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学生拖延与完美主义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2016-11-28
申雨凡
(周口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心理学研究·
大一学生拖延与完美主义的关系
——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
申雨凡
(周口师范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为探究大一学生拖延、自我效能感与完美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与拖延间的中介作用,使用Pure拖延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以及中文版Frost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对978名在校大一新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消极完美主义与拖延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积极完美主义与拖延呈负相关,拖延与自我效能感呈现显著负相关,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和消极完美主义都呈显著正相关。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与拖延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
拖延;完美主义;自我效能感;中介作用;大一学生
生活中我们会有这样一些熟悉的场景:明明知道下周就要考试,却迟迟不能展开复习;明明知道要交的论文已经到了截止日期,却迟迟不能动笔;明明身体已经给了我们预警信号,我们仍旧推迟锻炼计划;等等。这种明知推迟会影响自己做事的效果或者自身做事的态度,却仍然自愿推迟既定事项的行为被称为拖延。有研究者估计,有70%的大学生存在拖延现象[1],他们的拖延行为影响着工作与学习效率。在拖延程度的自我评定中得分高的人,会报告他们有更多的消极情绪,甚至有更多的健康问题。关于拖延概念的界定,不同学者有不同的解释。有些学者关注拖延的行为,认为只要推迟既定任务就是拖延,包括能够带来积极结果的深思熟虑;有些关注拖延的不合理推迟;有些侧重对情绪情感的困扰。综上,拖延就是一种延迟开始或完成已经计划好的行为,明知推迟会对自己的计划有影响,仍然逃避这一任务,并伴随着个体主观上的不适感,如焦虑、绝望等。
根据Frost提出的适应性(积极)和非适应性(消极)完美主义的定义,积极完美主义主要表现为个体积极追求符合实际的高标准,并能从中获得快乐和满足;消极完美主义主要表现为努力避免失败,一旦失败容易受到心理伤害。有研究者发现,完美主义者绝大多数都会存在拖延行为,他们为了达到似乎不理性的高标准而产生了一些拖延行为[2]。因此,完美主义是影响拖延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我效能感是指一个人对能成功地执行任何特定行动任务的期待。相关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高的学生在学业上很少拖延[3]。当一个人有很高的自我效能感,认为可以完成任务,那么他就会行动,而不是拖延;当一个人认为自己不能完成任务就会给自己找借口拖延去做该任务。一个完美主义者在追求尽善尽美的过程中,很难认为自己具有顺利完成任务的能力,毕竟任何事情都很难做到完美。自我效能感是一种与自我评价有关的变量,完美主义也与高标准要求的自我评价相关,故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和拖延的中介作用值得探讨。有关学业拖延的研究发现了一些在完美主义与学业拖延之间起着部分或完全中介的变量[4]。故完美主义与学业拖延之间必然有其他变量的影响,拖延包括学业拖延,因此拖延与完美主义之间也应存在一些中介变量。另外,关于自我效能感与拖延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拖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同时,自我效能感与完美主义之间也存在着相关关系,这些研究都为自我效能感作为拖延与完美主义之间可能存在中介变量提供了支持[5、6]。
本研究选取了某学校大一学生作为研究的对象,探讨新生的拖延状况及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与拖延关系中的中介效应,以深入了解大一学生拖
延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帮助新生顺利渡过高中与大学之间的过渡期。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某校在校大一学生1 000人,回收有效问卷共978份。其中男生227人,女生751人;独生子女174人,非独生子女804人;城镇学生321人,农村学生657人;文科专业学生330人,理科专业学生399人,工科学生17人,艺术类专业学生144人,体育专业学生88人。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由Piers Steel编制的Pure拖延问卷(Pure Procrastination Scale,PPS),申雨凡修订为中文版[7]。该问卷共有10个题项,5点计分。总问卷的信度为0.854。
采用德国心理学家Schwarzer教授及其同事于1981年编制的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 GSES),该量表中文版GSES由张建新等人修订[8]。量表共10个项目,4点计分,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重测信度为0.83。
采用Frost于1990年编制的多维度完美主义量表(CFMPC)[9],訾非于2006年修订为中文版。问卷分为5个维度:对错误的在意度,条理性,父母期望,个人标准,行动疑虑。其中消极完美主义的4个维度为“对错误的在意度”“父母期望”“个人标准”“行动疑虑”;“条理性”是积极完美主义的维度。问卷共包含27个项目,5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完美主义的程度越高。该量表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各因子内部一致性系数为在0.78—0.92之间。
(三)研究过程
将上述问卷装订成册,在心理学公共课上发放。以班级为单位,使用统一的书面指导语进行集体施测,填写完毕后统一将问卷收回。
(四)数据处理
将回收的问卷整理好,剔除无效问卷后,使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二、结果
(一) 大一学生拖延的总体情况分析
表1 大一学生拖延的总体情况描述统计
从表1中可以看出用Pure拖延问卷施测的大一学生拖延的总体情况及各个维度的取值范围、平均值、标准差。本问卷得分越高,说明拖延现象越明显。由上表可以看出,问卷的总体平均分为2.329。
(二)拖延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检验
为了解大一学生拖延在各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对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研究结果发现,在性别上,男生、女生在拖延结果维度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t=3.402,p=0.001)。从拖延总分上看,男生的平均拖延程度高于女生。是否为独生子女在各拖延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从居住地来看,城镇学生的拖延行为程度高于农村,且存在显著差异(t=2.827,p=0.005)。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各专业大一学生在各拖延维度上的得分均不存在显著差异。
(三)拖延、完美主义及自我效能感三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1.拖延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分析
表2 拖延与自我效能感相关分析结果
注:*表示p<0.05,差异显著;**表示p<0.01,差异极其显著。下同
结果表明:拖延与自我效能感的相关关系显著,两者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如表2所示。
2.拖延与完美主义相关分析
表3 拖延与完美主义的相关分析结果
由表3可知,拖延与完美主义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拖延与积极完美主义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与消极完美主义呈显著正相关。从纬度上看,“个人标准” “担心错误”两个维度和拖延行为无显著相关关系,与拖延结果呈显著正相关。
3.自我效能感与完美主义之间的相关关系
表4 自我效能感、完美主义的相关分析结果
由表4可知,自我效能感与完美主义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自我效能感与完美主义中“担心错误”“行动疑虑”两个维度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与完美主义的其他维度有显著正相关关系。
(四) 自我效能感、完美主义、拖延的中介效应分析
本研究把积极完美主义、消极完美主义分别作为自变量,拖延总分作为因变量,自我效能感为中介变量,采用温忠麟等人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的程序和方法[10],即通过传统的依次检验回归系数的方法来分析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与拖延之间的中介关系。
1.自我效能感、积极完美主义、拖延的中介效应分析
根据中介变量的分析方法,自变量为积极完美主义,中介变量为自我效能感,因变量为拖延。按照相应程序检验回归方程(见表5)。
表5 积极完美主义、自我效能感与拖延中介效应分析
由表5可知,积极完美主义可以显著预测拖延,回归系数为-0.239(t=-7.699**)。进行第二层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自变量积极完美主义能显著预测中介变量自我效能感,回归系数为0.224(t=7.181**)。把自变量积极完美主义与中介变量自我效能感同时纳入回归方程,进行第三层回归分析,回归系数依然很显著,因变量与自变量间的回归系数为-0.208 (t= -6.571**),但是,积极完美主义对拖延的影响减小了,积极完美主义的标准回归系数绝对值由0.239下降到0.208。因变量与中介变量之间的回归系数也显著,为-0.142 (t=-4.486**)。说明自我效能感在积极完美主义与拖延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反映表现在回归方程对因变量解释程度的R2值由5.7%提高到7.6%,R2改变达到1.9%。
2.自我效能感、消极完美主义与拖延的中介效应分析
把消极完美主义、自我效能感、拖延按照相应程序纳入回归方程。结果见表6。
表6 消极完美主义、自我效能感与拖延的中介效应分析
由表6可知,自变量消极完美主义可以显著预测因变量拖延,回归系数为0.341(t=11.336**)。进行第二层回归分析,结果发现自变量消极完美主义能显著预测中介变量自我效能感,回归系数为0.083(t=2.595**)。把自变量消极完美主义与中介变量自我效能感同时纳入回归方程,进行第三层回归分析,回归系数显著,因变量、自变量间的回归系数为0.359 (t= 12.219**),同时,消极完美主义对拖延的影响增加了,消极完美主义的标准回归系数绝对值由0.341上升到0.359。因变量与中介变量之间的回归系数也显著,为-0.218 (t=-7.414**)。说明自我效能感在消极完美主义与拖延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反应表现在回归方程对因变量解释程度的R2值由11.6%提高到16.3% ,R2改变达到4.7%。中介效应路径图如图1所示。
图1 以积极和消极完美主义、自我效能感预测拖延的路径图
三、 讨论及结论
研究发现大一学生拖延问卷的总体平均分不是很高,可见,在大一学生群体中,拖延现象并不十分严重。大一学生刚刚结束了紧张的高三生活,在高中时的有规律的学习及生活状态并没有完全消失,拖延行为也很少出现。大一学生暂时并没有太多及紧张的课业负担,可能是大一学生群体存在不明显拖延现象的原因之一。
拖延、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积极完美主义和拖延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消极完美主义和拖延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这与之前的相关研究的结果是类似的[2]。本研究中自我效能感和完美主义之间的关系与已有相关研究结果有所差异[11]。自我效能感无论是与积极完美主义还是消极完美主义之间都存在着正相关关系。有相关研究得出过类似的结论[12]。这种结果出现的原因可能是源于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对于刚刚进入一个新的学习及生活环境的大一学生来说,他们都对成功充满期望,积极追求卓越,行为果断,而且大部分大一学生都会有着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很好地、有效地掌控生活[13]。所以,在大一学生群体中,即使是高消极完美主义者,也会存在高自我效能感,造成消极完美主义与自我效能感呈显著的正相关。其他对“大学生拖延”问题的相关研究中,选取的被试群体大都不只是针对大一学生,年级变量就可能成为研究结果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
完美主义除了对拖延产生直接影响外,还通过自我效能感对拖延起一定的间接作用。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与拖延之间有部分中介效应,这与之前的相关学业拖延的研究结果类似[11]。第一,积极完美主义者通过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从而降低拖延水平。第二,在本研究中,虽表明自我效能感在消极完美主义与拖延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但消极完美主义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而自我效能感与拖延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所以,在具体解释“消极完美主义是如何通过自我效能感对拖延产生影响”时,不能简单而论。从消极完美主义的各个维度上来分析,消极完美主义在“担心错误”“行动疑虑”这两个维度上通过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水平,间接助长了个体的拖延行为;而在“个人标准”“父母期望”维度上通过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降低了拖延水平。
四、小结
综合分析,研究发现大一学生群体中拖延现象并不严重,在人口学变量上,男生在拖延结果维度上高于女生,城镇学生的拖延程度高于农村学生。拖延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拖延与积极完美主义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与消极完美主义之间呈现显著正相关。自我效能感与完美主义之间呈现呈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和拖延关系之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
[1] 马 静. 大学生拖延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学生工作,2013,(11):234-235.
[2] 田 芊,邓士昌. 积极完美主义对拖延行为的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19):221-224.
[3] 李 欣,张瑞雪,姚柃吉. 大学生拖延行为的研究综述[J].东方企业文化·东方智慧,2012,(6): 225-226.
[4] 陈 陈,燕 婷,林崇德. 大学生完美主义、自尊与学业拖延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3,(4): 368-377.
[5] 柴银侠,朱 虹,蔡太生,等. 消极完美主义与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2):1489-1490.
[6] 谢静涛. 大学生消极完美主义与应对方式、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1092-1093.
[7] 申雨凡. 完美主义、成就动机、无条件自我接纳对拖延的影响研究[D]. 重庆:西南大学,2012.
[8] ZHANG J X, SCHWARZER R. Measuring optimistic self-beliefs: A Chinese adaptation of the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J]. Psychologia, 1995,38(3):174-181.
[9] 訾 非. 积极完美主义问卷的编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9,17(4):424-426.
[10] 温忠麟,张 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11] 赵 灿. 初中生完美主义、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拖延的关系研究[D]. 湘潭:湖南科技大学,2012.
[12] 王 芳.完美主义、自我效能感、心理控制源与生命意义感的相关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2.
[12] 姜彩虹. 大学生自我改变拖延行为与自我管理策略[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4(1):31-34.
(责任编辑:金云波)
2016-09-16
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BHA140086);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青年项目(2014-qn-443)
申雨凡(1988—),女,河南周口人,助教,研究方向为心理咨询。
B844.2
A
1003-0964(2016)06-0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