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治教学中的体验性学习

2016-11-28罗君余四川省广元中学四川广元628017

人间 2016年4期
关键词:感悟和谐体验

罗君余(四川省广元中学,四川 广元 628017)



政治教学中的体验性学习

罗君余
(四川省广元中学,四川 广元 628017)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将体验性学习贯穿于整个政治教学过程之中。引导学生体验性学习,需要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实现教师“三大转变”;需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需要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实现体验、感悟和反思的有机统一。用体验感受生活,用激情和思考点燃生命。这正是我们政治课堂所追求的境界。

关键词:体验性学习;和谐;民主;体验;感悟;反思

新课程要求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独立探究获取知识的能力,养成团结协作的合作精神以及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使学生将知识内化为能力,为学生主动发展奠定基础,就必须将体验性学习贯穿于整个政治教学过程之中。所谓体验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有意识地情境创设及引导鼓励,激发学生把新的教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并加以内化,体认、内省并感悟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学生内心自主性生长的过程。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性学习需把握以下几点:

一、确立一个思想,实现三个转变

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准备”的思想。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强调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次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实现三个转变。

(一)教师角色意识的转变。教师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向学习的参与者、促进者、指导者;由单一型教师转向综合型教师;由面向全体学生转向面向全体与面向个体相结合。

(二)教师学生观的转变。作为政治教师,必须意识到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而不是“等待装满知识的容器”。因此,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尊严,热爱每一个学生;我们必须相信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都是具有开放性的自我创造者。

(三)教师教学观的转变。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的教要启发学生的学,引导学生的学。在体验性学习中,学生既向教师反馈,又与同学交流,形成了思想、知识、情感、能力交流的网络。此过程是师生展开对话、理解而达成“你—我”师生关系的过程,是一个多向互动、动态生成的过程,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是师生双方在体验中共生共长的过程。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

政治课教学过程是一个认知和情感交相融合的过程,是一个让学生主动体验的过程,更需要民主的学习气氛作为基础。

(一)互尊互重。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尊重学生的智慧、情感和志趣,更要尊重他们各自不重复的个性、可爱的单纯和浪漫的天真;不但要尊重他们与自己和谐的求同思维,更要尊重其敏锐有余而成熟不足的求异思维。从人格平等的基本观念出发,与之同呼吸,共悲欢,一起品尝求知的艰辛与幸福。学生置身于这种民主气氛浓厚的课堂,就如同种子得到适宜的温床,主体意识被催生勃发,情绪高涨、思维活跃,心理潜能随之释放,创造性思维也就应运而生。

(二)师生互动。通过师生认知互动、师生情感互动、师生实践互动等,达到教师与学生集体之间的交流、学生个体与集体之间、学生个体与学习小组之间的交流最大化,这是一个多维互动的立体关系。教师创造互动条件、创设互动氛围、把握互动价值,指导参与互动过程,师生共同评价互动成果,让多维互动为学生探究体验创造条件,让多维互动为课堂注入活力,最终形成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认识互通、行动互促、情感互融、能力互补”的可喜局面,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向人的本体回归。

(三)质疑问难。学贵有疑,学生在积极参与、主动体验、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由无疑而生疑,由有疑而思疑,由思疑而释疑,由释疑而心怡,从而逐渐养成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种学——疑——思——释——怡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体验的过程。

三、创设情境,用激情和思考点燃政治课堂

(一)创设生活化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体验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如在讲“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这一知识点时,正值中秋,我就巧妙地利用中秋节买月饼的习惯,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历,总结每年中秋节前、中、后三个时期月饼价格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学生马上总结出“节前低、节中高、节后低”。然后我引导学生探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体验出 “这就是价值规律。”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在体验中用。

(二)关注社会热点,实现情与理的交融。所谓“理明情更深,情真理更明”,政治教师要经常挖掘生活中的情感元素,让学生体验、感悟。我在每节课的前5分钟作为热点综述与评析,让学生自选题目,自己准备讲稿,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到选题当中去,锻炼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和分析能力。通过引导学生由论据“悟”论点,由论点“悟”论据;由理论“悟”实践,由实践“悟”理论;由世界观“悟”方法论,由方法论“悟”世界观。从而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它的深刻内涵。“悟”既是抽象思维的过程;悟”又是释放学生的情感和思维的过程。这样让课堂充满激情,让激情孕育思想,让思考铸就灵魂,正是思想政治课不懈的价值追求

(三)积极开展社会实践,在反思中产生共鸣。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亲身体验到具体而丰富的客观世界,激发其求知欲望,锻炼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通过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使学生产生情感与思想共鸣,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

有人问我,政治课堂是什么?我说:政治课堂是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师生生命成长的平台,是一群鲜活的生命在一起彼此对话、唤醒、碰撞、交流,分享生命成长的快乐,用体验感受生活,用激情和思考点燃生命。这正是我们政治课堂所追求的境界。

参考文献:

[1]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思想政治教学新理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个人简介:罗君余(1971.8-),男,汉族,四川,四川省广元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272-01

猜你喜欢

感悟和谐体验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构建社会主义新型和谐劳动关系实证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