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生教学技能状况调查与思考
2016-11-28陈雅风马斋晗
陈雅风,马斋晗
(文山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文山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生教学技能状况调查与思考
陈雅风,马斋晗
(文山学院 人文学院,云南 文山 663099)
我国的教师培养主要靠师范教育,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教师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现有的师范教育更应该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地方高校师范生在培养目标以及培养方式上,应该立足教育教学需求做出相应调整与完善,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改革的准教师。
师范生;教学技能;教育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师范院校在课程设置和人才培养方面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播,忽视了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针对这一现状,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强化师范生的实践教学环节,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师范生,要提升师范生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为当地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教学技能概述
(一)教学技能的内涵
1994年,国家教委下发《高等师范学校学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大纲》,其中把教学技能分为:教学设计、使用教学媒体、课堂教学、组织和指导课外教学活动和教学研究五项技能。课堂教学技能,包含导入、板书、演示、讲解、提问、反馈和强化、结束、组织教学和变化技能。高艳在《现代教学基本技能》一书中,把教学技能分为“课堂教学的前期准备技能,即教学目标编订技能和教案编制:课堂教学的基本技能,包括导入、提问、讲授、讨论、演示、诊断,补救和结束技能。”[1]对于“教学技能”的概念很多学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不同的总结。本文所立足的“教学技能”更多的从课堂教学的实际技能层面和王松泉老师的概念出发。“语文教学基本技能由四大方面二十余种技能组成:语文基本技能(阅读、写作、听话、说话、书法等),教学计划技能(教材处理、教法选择、教案编写、板书设计、教具制作等),教学实施技能(阅读教学、写作教学、听说教学、学法指导、复习指导、课外辅导等),教学评价技能(作业批改、考试考查、听课评课、教学调查、教学实验、教学总结、教学科研等)”。[2]
(二)实习生教学技能研究现状
郭桂容通过对实习生课堂教学技能的调查发现,实习生在教学语言、板书、讲解、提问、导入和结束等方面均有欠缺。需要从增加实践学习、自我反思以及进行探究性教学等方面进行培养。[3]孙菊如在2010-2012年期间,对486名师范生在江西九江修水县的88个实习学校的学生进行调查与走访,得出目前高师院校顶岗实习生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基本技能不熟,难以驾驭课堂的结论,其中包括教学语言单调、教学时间、教学内容掌控不能恰到好处、板书较差、提问简单等问题。[4]刘茗、王西强对河北师范大学顶岗实习支教的1000名师范生的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等方面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学生急需提高的教学能力集中在驾驭课堂教学秩序、组织课堂教学和教学改革探索等方面。在实习生的岗前培训课程中,参加培训比例达到百分之百的是教学技能。[5]李侠针对目前教师资格证改革的背景,重点探讨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如何提升教学技能,提出通过分项过关、开口论辩、自讲合作、先写后评的方式提升备课、说课、讲课、评课。[6]朱晓明、孙娓娓认为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却存在着实习时间过短、学生技能差、指导教师责任心不强等问题。文章分析了实习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解决方案,以期提高教育实习质量。[7]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调查分析
本次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对课堂教学技能的认识和掌握,尤其是在经过接触教育实习后,师范生对教师角色意识、课堂教学技能的自我评价、学校课程设置等方面的情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对他们进行调查,结论似更有参考价值。
对文山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3个班,共130人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30份,回收问卷125份,有效回收率96%。下面对问卷反馈情况逐一加以简要分析。
(一)课程设置与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
教学技能的培养,与学校课程设置紧密相关,通过实习,师范生能够更好的检验学校课程中哪些更有利于教学。问卷反映出语文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类课程帮助最大(见表1)。
通过调查显示,师范生认为最应加强的课程是普通话、三笔字等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占到48.4%。其次,对语文学科专业知识也有着较强的需求(见表2)。
表1 岗前训练中帮助大的课程
表2 师范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最需要增加的课程
(二)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自我评价
通过实习,师范生能够更好的认识到自身教学技能的优缺点,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第一,师范生在与人沟通方面的能力较强,无论是与学生、学生家长、实习学校教师、实习学校领导、学院指导教师还是其他实习生,都能进行很好的沟通交流。第二,在师范生基本技能方面,学生的基础比较好,9.6%的师范生在普通话上有困难,16%的师范生在汉字书写规范程度(包含三笔字的书写、笔顺笔画等)上有困难。在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有10.4%的师范生掌握不牢,在中国文化积累方面,18.4%的师范生存在问题,这也反映出师范生的教师基本功相对扎实,能够体现学科的专业性。第三,从语言组织和表达方面来看,师范生的基本技能较强,在准确领悟或归纳信息的能力方面略微差一点,12%的学生存在问题,在准确阐述观点的能力和课堂得体运用语言的能力来看,分别只有2.4%和4.8%的学生存在困难。由此可见,师范生在教学语言的组织和表达上有较强的能力。第四,在阅读教学方面,通过评价鉴赏作品的能力、外国文学名著阅读及关注状况和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的数据表明,师范生存在相对大的困难。在评价鉴赏作品的能力方面,师范生相对较好,可是却集中在现当代文学作品的解读上,在外国文学和文言文的阅读及教学的能力方面师范生相对欠缺,尤其在外国文学名著阅读及关注状况上,31.2%的学生自认为比较差,这也反映出,在课堂教学技能方面,师范生的学科专业能力相对较弱(见表3)。
(三)师范生的教师角色意识
1.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可度
师范生除了具备一般大学生普遍的特点外,更有未来成为一名教师的使命,这种认同感和使命感,能够让师范生更好胜任本职工作,更深入地理解教学活动。通过实习,绝大部分师范生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可,75.5%的实习教师深得学生的喜爱。同时,师范生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同感较强,经过实习之后,54.4%的学生当一名语文老师的愿望加深了,仅有4%的师范生不想成为一名教师。
2.对课堂教学中活动主体学生的关注程度
新课程改革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这与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密不可分,要求师范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较大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表4表明,无论是一个课时、一个周还是一个月,全班半数以上的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课堂氛围相对较好,表明实习生能够较好地、有意识地去实践“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的理念(见表4)。
表3 语文能力状况
表4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数比例
三、提升中文专业师范生技能的对策
(一)增加实践类课程
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体系一般由三大模块构成:普通公共课(大学外语、计算机、思想品德修养、哲学等)、汉语言文学学科专业类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等)、教育类课程(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技能训练、学科教学论、教育见习与实习等),这些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问卷调查表明,师范生认为语文课堂教学训练的课程还需加强。师范类的汉语言文学课程,应该与综合类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有所区别。例如,可以适当增加“中学语文教学论”课程的课时,在本课程中增加中学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增加观摩教学、模拟教学的课时,加强与当地中小学的联系,提供更多实践教学的机会,加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要求学生学会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开设包括“三字一话”(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普通话)等基本功训练以及班主任工作技能辅导等课程。
(二)结合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
从2011年下半年国家在浙江等地实施教师资格考试的试点,到目前要求各个省份统一实行教师资格的国考,打破了师范生毕业就能拿到教师资格证的惯例,为此近年来各个师范院校都加大了技能的研究及训练力度。根据教师资格证的考试要求,除了考查学生教育学、心理学的公共基础知识以外,更关注学科专业知识的考查。语文教师资格证考试,除了增加语文学科的专业知识外,更高难度是在面试环节,加强对申请人的职业认知、心理素质、仪表仪态、言语表达、思维品质等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基本技能的考核。当师范生已经没有了取得教师资格证的“特权”,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要在学校期间加大语文教学技能的训练力度,提高获取教师资格证的能力。
(三)立足师范生的自主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中的各类问题层出不穷,这些问题往往都是过去的教学经验和理论所难以应付的,这对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发展带来巨大的挑战。这就要求师范生在教学实践中以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学生的发展为前提,在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另外,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还可以通过研习一线优秀语文教师的经典课例,例如全国特级小学语文教师窦桂梅、王崧舟等,中学特级语文教师于漪、黄玉峰等,在自身教学经验的前提下,通过他们提供的具体篇目的教学,拓宽和加深对语文教学技能内涵的理解与运用,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和教学水平。
(四)构建良好教师指导氛围
师范院校肩负着为中小学培养合格教师的重任,而师范生进入岗位后将直面新课程、实施新课程。因此,师范院校的教师应关注新课程改革,更新教育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传递最前沿的教育观念和方法,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合格准教师,让他们很好的适应基础教育的要求。我们的教师在不断提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因此,在指导师范生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被动的听众变为主动平等的交流者。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教与学是民主的,教学氛围是愉快、和谐的。我们倡导平等的交流,与学生共同探讨分析优点与不足,而非以权威的姿态对待整个教学活动。
(五)延长实习时间
目前各国教学实习的时间普遍较长,发达国家师范教学实习时间一般占总学时的8%左右,其中日本为7~14周,美国为15周左右,联邦德国更长为18个月。目前师范院校的实习时间为6~8周左右,一般放在大四的第一个学期。在问卷调查反馈中,47.4%的学生提出延长实习时间的建议。当然,在延长实习时间的同时,需严格把关,保证质量,可以采取听课与评课相结合、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试讲与实讲相结合、组织课堂教学与指导学科课外活动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让我们的师范生能得到严格的高质量、全方位的教学能力训练,在教学技能方面能够有效提升。
师范教育承担着培养合格乃至优秀师范生的重要任务。在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下,为了能适应新的要求,地方高校在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及其结构、影响教学技能发展的因素、获得教学技能等方面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我们从课程设置安排、师资力量、师范生自身发展等方面下功夫。
[1] 高艳.现代教学基本技能[M].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2001:71.
[2] 王松.试论当代初中语文教师的培养模式——兼谈三年制师专语文教育专业课程设置[J].课程·教材·教法,1994(5):32.
[3] 郭桂容.实习生课堂教学技能的调查研究与思考[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6):77-78.
[4] 孙菊如.高师院校顶岗实习生课堂教学技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思考[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5):94-96.
[5] 刘茗,王西强.从对顶岗实习生的调查展望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12):77-81.
[6] 李侠.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教学技能提升策略[J].教育教学研究,2014(28):45-47.
[7] 朱晓明,孙娓娓.地方师范院校教育实习的问题与思考[J].科教导刊,2015(28):12-13.
(责任编辑 查明华)
Survey and Thinking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jor Students Teaching Skills in Wenshan University
CHEN Yafeng, MA Zhaihan
(School of Humanities, Wenshan University, Wenshan Yunnan 663099, China)
Teacher training in our country mainly rely on normal education.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new basic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the paper puts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teachers’ quality, and thinks the existing teacher education should aim at training and training students' teaching skills, and local university students should make corresponding adjustment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cultivation based on education teaching needs in order to adapt to basic education reform in the cultivation objectives and methods.
normal school students; teaching skills; educational reform
G642.44
A
1674 - 9200(2016)05 - 0097 - 04
2016 - 04 -13
陈雅风,女,广西兴安人,文山学院人文学院助教,硕士,主要从事中学语文教学研究;马斋晗,男,云南个旧人,文山学院人文学院201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