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海外能源投资开发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以英媒为例
2016-11-28王桂云
□朱 哲 王桂云 黄 敏
对中国海外能源投资开发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以英媒为例
□朱 哲 王桂云 黄 敏
近年来,中国海外能源的投资与开发引起了西方传统能源大国的极大关注。本文基于批评话语分析思想,对英国主流媒体有关中国海外能源投资开的发新闻报道中的词汇分类、及物性、转换、消息来源、话语转述方式等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研究发现,在不同层面的语言使用中,英媒对中国海外能源投资开发均表现出明显的消极态度,并建构了中国的负面形象。本文据此分析原因并提出建议。
英媒 海外能源投资与开发 批评话语分析 语言层面
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经济的崛起,中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为了促进能源开发利用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的战略。因此,能源“走出去”战略成了新的选择。国内许多企业开始把目光转向国外,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积极开展海外能源投资与开发,通过各种灵活有效的方式与国外企业深化合作。段宇平等[1]对2004年以后中国海外直接投资额超过1亿美元的项目进行分类统计。结果表明,“能源类和自然资源类投资占到中国海外直接投资总额70%左右,投资主导趋势非常明显。中国目前是全球对自然资源矿产和能源需求量最大的国家,国内资源已经不能充分满足社会和生产力的需求,投资海外能源矿产是由供求关系客观规律所决定的。”在这种背景下,各国媒体对中国海外能源投资和开发的关注度也与日俱增。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新闻报道作为最常见的信息获取途径之一,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中外媒体,尤其是外媒的新闻报道自然而然成为当地人了解我国能源现状、投资和发展战略的重要手段。上海外国语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中国国际舆情研究中心郭可主任对2005年以来的相关西方媒体文本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大多数的报道是中性的、总体上是相对客观的。”[2]那么,对于中国的海外能源投资与开发的新闻报道,是否也是中性和客观的呢?
批评话语分析是研究新闻报道中语言与意识形态关系的最有效手段,我国已有很多学者就此进行过深入研究,如辛斌、陈中竺、吴梦启、任芳等。学者们对于新闻报道的批评话语分析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宏观方面,主要研究意识形态如何影响语言运用,语言又如何被控制传播媒体的权力阶层用来传播强化自己的意识形态;[3]2.中观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媒体是否存在为服从国家利益而进行的倾向性报道;[4][5][6][7]3.微观方面的研究主要借助批评话语分析理论从转述方式和消息来源等方面切入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8][9]然而,到目前为止,基于批评话语分析理论对有关我国海外能源投资与开发的新闻报道研究却付之阙如。
本文选择我国能源发展这一重要话题,分析英国媒体对我国海外能源投资与开发进行新闻报道的语言运用,在其新闻报道中是否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取向,从而进一步发现其对中国能源形象的建构。
二、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批评语言学代表人物罗杰·福勒(Roger Fowler)在Language in the News: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1991:5)的前言中写道:“我认为批评语言学的任务是对符号和意义及其背后的社会和历史关系的探索。……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专门研究语言及其交际功能的关系,为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分析模式。”[10]之后在对新闻的分析中,他从句法转换、及物性、词汇结构、情态等方面研究了新闻语言及其所反映的态度。韩礼德(1985)认为语言具有三大纯理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11]概念功能是指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加以表达的功能。及物性是韩礼德概念功能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是概念功能表达的基石,其作用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所见所闻和所作所为分成若干“过程”。他把人类的经验分成六个过程:物质过程、心理过程、关系过程、行为过程、言语过程和存在过程。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一般由动态动词(如:beat,break和kick)、动作者和动作的目标来表示。心理过程表示感知(如:see和look)、反应(如:like和please)和认知(如:know,believe和convince)等心理活动的过程。言语过程是交流信息的过程,常用的动词有“say,tell,talk”等。行为过程指诸如“呼吸、咳嗽、笑、哭”等生理和心理行为过程。存在过程是表示有某物存在或发生的过程。所有的存在过程都有一个存在物。
马丁等(Martin & White,2005)所创立的评价理论是对人际功能发展的新词汇语法框架,它关注语篇中所协商的态度、所涉及到的情感强度,以及表明价值的各种判断。[12]评价理论把评价资源依语义分为三个方面:态度、介入和级差,态度又有正面与负面之分。为了研究英国媒体的意识形态,本文将借鉴该理论中的态度资源。
在人文社会科学有关思想的启发下,Fairclough为批评话语分析创立了理论基础,并建立了一个三维模式(1989、1992、1995)[13][14][15]。他认为任何话语都可以同时被视为一个三维的概念:文本分析、话语实践和社会实践。文本分析可以从词汇选择、及物性、转换等角度进行;话语实践可以通过话语的来源和引述方式来阐释媒体语篇的生成过程;最后在社会实践层面,应该把新闻话语置于社会、历史、文化语境中解释该语篇中的文本和话语的选择。
我国批评语言学研究专家辛斌在其著作和多篇文章中就批评话语分析进行了深刻的理论阐释,并通过新闻报道作了详尽的案例分析。
本文在上述理论的指导下,从词汇分类、及物性、转换、消息来源和话语转述方式等五个方面对语言进行分析,探讨其背后的意识形态。
由于我国对英语媒体的开放程度不同,因此查找相关语料遇到一定的困难。首先,本文作者在能够进入的英美国家的主流媒体网站输入“中国能源投资与开发”“中国购买海外矿业资源”等英语关键词,查找有关文章,同时通过阅读排除虽然带有这些词汇但主题和中国能源投资与开发无关的文章。最后发现,英国著名高质量报纸《卫报》和《独立报》以及著名新闻杂志《经济学家》三个媒体的有关报道相对较多,共查找到近几年对中国能源投资与开发的报道15篇。
本文首先通过对这些新闻报道的细读,判断上述五个方面的语言现象,同时进行手工标注。之后,使用UAM Corpus Tool 2.8.14(简称UAM)对其进行统计和分析。
三、结果与讨论
(一)词汇分类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概念功能最重要的表达手段。词汇分类是批评话语分析中一个重要的分析维度(Fowler,1991:80)[16]。词语和概念只有通过分类才能存在(Hodge & Kress,1993:62)[17],通过选择单词可以表达一定的标准或价值观(Van Dijk,1995:17-33)[18]。
为了对所搜集语料中的各方进行更加清晰的分析,本文对报道中涉及的三方进行明确划分,一方是中国或中国企业(China),其所在开矿国家或地区为另一方(the other side),其它方为第三方(the third party)。首先我们对所有描述三方的词汇进行了界定,之后通过UAM软件进行了数据统计,结果显示出对这三方的词汇分类差异显著(由于UAM软件应用本身不允许出现同样字符,所以再次出现时会有数字标记,如图1),对中方的负面消极评价词汇(negative)远远大于正面积极词汇(positive)。
图1:对新闻报道三方的词汇分类
例如:
(1)They are part of China’s relentless drive to secure access to the resources it needs to maintain its economy’s extraordinary boom.
在例(1)中,主语“they”是指前面所说的中国承建的基础设施。这句话描述的是,中国为了获取经济快速发展所必需的资源,在当地进行了相关建设,这些设施就是中国抢占当地资源的表现,作者使用“relentless”,形容中方对当地资源“疯狂的、永无休止的”的抢占欲望。
(2)Such behavior has fuelled suspicion and resentment of the Chinese presence in Zambia.
(3)China is also bringing irresistible—some say unfair—competition to Africa.
在例(2)、(3)中,文章作者认为,这种行为(指前面提到的中国企业把当地矿产资源运回中国)引起了赞比亚当地居民对中国的怀疑与憎恨。作者使用“suspicion”(怀疑)和“resentment”(憎恨)明确地表达了当地居民对中国开矿行为的反对。同时,中国给非洲带来的是“无法遏制的”(irresistible)和“不公平的”(unfair)竞争。
总之,类似上述负面词汇的使用,把中国构建成了一个损坏他国、掠夺资源的负面形象。
(二)及物性
功能语言学认为,及物系统表示的是说话人或听话人选择各种过程组成及解释语句的语义系统,是联系外界与语言的桥梁。及物性的研究主要在于行为是如何呈现的,语篇中出现了哪种行为,谁做了这些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作用于谁。下表是语料中及物性的每一种过程出现的频率。
表1:及物性六过程使用比例
可以看出,在英国媒体对中国能源投资与开发的新闻报道中,及物性中使用最多的是物质过程,占46.86%,占及物性六大过程的近一半。其次是关系过程和言语过程。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主要针对较多的物质过程进行举例。
物质过程主要表示某个主体做某件事或者采取某种行动的过程。Fairclough也指出,物质过程在新闻报道中出现的频率最高,因为它们主要描绘人们周围发生的事情。在物质这一过程中涉及到两个参与者:主体和客体。在本文所选的15篇文章中,物质过程最多,说明记者注重报道谁做了什么或者采取了什么行动。为了更清楚地说明问题,我们把主体划分为四方:中方China(related)、对方(the-other-side)、事件本身(event)和他方(others)。
图2:物质过程行为主体划分
根据上述划分,我们使用UAM软件工具对所有的语料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中方作为主体的次数最多,占这四种主体的62.32%。
表2:四种行为主体在物质过程中的比例
为了考察报道中对中方作为行为主体的态度,我们进一步对三种态度进行分类。
以上数据显示,在对中国能源投资与开发进行新闻报道时,英国媒体主要把焦点放在中方,关注中方作为施动者对对方的所作所为及其“恶劣”影响。例如:
(4)China buys up the world.
(5)China mining firm razes Peruvian peak for 35 years of mineral wealth.
(6)…Australia’s prime sources of wealth being hijacked by a foreign government…
(7)“Where we go when they destroy the town?”she asked.
在例(4)中,报道者使用了一个夸张的动词“buy up”(买光),强烈表达了对中国开矿的不满及其对世界的影响。例(5)中的“raze”本义是指对建筑物的彻底破坏或夷为平地,这里形容中国矿业公司对秘鲁矿产资源的长时间的所谓“严重掠夺”。例(6)中的“hijack”本义指劫取飞机或车辆上的货物,这里形容中国政府对澳大利亚资源的所谓“劫掠”。例(7)以当地居民的口气指责中国摧毁(destroy)了他们的城镇,破坏了他们的家园,使他们无处安身。
在报道中除使用较多的物质过程外,关系过程也占有一定的比例。Halliday(1985:112)[11]认为关系过程反应了两个独立实体之间所建立起来的关系,一般描写的是某个实体具有哪些属性,或者归于哪个类型。如:
(8)Geologists believe it will yield up to 300m tons of high-grade iron ore over 20 years.But it is a sensitive project.
例(8)选自一篇关于中国在澳大利亚进行矿业开发的新闻报道。该例中使用“sensitive”(敏感)来描述这个项目的特性,表现了报道者对该事件持否定的态度。
(三)转换
Hodge&Kress(1993)认为,转换(transformation)是基本形式的一系列操作、删除、替代、结合或者重新排列句法或其中的成分。转换分为两种:被动化(passivization)和名物化(nominalization)。在特定的语境中,这种语言结构或过程背后隐藏的意识形态意义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对某种社会功能起着介入或干预的作用。(辛斌,2002)
在手工标注之后,我们使用UAM软件统计出转换的使用数据。
图3:两种转换类型被动化和名物化所占比例
通过进一步考察,我们发现,在名物化中涉及批评中国的有97个,占名物化总数的69.29%;在被动化中,有52个隐含对中国的指责,占62.65%。
使用被动句的原因有很多,受特定场合的限制。但是这种形式有时会表达重要的内涵意义,更重要的是,使用者会出于一定的政治及意识形态原因而有目的地使用这种手法。如:
(9)Mishio leads a taskforce conducting raids on illegal mines.Last month 120 Chinese miners were arrested.
例(9)说的是中国在当地矿业开采被怀疑为非法,所以有120位中国矿工被逮捕。但是这里的被动语态没有给出施动者,读者无法知道是谁实施了逮捕行为,因此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中国矿工因非法开采遭到逮捕这一事实,对中方的负面印象更加清晰。
名物化指在英语结构中可以把谓语(动词或形容词)在句法上转换为名词的做法。Fairclough(1989:124)认为这个过程是一个高度简化的过程,因为本可以从句子中得到的时态信息消失了,因此我们判断不出过程的时间、情态等,甚至也判断不出施动者。
使用名物化的一个动机是把动作和过程转化为状态或目标,或者化具体为抽象,从而更容易使读者形成一种固定概念或印象,形成一种价值判断。如:
(10)But China’s arrival has raised hackles.
例(10)通过一个名词“arrival”加谓语和宾语,简单直接地表达了中方到来所引发的当地人的愤怒和不满。再如:
(11)China’s involvement will erode efforts to promote openness and reduce corruption,especially in oil and mining.
在例(11)中,作者用“involvement”指代中国在当地开矿,认为这一行为将会毁坏当地开放和反腐所取得的成果。
(四)话语来源及转述方式
一般而言,记者不可能目睹所有的事件发生,因此报道时会依赖其他人对事件的口头描述,同时引用权威人士的话以使其新闻报道更加可信。另一方面,记者如果在报道中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识形态将会使报道显得主观,不具说服力。因此转述别人的话语成了记者常用的手法之一。但是记者选择哪些人的话语、如何转述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本人的价值取向。
我国著名新闻英语研究专家张健教授认为,新闻来源(news source)可以分为三种(2007):第一种是具体明确的消息来源(explicit news source),即话语的来源有真名实姓,如“Editor Assunta Ng says that……”;第二种是隐含的消息来源(implicit news source),如“City administrators say……”,该消息来源没有提供真实姓名,但出处可以查证;第三种是貌似真实的消息来源(plausible news source),如“It is reported that……”,即“据报道……”,但是到底是谁报道过,根本无法查证。
转述方式一般分为直接引语(direct speech)、间接引语(indirect speech)和部分直接引语,也称为预先设定的直接引语(preset direct speech)。
在进行人工判断并标注之后,我们用UAM软件统计了消息来源和转述方式的使用情况。结果如下:
图5:三类转述方式数据统计结果
数据显示,在所选的新闻报道中,明确而清晰的消息来源和直接引语的使用均超过半数。但是,通过进一步的考察,我们也发现,这些提供真实姓名的信息较多来自于对方官员或当地人民对中国开矿的负面评论。例如:
(12)“In certain areas,people don’t even get clean drinking water,and in some areas you can see that most of the forest cover has been destroyed,”Brigadier General Daniel Mishio,chairman of Ghana’s national security commission for lands and natural resources,told The Guardian in April.“This poses a very big danger to our future.”
(13)“We do not want to be China’s next Africa,”Neil Dávila, head of ProMéxico, a foreign trade and investment promotion agency,was quoted as saying in a diplomatic cable released by WikiLeaks.“We need to be owners of our own development.”
(14)Despite a huge effort by the Chinese to build a new town six miles down the road,locals are sceptical.“All this move has created is fights and divisions,”said Aina Calderón,a 67-year-old lifelong Morococha resident.“The company doesn’t respect that some of us don’t want to leave.”
例(12)~(14)分别引用了当地国家土地资源安全局主席、当地外国投资发展局局长以及当地普通居民的原话,消息来源有名有姓,显然这些信息是绝对真实可靠的,但是他们均表达了对中国在当地进行能源开发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损害以及对此的反感和批评。
转述引语的使用是使新闻报道达到真实客观的有效手段,但也是作者的主观选择。毫无疑问,报道者会有目的地选择那些符合自己立场的话语从而隐秘地传达自己的价值判断。
四、结语
“批评语言学理论为揭示隐含在语句中的意识形态差异提供了有力的分析工具。”[11]通过对英国三大媒体对中国海外能源投资与开发新闻报道的语言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在选词上,用来描述中方的消极词汇是描述他方的十多倍,这些消极词汇的使用建构了中国的负面形象,表达了对中国能源投资与开发的不友好态度。报道中较多使用了物质过程,其中60%以上用来描述作为行为施动者的中方的负面行为,把中方描述为一个掠夺、破坏他国资源的行为主体。转换手段中的名词化和被动化使用突出了中方的行为,但隐藏了事件的其它参与者。
从话语来源看,报道者为129处信息提供了来源。在三种类型的信息来源和转述方式中,具体而明确的信息来源和直接引语均占一半之多。可以说,大量直接引用有明确信息源的话语保证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但同时这些明确的来源却大多引自他方且表达了对中国海外能源投资与开发的批评态度。通过这种方法,报道者隐秘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英国媒体对我国海外能源开发新闻报道的语言运用,折射出中国海外能源战略在英媒眼中的消极形象,这与其特定的媒体性质和社会语境密切相关。语言表达离不开一定的社会语境。同样,语境也赋予了语言某种社会含义。社会语境反映了人们如何使用语言、解释信息从而影响他人。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能源的需求,中国实施能源“走出去”战略,鼓励国内企业到海外进行能源投资与开发。然而,中国的这一旨在双赢的战略却遭到许多西方国家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不仅会影响和破坏那些被开发国家的能源资源,还有可能使中国最终控制他国政治,成为世界霸权国家。因此,继“中国威胁论”之后,近年来所出现的中国“能源威胁论”又甚嚣尘上。在这种背景下,西方媒体对有关中国海外能源投资与开发的新闻报道带有其特有的意识形态就在情理之中了。
但是另一方面,中国在海外进行能源投资与开发也面临很多挑战,如投资目的国政治层面的不确定因素,经济层面存在资金筹措困难等问题,管理层面缺乏国际性管理经营人才,与当地社会的适应性问题等。因此,在推进能源“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应不断进行自我审视,反省是否真的破坏了当地的环境、损害了他国的利益?如何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利益双赢?如何在帮助其它国家开发资源、发展经济的同时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诸如此类,不一而足,都是值得我们深刻思考的问题,也有待对相关领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013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课题名称:基于煤炭矿业特色的大学英语ESP系列教材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3JSJG485];2014年中国矿业大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立项[项目编号:2014MS02]。)
[1]段宇平,吴昊.中国全球能源投资分析[J].中外能源,2015,(3):10.
[2]程也.外媒眼中的“中国形象”[J].社会观察,2010,(3):16.
[3]辛斌.语言,权力与意识形态:批评语言学[J].现代外语,1996,(1):21-26.
[4]辛斌.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2):31-34.
[5]辛斌.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6]辛斌.批评性语篇分析方法论[J].外国语,2002,(6):34-41.
[7]陈中竺.批评语言学述评[J].外语教育与研究,1995,(1):21-27.
[8]辛斌.《中国日报》和《纽约时报》中转述方式和消息来源的比较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3):1-4.
[9]陈中竺.语篇与意识形态:批评性语篇分析——对两条罢工新闻的分析[J].外国语,1995,(3):42-45.
[10]Fowler,R.Language in the News:Discourse and Ideology in the Press [M].London:Routledge,1991.
[1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12]Martin,J.R& P.R.R.White.The Language of Evaluation:Appraisal in English[M].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5.
[13]Fairclough,N.Language and Power[M].London:Longman,1989.
[14]Fairclough,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M].Cambridge:Polity Press,1992.
[15]Fairclough,N.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M].London:Longman,1995.
[16]Fowler,R.Hodge,B.Kress,G& Trew,T.Language and Control[M].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9.
[17]Hodge,R.I.V& Kress,G.R.Language as Ideology[M]. London:Routledge,1993.
[18]Van Dijk T.A.Discourse Analysis as Ideology Analysis[A]. Schaffner C,Weden A L.(eds)Language and Peace[C]. Dartmouth:Aldershot,1995.
[19]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0]张健.报刊英语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朱哲 王桂云 黄敏 江苏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22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