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2例临床观察

2016-11-29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9期
关键词:墨江痛风性关节炎

陶 键

云南省墨江县中医医院,云南 墨江 654800



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2例临床观察

陶 键

云南省墨江县中医医院,云南 墨江 654800

目的:观察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2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单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四妙散加味治疗,10d为l疗程。治疗l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9%,经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较好。

四妙散;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痛风性关节炎是由于机体嘌呤代谢紊乱,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腔沉积而引起的关节炎。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规范,易引起关节致残,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近年来采用四妙散加味治疗痛风性关节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9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患者84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为42例。84例均为急性发作病例,首次发作30例,再次发作54 例。饮酒后发作39 例,进高嘌呤饮食后发作32 例,劳累后发作6 例,无明显诱因7例。发病部位第一跖趾关节60例,踝关节10例,其他跖趾关节8例,膝关节6例。治疗组中42例均为男性,年龄25~75岁, 平均年龄(40.5±4.2)岁, 病程1d至20年,平均病程(4±0.2)年;对照组中42例均为男性,年龄24~76岁,平均年龄(41.6±4.3)岁,病程2d至18年,平均病程(4.1±0.3)年。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发病诱因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关于痛风性关节炎的分类标准》[1]制定:①急性或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反复发作,首次受累关节为第一跖趾单关节,非对称性关节肿胀;②有痛风结节;③高尿酸血症;④排除因肾脏病、癌症等引起的继发性痛风性关节炎及其他关节炎。

1.3 方法 对照组在进行饮食控制的基础上,口服依托考昔片120mg/d(产家:Merck SharpDohme Cprp;规格:120mg×5片;批号:H20130300),碳酸氢钠片(产家: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规格:0.5g×100片;批号:国药准字H44021960)1g/次,3次/d,每日饮水2000mL以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四妙散加味汤药口服治疗。方药组成:炒黄柏15g,苍术15g,怀牛膝15g,薏苡仁30g,独活15g,丹参30g,土茯苓30g,水见蓝15g,猫须草30g,山慈菇15g,九不离子15g,小黑药15g,淫羊藿30g,甘草6g。随症加减:疼痛剧烈者,加七叶莲、飞龙掌血;关节肿胀明显者,加防己、虎杖;关节灼热明显者,加炒青蒿、炒知母;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每日1剂,分3次煎服,10d为1 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药管理局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评定疗效[2]。治愈:关节疼痛、肿胀症状消失,关节活动正常;显效:关节疼痛、肿胀症状消失,关节活动不受限;有效:关节疼痛、肿胀症状基本消失,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无效:关节疼痛、肿胀症状无明显改善,关节活动受限无明显改善。

1.5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84例患者经过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80.9%,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2.2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 对照组4例发生了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表现为服药第一天出现轻微的恶心、欲吐症状,未经特殊处理第二天症状自行消失。

3 讨论

中医学将痛风性关节炎归属于“痹证”范畴,常因劳累、暴饮暴食、使用高嘌呤食物、酗酒过度,致使湿热内生,痹阻经络关节,不通则痛。本虚标实,湿热阻络为发病的主要机理。治以清热燥湿,通痹止痛,方用四妙散加味治疗。四妙散出自《成方便读》,是在二妙散的基础上加入牛膝、薏苡仁而成,具有清热燥湿,活血通痹之功。方中黄柏苦寒,入肾经,寒以清热,苦以燥湿,且偏入下焦为君。苍术苦温,善能燥湿健脾为臣;牛膝补益肝肾,祛风湿,引药下行为佐使药;薏苡仁甘淡入脾肺肾经,既能清热利湿舒筋,又能健脾养胃为佐药; 在临床中,我以四妙散为主方,配丹参活血祛瘀止痛;独活祛风除湿;土茯苓除湿通络,通利关节;水见蓝、猫须草清热燥湿;山慈菇清热止痛;小黑药活血化瘀通络;九不离子祛风湿,通经络;淫羊藿助阳固本,以防复发;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标本同治,痹证自愈。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土茯苓、薏苡仁、水见蓝、猫须草、山慈菇均能够起到降低血尿酸的功效;川牛膝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增强代谢;小黑药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之功[3]。我在临床中应用西药的基础上配合中医四妙散加味汤药口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比单纯的应用西药治疗副作用少,复发率低,疗效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1]周翠英,孙素平,傅新利.风湿病中西医诊疗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43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31.

[3]王晓民,高学汉.自拟方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杂志,2007,2(2):26.

(编辑:穆丽华)

2016-07-08

陶键(1979-),男,彝族,本科,主治医生,研究方向为风湿与皮肤病。E-mail:pemjtj@126.com

R684.3

A

1007-8517(2016)19-0050-02

猜你喜欢

墨江痛风性关节炎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墨江县总工会:举办职工乒乓球比赛
彝药“我思”治疗痛风性关节炎60例临床观察
清热利湿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