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教学载体的应用
2016-12-15高青侯庆红钱鸿雄
高青+侯庆红+钱鸿雄
摘要: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的实用性技术人才。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接近真实工作现场的教学环境,有效承载教学内容的教学载体,全程参与的主动性学习,达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教学载体;电工技术;操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27-0092-02
电工技术课程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多年来,从各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可知,电工技术有成熟的教学内容,连贯的知识体系,经典配套的实验项目,其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电工电路中基本元器件的特性及作用,基本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会使用常用仪表进行电路调试与检测。该课程对于高职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定位而言,要将单一知识点转变为综合知识与技能的结合,使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不仅学习专业知识,掌握操作技能,还要清楚具体应用。因此就需要适合的教学载体来完成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相互促进,真正实现“做中学,学中做”,充分体现“学做一体”的现代职业教育模式。
1 教学载体的选取
教学载体是贮存和携带教学信息并包含完整工作过程的实物。它所传递的是付诸于内在认知反应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掌握知识时往往要跨越直接经验的阶段,通过教师的讲解引导,得到间接的知识。不能将教学内容直接投射到感觉系统来掌握知识,要通过对内容进行合理的组合而完成。因此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形式各异,利用视觉、语言、肢体等能产生多种感官反射,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载体,是非常必要的。载体不一定复杂庞大,但一定要适合教学目标,并具有连续性,利用合适的教学载体,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来传递教学内容,达到提高学生认知反应,激发学习动力,有效地掌握与职业标准相对应的工作能力和技能要求,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使教学成为快乐的学习活动。
2 教学载体的实施
每一个教学载体实施前,都应对其包含的教学内容有明确的实施方案,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方面进行整合。让学生认识到经过职业教育的学习,他们将掌握未来工作实践技能,预先积累专业经验,这些能力需要经过系统的训练和实际操作才能逐步形成和提高,因此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认识元器件,电工工具,了解其作用,到组成简单电路,再到相对复杂的电路,依据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有理论有实践,合理序化教学内容,确定适合的学习载体作为工作任务。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学习情景中,通过动用自己的眼、手,亲自触摸,参与体验,协作沟通等活动,自主构建知识,主动学习,更多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尤其能够为他们未来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1 有明确的学习项目为载体
教学载体使教学内容得以表现和传输,面对具体任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清楚通过学习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明确检验标准。例如:
学习项目1:配电箱的安装
学习目标:学生能根据配电箱控制的对象,合理分配箱内元件的摆放,导线的选择,以及箱体的安装。
学习项目2:照明灯的安装
学习目标:安装普通照明灯和双控灯。且配电箱内的照明漏电保护开关能接通与分断照明电路。
学习目的:
1)学生会识别元件,会根据电路原理图合理设计元件摆放,并完成电路的连接;
2)学生会选择相应的工具及仪表,并能正确使用;
3)学生会依具安装要求进行自我检查,并对结果进行总结。
2.2 有明确的学习步骤可操作
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学生以分组形式构成学习团队,集体讨论,分工合作,根据工作任务,制订方案,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网络、参考书等),通过完成某些实际任务,帮助学生将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探究。
在学习项目1中要求配电箱能够对照明、插座、三相负载等进行漏电保护控制。就需要了解配电箱的安装要求。绘制安装接线图,选择并识别总断路器、3P和1P漏电保护开关、零线汇流排及接地汇流排等所用电器元件。能合理选择黄、绿、红、蓝、黄绿双色导线,进行配线。正确选择并使用相关电工工具,根据配电箱安装要求,在箱体安装高度,箱体内各电器元件的固定,箱内开孔边缘的绝缘保护,相线、零线、接地保护线的铜芯导线的选择,导线颜色的排序,电器元件的接线等方面,进行操作,遇到问题讨论协商解决,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及时给予指导。通过这样的小组合作,完成学习项目的制作。图1为配电箱接线图,图2为配电箱完成安装图。
学习项目2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以此为载体,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与配电箱的安装做到有序衔接。绘制电路原理图,自主进行整体设计,需要了解电器元件符号的规范画法,灯具与开关的连接关系。根据要求选择合适的电器元件,双控灯的开关与普通照明灯的开关的区别。学会用万用表判断单刀双掷开关的触点位置,灯具及开关的安装位置要符合规范,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电工工具,按照接线规则进行连线,完成照明灯的安装,会用仪表进行检查。图3为照明灯完成图。
3 学习后的评价总结
学习项目完成后展示各小组的制作成果,进行小组间相互评价,将各自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拿出来分享,相互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相互协调配合。有利于在下一个学习项目中,更好地发挥其不同的智能强项。通过通电检验的成功,使学生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感,使其感到学习可以从枯燥变得有趣,将外部的实际操作转化为学生的智力操作。
设计选择合适的学习载体,要把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为真正的主人,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在自己原有基础上获得提高为目标,以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水平为目的,始终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不仅锻炼了他们的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而且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经验也得到真正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余胜泉.教育技术理论导读——信息时代的教学与实践[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