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及其早期溯源
2016-11-28张佳鑫张晓馨山西中医学院人文学院山西太原03004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73
张佳鑫张晓馨(.山西中医学院人文学院,山西 太原 03004;.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川 成都 673)
中国的“新闻娱乐化”现象探析及其早期溯源
张佳鑫1张晓馨2
(1.山西中医学院人文学院,山西太原030024;2.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1731)
摘要:20世纪90年代,“新闻娱乐化”作为一个新名词开始流行,中国的各种报纸、书刊、电视和网络媒体纷纷开始“硬新闻软化”和“软新闻重要化”的进程。这种趋势在带来很多好处的同时,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也席卷而来。其实,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新闻娱乐化”倾向就已经在《申报》上显现出来。《申报》是中国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近代报纸。作为商业报纸,《申报》追求盈利,以受众需求为中心,新闻报道出现了新闻娱乐化的趋向。对《申报》新闻娱乐化报道的分析,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当下新闻娱乐化的认识和反思,做出应对。
关键词:中国;新闻娱乐化;现状;早期溯源;《申报》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新闻娱乐化现象开始流行,类似于突发事件、大案要案、奇闻怪事、明星轶事之类的新闻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各类报纸、书刊、电视和网络媒体上,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要求减轻压力、寻求娱乐的多样化需求,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其实,不只是现代,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申报》就产生了“新闻娱乐化”的趋向。
一、“新闻娱乐化”的界定及其表现
(一)字面界定
“娱乐”—词,在《辞海》中解释为:“娱怀取乐;欢乐。亦指欢乐而有趣的活动。”①古代汉语中,也有“娱乐”一词的出现,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请奏盆瓴秦王,以相娱乐。”可见,古人把“娱乐”看成是有趣味而使人沉迷其中的活动。又如阮籍的《咏怀》中有写:“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
“化”在《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是“后缀”的意思,加在名词或者形容词之后构成动词,表示“转变成某种性质或状态”。
因此,“新闻娱乐化”一词,字面上的意思是:“把新闻变成具有娱乐功能和性质的活动。”新闻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追求客观性、真实性,是对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公共事业;而娱乐是一项对身心的放松活动,具有趣味性,不具有严肃性。二者看起来很难融合在一起,但是其结合物——“新闻娱乐化”在中国的发展却愈来愈烈。
(二)学者界定
早在2000年,李良荣在一篇文章中写道:“传媒的娱乐化,不单单指报纸、电台、电视台娱乐性内容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新闻节目(版面)受到冷漠和挤压,而且新闻节目本身的娱乐性内容越来越多,严肃新闻也竭力用娱乐性来包装。”他还指出:“新说反应快,而是指要思考的有深度,有不同的视角,有远卓的见识,有鹤立鸡群的创新意识,出其不意的语言与思维的闪光点。再次,主持人要时刻具有受众意识和对象交流的感觉。所谓解释性和分析性就必然有解释和分析的第三方受众,而不是自己夸夸其谈,因此,语言的交流感就要强烈。应该找寻这样一种感觉,传者与受众促膝而坐,为其解惑答疑、传递观点,为其把每一个不容易理解的思维障碍用自己形象化的有声语言加以传达,把主持人和所在媒体对这件事的看法毫无保留的传递给“眼前”的受众。
四、公正性与启发性
媒体向来被人们看作是公正性的象征,其舆论监督能力也成为影响一家媒体品牌形象的标志。媒体的专业责任就是实现社会表达的意见平衡、关系的平衡、情绪的平衡——“当社会笑的时候,不要让大家笑出狂妄;当社会哭的时候,不要让大家哭的沮丧。”⑥因此,主持人应该通过自己的业务能力展现该媒体的公正性,这既是媒体公信力的体现,也是主持人人文精神的体现。另外,在一个人人都可以成为“传播者”的信息泛滥的时代,媒体的一个重要责任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保姆”式的信息服务,而是要充分调动全体社会民众的力量和智慧,并且建立相关规则,让广大受众在信息传播领域享有更多的控制权,在自主中实现社会的自我关照和自我治理,这也就是启发性的内涵。同样,启发性的引导者责任在电视民生新闻中也责无旁贷的落到了民生新闻主持人的肩上。
主持人在节目中要想呈现出媒介公正态度和思维启发效果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获得的,它需要播音员主持人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需要主持人真心实意的为民众着想,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需要主持人心里常怀人民大众的衣食起居、生活状态,眼里常有百姓民生的冷暖安危、喜怒哀乐。这样,他才能对民生新闻稿件中百姓的生活从内心里加以关注,才能“忧百姓之忧、乐百姓之乐”。而那些没有民本理念的“声音花瓶”,纵使其语音再珠圆玉润、声音再清脆动听,具体到民生新闻的语言表达也不过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毫无人文关怀,又怎么谈得上公正与启发呢。
注释:
①侯迎忠.《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报社,2008.
②朱寿桐.《民生新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③陈敏,刘凤海.《浅谈民生新闻的属性及其传播理念》,鸡西大学学报[J],2008(4).
④侯迎忠.《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报社,2008.
⑤喻国明,《从社会场域的转换看民生新闻的发展机遇与角色转变》.
⑥马建宇等.《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参考文献:
[1]侯迎忠.《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报社,2008.
[2]朱寿桐.《民生新闻概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陈敏,刘凤海.《浅谈民生新闻的属性及其传播理念》.鸡西大学学报[J],2008(4).
[4]侯迎忠.《电视民生新闻的理论与实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报社,2008.
[5]喻国明.《从社会场域的转换看民生新闻的发展机遇与角色转变》
[6]马建宇等.《从民生新闻到公共新闻》.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林晖则认为:从媒介“最初的纯娱乐消闲的娱乐性节目和内容的大幅上升”开始,“最终则发展到把距离娱乐性最远的那部分媒介内容——新闻,向娱乐强行拉近,使新闻与娱乐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即所谓新闻娱乐化。”他把新闻娱乐化定义为:“最突出的表现是软新闻的流行,即减少严肃新闻的比例,将名人趣事、日常事件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体育新闻、花边新闻等软性内容作为新闻的重点;其次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尽力使硬性新闻软化,竭力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并在表现技巧上强调故事性与情节性,一味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道路。”③这段话堪称国内学界对新闻娱乐化表征最经典的叙述之一。
吴飞、沈荟在《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中指出:新闻娱乐化就是“在内容上偏向软新闻或尽力使硬新闻软化;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加入人情昧因素,加强贴进性,衍变为片面追求趣味性和吸引力,强化事件的戏剧悬念或煽情刺激的方面,走新闻故事化、新闻文学化的道路。”④
总的来说,我国学者对新闻娱乐化的定义一般是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加以阐释的:在内容上偏“软”,增加体育新闻、名人风流轶事以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暴力事件、灾害事件等内容的报道量;在表现形式上强调故事性、情节性,并试图将硬新闻报道进行软化处理。
(三)“新闻娱乐化”的表现
“新闻娱乐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方面,报纸在选取报道内容时,减少硬新闻的比例,注重软新闻,并把这些软新闻放在版面的突出位置;第二方面,硬新闻报道适度加入人情味,加强报道的贴近性,从严肃的政治、经济变动中挖掘其娱乐价值;第三方面,新闻报道注重强化事件报道中的戏剧悬念,强调新闻的故事性、情节性,新闻中加入文学性要素。
二、近几年中国的“新闻娱乐化”现象
近年来,“新闻娱乐化”现象开始在中国流行,报纸、书刊、电视和网络媒体都深受其影响,纷纷进行节目调整,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软新闻的比例上升,解释性新闻报道增多,报道更具层次化和多样化。从具体的表现来说,就是:在新闻主题上,富于人情趣味和故事性、冲突激烈的软性题材更容易成为被优先考虑的新闻取材;在新闻风格上,美女主播和明星更容易脱颖而出,记者的叙事风格由冷静中立转向带有感情,文本结构由规范严谨转向跳跃松散;在新闻呈现上,加强新闻配乐的使用,注重新闻摄影、剪接和后期字幕制作等对受众心情的影响。然而,当新闻娱乐化主流化的同时,也渐渐从良性趋向恶性,造成类似社会新闻低俗化、娱乐新闻绯闻化、体育新闻情色化等不良倾向。
我国最早尝试“新闻娱乐化”的是湖南卫视的晚间新闻。它抛弃了类似于时政新闻的严肃新闻,以社会新闻为报道对象,以百姓生活为报道重点,内容贴近人心。其新闻内容通常由以下这几部分组成:人物特写、人物事件、社会问题、治安案例以及一些要闻轶事等,幽默风趣,新闻非正统化,朝着故事化、情节化和细节化方向发展。其风格既不像普通新闻播报那样严肃,也不同于香港凤凰卫视主持人的说新闻。一时之间,颇为新奇。
中国的“新闻娱乐化”与西方不同,其尝试主要是从形式上进行:运用一种平民化的视角,故事化的叙述方式,报纸使用大字标题、通栏标题或者给人以强烈视觉冲击的彩色标题。这种
“新闻娱乐化”受到了广大受众的欢迎,很是流行。
三、对我国“新闻娱乐化”现象的评价
目前,我国学界对于“新闻娱乐化”的评价并不统一。
肯定的人认为,“新闻娱乐化”利大于弊。娱乐化满足了受众多元的文化需求,以轻松、灵活、平易近人的形式和富有趣味性的内容去表达人的欲望诉求,给受众提供了一种轻松、娱乐的氛围,给受众带来消遣,使得受众乐意去接受,并获得心灵的满足。在满足受众需求的同时,利用“新闻娱乐化”,媒体可以吸引受众,进而吸收广告投资,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
反对的人则认为,“新闻娱乐化”带来的负面作用大大超过它的优点。过度的“新闻娱乐化”可能会导致“新闻低俗化”现象:一些媒体在利益的驱使下,为满足受众的娱乐消遣需求,疯狂地追逐卖点,使媒体抛弃本该具有的深度,丧失其权威性,流于低俗。“新闻低俗化”表现在:片面追求新闻的趣味性,放大化事件的过程,强化其煽情刺激的一面;强化软新闻的报道力度,降低硬新闻的比重,甚至忽视,将名人轶事及带煽情性、刺激性的犯罪新闻、灾害事件、体育新闻和花边新闻等作为新闻的重点,流于内容低俗化。
综上,为了应对“新闻娱乐化”的负面影响、发挥其优势,我国媒体应该要掌握好“新闻娱乐化”的度,贴近受众,满足受众需求,但不能一味地迎合受众,主流新闻应该仍然是重大的严肃新闻,找准定位,不可随波逐流。
“新闻娱乐化“对我国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人不禁想追溯其源头——《申报》。
四、早期溯源——《申报》的“新闻娱乐化”
“新闻娱乐化”作为新名词始于20世纪90年代,而事实上的“新闻娱乐化”现象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即《申报》。《申报》是中国发行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近代报纸,创刊于1872年4月30日,创办人为英商安纳斯脱·美查兄弟。1949 年5月27日上海解放停刊,前后发行时间长达78年。78年间,既对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五四运动、日本侵华战争等等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做出了详细报道,又涉及了市井百姓的生活琐事,如晚清四大奇案之一的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其内容涉及文化、教育、财政、军事、交通等方方面面,详细准确地记载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被称为中国近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申报》对新闻的定义与现在我们对新闻的理解十分相似。在其“本馆告白”中写道:“一切可惊、可愕、可喜之事,足以新人听闻者,靡不毕载,务求其翔实无妄,使读者明白易晓。”很清晰地抓住“新奇”这一要素,并且注重真实性和准确性。
《申报》的“新闻娱乐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治性新闻市民化
早期的《申报》就开始高度重视市民性。为满足市民的生活需要,《申报》大量刊载了一些市民喜闻乐见的“茶园”演出信息和戏评文章等等。即使刊登的是严肃的政治新闻,《申报》也能将其市民化,富有情趣。例如,在报道同治皇帝大婚的时候,因为没有电报,《申报》无法及时报道婚礼。但是,《申报》做出了一系列预先报道,如“七月廿六日纳采,八月十七大徵,九月十五日举行大婚典礼”,“计用帑银一百万两,共用黄金一千两”,包括皇帝、皇后等的吃穿用等等,还有“上海衙门《大婚不理刑名》,会审公堂放假一天以示庆祝等社会新闻”⑤。这些报道富有情趣,引起了读者的广泛兴趣。
(二)娱乐新闻方面
中国的电影明星产生于20世纪初,《申报》对电影明星的新闻报道体现出了“新闻娱乐化”的特征。以阮玲玉的报道为例。
1932年,《申报》以盈利为目的,创办电影专刊,开始全方位地报道阮玲玉,包括其工作、生活、相片等,让大众更加了解生活中的阮玲玉,将阮玲玉打造成中国人尽皆知的一代巨星。这些报道包括:《阮玲玉的脸》《张织云与阮玲玉》《影星陈玉梅胡蝶黎明晖阮玲玉徐琴芳胡珊唐雪卿徐来范雪朋合影(照)》《阮玲玉近影(照)》《阮玲玉积劳抱病》《阮玲玉的两出好戏》《阮玲玉怒打老费》《阮玲玉嫁陈善人》《阮玲玉主演<新女性>》等。其中有一些负面报道,但受众还可以接受。然而,在1935年1月11日,《申报》刊登了一则报道:《阮玲玉小史一页》,曝出了阮玲玉很多隐私:生活中的她未经明媒正娶与两个花花公子式的男人做了“挂名的夫妻”。这篇报道曝光了阮玲玉的私生活,将其隐私放大化,体现了新闻在内容上的娱乐化。之后对于阮玲玉的情感纠葛、婚姻官司,《申报》都一一参与其中,侵犯了阮的隐私,对其造成伤害,甚至成为阮自杀的推力之一。
《申报》通过深挖明星的隐私,以博得受众的喜欢和扩大《申报》的销售和广告收入,无视明星的人格尊严,损害其利益,这是“新闻娱乐化”造成的恶果之一:娱乐明星无隐私,娱乐新闻绯闻化。
(三)社会新闻方面
《申报》十分注重反映社会的真实情况,尤其关注一些奇闻趣谈、市民琐事、暴力案件,有些报道过于低俗,如:《寺僧淫报》、《两人共娶一妇》和《嗣子争产》之类。
但是,《申报》上的社会新闻也不尽于此。当时,抗灾能力较弱,火灾、海啸和地震等都容易造成巨大损人财损失,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申报》知民之忧,会注意刊登一些关于灾难之类的新闻报道,如:《火油宜慎》、《西妇为火油烧伤》、《美国轮船失事》等。
它同时注意刊登一些反映下层群众不平遭遇的社会新闻,并且敢于伸张正义。关于这方面最著名的就是《申报》关于“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连续报道。
“杨乃武与小白菜案”发生于1873年的浙江余杭县,被人称为“晚清四大冤案”之一。“举人杨乃武被疑与邻居“小白菜”葛毕氏通奸共谋毒杀葛毕氏之夫,两人被判处死刑。杨乃武不服,屡屡上诉。此案历经七审,轰动朝野,直至两官皇太后亲自过问。光绪二年(1876年)冤案始获平反。”⑥当时《申报》在杭州有一个分销处。该案发生5个月后,《申报》刊登《记禹航某生因奸谋命事细情》,此后连续3年进行跟踪报道,由当初误信传言、追新猎奇的轻率报道到后来发现案件疑点、重点分析、重新组织采访、进行追踪,最终以新闻发动社会舆论,促成了案件的公正审判。
《申报》对于“杨乃武与小白菜案”的报道注重强化戏剧悬念,强调了新闻的故事性、情节性和趣味性,体现了报纸的“新闻娱乐化”。
(四)体育新闻方面
体育报道是《申报》吸引受众,扩大影响力的重要渠道。《申报》的第一篇体育新闻是《驰马角胜》,详细记载了当时西方人举行赛马的盛况。后来,因为体育活动的迅速发展,体育报道的版面需求不断扩大,《申报》开辟了专门的教育、体育版面。其报道内容主要包括:国内外体育赛事报道、奥运会报道、学校体育报道、体育赛程预告、国家体育政策报道、体育会议报道等等报纸还配有相应的评论和说明,影响受众对体育事件的认识和看法。通过报纸对体育事件精彩的报道、评论等,展现了体育健儿的风采、体育运动的精彩,增加了广大民众对于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
体育新闻作为内容上偏软的新闻,《申报》对其报道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新闻娱乐化”。
寻找到“新闻娱乐化”的早期源头,可以让我们对“新闻娱乐化”有一个更深的认识。对“新闻娱乐化”现状的梳理,可以掌握其利处和负面影响,更好地做出应对。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媒体应该谨记自己的职责,“有度”地娱乐化,推动社会良好发展。
注释:
①《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2887页。
②李良荣:《娱乐化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新闻记者》2000年第10期
③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2期
④吴飞、沈荟:《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2卷第5期
⑤苏智良:《<申报>与近代中国——纪念,<申报>创刊140周年》,《文汇报》2012年4月23日
⑥张艳红、谢丹:《近代媒体舆论推促司法公正个案分析——以<申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报道为例》,《当代传播》2008年第三期
[1]《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9月版。
[2]李良荣:《娱乐化本土化——美国新闻传媒的两大潮流》,《新闻记者》,2000年第10期
[3]林晖:《市场经济与新闻娱乐化》,《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2期
[4]吴飞、沈荟:《现代传媒、后现代生活与新闻娱乐化》,《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第32卷第5期
[5]王彦:《探源新闻娱乐化现象:命名、历史、现实、隐忧》,《中国电视》,2007年第一期
[6]唐晓煜、王强、朱文峰:《新闻娱乐化趋势之反思》,《新闻前哨》,2004年第7期
[7]苏智良:《<申报>与近代中国——纪念<申报>创刊140周年》,《文汇报》,2012年4月23日
[8]余庆华:《<申报>明星报道研究的现实意义》,《编辑之友》,2012年第8期
[9]刘影:《社会新闻报道演进与“申报”品格的形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
[10]张艳红、谢丹:《近代媒体舆论推促司法公正个案分析——以<申报>“杨乃武与小白菜案”报道为例》,《当代传播》,2008年第三期
[11]李勇军:《试论晚清新闻媒体的社会舆论作用——以<申报>关于“杨乃武案”的报道为例》,《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1卷第1期
[12]刘璟:《新闻娱乐化研究的轨迹与问题——SSC核心期刊新闻娱乐化研究述评》,《国际新闻界》,2011年第10期
中图分类号:K825.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864X(2015)05 -0172 -03
作者简介:朱宝志(1987—),男,汉族,吉林人,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闻的娱乐化主要指犯罪新闻、名人的风流轶事、两性纠葛。”②张佳鑫(1986 -),男,山西中医学院人文学院教师,研究方向:新闻学和国际政治。张晓馨(1989 -),女,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生,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