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怀贤“武医结合”伤科学术思想的整理与思考
2016-11-28张耀红侯乐荣
张耀红,侯乐荣
郑怀贤“武医结合”伤科学术思想的整理与思考
张耀红,侯乐荣
郑怀贤教授的武医一生促发了关于武医结合的思考。武医同根同理,有着共同的哲学方法论基础。阴阳调和、刚柔相济是练武行医的共同行为准则。功与力的共性和共识使武术练习对中医骨伤科医生的手法技术等的发挥具有训练学意义。一些法于自然的武术功法套路或节选可应用于健身和康复锻炼。伤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应更多地从肢体运动规律分析伤病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机制。武医结合的历史实际仍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中医骨伤科学;武医结合;郑怀贤;学术思想
自古习武之人多谙医术,至少在有史可查的近现代史上,不管是人物纪事或是历代著述,都体现出武术与中医骨伤科学的互参共荣。郑怀贤教授无疑是近现代史上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郑怀贤教授(1897-1981 )被后人尊称为“武医宗师”,是中国著名的中医骨伤科专家、武术家。他不仅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武医结合的传统,而且博采各家之长,兼收并蓄,独树一帜,奠定了郑氏伤科方药体系、正骨手法、经穴按摩、伤科按摩和练功法的基础。同根同理的中医骨伤科学与中华武术有着共同的哲学方法论基础,武医技术相通,健康养生理念趋同,骨关节肌肉系统伤病防治途径一致。因此,从传统中医骨伤科学的临床技法和传统武术的练功行为中寻找和总结共性,无疑对双方的继承与发扬、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
1 武医同根同理,互参共荣
中华武术与中医学同根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共同的哲学方法论基础。道家思想、阴阳五行共为中华武术和中医学的立身之本,武医同根同理。
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述:“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并阐释周易“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应万物[1]。象形会意,虽有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八极拳等拳术形势名称之异,而理则一。拳道即天道,天道即人道[2]。《周易》[3]称“一阴一阳之谓道”。中医由阴阳统辖寒热、虚实、表里,武术由阴阳派生刚柔、动静、虚实。“道是一切现象背后活动的大原理,是使各种形式的生命兴起的、抽象的大原理。……它是物的原始,同时也是一切生命所显示的形式最后还原的原理”(林语堂)。[4]
清·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太极拳经谱》载:“拳虽武艺,得其正道,中庸之首,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无往不宜”[5]。“习武德为先”,时人常以“侠”称武术大师,《史记·太史公自序》[6]论侠:“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侠”是一种宅心仁厚的利他主义;大医精诚[7],医者以“悬壶济世”立宗,与侠同源同义,都是为他人谋福祉。古之文人学者趋势,范仲淹“不为良相,即为良医”[7],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许多武家、医家立身授业的共同理念。持此以守,小则修身齐家,大可治国平天下。
自古习武之人,多谙医术。至少在有史可查的近现代史上,不管是人物纪事或是历代著述,都体现出两者的互参共荣,也就是相互融合、渗透,又共同丰富、发展。中国近现代涌现出的许多武术大家同时也是疗伤高手或是救死扶伤的名医。与郑怀贤教授同时代的万籁声、王子平、吕紫剑、杨天鹏[8]等不仅是名扬天下的武术家,也是各具特色的跌打损伤专家。郑怀贤及其师父孙禄堂、万籁声、“关东大侠”杜心武、“长江大侠”吕紫剑也都习武行医一生。郑怀贤教授生前主持和编著出版了《正骨学》《伤科诊疗》《实用伤科方药与方剂》《运动创伤学》等骨伤科专著10余部,约200万字。[9]
曾任第一届中国武术协会副主席的王子平,有“神力千斤王”之称,不仅是近代弹腿名家,又是一个著名的伤科医生,撰《拳术二十法》、创编“祛病延年二十势”[10]。万籁声也著有《武术汇宗》和《中国伤科》等。近代的黄飞鸿不仅是岭南武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其生平及“宝芝林”医药馆也是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影视主题故事之一。
2 武医技法技术,功与力共识
武医结合是近现代中国许多武术家的人生历程。武医一家者,除常用验方各具特点外,其正骨理筋手法都与其武功技法密切相关,常是融擒拿、点穴与正骨理筋于一体,故而有今日的“一指禅推拿”、“经穴按摩”、“正骨推拿”等[8-9,11]。并提倡治疗与练功的有机结合,创编和发展了许多养生功法,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木兰拳、简化太极拳等。
当我们评价一个习武者的技艺水平时常说功夫好坏,而不是力量大小;同样地,评价一个中医骨伤科医生按摩手法或整复骨位的水平时亦常说是否到位,而从不以力量大小作为衡量的基础。不论是“半步崩拳打天下”的形意拳或是“四两拨千斤”的太极拳,以及正骨理筋之伤科手法,都不是单纯力量的大小问题,而是劲道。也就是发挥力量和控制使用力量的技巧,权衡轻重的收放自如。
武术讲究“刚、柔、虚、实、巧、拙”六字诀的行功要领;外家拳讲气与劲、内家拳重内力;现代按摩手法操作要求“有力、柔和、持久、深透”[11];其实质都是力量的使用技巧。
《素问·三部九候论篇第二十》[12]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再分天地人的三部九候之位,“故人有三部,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疾。”相似的,武术中有三根九节之别,分上肢、腰、下肢三根,三根又各分根、中、梢三节,合为九节。手与脚合、肘与膝合、心意相合等九节相合的“手、眼、身法、步”要求,也是一种武术技术动作的共性力学特点。
手是梢节,其力根于足,宰于腰,动于肩,传以肘,形于手,三根九节一气贯通,圆转自如,混元一体。而要使力聚于手端,必守中立正,“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中庸”的动作姿势是聚合全身之力,形于手指的要旨,则得开胸顺气,掌虚实之源,得轻重之本,无往不宜。清·武禹襄著《太极拳论》载:“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成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仍能得机得势。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形意拳谚讲“头打落意随脚走,起而未起占中央;脚批中门抢他位,就是神仙也难防。”
力的收放自如,尚需要权衡轻重。清·陈鑫著《陈氏太极拳图说?太极拳经谱》[5]载:“手中有权,宜轻则轻,斟酌无偏;宜重则重,如虎下山”,“动静缓急,运转随心”。
身形虚实、轻重权衡,同样也是中医骨科医生手法施治的共同动作要领,正如清?吴谦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13]中指出:“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法之所施,使患者不知其苦,方称为手法也……诚以手本血肉之体,其宛转运用之妙,可以一己之卷舒,高下疾徐,轻重开合,能达病者之血气凝滞,皮肉肿痛,筋骨挛折,与情志之苦欲也。较之以器具从事于拘制者,相去甚远矣。是则手法者,诚正骨之首务哉。”
阴阳调和,刚柔相济是练武行医的共同行为准则。郑怀贤教授习武行医一生,重视医者练功。郑氏按摩技法中不仅有源自于武术技法中的“摇晃”、“揉捏”、“拿法”等手法,更在施用手法操作时,强调“手眼身法步”的用力技巧。另一方面,郑怀贤教授重视阴阳调和、刚柔相济的练武行医共同行为准则。
因此,不管武术动作或是骨伤科手法,都要求掌握力的收放自如,也就是力量的运用和控制技巧。武术“手、眼、身法、步”的要求对中医骨伤科各种手法的运用具有指导和提示作用。换言之,医者练功或是进行相关的身体功能锻炼,能提供良好的力量基础及控制训练,以及姿势、身形的协调和平衡训练,可以使各种各型手法操作得心应手,而不至于拙力蛮干,或空有一身力气无处使[14]。例如,指卧撑锻炼手指的强度,协调地掌握按摩技法的身形姿态,可以保障有力地按摩;按摩时保持肘关节的微屈,可使手法操作具有弹性,而致柔和;重视技巧而非蛮力,可保障按摩的持久性。
3 武医修身养性,贵在法于自然
郑怀贤教授提出“少年练筋,中年壮骨,老年养气。”认为中医学的“精、气、神”观点,形神合一、内外兼修,亦为武术修习的真谛。“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郑怀贤教授强调习武者“外练筋骨肉,内练精气神”,相通的,病患者的肢体功能训练目的也正合乎于中医骨伤科学所强调的“筋骨并重”理念。
《内经·阴阳应象大论篇第五》[12]载:“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也,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中医学强调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形与神俱,不可分离。阴阳平衡,形与神俱是中医学对健康的认识基础,阴阳和则生,不合则病。形在外属阳,动则养形养生,神主内属阴,静则养心调神。“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强调动,一发而牵全身,动则气动,气血条达,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然而过度活动则可耗气伤阴,亦能伤神,形神失养而病。《素问·痹论》[12]载“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故中医学对健康的认识是以养形为先,调神为重。
《灵枢·本神第八》[15]载“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灵枢·本藏第四十七》[15]载“人之血气精神者,所以奉生而周于性命者也”,“是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卫气和则分肉解利,皮肤调柔,腠理织密矣。志意和则精神专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藏不受邪矣。”人体的精、气、神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后世将其概括为人之“三宝”,先天之本借助后天的充养与调摄十分重要,即“后天生先天”。此外,若能无犯贼风虚邪,重视适度运动,《灵枢·本神第八》[15]载“节阴阳而调刚柔”,使“五脏坚固,血脉和调,肌肉解利,皮肤织密,营卫之行,不失其常,呼吸微徐,气以度行,六府分谷,津液布扬,各如其常,故能长久”,“百岁乃得终”。
拳经云:“练气而能壮,练神而能飞”,神者身之本,气者神之主,气壮神足,则身强体健。各派武术的健身方法中,尤其是桩功练习中都重视运气调神,“去物欲以养形,致虚静以养神”,强调“无为自然”“法于自然”。练武的宗旨是强健身体,防身护身。习练拳术亦以心静平和,调息养气为强身健体之道。
因此,中医学和中华武术的共同修身养性核心有两点。一为动以养形、静以养神;二为动静适度。动与静不可或缺,关键在度。适度即法于自然,法于自然即遵重生命规律、自然规律。如无先天禀赋强于常人,而意气风发地强以过劳者(晨练、老年篮球、老年足球),何以“无犯贼风虚邪”、“节阴阳而调刚柔”。现代西医骨科手术从坚强内固定技术发展到微创伤技术,也是因为原有的生物力学内固定指导思想,仅仅关注骨骼损伤本身,而忽视了周围组织及机体对骨折愈合的作用,导致临床问题及困难重重。而以生物学为基础的微创理念及技术,则可避免许多骨骼以外的干扰愈合因素。西医骨科手术的发展途径与中医骨伤科学所倡导的筋骨并重、动静结合学术思想是相通的,殊途同归——法于自然,适度。如是将动和静、劳和逸、紧与松等处理得当,则有利于健康和伤病恢复,动静相宜,形神共养[16]。此诚为传统之“中庸”,亦现代谓之“和谐”。
武术谚语“宁长一分筋,不长一寸肉”,强调肢体的柔韧性相对于力量而言更重要。现代康复医学也强调损伤肢体的功能恢复以关节活动度为先导,而后肌肉力量的恢复,不仅适用于病患者的康复指导,而且对于普通人的健身锻炼也具有适用性。例如,针对生长发育期的表少年的身体素质锻炼,不仅仅是力量、体能的提高,更要重视肢体柔韧性,而后者对安全更重要。相似的,生理机能提升空间明显下降的中老年人的健身方向,也应强调改善柔韧性而非提高力量素质,可获益良多。另外,可以选择性地直接将部分武术练功方法转为防病健体、修身养性的康复训练及功能锻炼方法,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木兰拳、简化太极拳等。诚如清代对太极拳理的发展做出较大贡献的武禹襄注解《太极拳论》时称:“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武艺之末也。
“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不仅指身体姿态的运动轨迹状态,也是一种理性、包容的性情修养,是对待生活与理想的的客观述求。内养性情、外练筋骨的养身思想和健身之道在当代也具有积极意义。
4 损伤辨证论治,着眼运动学机制
拳术有内外家之分,中医骨伤科亦有内外治两大流派。内治者,观脏腑肢节之系以治;外治者,察肢伤及内以辨。故明薛己之病案记录,皆循迹以考内变,为内治法之代表人物。郑怀贤教授则主张,伤科疾病的辨证论治,其核心病机应着眼于伤病产生之机制、伤痛发作之机制。应更多地从肢体运动规律分析伤病的产生、发展和变化机制,是为外治代表之一。
《正体类要·序》[13]:“肢体损于外,则气血伤于内,营卫有所不贯,脏腑由之不和”。其所述急性损伤,虽有外伤肢节,内涉气血脏腑功能,但从因果角度而言,肢体伤损在前为病因为“本”,气血伤脏腑不和在后为结果为“标”。不从损伤机制探讨伤痛,而仅仅辨气血脏腑功能紊乱以调,则仅治标不治本。
骨关节肌肉伤病的产生、发展与变化,不同于其它系统的伤病。运动系统的伤病,尤其是软组织损伤,不仅仅是损伤性炎症问题,还与活动相关。几乎每例病患者都可以发现力学问题参杂其中,或是为伤痛的主要方面。与姿势、活动方式有关的伤病,更可从力学平衡中寻找缓痛、止痛和消除症状的途径。因此,从运动学角度研究与探讨骨关节肌肉伤病的机制,不仅能更恰当地认识伤痛的产生、变化与发展,更能指导开展针对性防治措施。因此,源自于武医结合的体医结合学术思想,不仅仅是运动系统伤病的认识基础之一、更是选择与发展伤科治疗途径的重要思想源泉。
《素问·宣明五气篇》[12]:“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之伤。”五劳之伤,涉及内外因。药物调理仅仅针对内因而治,不除“五劳”外因,治疗效果也不显著。内科治疗思想重在内调脏腑气血功能,停止劳作。然而完全中止“五劳”并非临床医疗的目标,亦不现实。治病疗伤,应以重返社会,融入社会为目标,而不是简单地被动中断或脱离原有工作或生活[17]。单纯地停止活动,末医之目标;上善之选,当强内抗疲、调“劳”以适。因此,从武医结合思想出发,积极主动的有效治疗应是增强机体抗疲劳能力,同时调整疲劳活动方式而不需完全中止活动。但如何恰当地适度调“劳”,则必须具有相关运动解剖学基础,掌握相应的运动学知识。
腰肌劳损者,局部有腰肌的疲劳痉挛,内有气血脏腑功能失调。但仅仅从中医内科的气血脏腑功能失调辨证角度出发,很难应对腰肌劳损的产生机制和临床症状发生机制的差异,并且可能混淆二者的标本辨证分析,也无法明确药物、锻炼或是按摩等外治法的作用目标何在。从运动学角度分析腰肌劳损的产生机制,应是腰肌素质不能满足生理活动的需要(过度使用,不管是否运动员),伤痛的发生机制之一应是肌肉疲劳性紧张与肌肉组织缺血的恶性循环使然。因此针对两种不同的机制,单纯药物使用不能中断产生机制,必须在增强肌肉素质(非单纯肌力,而是根据患者具体的姿势活动方式而定)和减少过度使用之间找到平衡,做到武术所言“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
针对慢性劳损性运动系统伤病,药物内调脏腑气血功能,仅是治疗的一方面,更需配合增强机体功能和减少过劳活动,亦即开展针对性的运动防护与安全、功能恢复和功能促进。而此,不仅是郑氏伤科基础学术思想“武医结合”对运动系统伤病的整体论治指导,也是郑氏伤科整体论治的特色和优势。
骨关节肌肉系统伤病的临床医疗,不能只是简单地止痛消肿或(和)停止活动,而更重要地是恢复患者的活动能力,尤其对运动员而言,伤后功能锻炼和康复训练较一般人更具有特殊的意义和要求。消除和尽早尽量减轻创伤的功能障碍,弥补和重建功能缺失,设法改善和提高人体的运动诸方面功能,才是运动系统伤病的施治策略和方向。
扶正祛邪是中医的基本治疗原则之一。扶正,即指扶助正气,以增强机体的抗病和恢复能力。祛邪,常指祛除六淫五毒。骨伤科的运动系统伤病,其扶正祛邪理应具有专科特点,即应以医学审运动、运动察医疗的体医结合思想来指导扶正祛邪原则的开展和应用。扶助正气,就不单是脏腑气血功能的改善,更应强调骨关节肌肉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和增强,因此,身体素质的训练不仅是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和成绩的重要环节,也是伤病治疗的重要内容。祛邪也不仅仅是祛除风寒暑湿燥热火之六淫五毒,更应分析专项活动对机体尤其是骨关节肌肉系统的不良影响或风险。当然,专项活动不仅指专业或职业运动员,也包括普通人群以及日常生活行为方式(如前五劳所伤)。站在体医结合的角度看,运动损伤的发生总体上是身体素质与运动不相适应的结果;可以以均衡的全面身体素质尤其是专项身体素质训练保护专项训练的安全;根据具体运动员的情况,在全面身体素质训练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专项素质训练[18-19]。
普通人群的网球肘是骨科临床中常见软组织劳损性损伤,运用按摩、针灸、封闭和外用中药都能取得明显的疗效,但复发率很高。究其原因,不管是家务劳动、搂抱幼儿还是打羽毛球等活动,根本因素在于前臂伸肌群的力量和(或)耐力不足,肌肉功能的下降不足以耐受日常生活和运动中的负荷,分别为内因和外因。因此,除前述抗炎治疗外,增强前臂伸肌力量素质非常重要,是改善和维护网球肘患者在日常生活和运动中获得良好肘关节功能的基本条件,强固运动功能以治本。当然,针对行为方式的外因,通过技术动作分析,可予以调整和转换。如,羽毛球运动者可以增强躯体屈曲力量以减少扣杀时的前臂负担,搂抱幼儿者可以在不同前臂旋转位置转换并交替使用以减少前臂伸肌的疲劳。
基于历史的客观现实出发,“武医结合、体医渗透”能更好地发展身体素质、开展康复指导,在全民健身、运动创伤防治中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20]。诚如朱熹在《周易本义》中述:“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载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错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3]
[1] 李一忻.周易本义(第1版)[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366-367.
[2] 太极拳全书(第1版)[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716-721.
[3] 郭建勋.周易译注(第1版)[M].广州:广州出版社,1997,483,521.
[4] 林语堂.国学拾遗(第1版)[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18.
[5] 陈鑫.陈氏太极拳图说(简体版)[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4.
[6] 刘建生.史记精解[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2,654.
[7] 周明鉴,杨东方,王婧文.杏林拾趣[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3,132,135.
[8] 张继祥,曾一林.杨天鹏骨伤科治验心法[M].山西: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1-4,102-107.
[9] 侯乐荣,解勇.郑氏伤科理论与临床[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129-150.
[10] 吴诚德,乐秀珍.练功与养生[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2,2-19.
[11] 梁岷,解勇.伤科推拿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4,13.
[12] 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130,31,242,154.
[13] 丁继华,单文钵.中医骨伤历代医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307,219.
[14] 冉德洲主编.郑怀贤医著集粹[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156-231.
[15] 李生绍,陈心智.黄帝内经灵枢[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7,19,72.
[16] 李宗述.体育康复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21-25.
[17] 黄晓琳,燕铁斌.康复医学(第5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5.
[18] 解勇.青少年短跑运动员膝踝部损伤与安全防范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2):73-75.
[19] 解勇.中国女子曲棍球队的伤病特点与康复对策[J].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0):38-40.
[20] 苏全生,解勇,何春江.体育院校医学专业“医体结合”的改革实践[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1,27(5):44-46.
(编辑 孙君志)
Reflection on ZHENG Huaixian’s Thoughts on Traumatology of Integrating TMA and TCM
ZHANG Yaohong, HOU Lerong
Professor ZHENG Huaixian devoted his whole lif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TMA)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and this makes us think about how to integrate TMA and TCM. Since both TMA and TCM are based traditional Chinese philosophy in terms of methodology, it is natural for both TMA and TCM practitioners to use “hardness and softness supplementing one another” and “balancing Yin and Yang” as their common codes of conduct. The commonalities and consensus that Gongfu (great skills by great efforts) and Li (force) share has implications for developing TCM orthopedic doctors hand skills through practicing TMA. Some TMA Taolu (routes) can be used for fitness and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traumatological injuries, it is a better way to analyze the caus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the injuries based on the law of body movements. The history of integrating TMA and TCM has far-reaching practical implications and functions.
ChineseOrthopedicsandTraumatology;TMA;IntegrateTMAandTCM;ZHENGHuaixian;AcademicThought
G804.5 Document code:A Article ID:1001-9154(2016)02-0098-05
张耀红,硕士,研究方向:运动医学,E-mail:531984997@qq.com。
成都体育学院,四川 成都 610041 Chengdu Sport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41
2015-11-15
2016-01-20
G804.5
A
1001-9154(2016)02-00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