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学视域下的《枉凝眉》英文翻译比较
2016-11-28季丹阳
季丹阳
(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文体学视域下的《枉凝眉》英文翻译比较
季丹阳
(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摘要:《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等韵文是小说情节的一部分,它们对小说故事发展、人物刻画、主题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本文拟从文体学角度出发,对《红楼梦》中的经典曲子《枉凝眉》进行三方面的分析,探讨杨宪益戴乃迭和大卫·霍克斯两英文译本的不同之处,并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探讨曲子英译的处理,以期为同类作品的翻译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文体学;红楼梦;曲子;翻译
一、文体学视域下的《红楼梦》汉曲英译
《红楼梦》中的诗词曲赋是小说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诗词曲赋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和预示结局和人物命运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全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中的十四支曲,可以看作是作者的预言之笔,对于整部书起到很大的驾驭作用。本文拟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从音韵学、修辞学等方面分析经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名曲《枉凝眉》两篇译文,探讨汉曲英译问题,以期为同类作品的翻译提供参考和启发。
二、《枉凝眉》的文体学特点
《枉凝眉》,是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书中第五回十四支曲中第三首的名字。《枉凝眉》仍保留了韵文的形式,平仄整齐,对仗工整,上下句字数相等、句型相同、句法结构一致,但句法更为灵活。另外,本曲中 多用口语,如怎禁得、泪珠儿等词皆偏口语化,使得本曲朗朗上口、便于配乐演唱。
曹雪芹创作的诗歌曲词的一大特点便是意象丰富。本曲中主要出现了神话意象与物性意象两类。“阆苑”、“仙葩”、“美玉”皆为神话意象,而“水中月”、“镜中花”则为传统的物性意象。这些意象的使用极大丰富了曲子的内涵,在极短的篇幅内表达了复杂的内容和凄婉的感情。如何将这些带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和作者感情的意象较为准确地进行翻译是本曲面临的一大难点。
三、杨宪益夫妇译本与大卫·霍克斯译本之比较
(一)标题翻译。
本曲题目为《枉凝眉》,“枉”意为徒劳,“凝眉”则是皱眉,指因哀愁、悲伤而眉头轻锁的样子,由此来看整个题目意为“徒然忧愁”,无论是嗟叹惋惜抑或是牵肠挂肚都无法改变人物悲剧的命运。对于标题的翻译,杨译为“Vain Longing”,而霍译“Hope Betrayed”。霍译更贴近归化,他的译文基于自己对整首曲的理解,表达出了原曲中黛玉希望落空的悲伤苦恼,而无法体现出“枉”字的妙处。而杨的译文与原曲题目含义较为吻合,译出了“枉”字徒然的感情,也表达了黛玉的对于爱情的渴望终化为徒劳的忧伤。杨译多用流辅音,流辅音的使用可以很好地放慢节奏、烘托气氛,而霍译爆破音较多,使得原文的凄凉感有一定损失。
(二)音韵句式。
两译本均能够使用一些英诗中的格律来表达感情。多数句子采用对偶句的形式,多押尾韵,符合了韵文的格式需要。汉语中常用排比的方式表达同一含义,起到强调升华的作用,但是在英语中很少会使用这种手法,因此两译本都有相应转换。杨译共13行,多用流辅音与头韵相结合,如:“flower of fairyland”、“fair flawless jade”,句式长短错落,节奏起伏,句式结构极富音乐美,手法偏于异化。而霍译句式相仿、长短类似,转而在音韵协调中追求节奏美。霍译采用尾韵较多,如:“stain”、“meet again”和“all in vain”;“pass”和“glass”、“flow”和“woe”等,采用谐元韵、尾韵、隔行押韵等手法凸显音乐美。
(三)语言风格。
在对意象的处理方面,杨霍的处理手法也有区别。杨对于意象的翻译贴近中文原意,而霍的译本则根据功能对等理论对意象进行了一定处理,将原诗的意象翻译为英语文化世界中的意象词。
例如“阆苑”一词极富中国传统文学特色,《汉语大词典》对于“阆苑”一词的解释为:阆风之苑,传说中仙人的住处。杨译为“fairyland”,较为贴合原诗中表达的意思,也加强了梦幻的意境。而霍译本则是“paradise”,这一词汇偏向于基督教中的伊甸园,指亚当、夏娃的居所,有一定宗教含义,与原文的意境不太相符。
又如对“水中月”、“镜中花”的处理。这两句是暗喻,可谓曲中的点题关键,点出本曲主题:一切都为虚空,是不真实的幻象。英语中没有相对应的意象,因此两译本的处理都选用异化,使用暗喻的修辞格,但手法不尽相同。杨译为“moon reflected in the water”和“flower in the mirror”,霍译为“moonlight mirrored in the water”和“flowers reflected in a glass”。两者比较来看,霍译本更便于英语世界读者进行理解,杨译“flower in the mirror”意思与镜中花有一定偏差,而“水中月”用moonlight更能凸显不真实感,增强虚无的意境。
从语言风格上来看,两译本都有一定的口语化风格,这与原曲的手法在一定程度上较为相似。但杨译的语言选用更加简洁,语法上应用一定的省略,使得在朗诵时便于抒情。霍译部分诗行过长,语言略微冗余,这也使得在念诵时流畅度较低,不能很好地表达情感。
四、总结
从以上两首诗歌的译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由于曲子一般用于配乐演唱,韵律较为整齐,所以在曲子翻译中,最好选用长短句结合的方式,且整体句式不要偏长,这会导致念诵时不够流畅,展示意象过于拖沓。在词语选用上,首先要对原文进行较好的背景理解和意境感知,从而在选用英文词汇时能够做到与原曲的感情相称。
另外,在对意象进行翻译时也应注意英语世界读者的接受能力,力求在准确翻译的同时也能够让读者很好接受文化意象词所承载的思想感情。如想在功能对等理论基础上选用英文中对等的词汇,在选择时也要考虑该英文词背后的意蕴和惯用的领域、承载的文化内涵等。
参考文献:
[1]张保红,文学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2]原红蕊,马宇清.红楼梦经典诗词《枉凝眉》赏析[J].作家杂志,2010,(6):150-151
[3]刘世生.文学文体学:理论与方法[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34):194-197
作者简介:季丹阳(1995—),女,满族,河北省承德市,在读本科生,西南财经大学经贸外语学院。
中图分类号:H1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