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阴活血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临床观察

2016-11-29张冬英吴耀南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年19期
关键词:养阴胃脘合剂

张冬英 吴耀南

厦门市中医院消化内科,福建 厦门 361009



养阴活血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64例临床观察

张冬英 吴耀南

厦门市中医院消化内科,福建 厦门 361009

目的:观察养阴活血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养阴活血合剂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胃脘胀满、胃脘痛、胃中嘈杂、嗳气反酸、疲倦乏力、口干、纳差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养阴活血合剂治疗效果理想,患者症状改善情况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养阴活血合剂;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效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临床常见病,发病后主要以胃粘膜上皮及腺体萎缩为主要特征,临床主要表现为长期纳差、胃脘痞满、消瘦乏力、嗳气等[1]。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列为胃癌前状态,如果不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治疗,将会引起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及(或)中重度异型增生,被视为胃癌前病变[2-3]。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因长期饮食不节、情志失调、过度劳累、先天禀赋不足等所致。各医家对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各有认识,但基本认为本虚标实是主要病机[4]。其虚者重在脾胃虚弱和胃阴不足;实者主要有肝郁、湿热、瘀血阻滞。病史多年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其主要病机常为阴虚血瘀,癌变机率较其他类型大,对患者的危害性大。现代医学常规方法主要以西药治疗为主,该方法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但是长期疗效欠佳,难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比较高[5-6]。笔者结合长期临床经验,创制出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作用的养阴活血合剂,在临床中屡获良效。为探讨养阴活血合剂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我院诊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8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64例,其中男35例,女29例,年龄18~65岁,平均年龄(43.5±2.4)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3±0.5)年。观察组64例,其中男38例,女26例,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5.0±2.7)岁,病程1~6年,平均病程(2.5±0.9)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制定的标准[7]。中医证候诊断及症状分级量化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制定的标准[8]。本次临床研究均经患者、家属同意,研究通过医院伦理会批准,排除妊娠期、哺乳期及经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方法:胃蛋白酶口服溶液(江苏克胜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6339,规格:500mL/瓶),20mL/次,餐前口服,每日3次;维酶素片(北海阳光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4020253,规格:0.2g×100片/瓶),0.6g/次,餐后口服,每日3次;果胶秘(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23399,规格:50mg×36s),100mg/次,餐后口服,每天3次,连续服用30d(1个疗程)。

观察组采用养阴活血合剂治疗,方药:太子参30g,百合15g,乌药10g,石斛9g,黄精9g,枸杞12g,丹参9g,地鳖虫6g,桃仁9g,莪术9g,蛇舌草30g,红藤30g,蒲公英30g,黄芪15g,炒白术9g,甘草6g。取上述中药1剂,加水搅拌后浸泡15~30min,再进行煎煮。首次煎煮先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约30min。每剂分早晚2次煎煮,每次取药汁100~150mL,于餐后服用,每日1剂,连续服用30d(1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治疗30d后的疗效;②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包括胃脘胀满、胃脘痛、胃中嘈杂、嗳气反酸、疲倦乏力、口干、纳差等,并按症状轻、中、重分别计1、2、3分,比较两组积分。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30d后总有效率为95.3%,高于对照组的7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胃脘胀满、胃脘痛、胃中嘈杂、嗳气反酸、疲倦乏力、口干、纳差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分,±s)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

2.3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其中合并大肠不完全型肠上皮化生或中-重度异型增生者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癌前疾病。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率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率呈现上升趋势。现代医学研究显示[9]:慢性萎缩性胃炎主要是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等引起,再加上患者营养缺乏,机械、化学及生物等因子损伤共同而致。而中医认为:胃体阳而用阴,以降为和,脾体阴而用阳,以升为平,长期饮食不节、情志失调或先天禀赋不足导致脾胃功能受损。丁成华等[4]研究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证候出现频率大小依次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即胃阴不足及胃络瘀血是萎缩性胃炎的后期,也是比较严重时的常见类型,这与我们临床判断一致。现代医学常规治疗主要以西药治疗为主,该方法虽然能改善患者症状,清除幽门螺杆菌,促进胃动力药物,但是长期疗效欠佳,难以逆转病情,改变预后,从而达不到预期疗效。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30d后总有效率为95.3%,优于对照组7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养阴活血合剂是我科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方剂,方中太子参味甘、微苦,性平,入心、脾、肺三经,能补气益脾、养阴生津;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有益气固表、补气养血等功效,两药相须为用,共奏补气养阴之功。百合归心、脾、肺经,润肺止咳、清心安神;乌药入胃、肾经,味辛性温,有行气止痛、温肾散寒功效,两者为一药对,主要用于健脾养阴、行气止痛[10]。枸杞味甘,性平,入肝、肾经,有滋肾、润肺、补肝、明目功效;黄精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功能,两药也为一药对,为养阴补肾之圣药;石斛性甘、微寒,入胃经,善于滋养胃阴,生津止渴,兼能清胃热。此三药合用大补阴液、滋养肾精。丹参味苦、微辛,性微寒,归心、脾、肝、肾经,有活血祛瘀、养血安神、凉血消肿的功效;土鳖虫:性寒、味咸,入心肝脾三经,有逐瘀、破积、通络以及接骨续筋、消肿止痛、下乳通经功效,适用于癥瘕积聚、血滞经闭、产后瘀血腹痛、跌打损伤等病症;桃仁:性味微苦、微甘,微寒,归心、肝、脾经,功能与主治: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水消肿;莪术:辛、苦、温,归肝、脾经,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之功,用于癥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等。此四药合用,活血化瘀之功效明显。白花蛇舌草性微苦、微甘,微寒。归心、肝、脾经,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水消肿功效;红藤味苦,性平,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蒲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等功效;炒白术具有燥湿利水,健脾益气功效。此三药相须为用,有良好的清热解毒、消痈散结作用。甘草则能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之功[11]。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胃脘胀满、胃痛、胃中嘈杂、嗳气反酸、疲倦乏力、口干、纳差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养阴活血合剂的使用能发挥活血化瘀,使得胃黏膜血液循环得到改善,促进萎缩腺体再生,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期恢复。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5%,低于对照组的17.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与常规西药治疗相比,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采用养阴活血合剂治疗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1]戴彦成,张亚利,唐志鹏.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评价的研究进展[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2):107-109.

[2]戴明,丁国宁,雷云霞,等.养阴活胃合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镜组织学影响[J].陕西中医,2013,7(9):3-4.

[3]胡水勋,林桂廷,方润龙,等.益气养阴活血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2,26(3):41-42.

[4]丁成华,李晶晶,方芳,等.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病机与证候分布规律研究[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1,26(3):582-586.

[5]于佳宁,林海燕.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3,15(9):781-782.

[6]李中南,陈光亮,叶飞成,等.益气养阴活血法对糖尿病模型大鼠血清核因子-kB的影响[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6(03):9-11.

[7]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J].胃肠病学,2013,8(1):24-36.

[8]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4-129.

[9]曾晓婷.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135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9):270-271.

[10]潘建荣.益气养阴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 (6):69-71.

[11]黄铭涵,黄健,李思汉,等.黄恒青复方胃炎合剂逆转胃癌前病变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6,23(4):20-23.

(编辑:穆丽华)

2016-06-07

张冬英(1977-),女,汉族,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脾胃病。E-mail:936245503@qq.com

R573.3+2

A

1007-8517(2016)19-0043-03

猜你喜欢

养阴胃脘合剂
黄芪建中汤配合食疗治疗脾胃虚寒型胃脘痛临床观察
白露秋分 润燥养阴
立冬补冬 小雪养阴
石硫合剂熬制与保存
冬季如何补肾护阳、润燥养阴
HPLC法同时测定退银合剂中6种成分
HPLC法同时测定二陈合剂中8种成分
傣医林艳芳老师临床诊治胃脘痛经验
养阴宣肺汤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评价
针药合治胃脘痛4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