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美国台湾人

2016-11-28王冰

人间 2016年1期
关键词:侨民台湾美国

王冰

(暨南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2)



当代美国台湾人

王冰

(暨南大学,广东 广州 510632)

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大量台湾人因政治、经济、教育、依亲等因素移居美国,这些侨民大多高学历、英语程度高,基本已扎根当地,虽然也会遇到很多困扰,但总体发展良好,近年来,随着台湾政经环境的改善,也有不少移民想要回到故乡。

关键词:美国;台湾;侨民

一、人口总数及分布

众所周知,在美国历史上,美国政府对中国人申请移居,长期实行较严厉的限制政策,华人移居美国史是一部辛酸史,而在美华人中,台湾移民占据不小的比例。

台湾人移民美国始于二战结束后。1965年,美国放松华人入境限制,台湾移民人数渐增。1982年,中美建交后,美国单独给予台湾每年两万配额。80年代末,台湾掀起了一股移民热潮,如今台湾裔美国人已达 934000人①(2012年底)。台湾人赴美后大多集中在加州和纽约州,其中尤以加州的洛杉矶和旧金山为盛。

二、赴美原因

台湾自古为荒芜之地,为南岛语族的原住民所居,明末清初,以郑成功为首,汉人移民开始大量迁入台湾②。清朝中后期,人口大增,广东、福建两省地狭人稠,贫寒百姓无以为靠,与其在家饿死,宁愿做海盗或开垦新天地,来到台湾。大陆居民第二次大规模移民台湾源于战争,二战后,国民党带领一大批军民到了台湾。今天的台湾,约有99%的居民祖籍在大陆,台湾土著居民只占1%左右③。所以,在分析台湾人赴美原因上,我们不能忘了台湾人大部分本身就是移民,而与普通人相比,移民总是更易于进行再次移民的。移民原因从来不是单一的,台湾人移民美国原因最主要的当属教育了。早期赴美移民大多数是留学生,一方面,由于台湾人多地狭,教育资源紧张,学生升学压力大,父母们对于有限的升学名额感到焦虑,这一点在著名作家三毛和国际大导演李安的成长经历中可见一斑,而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台湾的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够考上好的大学,将来有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显然,这一目标在台湾这个小岛很难实现。美国就不一样了,美国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相比台湾的教育系统,他们更加人性化,除了赫赫有名的常青藤高校,每个州都有州立大学和各种专门学校。因此,每个等级的学生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归属,就算上不了哈佛、耶鲁,也拥有一份海外留学的经历,所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父母都希望把孩子送去美国读书。

经济因素也是台湾人赴美不可忽视的原因,八十年代,台湾经济飞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贫富悬殊,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也很严重。从台湾方面看,有钱的大商人需要到海外进行投资,生活困难的贫民希望到美国改善经济状况;在美国方面,这一时期对有钱的资本家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提供优惠的移民政策。因此,八十年代,商人和大量的专业人才涌入美国。

政治因素是台湾人移民美国的重要考量。1949年,国民党败逃台湾并建立政权。自此,台湾和大陆开始了长久的对立,两岸关系的紧张使得许多台湾人担心两岸一旦发生战争则毕生的心血会化为乌有。特别是在中美建交后,台湾的命运更加扑朔迷离,一些台湾人担心共产党会接管台湾,心生忧虑,移居美国。

除此之外,投靠亲属也是台湾人移美的一大原因,并且近年来这一因素的比例不断上升,一跃成为台湾人移居美国的第一大原因。据《台湾移居美国侨民长期追踪调查报告2012》,在台湾人移民美国的原因调查中,依亲比例高达到42.1%④。

三、台裔美国人特点

根据近两年的《台湾移居美国侨民长期追踪调查报告》发现,台裔美国人有以下特点:

1.高学历是台湾移民的最大特征。目前,在美国的台湾移民中,大专以上教育程度者超过七成,硕、博士合计占三成,侨民硕、博士之人口比例约为美国当地水准的3倍。从性别上看,高学历不分男女,在硕、博士比例上,女性以25.3%低于男性的37.3%,而女性学历为大专程度者占48.8%,又高于男性的36.4%。从年龄上看,青壮年的教育程度最高,25—44岁的青壮年大专及大专以上程度者达95%以上,硕士、博士比例超过50%;正值求学阶段的15—24岁者也有约70%为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而55—64岁的中高年组之硕、博比例亦达30%以上。

2.英语程度高。目前,九成侨民认为自己的英语程度“沟通没问题”,其中“流利”者占68.5%,“尚可”者占27.1%,“会一点”英语者占8.9%,完全不会英语者只占0.9%。如此高的英语程度和侨民的高学历是分不开的,而语言关的突破又使得台湾侨民能够更快地融入当地社会。

3.台裔美国人大多来自台湾北部,目前,在美台湾侨民中,来自北部的高达58.6%,其次为南部占16.2%,中部为14%,其他地区仅占11.2%,北部移民比例大大超过其他地区可能与两个因素有关:一、北部经济发达,风气较为开放;二、北部移民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移民链。

4.女性人口明显高于男性人口,在美台侨中,男性人口仅占46%,女性人口占54%。这一女多男少的现象一反传统华埠人口结构,这可能大量女性来美依亲有关。

四、适应与回流

(一)适应。移民来到新的社会首先要面临的就是适应问题,语言、就业、异族交往等都是新移民不得不面对的挑战。

1.语言问题。观察2003年办理调查以来移居美国侨民当年遭遇之困扰发现,侨民没有特别困扰的比例多占五成以上,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而各年有困扰者皆以语言困扰最多,大致占一成至一成五左右。就语言障碍而言,以家庭主妇及赋闲养老者居多,此外,年龄越大者,语言障碍越多。而在英语能力上,认为英语尚可的侨民中,还是有五成以上的人选择语言障碍。尽管九成侨民认为自己的英语程度“沟通没问题”。但是在历年对侨民的困扰调查中我们却发现,语言障碍在所有困扰中始终位居榜首。究其原因,或许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来看,从台湾人自身看,虽然语言程度较高,但是许多人不敢开口,造成了沟通的困难。从外部原因看,文化的差异性在其中的影响不容小觑,即大多数侨民认为自己掌握了英语这一门语言,可是,一种语言其实是一种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一种语言背后有一个民族的思维模式和文化背景,对于初来乍到的新移民来说,他们缺乏移居地社会的“文化资本”,对于美国的社会、立法、教育环境、文化标准、雇佣关系、商业原则等等并不熟悉。因此,侨民们的英文可能更多的是台式背景的“英文”,而不是地道的“美式英语”。因此,在学生的学习中、移民的工作中以及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语言都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困扰。

2.就业问题。美国为经济大国,工作机会较多,而且台湾人普遍学历较高,又兼有吃苦耐劳的中华传统美德,因此,台湾侨民在美整体就业情况比较好。尽管如此,台湾侨民在求职上依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难。在目前有工作的台湾侨民中,约53%的人在求职时完全没有困难,在这些人中,男性就业没有困难的比例占52.1%,略低于女性的54.4%。求职有困难者中,以语言能力不足最高,占21.3%,其后依次为欠缺美国工作经验、种族限制、专业认证不符、对当地不了解、学历不被认证。从有工作者的职业上看,目前以经理及专业技术人才最多,达到了62%,行政服务及销售人员占31.1%,技术工及体力工仅占5.6%,这种职业分布比例与台湾人的高学历是分不开的。通常,学历越高者在求职中遇到的困难会越少,求职过程越顺利。但是这些高学历者在进入公司后却很难得到升迁,不少侨民表示,“玻璃天花板”⑤的存在阻碍了少数族裔的升迁。由此可见,在求职中,除年龄、性别和学历会影响受访者的求职机会外,就业市场的机会结构以及种族属性也是影响侨民求职及升迁的重要因素。对于移民尤其是新移民而言,个人能力固然重要,亲戚和朋友的人脉关系也不可小觑,靠亲友的社会网络来寻找工作是美国台湾侨民的一个重要管道。

3.异族交往问题。身处美国这个民族大熔炉中,台湾侨民不可避免的会接触到其他族裔。调查报告显示⑥,台湾侨民的社交对象以华人为主者,占40.8%,华人与美国人比例相当者占32.8%,而以美国人为主的则占25.9%。从出生地来看,第一代侨民的社交对象有半数以上以华人为主,而美国出生之非第一代侨民则有六成是以美国人为主要社交对象,从年龄来看,年纪越长者,社交对象以华人为主的比例越高。在美国出生的台湾人后代更多的视自己为美国人而不是台湾人,他们从小受到美国文化的耳濡目染,接受美式教育,在学习和工作中建立自己的朋友圈,因此,往往能够比第一代移民美国的父辈们更好的融入美国社会。

种族歧视是多民族社会中经常会出现的社会现象。在与其他族裔的交往过程中,超过七成的台湾侨民表示很少或从未受到歧视,只有1.4%的人表示经常有此经历。而从日常活动看,求学者的受歧视感大大低于工作者。

总体来看,大部分侨民能够积极地和不同的族裔打交道,努力地让自己融入这个多民族的社会,超过半数的侨民表示已经完全融入美国社会⑦。

(二)回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台湾移民出现新的趋势,一方面,移民美国热潮不减,另一方面,回流台湾的人数也在增多。据调查,2012年,有三分之一的美国侨民有回台定居打算。在回流问题上,落叶归根高居侨民回台原因榜首,此外,经济与文化因素常常交互影响着侨民做回流的决定。前者主要体现在年轻人身上,而后者则往往在老年人身上看到。老年人主要因为子女长大,完成了教育使命而打道回府。而那些跟随父母移民的小孩长大后在面对当地就业困难的现实时,便会考虑回到台湾找工作,他们回流的动机主要有就业或创业、寻找结婚对象和文化归属感⑧。在年轻人中,美国侨民返台创业与就业者以大学和硕士学位者居多,表明这些回流人才的素质相当优秀,如果台湾政府能够对这些人才进行合适的引导,帮助他们了解台湾社会最新的状况,一定能使他们更快的适应回流生活,为台湾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当然,近年来,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吸引了不少台湾侨民来到大陆就业,如果政府能够为他们提供优惠政策,想必对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促进国家早日统一大有益处。

注释:

① 台湾侨务委员会编,《海外台侨人数》。

② 宋法南、闵宇经等合著:《国族·想象·离散·认同:从电影文本再现移民社会》,巨流图书公司,2010年9月版,第18页。

③ Franklin Ng, The Taiwanese Americans, Greenwood Press, 1998,P14.?

④ “中华民国侨务委员会”编,《台湾移居美国侨民长期追踪2012年调查报告》,2013年8月,第22页。

⑤ “玻璃天花板”最初意指对职业女性的无形壁垒影响女性在工作中的升迁,造成高层管理者中男女比例严重失调,这里以少数族裔取代女性,指在升迁过程中,少数族裔机会少。

⑥ 同[4],第36页。

⑦ 同[4],第37页

⑧ 徐荣崇,《美国、澳洲、加拿大三国台湾侨民比较研究》,台北市:侨务委员会,2005年12月,第118页。

作者简介:王冰(1992.2-),女,汉族,湖北人,暨南大学世界史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美国人口与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8.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26-02

猜你喜欢

侨民台湾美国
台当局改称“华侨”为“侨民”
捍卫“台湾”?美学者炒作旧书有蹊跷
美国商业银行衍生品业务的特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