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如何培养和提高青年学生的耐久力

2016-11-28范丽英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10期
关键词:耐力跑步体质

范丽英

(大连海洋大学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3)

试论如何培养和提高青年学生的耐久力

范丽英

(大连海洋大学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3)

耐久力也称耐力,是指人对紧张体力活动的耐久能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也就是对抗疲劳的能力。耐久力是体质健康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跑步则是提高耐久力的核心项目之一。跑步作为人类最简单、最方便的运动形式,具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锻炼学生意志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健康价值。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总体部署,每年的春夏之际,在全国各大、中、小学校,都要对在校学生进行《学生体质健康锻炼标准》的测试工作,为决策部门提供准确的第一手数据,以作为党和政府制定各项相应政策和决定的手段和依据。作为大学的体育教师每年都要对在校的4个年级的学生进行4项身体素质的达标测试和相应的身体机能水平的测试。然而,常年的测试结果总体反映出学生的整体身体和机能水平不宜乐观。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素质呈逐年下降趋势,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耐久力指标连年下降;学生超重与肥胖的比率继续增加;视力不良的学生比率也居高不下。截至2013年的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的大部分指标止跌回升,个别指标有上升的趋势,而大学生身体素质仍在持续下降,特别是表现在耐力素质、力量素质、柔韧性素质等方面。大学生的整体成绩甚至低于高中生。

青年学生是国家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祖国的未来,关系着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国民素质,是实现国家强盛的重要群体,提高他们的身体和机能水平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1 引发青年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

(1)国家教育体制的不健全,片面追求升学率,一味地集中学习文化课课程,一切为高考服务,教育的氛围和目的就是升学率、如何备战高考,整个社会重智育轻体能。学生从小受大环境的影响,在身体不断生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缺少相应的体能训练和学习,使身体发育和体育能力不能同步增强,造成两者不同步。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不同步的差距会更大,使之在速度、力量、耐力等素质方面低下,这也是大学生的体质状况不及中学生的原因。

(2)自我调节能力不足。在自我掌控的大学生活中不能自觉建立一个良好的作息时间,生活不规律,玩游戏和聊天占据了学生的课余时间,因此在课余时间很少运动,造成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不断下降。

(3)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使得独生子女骄纵,意志力薄弱,抗挫能力不足,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担当,做任何事情不是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而是寻找捷径和便利,甚至为了逃避困难而弄虚作假。

(4)缺少必备的综合健康知识学习和掌握。在青年时代体育运动对提高身体素质、强身健体有积极作用,但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无端消磨着大好的青春时光,甚至为了追求所谓的潇洒和美丽而伤害身体却浑然不知。

(5)大学体育教育中学习运动项目的知识技术较多,但缺少有关耐久力锻炼的内容和方法。加之成绩评定工作的不完善,造成学生怕苦、学习懒散、不重视,没有压力感。

2 如何运用耐久力来提高青年学生的健康体质

2.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体质健康意识

学生体质下降并不是偶然现象,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是重要原因之一。要全面提高青年学生的健康问题,就必须要改变社会上对体育认识的偏差和误区,形成体育锻炼有益于学习、健康体魄才是学生学习的前提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应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学校体育法规落到实处,创造良好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大环境。

2.2体育教学中有目的地安排耐久力的训练

通过安排耐久力的训练来提升青年学生的奔跑能力,提高心脏和肺脏的功能,因为耐久力是培养青年学生综合健康水平的最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可以说,耐久力训练是其他任何项目都无法比拟的一种由身体外到内的全身心的训练。青年学生的身体耐久力水平普遍较差,为改善这一状况,高校在体育教学中应加强耐久力的练习。然而,长跑是一项动作单一、不断重复而且在练习时要承受较大身体痛苦的练习项目,学生一谈到长跑就会望而生畏,甚至产生恐惧心理。如何让学生们打消顾虑,提高学生对耐力跑练习的兴趣?通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有以下4点体会∶(1)教师在每次体育课中,运用课前的准备活动进行至少800m的慢跑活动,告知学生2圈的体力分配并结合自身状况来完成,第1圈60%的速度、第2圈80%的速度,体育教师进行逐一了解和把控,逐渐提高学生完成这一练习的效果。(2)选择一些带有连续奔跑的游戏项目,像“贴膏药”“喊数抱团”等,让学生在有趣味、有竞赛的活动中进行跑步锻炼,减少疲劳的感觉,提高耐久力。(3)体育课的后半段在田径跑道上选择各种奔跑的方法来进行耐力练习,如进行变速跑的练习,要求直道加速跑、弯道小步慢跑。加速跑要用出自己的全速奔跑,而小步慢跑是为了缓解加速跑带来的身体疲劳并为下一个加速跑积蓄体力。根据学生个体情况,选择圈数来完成。(4)开设足球课或选择足球的运球以及小比赛来提高学生耐久力水平。经常参加足球运动能改善人的神经、呼吸、血液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还能发展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是促进健康、增强体质的有效手段,对学生内与外的身体改善以及耐久力的加强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足球运动本身运动量和强度大,对抗性强,按部就班地套用在一般学生身上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宜实施的。因此,选择一套适应普通学生的以提高耐久力的足球训练方法是至关重要的。基本技术的传授要讲究实效,应选择一些常用、易学的动作,如运球、停球、踢球中最易接受的动作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术进行简单地比赛。还应讲解简易的比赛规则,在比赛中经常出现的,如掷界外球、任意球等。另外,在选择比赛场地和时间上要选择适合学生的身体条件和特点,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在奔跑中获得健身和运动的快乐。最后应根据学生掌握和运用程度,增加一些个人技术和简单的战术集体配合,让他们在增强自身心肺功能的同时,磨练意志品质、塑造完美人格。

在练习和课余锻炼中,每一位学生严格遵守体育锻炼的科学性是非常重要的。要对体育锻炼时所确定的目标合理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锻炼内容、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合理地安排好体育锻炼的时间,掌控好锻炼的效果,在有序、科学的锻炼中提高自身的耐久力。为学生开设有关综合健康知识的课程和讲座。青年学生正处在吸收多方知识、身体特征已经基本发育健全,但心理素质极为薄弱以及综合知识匮乏的关键时期,从理论上应让广大学生了解健康的真正含义和意义,了解生殖健康方面的常识和生理知识,理解人身体的特殊意义、体质健康对人生每一个特殊阶段的重要作用,懂得具备健康稳定的人格、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广博的生活常识,在学习期间能自我生活的调节和控制,并且还能运用所学知识帮助身边同学处理和指导一些问题。让学生从思想和意识上时刻懂得保持健康稳定的身体状态对他们当下的学习、生活以及今后工作、婚姻、家庭、养育后代等人生道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求把体育锻炼作为自己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并坚持一生。

3 结 语

持续地跑步对增强学生耐久力的重要性是任何方法都不可替代的。研究认为,跑步具有极其深远的经济效益和实用效果。忽视跑步训练,是耐久力下降的重要原因。体育教育者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循循善诱的心理引导等手段,能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达到增强其心肺功能和耐久力的目的,为国家培养拥有健康体魄的下一代。青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生力量,培养他们的跑步意识和习惯,是提高国民整体健康素质的有力保障,可体现一个民族的综合实力,是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

G807

A

1674-151X(2016)10-091-02

2016-08-22

范丽英(1961~),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女生健康。

猜你喜欢

耐力跑步体质
倍耐力原配世界最强动力超豪华SUV——全新阿斯顿·马丁DBX707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做到七点跑步不伤膝
热天跑步防中暑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速度耐力训练的生物化学分析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的竞技特点与训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