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宫廷岁时节日服饰应景纹样与民间节俗关系研究
2016-11-29梁惠娥张书华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文/梁惠娥 张书华(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明代宫廷岁时节日服饰应景纹样与民间节俗关系研究
文/梁惠娥张书华(江南大学 纺织服装学院;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我国岁时节日历史悠久,自汉代起就出现了完整的岁时节日体系,至今仍然通用。岁时节日的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在衣食住行上均有体现。其中以服饰来象征节令转换或表达岁时节日内涵更是由来已久。到了明代,宫廷创造出与岁时节日体系相照应的应景纹样,随着时序的转换穿着相应的应景补服或蟒衣。这些纹样蕴含的寓意、更换的时间次序与民间节俗之间存在不可磨灭的关系。本文阐述了明代宫廷岁时节日服饰应景纹样中对应节日的起源、纹样的寓意和典型案例,再与明代民间南北各异的节俗活动相互比对,剖析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认为:明代宫廷应景纹样顺应宫廷岁时节日体系,受民间节俗影响,与民间节俗包含的节日体系、节日活动、节日内涵息息相关。
明代;岁时节日;纹样;民间节俗
DOl编码:10.3969/J.lSSN.1674-4187.2016.05.006
岁时节日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天文、地理、历法、术数、神话、历史等自然、人文内涵。岁时节日始自先秦二十四节气,节气为岁时节日提供了必要条件,至汉代时我国主要传统节日已基本定型。但此时岁时节日仍与原始崇拜与禁忌密不可分,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随后朝代继承发展过程中逐渐沿着脱离月令时间的方向发展,节气日的地位不断下降,人文节日愈益突出(279),岁时节日变为礼仪交际与公共娱乐的代名词。明代岁时节日活动延承唐宋以来朝廷主导的公共性质,而且兼顾家庭重心,是我国历代传统岁时节日之集大成者。
应景纹样,也称应景花样,明清时期,统治者为了改变单调的宫廷生活,模仿民间丰富多彩民俗活动和穿衣打扮,一年四季随时令节日改换衣着及其纹样。明代宫廷岁时节日服饰是宫廷岁时节日习俗特殊代表,宫廷与民间岁时节日体系、民俗活动相照应,服饰之中的应景纹样与民间岁时节日的精神内涵、民俗活动亦相互照应。
一、明代宫廷岁时节日服饰应景纹样概述
明代宫廷有一套完整的岁时节日体系,而且有随岁时节日时序变换服饰纹样的习俗。在节日期间选取代表此节日的民俗现象或物品以应其景。这些纹样被运用在应景补子、面料上。从史料记载和出土文物来看,宫廷岁时节日服饰应景纹样表现形式有织锦、花纱、贮丝等面料,补子、袜子、香囊等服装和配饰等。岁时节日体系和应景纹样相互照应构成了明代宫廷岁时节日独特的服饰习俗。
1.1明代宫廷岁时节日体系
明代宫廷岁时节日服饰应景纹样对应宫廷岁时节日体系。在《酌中志》中作者以“内臣佩服纪略”和“饮食好尚纪略”描述了宫廷节日习俗,以月份为单位,按照时序记载了明代宫廷岁时节日,阐述了岁时节日体系和服饰变换顺序。
明代宫廷月月有节,正月有正旦、立春、人日、上元、燕九、二十五等六个节日,二月初二,三月初三、清明、二十八,四月有初四、初八、二十八,五月有端午、十三、夏至,六月六、立秋,七月有七夕、中元,八月十五中秋,九月初四、重阳,十月初一、初四,十一月冬至,十二月初八、二十四、除夕夜。这些节日包含着丰富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节日活动,其中应景纹样就是来源于岁时节日体系,和其他节俗活动一样都是明代宫廷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1.2明代宫廷岁时节日服饰应景纹样体系
应景纹样对应岁时节日而使用,按照岁时节日顺序交替更换。据《酌中志》记载“自年前腊月二十四祭灶之后,宫眷内臣即穿葫芦景补子及蟒衣…元宵,内臣宫眷皆穿灯景补子、蟒衣…五月初一日起,至十三日止,宫眷内臣穿五毒艾虎补子、蟒衣…七月初七日七夕节,宫眷穿鹊桥补子…九月重阳景菊花补子、蟒衣…冬至节,宫眷内臣皆穿阳生补子、蟒衣”,说明明代宫廷宫眷和内臣在岁时节日期间都穿应景补子、蟒衣,又有“自正旦灯景,以至冬至阳生、万寿圣节,各有应景蟒纻;自清明秋千与九月重阳菊花,俱有应景蟒纱”的描述,说明除去应景补子之外还有蟒纻、蟒纱等应景面料。每个岁时节日都对应一至两个应景纹样,这些纹样在使用时还会随机搭配其它吉祥纹样,更显宫廷富贵大气。(如表1)
表一: 明代宫廷岁时节日服饰应景纹样一览表
图1 (明万历)刺绣龙纹灯笼纹圆补
二、明代宫廷岁时节日服饰应景纹样分类
2.1民俗活动类
(1)灯景纹样。灯景,既灯笼景观,是元宵节应景纹样的代表。元宵节自汉魏时期形成,但“灯节”别称始自于唐朝中期,唐代统治者崇尚佛教也扶持道教,唐玄宗将佛教“燃灯佛”与道教燃灯活动和传统的元宵节联系起来。在唐代统治者的提倡和儒、佛、道三家的支持下,灯节终于成为举国欢庆的节日,长期盛行不衰。 元宵灯会是节俗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明代更是元宵节的鼎盛时期。自明太祖建国始就将元宵节延长至十夜,从正月初八直至正月十七,宣德年间更是增加到二十日,所以元宵节堪称明代最盛大和受民众欢迎的节日。例如永乐年间元宵节,京城百官休假十日,东华门外卖灯、买灯、观灯之人络绎不绝。京郊地区用秫秆布置“黄河九曲灯”式灯阵,各家也要点“散灯”一晚至四晚不等。江南张灯五夜,灯市出售各色花灯,品目繁多难以罗列,街头巷尾皎如白昼,热闹非凡。福建元宵也如京师有灯会十夜,家家灯火,亮如白昼,游人仕女竞相出家游玩,竟夜乃散。综上所述,灯景作为元宵节应景纹样当之无愧。
灯笼纹样自宋元时期始见记载,当时被称为“天下乐锦”或是“天下乐晕锦”,明代不仅继续沿用此纹样的织物,也将灯笼景观刺绣在服装上呼应元宵。明代宫廷在元宵节穿灯景补子、蟒衣,不仅表达出元宵节的喜庆氛围,也从侧面反映元宵是官民同乐的欢乐节日。如图1是明万历皇帝用的元宵节补子,以双龙观灯为主,中间的灯笼造型复杂,顶部装饰宝珠,通体刺绣吉祥纹样,底座坠莲花,旁边垂吊繁复精致的飘带。空余处搭配花卉、祥云,构图饱满,配色热烈喜庆,是典型元宵应景补子。图2是一块用于家具上的灯笼刺绣面料,刻画出具象的灯笼特征。
(2)秋千纹样。秋千纹样为清明节代表应景纹样。秋千游戏由来已久,宋代高承在其著作《事物纪原》中记载秋千为春秋战国时期北方山戎人在寒食节的民俗活动之一。后齐桓公北伐山戎,秋千传入中国。寒食节又称冷节、禁烟节,最初是清明前两天的节日,汉代寒食节就设定在清明节前三天,唐宋时期改在清明前一天,后寒食与清明逐渐融合。明代时寒食已经融合到清明之中,人们在这一天扫墓、祭拜、戴柳踏青,北京城内车马喧阗。而秋千作为曾经的寒食节俗也融入到清明之内,明人谢肇在其著作《五杂组》中云“今清明寒食时,惟有秋千一事,较之诸戏为雅(22-23)”。所以秋千之戏在明代是清明节的标志之一。
至于明代宫廷清明节则在各宫安放一秋千供宫人嬉戏,所以秋千在宫廷也是清明节的标志性景观。宫人们将秋千配以龙凤纹或花卉,又或者以嬉戏秋千的女子制成应景服饰。如下图3为明代金绣龙纹秋千补子,是明代宫廷清明节应景补子代表,圆补当中四条盘金龙,中间两条龙双爪抓住绳索,另外两只龙爪立于踏板之上,奇思妙想,不拘一格。图4为秋千仕女的经皮面,原是用作服装上的匹料,后被用来包裹佛经,是典型的秋千仕女纹样,图案中仕女衣着鲜艳,身姿轻盈,立于秋千之上嬉戏,生动活泼。再配以花卉和枝叶,春天气息扑面而来。
图2 (明)刺绣灯笼面料
图3 (明)洒线盘金绣龙纹秋千圆补
图4 (明)洒线绣秋千仕女经皮面
图5 (明)牛郎织女纹方补
图6 (明)刺绣牛郎织女鹊桥补子
图7 (明)缉线绣皇后中秋节补子
2.2神话传说类
(1)鹊桥纹样。鹊桥纹样为七夕节代表应景纹样,源于织女牛郎的神话故事。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在六朝时期就成为固定岁时节日,传说此晚喜鹊搭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相会。七夕既有凄美爱情故事的渲染,又有乞巧的习俗,女子在七夕节以对月穿针、蜘蛛结网、浮针乞巧等方式乞巧。
《万历野获编》有记载“七夕,暑退凉至,自是一年佳候。至于曝衣穿针、鹊桥牛女,所不论也。宋世,禁中以金银摩睺罗为玩具,分赐大臣。今内廷虽尚设乞巧山子,兵仗局进乞巧针,至宫殡辈则皆衣鹊桥补服,而外廷侍从不及拜赐矣”。说明明代宫廷女眷在七夕节穿鹊桥补子的衣服,在宫中乞巧。如下图5和6都是明代宫廷七夕节应景补子代表,图5中两条金龙在云间穿梭,银河之上是石桥,左上方以四颗星星代表织女投给牛郎的四个梭子,右上方三颗星代表牛郎投给织女的牛拐子,云雾之中两个宫殿隔河相望代表牛郎织女天各一方。虽未直接表现织女牛郎相会,却用银河、星星、宫殿、桥代表织女牛郎鹊桥相会的情景,心思巧妙。图6则直观表达了织女牛郎相会的情景,构图严谨对称,于细节处又不失活泼。这两幅图都是明代宫廷七夕节极具代表性的应景纹样。
(2)玉兔纹样。玉兔纹样是中秋节代表应景纹样,源于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的神话故事。中秋节在明代以前是一般性节日,至明代地位上升,成为主要传统节日之一。唐宋时期人们以赏月、玩月等社交娱乐活动为主,而明代在赏月的同时增加了祭月的神性特征。明京城人士在市场上买月光菩萨像,家家设神位,供圆形果、饼和莲花形状的西瓜,然后在夜间供祭、叩拜。亲朋好友之间馈赠月饼,有趣的是在当时也有哄抬物价的现象,有“市肆以果为馅,巧名异状,有一饼值数百钱者”的说法。无论是赏月、拜月,中秋节总归离不开一个月字,所以此节应景纹样以玉兔和月亮为主,或者以其它吉祥纹样搭配满月,更显精致。
图8 (明万历)刺绣“卍寿”玉兔纹方补
图9 (明万历)正红地刺绣卍寿葫芦景寿山福海龙纹圆补
图11 (明万历)洒线绣菊花龙纹方补
图10 (明万历)缎绣“大吉”葫芦纹膝袜
图12 (明宣德)五彩玉兔菊花纹妆花纱
明代宫廷在中秋节各宫团圆,焚香祭拜月神,供月饼瓜果,穿着天仙、玉兔纹样的服装。象征中秋缎团圆美满。如图7为皇后所用的中秋节缉线绣补子,此补子正中央为一正面金龙,两侧各有一个小凤鸟图案,四周浮满祥云,水浪纹中间有象牙、珊瑚、银锭、宝珠纹,龙的下方为一圆圆的玉兔,构图饱满,玉兔圆润可爱,是中秋节补子的主要代表。图8也是明神宗时期的玉兔纹应景补子,神宗生日在八月十七即中秋之后两日,所以定陵出土的明神宗帝后服饰中就有很多造型可爱的玉兔形象。此时期的中秋补子将寿纹和玉兔纹放在一起,庆寿图案与应景图案结合,给人喜上加喜的感觉。值得一提的是,这种组合形式不止一种,如果寿诞日期与某一节日相近,都可以将应景纹样和庆寿纹样结合,以示双喜临门,增加欢乐气氛。
2.3物品象征类
图13 (明嘉靖)折枝菊花纹妆花
图14 (明万历)红暗花罗方领女袄胸补
图15 (明万历)红暗花罗方领女袄背补
图16 (明万历)红地奔虎五毒纹妆花纱
图17 鳯凰牡丹纹洒线绣胸补
图18 鳯凰牡丹纹洒线绣背补
(1)葫芦纹样。葫芦纹样是年节期间代表纹样,运用于腊月二十四祭灶日至正旦日。祭灶又称辞灶、小年,源自古代祭礼,明代以前是腊月二十四,清朝以后北方腊月二十三,南方腊月二十四。从祭灶至正旦日跨越整个年节,人们要经历从祭灶、除夕、元旦。在此期间需要祭灶、打扫房间、置办年货、贴春联窗花、燃放烟花爆竹,除夕合家团聚吃团圆饭,守岁。明人在除夕夜要“燃灯照岁”。正旦日是一年之首,人们穿新衣、吃时令佳品,打扮出门给亲戚朋友拜年。在此期间商铺歇业,家人团聚,举国同乐迎接新一年的到来。宫廷腊月二十四至次年正月十七,每日都要白昼都要在乾清宫门前燃放烟花爆竹,显示与民同庆。
明代宫廷自祭灶至正旦穿着葫芦纹样的服饰以应其景,以葫芦代表迎接一年之始。葫芦又名壹芦、匏瓜。“壹”字在《说文》中解释为“从壶,吉声”,匏是葫芦做的容器,形状也与壶相近,可见葫芦在这里表示“壹”,象征万物之始。葫芦纹样正是象征年节期间辞旧迎新的心理。例如图9就是明代宫廷葫芦应景补子,该补子以龙纹、葫芦搭配祥云图案,颜色以红色调为主,与年节期间的热烈氛围相互辉映。图10是万历皇帝棺内出土的缎绣大吉葫芦纹膝袜,正面绣蟠龙戏珠,龙头之上是大吉葫芦,背面绣葫芦、八宝、蜜蜂、花卉。
(2)菊花纹样。菊花纹样是重阳节应景纹样。重阳节,又名九月九、重九日、登高节、晒秋节。起源于秋游登高去灾避祸的传说,《易经》将九作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九相重、两阳并重,国人以阳为上,故此十分重视此日。重阳作为节日最早描述在在屈原的楚辞《远游》中,唐代时正式定为传统节日,此后历代沿袭至今。重阳当天有秋游、登高、插茱萸、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而菊花更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屈原有“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句子,汉代《西京杂记》中也有记载重阳节要佩茱萸、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晋代更是推崇,在当天要宴饮、赏菊、喝菊花酒,也有将菊花簪在头上的。宋人将彩缯剪成菊花形状来佩戴,酒家有将菊花扎成门廊招揽顾客。而民间有把九月称为“菊月”的说辞。无论是赏菊、饮菊、簪菊、还是以其作为装饰,都说明菊花是重阳节当之无愧的代表。
图19 (明)织彩太子绵羊纹妆花缎
明代宫廷自九月初便在宫内摆放菊花,重阳节当日皇帝爬山登高,阖宫制衣御寒、翻晒冬衣,吃麻辣兔、饮菊花酒以应其景。自初四起便换上菊花应景纹样的衣服直至重阳以后。如图11为万历年间重阳节菊花应景补子,以金龙与菊花搭配,构图饱满,整个图案颜色富丽堂皇,凸显宫廷富贵。图12、13是典型的菊花妆花纱和妆花缎,其中图12是宣德年间浅黄地五彩鱼兔牡丹菊花妆花纱,由于重阳节与中秋节十分接近,所以将两种纹样组合使用。
(3)五毒艾虎纹样。艾虎纹样是端午节代表纹样。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天中节、地蜡节。民间说法此节为纪念屈原,但争议较大。其实端午节的诸多活动早在屈原之前就已出现,比如竞渡活动来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操练水军。端午节为每年五月初五,此月被称为毒月,五日更为恶日,早在《夏小正》中就有记载此日需要蓄药以驱散毒气,说明自先秦时便将此日视为不吉的恶日。后世此节虽然弱化了不详的象征,但仍保留下了祛毒避祸的习俗。人们在此节祀神、竞渡、食粽、悬艾叶菖蒲,在身上佩香囊、系五色丝带、佩戴端午索、佩戴艾虎、穿虎头鞋。明代端午节京城人士午时前避入天坛、过午方出,意在避毒,同时喝菖蒲酒、雄黄酒,以艾插门避毒,同时为小儿佩戴上端午索和五色线,男子戴艾叶,女子以五毒灵符簪发。故将艾、虎和五毒作为端午节的代表纹样。
明代宫廷在五月都有特别装饰,要在“门两旁安菖蒲、艾盆。门上悬挂吊屏,上画天师或仙子、仙女执剑降毒故事,如年节之门神焉。悬一月方撤也”。说明宫廷和民间一样祛毒避祸,并且在五月初一至十三日宫眷穿着五毒艾虎的图案的服装。如图14、15为孝靖皇后棺内出土的五毒艾虎补服,图14为胸补为对襟,两虎相对,绣有花卉和蛇、蜈蚣等,叶子象征艾。背补相对保存更为完整,可以清晰地看出补子中间是一个卧虎,虎周围绣艾叶、花卉和五毒纹,其中蛇盘在植物之上,蜥蜴、蟾蜍、蜈蚣、蝎子、蟾蜍或爬或跳,形态各异,形象灵活生动。图16明万历年间红地奔虎五毒纹妆花纱,此纱以红色平纹织就为地,搀就片金线,十分精致。面料以五毒艾虎构成,其中虎为奔虎,更显虎的威风,艾叶被虎衔在口中,是典型艾虎组合纹。周围的五毒也是形态各异,蜈蚣、蛇、蜥蜴作爬行状,蝎子尾巴高高翘起,蟾蜍前腿腾空几欲跳跃,这五毒散落在艾、虎周围,构图十分饱满几乎不留空隙。
(4)阳生纹样。阳生纹样是冬至节代表纹样。冬至节又名冬节、大冬、亚岁。周代以十一月为正,秦代也以冬至作为岁首,至汉代将冬至作为节日至今。明代中期以前冬至还是大节,但自正统乙巳之变(公元1449年)之后此礼被废弃,所以明代后期民俗资料里就少见冬至拜年的情况了,民间已不大重视冬至节。虽然此节名头大不如前,但是朝廷仍然重视,在此节接受万国朝贺,百官吉服三日类似元旦。
明代宫廷冬至日在室内悬挂“绵羊太子”与“九九消寒图”,穿阳升纹样的服装,寓意冬去春来。古人认为虽然冬至是冬天开端,但自冬至起阳气始升,所以以阳升纹样来代表冬至。一般用“绵羊太子”,即以儿童身穿冬衣,肩负梅花,骑白羊象征冬去春来,或者用口吐瑞气的羊或者三羊开泰图来作为题材,以“羊”来代表“阳”。这些图案都可以运用在服饰、织物中,作为冬至甚至是冬季的应景纹样。如图17、18,取自服装上的前后补子,胸补中绣四只凤凰,沿门襟对称,后绣五只凤凰沿中间一只凤凰对称,两幅补子均以松、竹、梅花、牡丹等纹样作为配景,胸补中两只羊对称呈掎角之势,后补中有羊一只,象征“三阳开泰”。在图案中还有云纹升腾,象征阳气上升,十分精致。图19为明代太子绵羊纹妆花缎,图中童子肩负梅花,骑羊而来,此面料为红色织金妆花缎,配色热烈,是典型的冬至应景面料。
表2:明代宫廷与民间岁时节日体系对比(北方、南方、中原地区)
三、明代宫廷岁时节日服饰应景纹样与民间节俗关系分析
明代宫廷岁时节日服饰应景纹样顺应岁时节日体系,是明代宫廷岁时节日习俗与内涵的体现。所以探讨明代宫廷岁时节日应景纹样与民间节俗之间的关系首先要分析宫廷与民间岁时节日体系的联系与区别;探究宫廷与民间岁时节日活动与习俗。分析宫廷岁时节日应景纹样的内涵,与民间岁时节日内涵相对比。
3.1从岁时节日体系分析
明代宫廷与京城人士共享大致相同的岁时节日体系,与距离较远的城市岁时节日体系则有不同。《晏子春秋》有云“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民间也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明代疆域辽阔,各地区之间的岁时节日体系相差甚远。表2为明代宫廷内与宫廷外的岁时节日体系对比,宫廷外选取北方代表城市—北京,南方代表城市—杭州、温州,中原地区代表城市—开封。对比发现明代宫廷岁时节日书籍代表《酌中志》与北京岁时节日代表书籍《帝京景物略》记载不同之处有六处,与杭州岁时节日代表书籍《西湖游览志余》记载不同之处有十九处,与温州岁时节日代表书籍《岐海琐谈》记载不同之处有十七处,与开封岁时节日代表书籍《如梦录》记载不同之处有十九处。综合表2可以看出,明代宫廷岁时节日体系与北京地区相近,其余地区则相差甚远。3.2从岁时节日活动分析
明代宫廷与民间岁时节日活动有相通之处,宫人来自全国各地,所以宫内汲取民间节俗之乐也不足为奇。不同之处在于宫廷内节期更长,饮食更加精美,尤其注重服饰更换。而民间节日活动相较宫中而言范围更加开阔。
明代宫廷岁时活动、习俗有与民间相通之处。例如,明代京城人士元日出门拜年头戴“闹嚷嚷”,即乌金纸制成的或大如手掌或小如钱的“胜”,形状各异,有飞鹅状、蝴蝶状、蚂蚱状等。男女老幼各戴一枝于首中,富贵者有插满头的。而宫中也有“自岁暮正旦,咸头戴闹蛾,乃乌金纸裁成,画颜色装就者,亦有用草虫蝴蝶者。或簪于首,以应节景。仍有真正小葫芦如豌豆大者,名曰‘草里金’,二枚可值二三两不等,皆贵尚焉”的记载;重阳节当日皇帝带领宫眷爬万岁山、或兔儿山,翻晒冬衣,吃兔肉御寒,喝菊花酒,民间亦是如此,例如京城平民亦带着酒具、茶具、食盒到京郊诸山登高嬉乐,杭州人士登临城南吴山,前望大江,后眺西湖,南京人士登临雨花台。山东兖州士绅在重阳时“其桌,其炕、其灯、其炉、其盘、其盒、其盆盎、其肴器、其杯盘大觥、其壶、其帏、其褥、其酒、其面食、其衣服花样,无不菊者”。都说明宫内宫外活动有相通之处。
明代宫廷岁时活动也有不同于民间的特色之处。首先,宫廷内节期更长。《酌中志》中记载的宫内节期几乎都长于宫外岁时节日文献记载,例如,端午节,民间一般是初一至初五,而宫廷之中五毒艾虎应景服装要从初一持续到十三。重阳节本是九月初九,但是宫内自九月初一开始便开始吃花糕,宫眷内臣自初四便换上菊花纹样的补服或蟒衣。其次,宫廷内岁时节日食俗更盛。几乎每一个节日都有特定的饮食和饮品,宫人往往不惜重金购买上好的原材料,精心准备,这一点是普通百姓望尘莫及的。最后,宫廷内更注重服饰更换。宫人的服饰纹样随着岁时节日的转换而更替,不仅是服饰面料纹样,更有精心刺绣的补子。而民间百姓贫苦者衣衫尚且不足,家境殷实者至多以应景面料制成服装,补服和蟒衣是皇亲国戚或者达官贵人的专属,所以民间岁时节日应景服饰寥寥无几。
但是宫廷岁时节日活动范围一般局限在宫内,大部分人终其一生不离宫中,而民间岁时节日之间的家庭团聚和公共狂欢功能明显高于宫中。例如元宵节宫眷皇帝与百官至午门外观灯,而内臣至多登楼观看却不得出宫。此时民间百姓无论男女老幼竞相出游观灯、游玩,集市十分繁华,汇集吃喝、杂耍,太平鼓彻夜喧嚣。女子在正月十六更有结伴夜游,走桥摸钉的习俗,元宵期间解除宵禁,各个城门都可以任民往来。
3.3从岁时节日内涵分析
明代宫廷岁时节日服饰应景纹样与众多食俗、民俗活动一样都是岁时节日的表现形式和主题道具,是岁时节日符号的一种,具备顺应天时、趋吉祈福、避祸禳灾的内涵,与传统岁时节日内涵相辅相成,亦与民间岁时节日内涵互通。
(1)顺应天时。明代宫廷与民间节俗都离不开顺应天时、天人相应的思想。岁时节日的起源就是古人在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中确立的,它反映了古人利用自然规律求生存的思想,以岁时节日的转换来教育人们莫误农时,顺承天意,天人合一。以服饰顺应天时的习俗历史悠久,《后汉书·舆服志》中就有记载帝后服装有随季节变动而更替颜色,名曰五时色,民间有地区在嫁娶新妇之时也有准备五时衣的风俗。至明代宫廷出现顺应时节变换的应景服饰,比起五色衣更为华丽,象征意义也更为明确。岁时节日中的元旦节、清明节、重阳节、冬至节都是由节令之中脱离而出,代表了季节交替,天时转换。
(2)趋吉祈福。趋吉祈福是岁时节日的重要目的之一,反映在服装上就是“盛服贺岁”,民间男女在吉日尽其所能穿着的体隆重,色彩款式力求吉祥。中秋节代表团圆美满,元宵节寓意天下太平,新年象征辞旧迎新,这些节日都反映出人们趋吉祈福的心理。虽然宫廷内外等级有别,贫富有差,但是大家都遵循着这样的观念,在节日期间希望求得好兆头。
(3)避邪禳灾。辟邪禳灾是岁时节日的传统目的。岁时节日在产生之时就带有浓重的神秘色彩,包含禁忌元素。端午节即是典型的辟邪禳灾的节日。人们在此节以艾叶、饮雄黄酒、吃五毒饼来驱毒,并且在服饰上以五毒艾虎纹样装饰,以虎为正面形象、五毒代表为反面形象来象征祛除邪魅。民间流行佩戴长命缕、艾叶香囊,给孩童戴上虎头鞋帽,穿五毒纹样的衣服。宫廷五毒艾虎应景纹样大抵来源于此。所以其辟邪禳灾的意义是相通的。
总结
明代是我国岁时节日集大成的朝代,明代宫廷岁时节日服饰应景纹样在岁时节日符号里更是别具一格。不仅代表了明代宫廷岁时节日文化,更是我国岁时节日文化的特殊体现。明代宫廷岁时节日服饰应景纹样照应的宫廷岁时节日与民间岁时节日的体系、节俗活动相互照应,其中包含的顺应天时、趋吉祈福、避祸禳灾的内涵也相互通融。正是因为宫廷与民间岁时节日习俗互通有无所以造就了明代宫廷岁时节日服饰应景纹样这一特殊题材,值得我们继续深入探索、深思。
(责任编辑:童永生)
[1] 钟敬文,萧放.中国民俗史(明清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 郭廉夫.中国纹样辞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
[3] 刘若愚.酌中志[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
[4] 陈久金,卢莲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90.
[5] 谢肇淛.五杂组[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6]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M]北京.中华书局.1959.
[7] 沈榜.宛署杂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
[8] 郑丽虹.明代应景丝绸纹样的民俗文化内涵[J]丝绸.2009.12.
[9] 晏婴.晏子春秋[M]北京.中华书局.1985.
[10] 张岱.陶庵梦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mperial Festival Costume Patterns and Folk Festival Customs of Ming Dynasty
In Chinese ancient culture, festival has long history that a completed festival system was formed and lasted from Han Dynasty to nowadays. Due to the diverse forms of festivals, folks' daily life was affected apparently. In the Ming Dynasty's vast territory, festival events were similar but not the same. The imperial festival costume of Ming Dynasty changed different occasional costume patterns depended on specific festival. In this paper, the original occasional costume patterns corresponding to specific festival event of Ming Dynasty will be represented. In addition,the meaning of festival costume patterns and typical case study will be described as well. Then, the relationship of discrepant festival events between Southern and Northern China based on mutual comparison will be showed as follow. Research suggests that the Ming Dynasty imperial festival costume patterns system was most similar to the capital's costume patterns in short distance, on the contrary, the festival costume pattern made self-contained far away from the capital city. However, even slightly difference existed in different area, festival events had common spiritual connotation of complying with climatic, lucky blessing and avoiding evil and illness.
Ming Dynasty;festivals;occasional costume patterns, folk festival.
梁惠娥,江南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服饰文化、现代服装技术、服装设计理论及应用的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