病区别

褪绿的斑驳是该病与多数常见瓜类病毒病相区别的典型特征。在幼嫩叶片上斑驳呈浅黄色,老叶上斑驳呈灰白色。一般在阴天或遮阳条件下对光观察,斑驳表现相对明显。

3.2与其他真菌、细菌性病害的区别

①病斑瓜类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病斑的形状、大小不规整,病健处分界不明显;而真菌、细菌性病害病斑形状、大小相对较规整,病健处分界明显。

②病原物真菌、细菌病害在侵染处一般可发现明显的病原物,而瓜类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则没有。

3.3与普通水浸瓜区别

由瓜成熟期积水反渗或施肥水不当等造成的普遍水浸瓜果肉颜色深红,水浸处多为整块,果肉不缢缩。而受绿斑驳花叶病毒病为害的瓜果肉颜色暗红,水浸处或整块或零散分布,果肉易缢缩。

甜瓜受害症状

黄瓜受害症状

4 发病特点

4.1传播方式

种子(或砧木)带毒传染是主要传播方式。苗床上瓜类嫁接苗主要通过带毒砧木嫁接感染。上一年被污染的穴盘、工作台、嫁接签等嫁接用具也可传毒。大田生长前期通过带毒汁液传播,病毒主要借助摘心、整枝、采收等农事操作扩展蔓延。生长后期可以通过昆虫,尤其是蜜蜂授粉或人工授粉传播,但是常见瓜类病毒的传播介体蚜虫不能传播绿斑驳花叶病毒。另外被污染的土壤也能传播病害。

4.2发病规律

带病种苗及被污染的土壤是初侵染源。该病毒特别容易通过汁液传播,苗床嫁接或田间操作时,手接触病株后容易把病毒传到健株上。有时出圃前在嫁接苗上看到症状,伸蔓至坐果前出现明显症状,当瓜接近成熟时达发病高峰[2]。花粉传毒速度快,如2008年蜜蜂授粉试验田中,授粉前拔除病株及疑似病株,并调查发病率低于1%,授粉10天后调查,病株率达25%,30天后调查超过80%。35℃高温或某些药物对病害有暂时的抑制作用,表面症状有所缓解。该病是系统侵染,条件适宜即表现明显症状,因此在植株上表现为1段病叶、1段健叶,后期随着病毒不断被复制,发病越来越严重,防治普通病毒病的药剂对该病基本无效。

5 防治对策

5.1提高认识

生产上,农民错将绿斑驳花叶病毒病造成的病瓜当水浸瓜,甚至有关技术人员也不能准确识别该病,对其为害性尤其是对产品品质的影响认识不够,错误将该病等同于其他普通病毒病,因此,提高认识是防治该病的关键第一步。

5.2源头控制

①植物检疫防控绿斑驳花叶病毒病最根本的方法是切断第一侵染源,实行严格检疫,不得引进和使用带毒种子。严格执行植物检疫法规,保护无病区,铲除新传入而未蔓延开的携带病原物的植株[3]。2008-2010年蔡甸区连续3年组织技术人员在该病发生症状最明显的时期(伸蔓中期),对病株或疑似病株拔除并集中销毁。

②种子干热处理在72℃下干热处理种子72h,可完全钝化病毒,是防止该病传播的最有效方法。

③种子药剂处理用10%磷酸三钠液浸种处理10~15min,钝化病毒效果为50%左右。

④土壤处理带病土壤也是侵染源之一,因此有效降低病毒基数是关键。罢园后及时施石灰、灌透水、覆膜,利用夏季晴热高温闭棚15天以上;也可与水稻、荸荠或藜蒿等实行水旱轮作,降低病源基数。2008年进行土壤处理防治病害效果试验,结果显示发病率比对照(未处理土壤)降低80%以上。

⑤防止嫁接传毒嫁接是绿斑驳花叶病毒病的一种重要传播途径。2008年试验发现1支带毒嫁接签能传染9~17株种苗,因此嫁接过程中要经常性用75%酒精对嫁接签清毒,其他嫁接用具用100倍40%甲醛浸泡24h再冲洗干净后方可使用。

5.3大田防控

①药物摘心、推迟整枝开始摘心整枝时绿斑驳花叶病毒病处在潜伏期,症状不明显,而带毒汁液很容易通过摘心整枝传播,采取药物摘心或推迟在症状明显时整枝的措施可有效降低传毒几率。

②拔除病株在发病症状明显期对病株或疑似病株人工拔除并集中销毁,并对病穴撒生石灰。

③推广水旱轮作春季发病田块,禁止秋季连作瓜类作物,因为连作会导致病源、虫源不断累积,加大来年病毒病发生几率,不利于蔬菜生产,而水旱轮作可有效降低病毒基数,同时可解决土壤氮、磷超标问题,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西瓜病叶

西瓜病果

普通病毒病为害西瓜表现症状

[1]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的为害与防控[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2]赵廷昌,张友军,宋凤鸣,等.西瓜甜瓜病虫草害防治技术问答[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2:46-47.

[3]张元国,杨晓东,魏家鹏,等.蔬菜集约化育苗病毒病防控技术[J].中国蔬菜,2014(10):67.

曾学军,武汉市蔡甸区农业局,430100,

电话:13628629305,

E-mail:13628629305@139.com,

秦冲,武汉市蔡甸区农业局侏儒原种场

徐伟,武汉市蔡甸区种子管理站

徐欢,武汉市蔡甸区农业局

2016-02-24

猜你喜欢

蔡甸区瓜类花叶病毒
应用三螺旋理论进行蔡甸区域经济发展分析
瓜类炭疽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蔡甸区沉湖湿地保护与修复工程措施探讨
瓜类灰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瓜类蔓枯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瓜类白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藜草花叶病毒的研究概述
对蔡甸区生态畜牧业发展的思考
我国甜菜花叶病毒基因与马铃薯Y病毒属其它家族序列的比较与分析
全国文明村——武汉市蔡甸区星光村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