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咸阳方言中知庄章组合口字读为开口音现象
2016-11-28刘姣姣
□刘姣姣
浅析咸阳方言中知庄章组合口字读为开口音现象
□刘姣姣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随着语言的发展,知庄章组字合流,但在咸阳方言中,知庄章组的字还没有完全合流。也许,正是由于咸阳方言与普通话的非同步发展,在开、合口字的问题上,展现了其独特的面貌,使得在《广韵》里发音近似(但并不相同)的韵部,在咸阳方言中发音变得相同。朱正义先生认为,唐宋关中方言里,《广韵》中相邻近的韵部每有互混的现象。时过千年,在现代的关中地区,这种现象仍然存在。
咸阳方言 知庄章组 不同韵 开、合口字
合口字读为开口音在许多方言中都有体现,内蒙古乌兰察布盟集宁地区的方言属晋语区,在这一地区,一方面有个别字依旧保留了中古合口呼的特点,如:“颗”读[kuo],“雷”读[1uei],“泪”读[1uei];另一方面又有相当一部分字由合口呼变为开口呼,这些字大致可以分为五类:1.大部分中古影母合口字和一部分疑母合口字;2.遇摄合口一等模韵来母舒声字;3.山摄、通摄合口一等泥母字;4.大部分帮组合口字;5.部分宕摄、梗摄合口字。武汉人习惯把[uan]音发为韵母[an],如团[thuan]音发成[than],乱[luan]音发成[lan]等。在洛阳方言中,洛宁、汝阳等地区逢声母[t][th]和韵母[uei]相拼,则丢失韵头[u],在洛龙区及伊川、宜阳、嵩县,声母为当韵母为[u]的时候,则相应地读成[əu]韵。在咸阳方言中,存在大量知庄章组合口字读为开口音的现象,使得在《广韵》里发音近似(但并不相同)的韵部变得读音相同。如在中古切韵音系里,“虫”“程”分属东、清两韵,有合口、开口之别,关中读“虫”为“程”,是将东韵字混入清韵,改合口为开口。当然这只是众多互混现象的一种,本文将通过对咸阳方言知庄章组合口字的研究,从韵的角度分析这种合口呼读为开口音的现象,并借助一些文献资料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一、古知庄章组字合口字在咸阳方言中的读音
由于合口字读为开口音的现象大都出现在声母是知庄章组的字中,根据《方言调查字表》对咸阳地区方言的调查,将其合口字的读音归纳总结,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可以看出:第一,知庄章组字在与合口呼相拼时,声母都读[tʂ、tʂh、ʂ],韵母都由合口呼读为开口呼音节;第二,在咸阳方言中,知庄章还没有完全合流,知庄章组字在与开口呼相拼时,庄组字读舌尖前音[ts、tsh、s],知组字读舌尖后音[tʂ、tʂh、ʂ],章组字除了止摄字读[ts、tsh、s]以外,其他的均读为[tʂ、tʂh、ʂ]。由于其韵母发生了这样一种变化,就会使得其与开口呼的字出现同音的现象。知章组无论是与开口呼相拼还是与合口呼相拼,其声母均为[tʂ、tʂh、ʂ],再加上其合口字经常读为开口音,这就使得不同韵受声母影响而出现合并现象。
二、不同韵的开合合并现象
在知章声母的影响下,韵母由合口呼变为开口呼,使得一些原本不同韵的字变得读音相同。
(一)东韵字与蒸韵、清韵字
东韵属于通摄,蒸韵属于曾摄,清韵属于庚摄,分属不同的摄。摄是指把韵尾相同或相近的字归纳在一起,既然东韵、蒸韵、清韵分属不同的摄,就说明它们发音是不同的。但在咸阳方言中,声母是知组、章组,且韵母是东韵的合口三等字分别混入蒸韵、清韵,与同样声母是知组、章组,且韵母是蒸韵(清韵)的开口三等字读音相同。比如:
(1)终(章母东韵合口三等字)——蒸(章母蒸韵开口三等字)[tʂəŋ21]
(2)充(昌母东韵合口三等字)——称(昌母蒸韵开口三等字)[tʂʰəŋ21]
(3)虫(澄母东韵合口三等字)——呈(澄母清韵开口三等字)[tʂʰəŋ35]
(4)终(章母东韵合口三等字)——正(章母清韵开口三等字)[tʂəŋ21]
这种现象,在一些文献资料中仍可以见到。宋刘攽《诗话》:“向敏中镇长安,土人不敢卖蒸饼,恐触中字讳也。”向敏中(公元949~1020年),开封人,宋真宗时自宰相贬为鄜延路缘边安抚使,“镇长安”即指此事。唐宋关中方言中“中”与“蒸”读音相同。朱正义先生在他的《关中方言古词论稿》中指出,“虫”“中”上古音俱属东韵字,切韵音系归入东韵。就上述材料来看,上古同是一个韵部的字,“虫”入清韵,“中”入蒸韵,其共同点在于都读开口韵的三等。差别是:“虫”读“呈”,入清韵,是韵的转移;“中”读“蒸”,仍然在原来的韵部,也就是说没有变化。
(二)仙韵字与盐韵字
仙韵属于山摄,盐属于咸摄,分属不同的摄,读音自然有很大的区别,如果是开口呼和合口呼的两个字,读音的差距应该更大才是。但是在咸阳方言中却恰恰相反,在知章声母的影响下,仙韵合口三等字和盐韵开口三等字读音相同。如:
(5)专(章母仙韵合口三等字)——瞻(章母盐韵开口三等字)[tʂɑn21]
(6)传(澄母仙韵合口三等字)——蟾(禅母山云开口三等字)[tʂʰɑn35]
(三)淳韵字与侵韵字
淳韵属于臻摄,侵韵属于深摄,分属不同的摄,但在知章声母的影响下,淳韵合口三等字和侵韵开口三等字读音相同。如:
(7)准(章母淳韵合口三等字)——枕(章母深摄开口三等字)[tʂən53]
在丁声树、李荣先生主编的《古今字音对照手册》的[uen]韵中,准——之尹切,切出来的音应该是[tʂen214]。根据咸阳方言音系,上声今读53调,那么准、枕读音相同,似乎在中古便是如此,由此也可以看出咸阳方言的存古现象比较突出。
从上述例子中可以看出,这种不同韵的混用现象,其实主要发生在声母是知章组,韵尾相近的两个或三个韵摄,在音韵地位上必须是开口和合口三等字中间。通过本文所列的知庄章组合口字在咸阳方言中的读音,我们发现,知庄章组合口字读为开口音,使得知章组不同韵之间出现了开合的合并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合并现象只发生在有合口三等字,并且知组和章组开口三等字声母读[tʂ、tʂʰ、ʂ]的韵摄中。像宕摄和江摄虽然分属于韵尾相近的韵摄,但是由于宕摄和江摄没有合口呼的字且江摄没有开口三等字,所以在这两个韵摄中并没有出现上述现象。通过从韵的角度以及对一些文献资料的分析,我们可以从更深层次发现知章组开、合口字合流的内部规律,从而对咸阳方言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三、结语
咸阳方言在特殊历史原因和人为选择的双重影响下,形成了其独特的语音系统。那些韵尾相近的韵摄,在知章组声母的影响下,韵母由合口呼变为开口呼,使得一部分韵中出现了开合口合并的现象。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合并现象只发生在合口三等字,并且知组和章组开口三等字声母读[tʂ、tʂʰ、ʂ]的韵摄中。
[1]朱正义.关中方言古词论稿[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1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方言调查字表[Z].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6).
[3]王力.汉语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1,(7).
[4]李荣,丁声树.古今字音对照手册[Z].北京:中华书局,1981,(10).
[5]桑宇红.中古知庄章三组声母在现代北方方言中的读音类型[J].燕赵学术,2008,(1).
[6]张双庆,邢向东.关中方言古知系合口字的声母类型及其演变[J].方言,2012,(2).
[7]杨春霞.武汉话合口呼韵母uan的语音变异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7-99.
[8]王宇枫.浅析集宁方言的合口呼变开口呼现象[J].集宁师专学报,2001,(3):32-33.
[9]张虹.洛阳方言合口呼辩证[J].洛阳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4-16.
(刘姣姣 山西太原 山西大学文学院 03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