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研究①
——以德江县土家族“炸龙”为例

2016-11-28崔健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4期
关键词:德江县土家族体育项目

崔健

(铜仁学院大健康学院 贵州铜仁 554300)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研究①
——以德江县土家族“炸龙”为例

崔健

(铜仁学院大健康学院 贵州铜仁 554300)

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会涉及到多方面的影响因素,从文化生态学视野下进行研究,就是要注重民俗体育发展中的“文化平衡”,实现多种文化生态因素的有机融合。在分析我国民俗体育文化在发展中所面临主要困境的基础上,以德江县土家族“炸龙”为例,就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成了进行研究和探讨。

文化生态学 德江县 土家族民俗 炸龙

在全球一体化背景下,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频繁,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都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竞技体育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发展,对民俗传统体育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挑战。所以,中国的传统民俗体育项目要想获得更好发展,就必须基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在与其他体育文化生态元素进行交融与碰撞的过程中实现动态的发展平衡,这样才能超越该民族、该地域的局限性,在实现民俗体育有效传承与发展的同时,真正走向世界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德江县土家族的“炸龙”民俗,作为一项传统的体育运动项目,民族特色鲜明,综合功能丰富,所以,具有很大的传承价值,当前需要结合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制定更加有效地传承与发展策略。

1 当前民俗体育项目在传承与保护中面临的主要困境

1.1 人民群众对传统习俗的认可度在下降

我国的很多民俗体育活动,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和封建传统,但随着人们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传统习俗的认可程度出现了很大程度地下降,有些人甚至因为传统落后元素而对民俗体育全盘否定。如,德江县土家族的“炸龙”民俗活动,原先主要是作为一种祭祀活动出现,如,求雨、求富、求安康等。土家族的先民们就按主管风雨的“应龙”神话故事和“舞龙”图腾文化,用竹编草扎“应龙”和“舞龙”,对天求雨不成,气愤的人们用火炮对准“应龙”和“舞龙”猛炸,始得雨下[1]。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认识自然的能力得以加强,精神生活得以丰富,所以,对传统民俗体育活动的认可度和依赖度在下降,导致很多民俗体育面临参与人口下降和传承力量薄弱等方面的问题。

1.2 体育发展资源配置上的失衡

长期以来,我国在社会体育发展的资源配置上,通常是优先发展城市体育,对农村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投入相对较少,地方政府通常会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竞技体育等高产出的体育项目上,导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民俗体育项目的发展严重滞后。同时,由于受到竞技体育的冲击,传统民俗体育项目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在不断压缩,社会民众对民俗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出现了不同程度地下降,导致其群众基础越来越薄弱,这也直接影响了社会各界对传统民俗体育的投入热情。德江县土家族的“炸龙”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竞技体育的挤压和排挤,所以,政府在相关体育资源的配置上很难保证高投入和持续性投入。

1.3 生活娱乐方式的巨大转变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需要依赖一定的地理条件、经济条件、生活条件和文化条件。但是在信息网络环境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条件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这对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利影响。首先,民间民俗体育一般都是植根于农耕文明,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与进步,很多民俗体育文化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已经发生了很大改变,很多民俗体育文化已经无法保证“原汁原味”[2]。其次,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的休闲娱乐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在享受网络便利的同时,对传统民俗体育项目的参与热情在持续下降,如,电脑游戏对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替代效应就非常强。最后,传统民俗体育项目对青少年一代的吸引力在持续下降,青少年一代更加倾向于集竞技、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竞技体育项目,如,欧洲足球五大联赛、美国NBA比赛等外来体育文化非常受青少年一代欢迎,而诸如“炸龙”等传统体育项目对青少年学生的吸引力却在不断下降,这就有可能使其面临“后继无人”的发展窘境。

2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民俗体育的传承与发展对策

2.1 加强“炸龙”传承与发展的整体规划

基于当前我国民俗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困境,政府部门必须发挥主导职能,对民俗体育的传承、保护与发展进行整体规划,制定相应地促进政策和管理制度,然后有针对性地加大投入,为民俗体育的发展提供物质支持和政策保障[3]。例如:对于德江县土家族的“炸龙”,不仅需要国家和省级政府部门的支持与引导,德江县政府部门更应当发挥自身的管理优势,对“炸龙”这一民俗体育项目进行整体规划,深入发掘其文化内涵和经济价值,然后有针对性地增加经济投入、组织开展民俗体育运动会、民俗文化节等有影响力的文化活动,提升民间民俗体育传承人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切实提高社会各界对“炸龙”的传承与发展热情。

2.2 多种渠道开发“炸龙”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对于德江县土家族的“炸龙”项目,当前社会各界更加看重的是其文化价值和社会功能,但是要想对民俗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有效的传承与发展,仅仅依靠其文化价值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适度开发其经济价值,让民俗体育项目更具休闲娱乐价值,这样可以更好地扩大民俗体育项目的社会影响力。但是在开发其经济价值的过程中,必须本着“适度开发”的原则,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其文化内涵,积极回归文化本位。例如:德江县土家族“炸龙”在传承与发展的实践中,可以加强与当地自然地理资源的结合,开发更多的民俗旅游项目,这样不仅宣传了民间民俗体育项目,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感受“炸龙”的文化魅力,而且也可以带动当地的吃、住、行、用等消费,获取比较客观的经济收益,最终促进“炸龙”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

2.3 以学校教育为中心,促进“炸龙”的生态保护与传承

我国民俗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最终需要落实到青少年一代身上,德江县土家族的“炸龙”同样也不例外,所以,当地可以以学校教育为中心,寻求“炸龙”民俗体育文化的生态保护与传承。学校教育是促进民间民俗体育保护与传承的有效措施,学校现在都开展校本课程[4]。德江县可以加强同当地学校的沟通,把当地具有土家族特色的“炸龙”与学校体育教育向融合,这不仅可以让在校学生感受和了解“炸龙”民间民俗体育文化的价值与魅力,也可以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青少年学生对“炸龙”民俗体育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增强学生的身心健康素质,可谓一举多得。但在将“炸龙”引入课堂,必须进行适当整理和选择性的导入,如,“炸龙”中放鞭炮这一环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体育课程的开发人员进行适当调整后才能导入课堂。

3 结语

总之,基于文化生态学的相关理论,德江县土家族“炸龙”民俗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需要加强整体规划,加大支持力度,健全相关制度和配套政策,并坚持继承与发展相融合的原则,在对“炸龙”进行适当整理和优化的基础上,将“炸龙”发展与学校教育相融合。同时,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教育,让更多的人可以认识到民俗体育的现代价值,尤其是要加强其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的开发,这样才能增强民俗体育项目继承与发展的动力。

[1]姜封庆.城镇化进程中赣南民俗体育的开发与保护[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5,31(2):42-45.

[2]高亮,麻晨俊,王力伟.南京民俗体育的特征分类及其传承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5,29(1):16-20.

[3]刘亚.论中华民俗体育文化生态圈的时代特性[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6(22):37-40.

[4]陈帅,陈钢,陈璐.论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生态圈的核心社会结构形态[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2,4(46):53-56.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4.236

G807.01

A

2095-2813(2016)12(a)-0236-02

贵州省教育厅项目“文化生态学视野下的德江土家族民俗体育“炸龙”传承与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6ZC132)。

崔健(1971—),男,土家族,贵州省沿河县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德江县土家族体育项目
Dancing for theDead
土家族情歌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成语魔方
土家风情惹人醉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川东土家族薅草锣鼓
德江县岩溶区生活饮用水的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
县域视角下德江高等教育发展的SWOT分析
德江县老龄办调研农村互助幸福院选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