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太极拳文化新内涵探究

2016-11-28史海阳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200438

武术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国家形象太极拳一带一路

史海阳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一带一路”背景下太极拳文化新内涵探究

史海阳
上海体育学院武术学院,上海 200438

摘 要:在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太极拳新文化内涵进行探究,通过分析当前的“一带一路”战略内涵,以及太极拳所固有的文化内涵,分析得出太极拳的文化新内涵,在“一带一路”背景下阐述其时代价值与历史使命。旨在推动我国的文化传播与发展,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构建“世界梦”。

关键词:一带一路 太极拳 文化 新内涵 国家形象 世界梦

自2013年9月和10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首次分别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引起了国内外的强烈关注。随后在2013年12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决定》中明确指出:“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战略,要求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秉持亲诚惠容的外交理念,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与沿线各国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造福沿线国家人民,促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上升到了国家高度,并且摆在战略发展的全局之上。历届三中全会《决定》是人们判断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未来5年乃至10年的施政方针和工作重点的重要依据,因此,在未来一个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成为中国建设开放经济新体制的重要立足点和着眼点。[1]“一带一路”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战略导向,必将深刻影响未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方面政策制定与发展规划,同时也为国家其他方面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太极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在与时俱进、不断发展中走来,必将紧跟国家发展的步伐,紧随社会发展的潮流,其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必定会对国家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当前,国家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努力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战略任务,太极拳文化应该发挥其独特功能,为国策服务,为时代造福。太极拳文化根植于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深厚沃土,吸收了诸多文化的滋补与营养,承载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导倾向,是一个底蕴丰厚、主旨鲜明的优秀文化体系。[2]

1 太极拳具有深厚的中华文化渊源

“文化”,中国语言体系中古老的词汇。战国末年编辑的《易·贲卦·彖传》:“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关乎天文,以察时变;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汉代以后,“文”与“化”结合在一起,如“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说苑·指武》),“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三月三日曲水诗序》)。这里的“文化”,或许与天造地设的“自然”对举,或许与无教化的“质朴”、“野蛮”对举。所以可被认为是狭义的文化,而广义的文化,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被称作“大文化”。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称,“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这“共业”包括众多领域,诸如认识的(语言、哲学、科学、教育)、规范的(道德、法律、信仰)、艺术的(文学、美学)、社会的(制度、组织、风俗习惯)等等。[3]而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太极”一词在先秦问世的《易·系辞·上》中己经出现;古代武术在先秦出现了自己的技术和理论;“运动”一词也在汉初出现用例。而且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陆贾遗著《新语·慎微》中已提出要“因天时而行罚,顺阴阳而运动”。明清之际出现的“太极拳”,开始将“太极”的象、数、理逐步融入拳术运动。而今,蕴藏着“太极运动观”的太极拳己发展成为一项广受人们喜好的世界性运动。[4]

1.1太极拳的产生氤氲于丰富的中国哲理——太极

《易·系辞》云: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拳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的太极文化之中,并且大部分太极拳理论著作都精辟地论述了太极哲理。如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始祖讳卜耕读之余,而以阴阳开合运转周身者,教子孙以消化饮食之法,理根太极,故名曰太极拳”,“一阴一阳谓之拳”等。所以,太极拳取自中国古代阴阳学说中“太极”一词,并且深受太极哲理之影响。同时,太极拳也是太极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太极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

王宗岳的《太极拳谱》开篇即言:“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太极拳图说》开篇也言:“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两者之间的论述基本吻合。[5]

1.2太极拳运动观以太极哲理为基础

康戈武先生曾经总结太极拳运动观为:“以动养生法则、以内引外法则、顺应阴阳法则、逆向运动法则、中和律己法则、和谐待人法则等。”[4]王宗岳《太极拳论》:“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太极拳运动,首先以阴阳为核心,以运动为形式,包括开合、缠绕、内外、快慢、动静、刚柔等。在运动中注意动作变化,在变化中体悟阴阳奥妙,而且阴阳的变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达到至高境界。同时运动中注意六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以及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的外三合。当然也有其他六合的说法,如筋与骨合、皮与肉合、肾与肺合、头与手合、手与身合、身与足合;再如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心与眼合、勇与意合、气与力合。太极拳正是以身体变化的形式践行太极哲理并感悟太极哲理,运动中的“形、神、意、力、坚”变化则处处体现出太极哲理——阴阳。

1.3太极拳技击体现出鲜明的太极文化

太极拳技击,以掤、捋、挤、按、采、挒、肘、靠、进、退、顾、盼、定为十三种方法。《十三种打手歌》云:“掤捋挤按须认真,上下相随人难近;任他巨力来打我,牵动四两拨千斤;引进落空合即出,跟随沾粘不丢顶”。在技击中注重阴阳、开合的变化,从而达到引进落空、四两破千斤的效果。太极拳技击中对进攻与防守的理解,也一直强调“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体现出太极文化中致虚极、守静笃的思想。[6]太极文化中,阴阳、和合思想贯穿于太极拳实战技击始终。例如,练习中,双方的手既不能脱离开(术语为“不丢”),又不能两力相抗(术语为“不顶”)。要保持着相依“沾连粘随不丢顶”(李亦舍编《太极拳谱·打手歌》) 地持续进行练习,双须按照拳谱要求的“无过不及,随屈就伸……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李亦舍编《太极拳谱·王宗岳太极拳论》)。在遇到大力进攻或者身临险境时,也不能丢或顶,仍要坚持以“舍己从人”(同上) 的原则去“走化”。还说:“须要从人,不要由已。从人则活,由已则滞。”(武禹襄《太极拳解》)。显然,这是一种以“和谐”为基础的攻防练习方法。离开了“和谐”,这种练习方法也就不可能存在了。[4]

2 太极拳文化新内涵之于时代价值

2.1太极拳是“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塑造国家形象的重要内容

国家形象是形象中的一个特殊类别。梁漱溟认为,“国家”、“民”(nation)这些都是西洋近代才有的观念,是“舶来品”。论其定义,大致是说:“民族形成于历史与文化,而国家则为政治统一之单位”。因此,国家形象应为特定国家的外部国际公众通过复杂的心理过滤机制,对该国的客观现实(政治、经济、文化、地理以及所作所为)形成的具有较强概括性相对稳定性的主观印象。[7]作为一个国家的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如今,中国的发展正在经历着从大国向强国的转型阶段,良好的国家形象尤为重要。[8]

如今太极拳已广为世界所知,走进了千家万户,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与处事原则。太极拳更是作为一种健身运动,广受世人欢迎。根据法国武术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张昆麟介绍,在欧洲国家太极拳很受欢迎。以法国为例,法国的各大城市都成立了专门的太极拳学校,传授包括太极拳在内的中国武术。作为太极故里焦作地区仅基层太极拳协会就达2000多个,而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建立了太极拳组织。[9]因此,太极拳有利于服务全球健康,构建和谐正面的国家形象。太极拳注重阴阳变化,与大自然互为一体,进而达到身心愉悦。习练太极拳需静心,要做到身无外物,让自己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以拳明理,以拳悟道,对生命、宇宙、自然的思索,进而达到对生命的尊重、对万物的友好。因此,太极拳处处体现中华文明之礼,有利于构建国家的文明礼仪形象。在技击中,太极拳坚持以“舍己从人”的原则去“走化”。同时要求“须要从人,不要由已;从人则活,由已则滞”(武禹襄《太极拳解》)。显然,这是一种以“和谐”为基础的攻防练习法,离开了“和谐”,这种练习方法也就不可能存在。因此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太极拳能充分展示中国文化中所蕴含的和谐之道,友好之本,对国家形象的构建起到更好的作用。

2.2太极文化彰显人文情怀

太极拳讲究点到为止,以技服人。作为格斗技术的太极拳,在其和谐思想的主导下,技逐渐被艺所取代,渐变为一种高品位的身心修炼法门,太极拳修炼者的境界已远远超出了疆场厮杀与擂台争霸之藩篱,逐渐演变成一种高雅文明的艺术。[6]正如辜鸿铭所说的,真正的中国人,他们从不野蛮,不残忍,也不凶恶,这和中国艺术呈现的“从容淡定、物我皆忘”的和平境界是完全一致的。[10]太极拳蕴含的伦理之道,深刻体现着高尚的人文情怀。与他人友善,不与人争一时之短,注重关爱他人,以武论技,以武会友,点到为止。

在当前“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太极文化所蕴含的人文情怀,更加具有时代意义。太极拳文化中所蕴含的人文情怀,包括以人为本、道德至上等对我国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对外交流将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更加彰显太极拳文化所独特的时代价值。太极拳讲究用意不用力,以意运气,注重人本身对生命的感悟,对他人的尊重,在推手中注意“守中”,不与人较劲,讲究“舍己从人”,无不体现出高尚的人文情怀。

2.3太极之道乃处世之道

太极拳“柔在外、刚在内,刚柔相济,拳自成矣”。水之至柔更是太极拳的神髓,柔而有骨,柔催至坚, 拳若至柔,则可以“天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最具包容性、渗透性、亲和力,它同达而济天下,它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 但从不宣扬自己。太极拳是武学,但它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理应有水此德。此外,太极拳要求“松静灵活”,又可从水中获得启发。因为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它因时而变、因势而变、因器而变,“水无常形”。太极拳是以柔软开始,经过千百次的锻炼化僵为柔,再化柔为刚;也许这就是太极拳与水的内在同源性,都是从最柔软的地方开始,最后达到刚强者。[11]太极拳在身法上要求立身中正、不偏不倚,体现着做人的原则。因为打拳心是主,以心为主,五官百骸无不听命,所以心正则身正。[6]太极中柔刚之理,对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原则都有借鉴意义。太极拳的对外传播与发展以及太极拳所主张的“舍己从人”、“避实就虚”、“快慢相间”、“刚柔相济”等原则,有利于解决当前的国际纠纷与争端,同时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有利于当事国采取灵活而多变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反对暴力与霸权,争取用和平对话的方式解决争端,尊重彼此的意见,尽量找出能让双方满意的方案,为构建和谐世界,发展和平关系提供借鉴意义。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流,太极拳的时代新价值,理应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充分展示中国的和平外交形象,拓展对外发展渠道,与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努力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贡献。

3 太极文化新内涵之于历史使命

3.1太极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历史使命

“生命在于平衡”,太极拳健身正是通过一种适度的运动,寻求整体协调、内外和谐、自然统一的技术。以平心静气、顺乎自然的心境行拳,使人可以在精神上处于一种“空明”的无人之境,与大自然进行静静的心灵交流,这种和谐不仅可以派遣忧虑、忘掉烦恼、抛弃浮躁,还可使人的身心升华到一种轻松自如的境界,对陶冶人的风仪、格调、内在心境颇有裨益。[12]太极文化中蕴含的“和”、“合”思想,对社会和谐的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太极拳讲究“舍己从人”、“随曲就伸”、“人不知我,我独知人”以及“尚意不尚力”等思想,对当前我国的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都将具有重要作用。

3.2太极拳兼具传播中华文化之使命

邱丕相先生曾说:“当今武术应该具有三重使命,即文化使命、教育使命、科学使命。在新形势下,只有对武术进行重新评估,对其价值进行历史的、发展的分析,并给予全面的、客观的总结,才能拓宽武术的发展之路,使其真正在新的社会大潮中担当起更重要的时代使命。”[12]太极拳起源于中国,但属于世界。目前世界上超过几亿人在习练太极拳,太极拳作为中国一种体育运动为载体的文化,对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世界和谐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因为太极拳作为武术的一种,在对外传播中,不像西方体育的全球化,它同时承载着中华文化的输出。由于当前中华武术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当韩国把跆拳道申请进入奥运之后,甚至一些人误以为太极拳也属于韩国,只因太极八卦图案与韩国国旗很相似。面对当前的困难,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与强烈的紧迫感。太极拳中蕴含着中华文化的精髓——和谐之道,我们理应继承与发展。

4 结语

太极拳氤氲于中国哲学而生,以太极哲理为运动基础,承载着深厚的中华文化。当前国际局势复杂多变,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中国的对外交流将更加频繁,同时也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传播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之下,太极拳文化应该以其独特的人文情怀与处世之道,成为塑造国家形象、构建和谐社会、促进世界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发挥其独特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1]申现杰,肖金成.国际区域经济合作新形势与我国“一带一路”合作战略[J].宏观经济研究,2014(11):30-38.

[2]王洪杰.论太极拳文化与和谐社会[D].开封:河南大学,2007.

[3]郭玉成.中国武术传播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12-13.

[4]康戈武.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和太极运动观[J].邯郸学院学报,2008(03):7-15.

[5]王宗岳.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24-25.

[6]王柏利.太极拳:一种标识性文化符号[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4(01):70-74.

[7]郭玉成.中国武术与国家形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2-3.

[8]陆小黑,王 岗,张长念.中国武术:塑造当代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选择[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01):129-132.

[9]郭玉成,范铜钢.武术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的战略对策[J].中国体育科技,2013(05):80-85,98.

[10]郭玉成,李守培.武术构建中国国家形象的定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09):9-18.

[11]王 岗,郭华帅.太极拳:一种典型的水文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03):81-86.

[12]邱丕相,杨建营. 当代武术的三重使命[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04):1-5.

On the New Connotation of Tai Chi Cultur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Belt and Road”

Shi Haiyang
(School of Wushu,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 Shanghai 200438, China)

Abstract:This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 new culture of Tai Chi on the influence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It draws a conclusion about new culture of Tai Chi by analyzing the intension of the Silk Road Economic Belt and the 21st-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By analyzing the value of the times and historical mission of Tai Chi, The study aims to promote our county’s cultural propagation and development, mold China national image and the world’s dream.

Keywords:The Belt and Road Tai Chi boxing Culture New Connotation National image The world’s dream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6)02—0041—04

作者简介:史海阳(1991-),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武术传播。

猜你喜欢

国家形象太极拳一带一路
练习太极拳的感悟
练太极拳为什么要一门深入
全面从严治党为中国国家形象“加分”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