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绿色渐入佳境
2016-11-28本刊课题组
◎本刊课题组
天津绿色渐入佳境
◎本刊课题组
青山绿水就是我们的金山银山。绿色作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念,助推着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低碳运行,生态的良性循环,是百姓生活的重要保障。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天津考察工作时提出,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打造美丽天津,着力保护生态环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要求,在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下,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导,大力完善城市绿色空间格局,共筑生态城市,建设美丽天津,着力打造绿色宜居之都。
生态环境;清洁村庄;市容美化;河道清理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为可持续发展留足空间,为子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清的家园。”因此,天津市市委、市政府以尊重自然生态发展规律为前提,紧跟中央“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步伐,以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为原则,加强顶层设计、战略策划,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绿色发展新格局。及时编制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确定“双城双港、相向拓展、一轴两带、南北生态”的总体战略,颁布实施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条例,做到一张蓝图干到底。在全国率先以法律形式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颁布实施配套管理办法,将全市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纳入永久性保护范围。
除制定完善生态保护、市域空间管制区等规划之外,还大力开展开展宽尺度、广覆盖的植树绿化,大力度建设郊野公园,大规模修复湿地,打造大绿、大美的生态空间。自2008年起,已连续实施两轮生态市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大力推进清水、净化、绿化工程。2013年制定出 《美丽天津建设纲要》,也启动实施了以清新空气、清水河道、清洁村庄、清洁社区和绿化美化“四清一绿”行动为主要内容的“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同时,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及沿海防护林、国家储备林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实施,环城镇、环村庄、沿轨道、沿公路、沿河道的“两环三沿”绿化工程的建设,打造出水绕津城、城在林中、天蓝水清、郁郁葱葱的宜居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了永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更重要的是,市委、市政府还实施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小巨人成长计划,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环保产业。逐层分解环境质量和减排任务,开展万企转型升级行动,形成以环境质量改善倒逼总量减排、污染治理,进而倒逼转方式调结构的联合内生驱动力。制定城市定位指标体系及实施方案,包括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等体现经济结构调整的指标,以及开发强度、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环境质量等生态环境指标。量化指标的监测、考核、评价,将年度目标与长远目标有机结合,计划、实施、评估、改进四个阶段不断循环反复,循序渐进实现环境改善和经济发展的双赢。
一、完善城市绿色空间格局
城市“绿色空间”的生态思想即城市中的“非建设空间”,即自然或半自然的生态系统。它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城市边缘景观异质性,避免城市无限制地蔓延式发展,还能在控制城市形态的基础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为人类生活提供所需的多方面服务。伴随着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国内外对其的关注逐渐增加。因此,天津市在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下,以“十三五规划”为指导,着力打造城市的绿色空间格局,为本市域的生态建设奠定绿色发展的基础。
“大干150天”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也将在2016年的滨海新区(后面简称“新区”)拉开帷幕。首先,通过继续开展九大专项治理,加强对上海道等19条道路、大港客运站等5个重点地区、永久里等13个老旧小区、唐津高速出口等37个重点点位、中塘镇等7个街镇中心区域的市容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推进3个整治工程复修项目建设。同时,更新完善市容基础设施,维修夜景灯光134处,新建改造公厕10座,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其次,新区将绿化美化作为核心工作,重点推进中央大道、天津大道等128个道路绿化项目;继续加强北三河等3个郊野公园建设;建设和提升街心公园41个,建成海港生态公园;推动全区259家单位和企业开展单位庭院植树绿化工作。因此,新建、提升城市绿化面积可达803万平方米,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可达11.5平方米,绿地率扩大至36%,绿化覆盖率达到40%,完成农村造林8116亩。
此外,清洁社区和清洁村庄的行动也将继续开展,创建美丽社区20个。推进居民小区环境综合整治,整治8个老旧小区。通过采取 “村收集—街镇监管—区集中运输处理”的模式,建成全覆盖的农村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设污水处理站20座,启动村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工程20个;改造农村公厕100座,试点村、示范村、重点村公厕全部改造为水冲式公厕。同时,深入治理燃煤污染和扬尘污染。在深入治理燃煤污染方面,改燃淘汰47台工业燃煤设施,并网22台燃煤供热锅炉,改燃关停7台燃煤锅炉,全年压减燃煤49.9万吨。继续深化散煤综合治理,确保散煤全部实现清洁化替代。加大烧烤煤烟污染整治力度,取缔无照经营和占路烧烤,实现电烤替代或无烟排放,重点地区禁止露天烧烤。最后,在治理扬尘污染方面严格落实“5个100%”扬尘控制标准,强化监管执法;对全区施工工地、拆迁工地实施差别化扬尘排污收费;强化道路扬尘治理,巩固裸地治理成果;全面禁止秸秆焚烧,依法治理燃放鞭炮和焚烧纸钱污染的问题。
改善城市绿色空间,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问题,满足了城市发展的需要,还促进了人与自然、人与城市发展关系的统筹协调,对于本市域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二、共筑大美绿色生态城市
近年来,伴随城市快速发展和扩张而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枯竭等问题渐趋严重。作为人类社会活动的主要区域,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异化将会危及到城市的生存与发展、甚至是人类本身。因此,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一个符合生态要求、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的生态城市,成为人类的共同呼声。
天津市为打造人类理想的生态聚居地,由点入面,以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为先导,通过依托北京全景大观规划设计院智库资源,结合东丽湖现有资源和发展条件,综合考量全区旅游规划,为我市东丽湖编写诊断报告、执行方案、创建规划、申报报告等技术文件。经过有效规划,东丽湖区域生态恢复工作开始有序开展,在划定区域内,能够提供高效地服务咨询点、游客观览动线、生态观景点位、游客交互及生态科普设施。在全面提高生态指数和景观水平的同时,加强了对区域环境、卫生、安全、生态、水质等开展系统监管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构建生态城市开辟一条绿色之径。
2016年4月,东丽湖景区成功跻身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行列,因此,区域旅游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该生态示范区的成功创建离不开独特的自然生态、自然景观和与之共生的人文生态。近年来,东丽湖风景区始终遵循以人为本、生态优先、和谐发展、精细建设的原则,实施景区内改造提升工程。依托丰富的湿地资源,将东湖打造为和谐宁静的自然体验空间和生态涵养空间以及活力动感的市镇生态休闲空间。同时,两湖交错发展还形成了 “双湖相连、两河贯通”的龙形循环水系。
此外,良好的生态旅游资源使景区围绕自然体验、生态科普、城市休闲、科技运动、生态湿地等生态主题,开展了环保志愿者基地、生态垂钓基地、森林游憩园、农业景观园、花卉植物园、湿地体验中心、湿地净化展示中心、湿地自然体验游步道等生态旅游项目,不仅吸引了京津冀大批游客到东丽湖赏景休闲、中小学生来此体验自然,还吸引了全国各地的生态旅游者进行摄影、观鸟、湿地科考、动植物调查等专项生态旅游活动。
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景区通过采取多项保护措施,诸如:划定生态红线、成立专门的管理经营机构、制定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旅游发展规划等制度;恢复原生态湿地等实现了该区生态环境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同时,生态旅游宣传教育也成为该景区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以生态为基础,不断突出文化、体育、休闲特色,积极承办国内外大型赛事活动,先后举办了世界滑水锦标赛、世界最佳模特大赛、全国汽车场地越野和全国汽车短道拉力锦标赛,组织了全国10多个高端会议和论坛。积极开展“自然体验、环境教育”等主题活动,通过不断提升景区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扩大其知名度和美誉度、游客满意度,不断强化“自然体验”品牌。
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成功使东丽湖街整体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成为共筑大美绿色生态城市的必然发展趋势。相信区内空气清新,自然纯朴,舒适宁静的氛围将成为东丽湖街众多居民最深切的感受。
三、打造低碳绿色宜居之都
绿色是国家社会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小康全面不全面,环境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生态作为最公平的福利,是衡量群众生活幸福度的重要指标。一座城市生态是否良好、环境是否优美,绝不是“面子活儿”,而是每一个人切身感受到的。自“美丽天津·一号工程”实施以来,天津市在保护生态环境、治理环境污染上的力度不断加大,也取得了许多实质性的良好结果。2016年,天津市将加大治污环保力度,竭力构建宜人适居的绿色之城。
清水河道行动作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加快建设美丽武清的重要一环,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武清区将于2016年健全管理机制、狠抓河道清淤、强化污水治理,着力推动全区水环境治理,促进水质的显著提升。
据估计,今年全区计划治理增产河、新龙河等4条段、共计62.56公里河道。通过以增强防洪除涝能力为目标,以有效改善河道水环境、打造循环水系为己任,积极开展综合整治工程。将“河长制”作为载体,成立由区领导为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河道水生态环境管理领导小组,深入河道治理现场实地踏查,科学制定工程实施方案,通过源头治理、河道清淤、污水收集、水域保洁、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彻底整治河道。截至2016年4月,柳河河北屯段8.1公里治理工程已完工,新龙河治理工程已进场施工,柳河崔黄口段、大良段、下伍旗段和增产河、黄沙河已完成施工前的相关准备工作。预计治理工程竣工后,不仅可有效恢复镇街主要渠道的排沥及灌溉功能,提升渠道及周边环境,而且能进一步增加渠道蓄水能力,推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联动发展。同时,全面启动2016年污水处理厂建设,计划新建、扩建8座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15.4公里,日处理水量共计约6万吨,出水标准为一级A和地标B。目前,武清开发区三期污水处理厂、崔黄口电商园污水处理厂、伊利集团污水处理厂的土建工程已完工,正在安装设备并调试,其余污水处理厂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全部建成后将有效减少水污染排放,进一步净化水环境。另外,按照畜禽养殖粪污严禁外排、生产过程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的原则,区有关部门采取种养一体、生态养殖、沼气工程、污水纳管等模式,扎实推进74家规模化养殖场治理工作,进一步实现粪污减量化和循环利用,达到种养平衡。
大气污染的防治也是构建绿色城市的必要一环。河东区环保局自2015年建成街道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后,便对网格化管理监控平台的实时监控、数据采集、数据传输、综合应用等功能进行了全面升级和改造,使大气污染问题的巡查、上报、督办、反馈等关键环节实现了一体化处置。目前,区环保局又开发应用了系统对接、报警提示、数据分析、GPS定位等多项新增功能。
一是系统对接功能。将街道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与区网格化管理监控平台、市环保局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管理系统、区环保局日常办公系统实现了有效对接,实时向市清新空气行动分指挥部、区一至四级网格和各责任单位发布数据。二是报警提示功能。根据限定的报警阈值、报警时间等条件参数,对大气主要污染物超标的监测点位进行报警提示,快捷直观地呈现出污染点位的数量、位置和污染强度等。三是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对12个街道空气质量监测点位的在线监测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统计,以图表的形式实时显示,实现自动监测24小时全覆盖。四是GPS定位功能。对专职网格监督员在线使用的“环保通”软件进行升级,增加GPS定位功能,使专职网格监督员的日常督查工作更加规范化、智能化,在应对重污染天气过程中更加及时、快捷、高效点。通过利用网格化平台,发挥四大功能以应对重污染天气,实现污染天气的及时预测和防治。
虽然天津市生态建设、污染防治工作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严峻的现实提醒我们,人之所居依然仍然时刻面临着自然的威胁,想要真正获得“幸福感“,需要给予“美丽天津”更多的关注,投入更多的力量。因此,构建绿色宜居之都仍任重道远。
四、美丽天津新展望
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广大群众的感受最直接、最鲜明、也最具体。因此,打造美丽天津,需要坚持推进以下几点生态环境综合整治的原则:一流的标准。通过高效规划、建设、管理,科学论证,精益求精,着力构筑生态宜居高地;品位的特色。从天津实际出发,海纳百川,博采众长,细化于天津绿色发展的全过程;以人为本。以利民惠民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真诚倾听群众呼声,切实解决影响群众生活的突出问题,构建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强化管理。实行整治与管理并重,借鉴先进经验做法,健全完善相关法规,创新管理体制机制,做到依法管理与以德管理相结合。
生态是最公平的福利,环境是最基本的民生。天津绿色已渐入佳境,但是生态建设的脚步决不能有一刻停歇。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打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这场攻坚战,一年一个新台阶,年年都有新变化,通过持续不断努力,将“七十二沽春水活,午鸡声里野桃开”的诗中意境变成生活中的寻常实景,在“十三五”时期,着力建设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绿色宜居之都,让天津这座城市真正形成水绕津城、城在林中、天蓝水清、郁郁葱葱的宜居环境。
天津经济课题组
总策划:曲 宁
采写运营:祁春子 张希源虞冬青 孟 力 张丽恒
统筹:仲成春
X321
A
1006-1255-(2016)05-006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