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应用分组教学的策略分析①

2016-11-28韩健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33期
关键词:羽毛球分组教师应

韩健

(南京审计大学体育教学部 江苏南京 211815)

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应用分组教学的策略分析①

韩健

(南京审计大学体育教学部 江苏南京 211815)

伴随我国当代体育的进步,羽毛球运动受到高校学生的喜爱。为了顺应当代体育领域发展的趋势,在高校中进行羽毛球教学是势在必然。在羽毛球教学中融入分组教学法,不但与素质教育的要求是吻合的,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竞争力以及终身锻炼理念。笔者融合教学经验,在该文中对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应用分组教学的策略进行了解析,以此来提升羽毛球教学的实效性以及教学质量。

高校 羽毛球 分组教学 策略 解析

羽毛球课程在高校是一门热门的体育选修课程,羽毛球项目不但能够强健学生体魄,还能够强化学生的身体协调性。我国高校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教学也呈现出全新的风貌。而目前,因为大部分学生对羽毛球的学习都处于起步阶段,技术底子并不出众,在教学实践中给教师带去困扰,并且讲解羽毛球技战术也变得更为困难。在如此背景下,对羽毛球教学模式进行改良极为关键,而分组教学法就是高校羽毛球教学的首选教学法。

1 高校羽毛球教学中的难题

1.1 教学目标不清晰,学生的差异性没有得到重视

毋庸置疑,高校羽毛球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学会羽毛球的基本运动套路以及基础技能。然而大多数的体育教师仅仅看重学生在学习羽毛球过程中对应的运动量,而忽视了学生羽毛球技能的培育,对学生的技术指导往往只停留在表面,这让学生在上完羽毛球课后,对羽毛球运动依然是一知半解。

而且,一些体育教师过于强调学生的均衡进步,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学生的实际状态来说,其对羽毛球都有着极为强烈的好奇心,并且是真心想学好羽毛球课程,然而因为其运动能力有所差别,在灵活度、协调性以及反应时间等层面都有着差别。教师在教学阶段,对所有学生都一视同仁,并以相同的标准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会让学生的学习自信被打击,长此以往会对羽毛球运动产生抵触情绪。

1.2 教学内容庞杂,教学课时不足

高校羽毛球项目牵涉到的技术动作繁多,在羽毛球教学中应让学生了解步法、后场、网前、扣杀、控制球、吊打等基础动作。而普通高校编排的羽毛球教学课时较短,除开课堂上的理论讲述外,学生在场上锻炼羽毛球技能的机会少得可怜。而羽毛球运动技术含量高,技术要求极为苛刻,变换技巧多、速率快,学生不通过上阵历练,是无法领略羽毛球的魅力的。

此外,一些教学动作的难度较高,例如:后场杀球动作,其对学生的反应灵敏度、腰腹以及手臂的力量、身体的协调程度要求较为苛刻,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学习起来难度较大。在极短的课时中,如何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动作要领,是教师应首先解决的难题。

1.3 缺少教学场馆,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羽毛球学习必须在正规的场馆内完成方能体现成效,羽毛球场馆的关键性毋庸置疑。当前,高校大学生对羽毛球运动极为偏爱,然而受到场地的限制,其对羽毛球的兴趣将会大打折扣。

从当前情况来说,尽管大部分高校场馆均对学生开放,然而羽毛球运动必须在室内进行,而规范的羽毛球场馆可能只有1~2个,这让羽毛球的教学受限情况极为严重。此外,一名体育教师班上大概有30位学生,教师的演示、讲述很难照顾到所有学生,这也导致教学进度停滞不前。

2 高校羽毛球教学中应用分组教学的策略探析

在高校羽毛球教学中使用分组教学法,往往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其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能够让学生的羽毛球技巧变得更为纯熟。而且,对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的培养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这类运动能力会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或生活中受益匪浅。而笔者认为分组教学,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2.1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现代高校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其身体素养、教学背景都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一部分学生在进入大学校园前就打过羽毛球;而一部分学生对羽毛球运动还较为陌生。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从其具体状况以及运动能力着手,让羽毛球教学有的放矢。

此外,从学生的个体差异着手进行教学,也与素质教育理念不谋而合。在分组教学准备阶段,教师应评估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身体状况、心理素质、技术掌握程度等,为分组学习奠定基础。

2.2 科学设计分组方案

在设计羽毛球课程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依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方针,将班级同学分为几个小组。教师不但应权衡到教学分组方案的合理性,还应权衡到分组教学的可行性。而分组方案并非不能变动,设计教学小组时,应注意灵活变通,应搞清楚学生的学习意愿以及承受水平。教师应组织一部分小规模竞赛,并让小组间互相切磋,之后教师在学生竞赛阶段多观察,并做好记录的工作,洞悉学生技术动作的缺陷,再根据这类缺陷微调小组成员,让学生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扬长避短,共同进步。

2.3 强化教师的指导功能

分组教学并非任由学生在学习阶段自主探索,教师的指导与监督也极其关键。在分组教学阶段,教师应秉承“由点到面”的教学模式,根据每组学生的相同特征,对学生提出的相同疑问进行统一回答。而且,教师还应关注羽毛球场馆的设置,融合场馆的特色矫正学生的羽毛球动作,让其对自身的动作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提升。

此外,从某种视角来说,分组教学有着特定的标签效应,因此教师应关心、信赖每一名同学,尊重学生,通过立体交叉的组内与组间对抗,让学生通过切磋来与同学共享羽毛球学习心得。当学生遭遇难点时,教师应旁敲侧击,解答学生的疑惑,让其体会到羽毛球的趣味性。

2.4 对学生进行中肯评价

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是分组教学的初衷,也是最终目标,而教学评价在教学阶段极为关键。分组教学视域下的教学评价应注重共性与个性的协调统一。共性目标能够映射国家的基础准则与统一需要;而个性目标能够映射出对学生性格的尊重。

在羽毛球教学评价阶段,教师不应只看重学生在羽毛球运动方面的技术能力以及战术运用能力,还应评价其学习心态、发展状况,让教学评价能够中肯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够获得有价值的反馈信息,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羽毛球运动水准。

2.5 自主式分组

在以往的高校羽毛球教学阶段,依照学生身高进行分组的模式较为普及。而目前的模式是:让学生依照场地器材以及具体的教学环境,自主分组,这是目前较为流行、又深受学生喜爱的分组模式。如此分组,能够让学生间进行沟通,拉近学生间的距离,让课堂氛围更为热烈,还可以提升小组的向心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提升教学质量。

3 结语

综上,高校羽毛球教学中使用分组教学法,能够培育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学习阶段能够保持专注,这也为其日后的学习与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应在分组教学中,掌握好度,不能让课堂失控,变成“菜市场”,应在一定的秩序下完成分组教学。

[1]王金花,孙东业,赵嘉,等.终身体育教育视阈下高校羽毛球教学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4):74-75.

[2]张玉强,陈有忠.安徽省高校教职工羽毛球开展现状探究——基于安徽省教育工会中片高校、附院首届教工羽毛球混合团体赛情况的调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7):109-110.

[3]杨明.大学生羽毛球运动参与者的价值取向的研究——天津市高校羽毛球课程发展对策与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4(12): 5-6.

[4]刘喜林.论我国高校羽毛球运动的学校体育文化和群众体育文化价值[J].体育时空,2013(11):29-30,32.

[5]马慧敏.高校羽毛球选项课教学现状及改善对策研究——以山西省高校为例[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5): 109-112.

G807

A

2095-2813(2016)11(c)-004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33.048

韩健(1963,4—),男,汉,江苏南京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羽毛球分组教师应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羽毛球
打羽毛球
分组搭配
飞行的羽毛球
怎么分组
教师应如“水”
Effects of total soy saponins on free radicals in the quadriceps femoris, serum testosterone,LDH,and BUN of exhausted rats
分组
打羽毛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