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英语人才培养现状分析①
2016-11-28陈翠霞成都体育学院四川成都610041
陈翠霞(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体育英语人才培养现状分析①
陈翠霞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随着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在国内举办的国际体育比赛逐渐增多,体育英语专业人才匮乏的状况逐渐凸显。根据此背景,该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等,对体育院校中体育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以及赛事翻译实践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该文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期望对培养大量高素质的体育英语翻译人才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
体育英语 体育院校 人才培养
由于国家对体育事业的大力倡导,以及体育国际化的发展,为了促进体育赛事与世界接轨,培养出既精通体育又能熟练掌握运用英语的人才显得愈加紧迫。为了更好地适应这一新的发展形式,各体育学院开设了体育英语这一特色专业。同时,在体育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在此具体分析并提出一些具体建议,希望对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1 当今社会对体育英语人才的需求
体育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对体育工作者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与国际友人沟通交流的工具。根据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得出以下体育项目领域对体育英语人才的需求量较大。
(1)体育健身俱乐部。涉外健身俱乐部工作的健身教练和健身顾问,在为外籍健身人士提供健身指导时,仅仅掌握英语沟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定的体育健身项目的技能。目前,对专业健身技能掌握到位的健身教练相对较多,但同时兼顾英语交流能力的人数不足,这就需要各体育院校输出综合型的体育健身人才。
(2)体育旅游项目。随着体育全球化的发展,出入境体育旅游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涉外体育旅游旅行社逐渐增多,这就对体育外语人员的需求量扩大。体育旅游主要包含体育资源、民族体育项目旅游以及大型体育赛事旅游。
(3)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承办。体育英语人才在大型体育赛事的承接,赛事活动的举办以及赛事服务体系的建立中显得供不应求。
从以上项目对体育英语人才的规格要求来看,不仅需要体育英语人才具备高水平的英语沟通技能、扎实的体育专业知识,还要求体育英语人才自身拥有高标准的综合能力。
2 人才培养过程中发现问题
该研究以我国大多数体育学院中的体育英语专业为例。各院校开设此专业的时间相对不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但这些问题的发现为未来更好地促进体育英语专业输送大批体育英语专业人才奠定了基础。
2.1专业培养目标的规格和要求相对较弱
良好的课程设计是培养合格专业人才的有效手段,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体育院校的体育英语专业与各大综合性院校的英语专业不同,所以,体育英语课程的设置不能照搬其他英语专业课程的设计模式。体育英语专业要充分利用体院院校的体育资源与环境,实现以体育为目的,以英语为手段,更好地体育事业的发展服务。需要体育英语课程的设置更具有专业性和针对性,要求学生在夯实英语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体育专业知识,将英语与体育灵活的结合,提高学生兴趣,彰显体育院校体育英语专业的特色。
2.2体育英语翻译人员的综合能力相对较低
体育赛事翻译人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功底,达到英语专业听说读写能力的要求,还要掌握东西方文化间的差异,减少因文化差异造成的翻译失误。另一方面,翻译人员的汉语语言表达能力还需提升,对英语的理解透彻,同时又能用汉语准确地表达出来又是对译员的另一种能力上的要求。
对体育专业知识掌握不到位,不能将英语知识转换运用到体育比赛实践中来,缺乏相应地转换协调能力,这是体育英语专业学生在实践中出现的另一问题。在不同的体育比赛中,队员、裁判、场地的具体称谓是不同的。例如:在棒球、橄榄球中的裁判用umpire表示;在篮球、足球、曲棍球、拳击、摔跤中的裁判用referee表示;而田径中的裁判则需用judge。同样,不同项目中运动员的称谓也不相同:sprinter(短跑运动员)、athlete(田径运动员)、surfer(冲浪运动员)、ball player(球类运动员)。对各项体育赛事的专业知识熟练的掌握才能有利于赛事的顺利开展。
2.3体育英语专业学生应变能力不足
大型国际体育赛事是由体育赛事主办方、赛事赞助商、赛事参运动员、赛事志愿者、赛事传播者、赛事观赏者等共同参与组成。这就要求体育英语翻译人员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语言功底,还要具备应对各种临场状况时的应变能力。
3 体育院校体育英语人才发展对策
3.1制定具体的体育英语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要根据颁布的高等院校教学培养方案等相关纲领性文件的要求,兼顾体育院校的教学资源、教学思想以及目标特色,培养出高质量经得起实践检验的体育英语翻译人才。依照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捷径。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中应明确规定体育英语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运动项目中来,充分利用学校的场地和教学资源,选择自己喜欢并擅长的一门体育项目,并与体育英语相结合,充分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3.2加强体育院校的师资力量建设
“双师型”是很多体育院校提出的教育理念,依据这一理念引进不仅掌握英语专业知识精通体育项目,还能将英语知识与体育赛事灵活结合运用的双技能教师人才。这样能将体育赛事的产生历史、竞赛规则、场地等用英语灵活地讲授给学生,让学生感同身受。
3.3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兴趣
针对体育兴趣问题,该文通过问卷调查法对郑州大学体育学院体育英语专业2012级到2015级的学生进行了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共135份。其问卷中表示对某一体育项目非常感兴趣的占总比例的14%,比较感兴趣的是32%,一般的是37%,持不太清楚的比例17%。从此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一般感兴趣和不感兴趣的比例要高于50%。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迫切。因此,体育院校要积极发挥自身的优势,利用学校体育教学资源提高体育英语专业学生对体育项目的兴趣。
同时配合良好的教学方式,使用难度适宜的体育英语教学视频以及体育英语新闻报道等教学资源,吸引一些未曾接触过体育英语项目领域的学生注意力。郑州大学体育学院的任锋副教授定期安排学生参加体育资料的翻译编写实践,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赛场上熟悉体育赛事的运行规则、场地设备等,进一步增加学生对体育项目的熟悉度,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对体育英语的学习热情。
4 结语
体育院校开设的体育英语专业,虽然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但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实施、师资建设、体育英语人才的综合能力提高等方面依旧存在不足,仍然需要从其他成熟、突出的专业建设领域借鉴发展经验。面对体育全球化的机遇和挑战,体育英语专业需要更加努力,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壮大自己,才能为国家培养出需要的高素质的体育英语专业人才。
[1]陈珊.高等院校英语专业课程改革和设置[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2.
[2]肖腊梅,刘建平.体育英语词汇特点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4):174-176.
[3]李晶,田慧.体育英语专业的定位与课程设置[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7):76-77.
[4]姜洋.体育英语词汇特点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 (4):98-100.
G80-05
A
2095-2813(2016)08(a)-013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2.137
陈翠霞(1991—),女,河南郑州人,研究生在读,方向:体育赛事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