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对高龄脑梗死患者血浆Hcy及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
2016-11-29高凤荣
舒 华 高凤荣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干部保健所 呼和浩特 010017
阿托伐他汀对高龄脑梗死患者血浆Hcy及血清hs-CRP水平的影响
舒 华 高凤荣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干部保健所 呼和浩特 010017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高龄脑梗死(CI)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70例年龄>80岁的高龄CI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观察2组临床疗效、血脂指标、血浆Hcy水平、血清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疗效和临床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U=5.220,χ2=7.652,P<0.05),观察组各项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而对照组仅有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2.915~3.622,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血脂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2.548~3.253,P<0.05);2组血浆Hcy水平和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3.335~3.926,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和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156~3.638,P<0.05)。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CI患者可显著提高疗效,不仅可对患者的血脂指标发挥调节作用,而且能够降低血浆Hcy水平和血清hs-CRP水平,从而发挥保护脑血管功能、降低脑组织损害的作用。
脑梗死;阿托伐他汀;高龄;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
脑梗死(CI)是一类由脑动脉粥样硬化或血栓形成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主要损害源于受累动脉供血区脑组织的坏死和再灌注损伤,特别是急性脑梗死(ACI)具有起病急、进展迅速、致死致死率高的特点,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性的偏瘫、偏身麻木、讲话不清等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1]。阿托伐他汀是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血脂调节药物,在ACI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和预防中发挥积极的使用,目前临床研究已证实了其在降血脂方面的显著作用,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阿托伐他汀可能还具有抗血栓、抗炎、抗氧化、稳定斑块等多重作用[2]。本研究观察阿托伐他汀对年龄>80岁的高龄CI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01—2014-06我院收治的高龄ACI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均符合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中的ACI诊断标准,并均经颅脑CT 或MRI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为ACI,男57例,女13例,年龄80~85(82.7±1.4)岁。所有纳入患者均为初诊病例,ACI类型为颈内动脉系统梗死,发病至就诊时间均<72 h,平均病程(30.4±8.7)h,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平均(7.5±1.6)分。排除具有既往脑卒中史,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害、自身免疫疾病、内分泌疾病、恶性肿瘤,严重风心病、周围血管性或栓塞性疾病患者,近1个月内发生严重感染、近3个月内应用过降脂药、抗凝药物或溶栓药物的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2组性别构成、年龄、病程、NIHSS评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血栓通、曲克芦丁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奥扎格雷钠、维生素C、胞二磷胆碱等基础抗ACI药物治疗,并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基础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片治疗,1次/d,20 mg/次。2组均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和疗效评价标准 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集2组空腹外周静脉血,应用全自动生化仪采用氧化酶法对血清胆固醇(TC)水平、甘油三酰(TG)水平进行检测,采用终点法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进行检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血清hs-CRP水平检测,应用同型半胱氨酸试剂盒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对血浆Hcy水平进行检测。治疗后根据2组NIHSS评分变化情况进行临床疗效评价,评价标准:(1)基本痊愈: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90%;(2)显著进步: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45%~90%;(3)进步: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8%~45%;(4)无效:治疗后NIHSS评分较治疗前减少<18%或增加。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为临床有效,计算临床有效率。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5.220,P<0.05),2组临床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52,P<0.05)。见表1。
2.2 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2组治疗前各项血脂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18~0.325,P>0.05),经治疗,观察组各项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对照组血脂指标中仅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15~3.622,P<0.05),而对照组其他血脂指标均未得到显著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1~0.705,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48~3.253,P<0.05)。见表2。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2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和血清hs-CRP水平比较 2组治疗前血浆Hcy水平和血清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27、0.208,P>0.05),治疗后2组血浆Hcy水平和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35~3.926,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和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56~3.638,P<0.05)。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和血清hs-CRP水平比较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CI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脑组织缺血性疾病,其中ACI病例占大多数,夏秋季是ACI的多发季节,男性人群的ACI发病率较高[3]。ACI患者不仅会出现严重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而且患者在病程中发生感染、心脏不良事件、应激性溃疡等并发症的几率也较高,一部分患者还会发生再次梗死、梗死后出血、心源性猝死等不良结局[4]。近年来,我国CI的发病率、病死率不断上升,而且相当一部分幸存出院患者还会遗留神经功能损害症状,甚至终生丧失劳动能力,CI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身心健康、家庭幸福和社会人口素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本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是年龄>80岁的高龄ACI患者,具有ACI发病率高、合并基础疾病复杂、治疗耐受性差的特点,虽ACI可发生于中青年人群或老年人群,但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最高,且中青年与老年患者在致病病因、危险因素等诸多方面都具有显著差异[5]。中青年CI患者的病因类型以不明原因病因(SUE)型、心源性脑栓塞(CE)型、小动脉闭塞(SAO)型为主,嗜烟、嗜酒、心脏疾病等因素对其发病风险的影响较大[6];而老年CI患者的病因类型以SAO型最为常见,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因素与其发病风险密切相关[7]。但学术界普遍认为,血脂代谢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和系统性炎症反应加剧均在动脉硬化斑块形成和CI发病及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纠正上述机体异常状态是CI临床治疗中的关键。
阿托伐他汀是一种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最早诞生于1978年的美国,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血脂调节药物。进入人体后,阿托伐他汀无需经过代谢酶类的活化,可直接发挥其生物活性,起效迅速、作用强大而持久。近年来的研究证实,阿托伐他汀还具有调节细胞信号转导及细胞增殖、抑制炎性反应、稳定动脉硬化斑块、保护血管内皮等多重生物功能[8],目前,临床已将他汀类药物为基础的调节血脂治疗方案作为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基础治疗措施。他汀类药物不仅具有预防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降低其发病率的作用,而且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中可发挥保护内皮功能、抗氧化、抗炎、抗血小板凝集等积极作用,可有效降低疾病对患者心脑组织及相关靶器官的损害、改善患者的预后[9]。特别是在ACI等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阿托伐他汀能够通过多种作用机制减轻或预防脑水肿、脑损伤的发生,并通过血管保护作用预防卒中的再发,因此,很多临床医生主张将其作为治疗ACI的重要药物[10]。阿托伐他汀的调脂抗炎作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随着用药剂量的加大,其改善血脂作用和调节CRP、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等炎症因子水平的作用也不断增强[11]。值得指出的是,药物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可导致阿托伐他汀的药动学特征和临床疗效的差异,而且过大剂量的应用也可增加其毒性反应,因此,临床上应用阿托伐他汀时要注意个体化差异和不良反应的问题[12]。
Hcy是一种蛋氨酸代谢产物,属于含硫氨基酸的一种,可通过影响半胱氨酸和赖氨酸的功能和结构破坏动脉胶原蛋白、弹性蛋白及多糖蛋白等结构蛋白的结构和功能,所以,机体内Hcy水平的升高可导致动脉血管损害性疾病的发病风险上升[13],近年来的研究已证实,HHcy与心脑血管卒中、神经系统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具有密切的关系。HHcy能够使CI患者的复发风险和全因病死率显著升高,糖尿病患者的血浆Hcy水平每升高5 μmol/L,其未来5 a病死率可上升5倍[14]。近年来的研究还证实,Hcy可直接通过影响内皮祖细胞(EPCs)破坏内皮的完整性和促进血管再生,从而启动导致脑血管疾病的最初环节[15],同时,Hcy水平与CI患者的梗死面积、神经功能障碍程度之间均存在显著的相关性[16],进展性ACI患者的血浆Hcy水平也显著高于非进展性ACI患者[17],而且Hcy还与尿酸、脂蛋白等传统心脑血管危险因素之间均具有密切的关系,它们可以互相促进并协同在CI的发病和进展中发挥作用[18]。因此,很多临床医生主张将对Hcy水平的监测和干预作为预防和治疗CI、脑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等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措施[19]。
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急性时相蛋白,早在1930年就被发现,CRP在健康人血清内的含量极少,当人体发生感染、创伤、炎症或手术等情况下,其血清CRP水平会迅速上升,并发挥激活吞噬细胞系统和补体系统、识别并介导杀伤入侵细胞等作用,而且其半衰期较短,在炎症反应水平降低时可随之迅速下降,因此,CRP可敏感反映机体的炎症反应状态,也是临床上常用的炎症反应非特异性标志物。但在过去的CRP检测中,由于检测设备以及方法的相对滞后,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低,随着hs-CRP检测技术的产生和应用,临床应用价值得到提高。研究证实,血清hs-CRP水平与心脑血管疾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具有密切的关系,主要原因是CRP可导致凝血纤溶系统失衡,通过介导炎症反应对动脉内膜和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增加血管的通透性,从而大幅度提升血栓形成风险,而且ACI发病后的脑组织缺氧等状态又会加剧CRP介导的炎症损伤,从而加重对患者脑组织的损伤[20]。因此,纠正过高的血清hs-CRP水平对于控制ACI患者的病情进展、改善其预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疗效和临床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U=5.220,χ2=7.652,P<0.05),经治疗,观察组各项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而对照组仅有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2.915~3.622,P<0.05),而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血脂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t=2.548~3.253,P<0.05),说明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CI患者可提高疗效和临床有效率,对患者的血脂代谢异常状态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有助于疾病的良性转归和预后的改善;2组血浆Hcy水平和血清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3.335~3.926,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血浆Hcy水平和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3.156~3.638,P<0.05),说明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CI患者可显著降低血浆Hcy水平和血清hs-CRP水平,减轻HHcy和炎症反应对脑血管结构蛋白、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和脑组织细胞的损害,有利于尽早恢复缺血脑组织的血供,降低缺血缺氧对脑组织的损害,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综上所述,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高龄CI患者可显著提高疗效,不仅可对血脂指标发挥调节作用,而且能够降低血浆Hcy水平和血清hs-CRP水平,从而发挥保护脑血管功能、降低脑组织损害的作用。
[1] 付文亭.脑梗死的病因及预防研究进展[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22):5-7.
[2] 周婷,刘瑞珍.阿托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作用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11):1 387-1 389.
[3] 刘凯,张勤.安徽省蚌埠市某三甲医院急性脑血管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6):2451-2 452;2 454.
[4] 何跃,王苏.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猝死的预测因素研究[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11):96-98.
[5] 冯光坤,牛建花,朱海英,等.中青年与老年脑梗死患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17):1 940-1 942.
[6] 冯文霞,宋福聪,马晓伟.青年脑梗死病因分布及危险因素临床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2,12(11):1 393-1 395.
[7] 黄载文.中老年脑梗死病因及危险因素的对比研究[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5(1):80-81.
[8] 廖喻,吴洁.阿托伐他汀抗动脉粥样硬化的研究进展[J].蛇志,2014,26(1):80-81.
[9] 刘英,刘惠亮.阿托伐他汀多效性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7):601-604.
[10] 李艳阳.探析阿托伐他汀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和预防中的作用研究[J].中外医疗,2014,32(35):95;97.
[11] 张博雅.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冠脉介入术后血脂、脂联素和炎性因子的影响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4):605-607.
[12] 郝芳芳,杜一民,赖泳.阿托伐他汀药动学相关的基因多态性研究进展[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2,31(3):128-133.
[13] 韩磊,王玮瑶,于洪泉,等.内质网应激途径介导同型半胱氨酸致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J].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4,31(1):92-94.
[14] 董燕燕,陈光亮.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危害及致病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30(9):1 205-1 208.
[15] 张岩,陈立杰,靳京美,等.同型半胱氨酸对脑血管疾病的始动因素-EPCs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7(11):2 111-2 113.
[16] 张永祥,王霆,江宏杰.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面积及病情进展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12):12-14.
[17] 孔咏梅.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4,17(1):77-79.
[18] 邱强.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死患者传统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探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21):165-166.
[19] 胡晓丹,张永全.缺血性脑血管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相关性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17):165-166.
[20] Tanaskovic S,Isenovic ER,Radak D.Inflammation as a marker for the prediction of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restenosis following eversion endarterectomy-evidence from clinical studies[J].Angiology,2011,62(7):535-542.
(收稿 2015-08-23)
R743.33
A
1673-5110(2016)19-0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