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的影响
2016-11-28吕鸣赫
吕鸣赫
[摘要]物理现象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物理教学不能一味地对教材进行研究,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我国物理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教育教学改革的又一历史性的突破。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不仅仅符合国家对于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对于教师和学生也产生了相应的影响,文章首先阐述了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作用及意义,然后从对物理教学的影响和对学生的影响两个方面展开了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物理教学;研究性学习;教育观念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1.181
学校教育一直在崇尚素质教育,无论任何学科都离不开素质教育的影响,在物理教学上也不例外。物理的课堂教学如何能够让学生发挥主观的能动性,让学生能够创新,让其思维能够开拓,这一直是物理教学中不断探索的问题。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是物理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信息,并运用已学知识分析、讨论乃至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活动。其目标是改变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学习方式。近几年的实践表明,在物理教学中开展和实施研究性学习对教师和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笔者想就几年来的切身体会谈一点自己粗浅的看法,与各位同仁探讨。
1 对物理教学的影响
1.1 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
我国教育的传统表现形式主要是应试教育。考试本是用来评价学习成绩和选拔人才的一种手段,不仅过去用,现在用,将来还会用。但“应试教育”将手段当成目的,背离教育本质,使教育趋向歧途。教师由于受客观的社会环境的制约,其教育观念很大程度上仍然是倾向“应试教育”的。其表现在教学上就是追求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而新大纲谈到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比较全面的物理学基础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使学生学习科学方法的训练,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志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树立创新意识等。”基于这样一个目的,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须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开放性。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不是特定的知识体系,而是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一些社会问题或其他问题,涉及的范围很广泛。它可能是某个学科的,也可能是多学科综合、交叉的;在同一主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第二个特点是探究性。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确定的研究课题;学习的方式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的过程。第三个特点是实践性。研究性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科学和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1.2 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
传统的教学紧紧围绕“考试”,即考什么就学什么。对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现代物理知识在科技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很少涉及甚至从不涉及。在教学方式上,教师常常照本宣科,实施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在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作为主导的教师,要及时地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并且教师的指导不是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同时教师经常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1.3 改进物理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满堂灌”的方式,整堂课都由教师唱独角戏,学生成了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为了应付繁重的考试,物理教学中重讲述少动手,经常不做实验或少做实验,这种现象比比皆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常常是高分低能。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中,作为主体的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主地选择课题和自由地组合成员,而一旦确定了课题,学生根据需要或上网查询,或进行社会调查,或实验研究、走访专家、进行问题讨论、实施研究、撰写报告、论文答辩等。教师只是起到“导”的作用,因此实施研究性学习,使教学形式多样,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教师的教学方法逐渐从单边的“师讲生听”向“老师引导,学生参与”的双向交流转变。
2 对学生的影响
2.1 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崭新的学习模式,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得知识,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它充分体现了问题性、自主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这几大特点。完全不同于过去那种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理解、培养模仿能力的陈旧的教学模式。在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过程中,把空洞的理论与学生生活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学生在具体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体验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2.2 促进知识的掌握,提高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由于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提高,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劲头,学生时时刻刻都在留心身边的物理现象,把它与书本所学的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起来,应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物理现象或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了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水平。同时,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往往不是用某一学科的知识可以解决的,必须激活头脑中各个学科的知识储存加以综合应用才行。以《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利用》为例,学生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电池的结构、材料、化学反应过程、电池的电动势、内阻等参数,这就需要化学知识和物理知识;为了了解电池内部化学反应物质对土壤的污染和对作物的危害,就要了解有关土壤学的知识和生物知识;研究回收问题,还要了解社会科学知识、商业知识、税务知识、法律知识;最后写成论文,加以完整的表达,还需要很强的写作能力;答辩时需要很强的口头表达能力;显然,学生在运用掌握的各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提高了综合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培养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的学习方式,它是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法,主动地获取信息。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初步学会了课题研究的程序。从确定课题→查阅资料→调查研究→设计实验→理论分析→推断结论→撰写论文。而每一步骤的完成都需要刻苦钻研的精神、讲求科学方法和严肃认真的态度,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2.4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研究性学习向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利于沟通与合作的良好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在采访时谁提问,谁记录,谁录音;在收集资料时,谁上网,谁跑图书馆;在答辩时,谁主辩,谁演示,谁操作计算机……都配合得很默契。通过合作研究,尝到了团结合作、共享成果的快乐,从而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团队精神。
参考文献:
王磊,李现常.在大学物理课程中开展创新型教学研究[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