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工技术课程教与学现状的分析

2016-11-28郭瑞鹃杜爽尹慧敏卢星如高黎黎

求知导刊 2016年28期
关键词:电工技术知识结构心理学

郭瑞鹃+杜爽+尹慧敏+卢星如+高黎黎

摘 要:电工技术是工科各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对后续专业和科技知识的深入理解。本文以布鲁纳的认知学习心理学为依据,从现阶段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当代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和高校教师的教学现状三个方面探讨了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可以据此对自己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进行调整,从而在有限的课时中完成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新思维等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

关键词:电工技术;心理学;知识结构

在教授电工技术这门课程时,教师如果对现存各种问题的认识存在偏差,那么即使教师在课前认真细致地精心准备,也无法取得自己预期的理想教学效果。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并考虑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状态,将学生专业需求、学科的最新研发趋势及学生毕业后可能任职的相关企事业的人才需求标准结合起来,因材施教,学生才能创造性地解决该门课程特别是后续工作和科研中出现的相关实际问题,提高相关能力。

一、国家教育政策对高校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影响

高校“宽进”的扩大招生策略导致工科院校的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教学难免有所下降。部分学生在电学方面的知识基础薄弱,学生的纪律难以管理。同时“严出”的教育政策为需要一定物理、数学基础和记忆、分析、运算能力的电工技术课程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厚基础”与“宽口径”之间存在矛盾,在总学时一定的情况下,这两条教学原则难以兼顾,要求教师采取有效的措施平衡二者。而且“重基础”在实施过程中的偏差易使学生负担加重、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丧失。同时,随着高校学分制、素质教育和学生减负等政策的推行,电工技术总学时被数次压缩,而随着电学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发展,电工技术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这也加大了课程学时与内容之间的冲突。

二、学生在学习电工技术课程时的知识结构与状态不佳

布鲁纳认为,知识的学习是学习者不断主动重组、建构认知结构的一个过程,新知识的学习取决于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不仅包括原理和方法,而且还包括学习的态度和方法。

1.学生在学习电工技术课程时的知识基础

在学习电工技术课程时,学生需要对电磁学和数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及其本质有一定的了解,但相关调查发现,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参差不齐,对大部分内容只有模糊的印象。布鲁纳认为,若学习新的内容时无法从已有的知识结构中找到可供借鉴、联系的信息,学生就不易获得适应新知识的认知结构。学生在需要运用相关数学、物理知识来阐明和解析电工技术课程的实际问题时容易遭遇困难和失败。同时电工技术课程中的部分内容与学生在中学时曾经学过的电学知识有重叠、相似之处,学生受到中学时期长期形成的分析方法、解题模式以及思维模式的影响,在面对这部分内容时容易将不适当的知识结构应用于新的电工技术知识学习中,出现知识的负迁移现象。

2.学生在学习电工技术课程时的情感状态

电工技术课程内容具有抽象性、复杂性,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情感状态,即兴趣、态度及自我概念。布鲁纳发现,如果学生认为所思考的问题有一定难度时,可能产生忧虑、焦躁的情绪。笔者发现部分学生曾在电学相关课程的学习、考核中多次遭受挫折,这将导致学生存在厌恶、抵制学习的心理定势。

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例如,有些学生认真学习是为了得到好成绩获得奖学金,还有的学生是为了提高专业排名以谋求满意的工作,总之,多为外在的一些驱动因素。布鲁纳认为,外部的强化驱动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但是对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日后的继续学习并无益处。

3.学生在学习电工技术课程时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电工技术课程时,学生提炼不出适合自己的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仍沿用以前的学习电学知识的方法和思维模式,部分学生甚至仍采用中学时期机械记忆和题海战术的学习模式。学生容易孤立课程各部分内容,总结、概括和反思能力弱,学习依赖无意义、无联系的机械记忆方法。这种学习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真正有意义的积极思考,学生在需要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课内外相关实际问题时往往毫无头绪,无从下手。

三、电工技术课程的教学模式现状

1.因“教材”施教,无视学生的差异性和学科专业之间的差异

布鲁纳认为人的学习过程是以他的知识结构为基础的,学生在学习电工技术前所具备的相关知识水平有一定的不同,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和接受能力也因人而异。但高校的部分教师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一味按照自己对教材和学生的理解进行施教,造成教与学的脱节,导致一部分学生对电工技术知识的接受程度低,随着课程深度和广度的推移;学生不懂的内容累积得越来越多,最后会丧失信心,不得不放弃这门课程的学习。

根据布鲁纳强调的“螺旋式”教学思想,教师应该将电工技术后续专业知识的原理、问题先行以学生能够理解的形式组织成课程的内容,使学生循序渐进地认识自己的学科专业。然而实际上很多教师将电工技术教学从学生的学科体系中割裂开来,孤立地看待这门课程,不考虑不同学科之间对电工技术的不同需求和要求,学生不能领会电工技术知识的工具性作用,学习的积极性降低,影响了电工新知识的学习,抑制了专业系统知识结构的正向迁移。

2. 重视应会知识的讲授,而忽视学习方法和思维的培养

按照布鲁纳的思想,学生只有在掌握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的情况下,才能真正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高校教师一般认为大学生经过十多年的小学和中学学习已经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但很多的大学生仍然习惯于依赖教师“投喂”,被动接受知识和机械记忆,再加上部分教师在讲课时局限于电工技术的定理、规则和习题的解法,学生没有发挥高层次抽象思维能力的余地,很难获取适合自己的科学学习方法,同时表现为思维呆板,不会联系已有的知识从多种角度全面地、系统地看待电工技术问题,学生的学习变为知识信息的记忆储存过程。

本文结合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心理学理论,从高校工科现阶段的人才培养计划、大学生的知识结构及高校教师的教学模式三个方面深入探讨了电工技术课程教学存在的各种弊端和问题,这些不利因素为高校培养人才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教师只有全面了解并充分考虑这些问题,才能成功地提高学生对电工技术知识结构的内涵、外延及其关联性知识的认识,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有效迁移。

参考文献:

[1]梁 凯.关于高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的研究[J].现代企业教育,2013(2):113.

[2]张幅伟.提高电工学教学质量初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3(3):117-118.

[3]任振辉,李静雅,高 亮.电工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4,6(3).

猜你喜欢

电工技术知识结构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知识结构及其评价
“翻转课堂”在《电工技术》仿真教学的应用研究
提高知识型员工忠诚度的思考
关于电工技术课程教学的思考
电工技术教学载体的应用
跟踪导练(二)5
卓越计划下PBL教学法的电工技术教学研究与实践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