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高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途径

2016-11-28栗红涛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河南郑州450046

人间 2016年4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高中学生培养

栗红涛(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河南 郑州 450046)



浅析高中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途径

栗红涛
(郑州市第四十七中学,河南 郑州 450046)

摘要:加强学生的责任意识,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目前,高中学生责任意识呈现出弱化趋势,这对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本身来说,都是应引起格外关注和亟待改变的。本文从高中学生责任弱化的形成原因进行分析,针对性的提出了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相关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高中学生;责任意识;培养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必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履行相应的义务。责任是一切良好美德的表现和基础。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纳曾说:“能力不足,责任可补,责任不够,能力无法补:能力有限,责任无限。”高中学生要树立对社会、对亲人,对自己以及对自然环境的责任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人文关怀,为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保障和动力支撑,教育工作者必须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放在德育工作的重要位置。

一、学生责任意识弱化的形成原因

在学生中开展责任教育,培养学生敢于面对未来挑战,勇于承担历史重任,已成为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但是目前,广大教师和家长都普遍感到,今天的不少学生责任意识谈薄,缺乏责任心,特别是高中的学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据笔者调查,形成学生责任意识弱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家庭家长对子女过于溺爱是一个重要原因。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或爷爷奶奶的“心肝”、“宝贝”,在家中俨然以“小公主”、“小皇帝”自居,长辈的精心呵护和宽容伴随着他们成长,久而久之,他们便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天塌下来有人顶着,与我无关”的不负责的消极人生态度。

2.社会“黄赌毒”“拜金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侵蚀是严重的。“拜金主义”思想给孩子们带来了“做什么都得有报酬”的恶劣影响,“黄赌毒”及腐败等其它不正之风严重侵蚀孩子们原本纯洁的心灵,使他们追求享乐,不思进取,一切以我为中心,“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几乎成了一些学生的口头禅。

3.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薄弱,部分教师教育无方,对于一些“不听话”的学生听之任之,不采取相应的措施。有的教师甚至认为,只要他们在学校里不打架,能平平安安过去就行。对学生这样一个态度,怎能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呢?

4.学生:由于独生子女一直处于养尊处优的位置,许多事情有家长包揽,他们的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没能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对生活的艰辛,对社会发展缺乏深刻的认识和体验,不知道该如何去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劳动,造成了他们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缺乏应有的责任感。

二、责任意识培养的主要途径及方法

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涵盖在学校、社会、家庭之中,是三大教育融合的核心,更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学生责任意识培养不能仅列入教育理论的某个章节,必须把它摆在与学校、社会、家庭教育相提并论的位置,只有实现了学生有效的责任意识教育,才能切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学生的个体和群体的教育方能走上一条灵动的自新之路。

1.家庭,要充分激活家长对孩子教育的深沉思考和热情。

教师要指导家长在家中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的教育。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学生接受责任意识教育的第一场所,也是最能让学生耳濡目染的场所。学校应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学生家长多联系、多沟通,帮助学生家长在家中对学生进行责任意识教育。

家长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孩子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让学生在家中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使他们对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的言行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家长要做好模范带头作用,如关心国家大事,尊敬长辈,关心老人和小孩等,这些都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起到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作用。

2.社会,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教育措施和营造有利于培养学生责任感的氛围,确保学生有一定时间去参加一些有益的社会公益活动。同时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社会娱乐场所的监督管理,规范其经营行为。严把舆论导向关,宣传部门应提倡、引导,鼓励每个社会成员参与到未成年人教育的队伍中去,使全社会形成一种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舆论氛围。

目前,一些高中的学生所看的书籍和杂志消极倾向比较严重,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比较大。宣传部门应多出好书好杂志,极力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新闻媒体应对有关强化责任意识的事迹多予以报道,使人们的思想受触动,行为受影响,激发学生的责任意识。如:容闳(1828年11月17日-1912年4月21日),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其时,容闳在美国留学多年,已然完全融入西方的生活,并没有迫切地想要回国,对他来说,很多东西都已经发生了变化。然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圣经》中的一段话却总是浮现在他脑海之中,提醒着他“人若不看顾亲属,就是背了真道……不看顾自己家里人,更是如此。”对容闳而言,“亲属”是谁,“家里人”是谁,这是不言而喻的:中国。然后,经过151天的海上漂泊,容闳回到了祖国。

3.学校,着力营造以责任为标志的学校文化。

学生责任感的形成过程是在与人交往中观察、模仿他人责任行为的一个学习过程,除了英雄和历史人物的影响,父母、他人的言传身教,以及大众媒体所传播的观念对学生责任感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引导和榜样作用外,在责任感形成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榜样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学生要有责任感,首先教师要有责任感。如教师随手捡起地上的垃圾、随手关掉流着水的水龙头等,那么学生就同样会跟着做。给学生树立榜样是必不可少的方式,教师自己对社会就缺乏责任感,怎么培养学生的高度责任感?

对青少年进行责任感教育,科学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场所,在学校里,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并认真付诸实施,积极组织有意义的社会公益活动,根据实际情况让学生承担一定的任务,如青年志愿者活动、义务献血活动等,让每个学生明确自己的岗位,自己应尽的责任,可以促进学生责任意识的养成。

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培养高中学生的责任感是一项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的系统工程。因此,在对高中学生的教育中,学校和家庭可以综合利用社会资源多层次、多角度地进行责任感教育。通过实践,形成一种稳定的行为方式与特征,才能真正养成学生的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38-01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高中学生培养
高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探究
巧用课本剧演评发展高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不断强化责任意识 着力提高办理实效
关于高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研究
写作教学中自主学习策略的应用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