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化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交流合作?平台建设
2016-11-28韩舒静张华玮
韩舒静+张华玮
摘 要: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是国内最早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并结合中国国情本土化的学校。文章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人物形象设计引智项目为例,通过背景概述、国内和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以及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的搭建三个部分的阐述,强调通过确立系统、开放、渗透的指导方针和整合校内外及国内外教育资源,提升形象设计专业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能力。
关键词:形象设计;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交流合作
一、背景概述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我校”)是国内最早引进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理念,并结合中国国情本土化的学校。建校三十年来,始终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目标,服务区域经济为宗旨,培育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为己任,逐步形成以探索建立应用技术大学为“引擎”、以国际合作、校企合作、创新创业为“支柱”的事业发展格局。学校积极引进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与资源,坚持国际化标准的人才培养模式、以优质的教学资源和高水平的人才培养质量,围绕工业重大项目建设,为世界、中国及天津支柱产业和滨海新区企业提供了大量高技能人才,打造了“天津中德”职教品牌。
2013年,学校与韩国韩中文化经济友好协会共同设立“中韩合作交流中心”,旨在职业教育和培训领域,为中韩两国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及研究机构搭建合作平台,发挥集培训推广、项目服务、合作交流、主导示范、专题研究为一体的功能,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友好交流合作。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水平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和自身形象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形象设计从舞台到生活,从艺术表现手段到成为美化生活的手段,是集美学、心理学、艺术设计、服装设计、美容、发型设计、造型设计乃至形体、礼仪、个人气质、文化修养等多门学科为一体的综合性实用艺术学科。据调查,无论是学生群体还是职业人士,对于形象设计理念的普及与指导的需求旺盛,而目前在天津乃至全国能满足相应的形象设计专业人才需求还远远不足。韩国形象设计行业在亚洲乃至世界范围内处于领先地位,短短数年间已成为了亚洲美容时尚中心。学校与韩国韩中文化经济友好协会进行了多次深度会谈,希望在双方搭建交流合作平台的基础上,利用境外先进的形象设计资源,引进韩国该行业的领先技术和专业培训体系,实现学校艺术类专业组群的国际化人才培养。
二、国内和我校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1.国内整体情况
在我国,形象设计专业是为了顺应时代需求的新兴专业。专业人才呈现总量偏少、质量不高、分布不均、知识陈旧、创新能力不足等特点。从业者以跟妆师、发型师、美容师等一线服务和基层管理人员为主,而高层次的复合型人才(即按照“高素质、宽口径、多技能”的要求,掌握两种或两种以上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素养,又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和市场营销知识,并掌握必要的科技知识,比如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能够适应多种工作岗位的高素质人才)和国际型人才(即具有国际化意识和国际性知识结构,视野和能力达到国际水准,通晓国际惯例,熟悉国际市场行情的高层次人才)严重不足。对此,高等院校应积极主动地担负起相关人才培养的重任。
目前,国内多所高校开办的形象设计专业由于开设时间较短,经验不足,出现了许多问题。第一,教育资源匮乏,缺乏优秀师资和合适的教材;第二,国际间交流匮乏,毕业生不能满足国际化市场需求;第三,许多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以文化课和理论课为主,实习实训课程不足,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第四,人才培养体系不完整,缺乏高职、本科、研究生等教育层次之间的衔接。
2.我校实际情况
我校于2013年向天津市教育委员会申请开办“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为此学校艺术系已建立了形象设计相关的化妆、服饰搭配、发型设计、美容、插花艺术培训等实训场地,并积极走访企业与行业专家进行学习和调研,与天津市艾蒂色彩个人形象设计中心、天津中天华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花王公主花店等相关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及校外实训基地,在硬件方面作了比较充足的准备工作。
作为一个新专业,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的软实力还有待提高。学校缺乏具有相关资质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具有时效性和实用性的专业教材以及合理进行课程设置的经验。受到国内此专业整体人才培养水平的限制,可共享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可借鉴的先进经验匮乏,这些都成为了学校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发展瓶颈。与此同时,在申请开办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之初,学校并没有与境外合作机构就形象设计专业进行过实质性交流与合作,不了解先进国家相关专业的发展现状与教育情况,没有充分利用学校国际合作资源。在此过程中,学校意识到要想解决这一专业发展难题,就要充分发挥学校国际合作优势,通过与先进国家交流合作,建立国际化合作平台,提升我校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含金量,以注重实效性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突出学校此专业办学特色。
三、 国际化交流合作平台的搭建
1.确立系统、开放、渗透的指导方针
(1)系统。目前,我国形象设计专业教育比较多的是在中职、高职、和本科层次开设。如果要培养高级复合型专业人才,能使我国形象设计行业能实现高层次优化升级,而不受制于发达国家,硕士、甚至博士阶段的培养应被重视起来,从而实现各个阶段(中职、高职、本科、硕士、博士)形象设计专业培养的知识连贯性、系统性和一体化。其中,中职和高职阶段主要侧重培养具有一定职业素质和艺术修养,面向普通大众,能够胜任化妆、造型、时尚美容应用等相关工作岗位的初级专业技能人才,而本科和研究生阶段则以培养既掌握专业技术又了解行业知识并具备管理能力,对时代潮流能够敏锐把握,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中、高层次人才为主。因此,不同于中职和高职教育,本科及以上层次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增强联合培养和学科交叉,以提高技能人才的综合实力。
我校于2015年11月获教育部批复,由高职院校转型为中国第一所应用技术大学,肩负着探索职业教育发展新模式的重任。但我校在正式获批成为应用技术大学以前,已着手应用技术大学的探索和尝试。以我校形象设计专业为例,在现有高职层次的办学基础之上,我校从2014年开始与韩国相关本科院校开展合作,从“请进来”做起,先后邀请韩国贞华艺术大学美容系主任、韩国淑明女子大学花艺设计专业教授等高校专家7人次来我校开办培训班和讲座。在此过程中,我校教师观摩了韩方专家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引进了韩国前沿的相关教学资料及教材,将美容美发和插花艺术的技术培训标准嵌入到了我校专业教学课程,并与韩国专家进行了本科及以上层次形象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2)开放。为了确保具有较强综合实力的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效果,在交流合作平台搭建过程中,要必须具有“开放”的态度。此 “开放”是指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加强各高校相关专业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
韩国美容美发专家在我校进行培训讲座时,在课堂上亲自为我校学生进行发型和妆容设计,学生零距离体验了韩国美发造型艺术与技艺,为自己焕然一新的形象而兴奋,激发了他们学习形象设计专业的热情。而韩国花艺设计教授则带领学生在校园内采集树枝、石子等素材,并用采集来的素材为学生演示了一组名为“下午的散步”的插花,耳目一新的形式给学生带来一场视觉盛宴。在讲座过程中韩国教授与学生展开讨论,课堂气氛热烈活跃。此外,我校也积极邀请天津其他学校教师代表参加此类培训讲座,在分享教学资源的同时,为专业教师交流经验提供了平台,受邀教师表示受益良多,将探索与我校开展形象设计专业人才的联合培养。
(3)渗透。“渗透”是指各专业间基础知识相互渗透以及各专业不同阶段专业知识相互渗透。
对于自身形象关注与对美的追求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掌握形象设计的基础知识已不只是形象设计专业人才的必备技能,也是各类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基于此,我校在邀请韩国专家开办培训班期间,也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了美容美发与插花艺术的基础知识普及讲座,并与韩方专家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与实施方案,逐步将形象设计专业基础课程纳入学校公共选修课程体系。在“请进来”过程中,我校除了邀请韩国高校专家来华,也邀请了韩国花艺术作家协会理事长、大韩美容师会中央会副会长、韩国头发研究所会员等行业协会专家来校指导工作,此类专家具有深厚的专业背景和广泛的人脉资源,可以快速宏观地帮助我们了解韩国职业教育培训现状,韩国各层次教育的实际情况,从而有效地学习和借鉴韩国职业教育培训的宝贵经验,应用于我校专业建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好高职层次教育与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的衔接。
2. 整合校内外及国内外教育资源
形象设计专业国际化人才综合能力的培养只依赖于高校自身的教育资源远远不够,因此我校通过与韩国韩中文化经济友好协会共同设立“中韩合作交流中心”为交流合作平台,经由韩中文化经济友好协会搭桥与韩国院校、企业、科研院所建立多形式、多渠道、多途径的立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在我校现有高职层次专业教育资源基础上,通过与韩国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逐步探索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的系统化培养模式,以满足不同层次形象设计专业人才需求。在“请进来”的同时,开展“走出去”,进一步加强与韩国院校师生的交流互访,以任务为导向,进行跨国界、跨院校的项目合作,提升师生的专业创新能力。
此外,加强与韩国企业界合作,通过聘请韩国形象设计类企业的管理人员和业务技术人员为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利用其丰富的实践经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另外,安排学生进入中国的韩资企业甚至赴韩国当地企业进行专业实习,提升学生理论知识和国际语言运用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国际市场规律,开阔国际化视野。
总之,我国形象设计专业起步较晚,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是提升我国形象设计国际化人才培养质量和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孔冬梅.美容美发与形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包头服务管理职业学校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3.
[2]梁冬梅.高校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方略初探[J].中国轻工教育, 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