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散打的健身性探索高校散打课程教学的新思路

2016-11-28李志芳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10期
关键词:竞赛运动员运动

李志芳

(惠州学院体育系,广东 惠州 516017)

从散打的健身性探索高校散打课程教学的新思路

李志芳

(惠州学院体育系,广东 惠州 516017)

散打是一项以摔、踢、打为主要技术的对抗性运动,近年来在我国获得了较为迅速的发展,在各项赛事成功举办的背景下更获得了较高的关注度。散打逐渐进入到了各大高校当中、成为了其中的主要课程内容,而就目前来说,由于其在高校发展时间较短,所开展的效果还较为有限。对此,需要人们积极转变思路,对散打课程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地优化与转变。

1 散打运动健身价值

通过散打运动能够对人的身体素质进行有效地提升,经常开展散打运动,将提升人的骨密度以及骨骼,在对骨骼抗压、抗折以及抗弯能力进行有效提升的基础上改善血液循环,以此使肌肉具有更为有力以及粗壮的特征。在此项运动开展中,人将消耗更大的能量,在新陈代谢速度加快的情况下对氧的补给也具有了更高的需求。对此就需要能够对呼吸频率进行积极地加快,使更多的肺泡能够参与到工作当中,在使呼吸机收缩幅度、力量加大的基础上增加肺活量。

在实际进行散打训练的过程中,训练者血液循环速度将会加快,以此对运动在能量方面的需求进行满足,这就需要能够从功能以及结构角度改善其心血管系统。同时,散打运动并不仅仅是力量以及技术上的对决,对于智能水平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当人经常参与到散打比赛当中时,不仅对其大脑的供血状况是一种积极的改善,且能够以在对人应变能力、思维水平进行提升的情况下对其大脑机能的衰变起到较好的延缓作用。此外,其也是一项具有较强攻防攻击性的运动。通过学生参与到其中,则能够对自强、自信能力进行积极地提升,如果遇到身体遭受侵犯的情况,能够在防身自卫方面发挥较好的作用。

2 高校散打课程开展情况

2.1训练条件简陋

虽然不同于“三大球”项目,但散打对于场地也具有一定的要求,而很多高校在散打课程开展中,还是将散打的场地设置在室外,并没有专门的场地。训练设备方面,除了散打训练必备的手靶以及脚靶之外,在护具以及沙包的数量上也不是很多,因此对教师实际授课的内容产生了一定的限制,在本校同其他学校间学生的实战交流也存在着制约影响。此外,在部分高校中,教师数量也受到限制,专职散打教师仅仅只有几人,更多的是兼任。该种情况的存在,也对散打运动在高校中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2.2缺少竞赛交流

对于散打这项运动而言,其具有着攻防技术性较强的特征,如果人们对散打这项运动不了解,则经常会认为该项运动在练习中会对人体产生较大的伤害,在此种错误观点的指引下,很多高校在散打运动开设后就没有开展散打运动的相关竞赛。事实上,在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散打运动不断的成熟背景下,散打这项运动的保护措施也具有了更为完善的特征,且在发展中存在着科学以及普及的特点。在散打教学中,班与班、校际间的适当竞赛交流可以说是十分必要的,不仅是对散打训练教学成果进行检验的有效手段,也是对散打这项运动进行普及的有效途径。而如果缺少班与班、校际间的适当竞赛交流,则将在缺少运动竞赛平台的情况下对该项运动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限制,使得很多学生虽然经过训练获得了较好的散打运动能力,但却因平台的缺乏无法展示技术、提升技术。

3 高校散打课程与竞技散打的区别

3.1练习目标

对于竞技散打来说,由于其为竞技特征,运动员在一切训练中则会都向着成绩看齐,对此运动员无论在生活、训练还是营养方面的目标都是为了获得更好的运动成绩。而在高校散打教学中,成绩则并不是唯一,健身以及娱乐也是散打课程开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3.2练习内容

近年来,竞技散打运动在技战术方面具有着较大的变化与发展。在此种情况下,教练在竞赛散打中则需要根据运动员特点的不同以及即将面对的比赛对手、级别以及其他方面因素的不同对训练内容进行制订,以此进一步提升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在小级别散打比赛中,由于小级别选手动作相对较为迅速,对此在训练当中则需要做好速度方面的练习,并在保证速度的基础上进行击打力量练习。而在高校散打教学当中,由于练习的最终目的并不是参赛,对此就需要将训练目标放在技术的使用以及自身的保护方面,保证在掌握散打技术的同时也能够较好地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

3.3练习年限比较

对于专业的散打运动员来说,其在很小的年纪就开始训练,一般只有十一二岁,并在十七八岁时才逐渐出成绩,甚至更长时间。说明对于散打选手来说,从一个入门者发展成具有竞争力的选手,需要进行5、6年以上的系统训练。而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其进入到大学时就已经错过了最佳的练习年龄,且并不是专职训练,同时具有着较为繁重的学习任务。该特点需要教师能够把握此特点,保证能够在较短的课程时间当中将重点技术内容传递给学生。

3.4身体机能比较

作为专业的散打运动员,其在经过长时间的系统训练后,在身体技能上同普通学生具有非常大的差别。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其之前根本没有接触到散打这项运动,更多的是想通过散打运动的练习获得身体素质的提升,这也是教师实际教学中需要把握的一项要点。

4 高校散打课程教学新思路

4.1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在散打训练中,拳法、摔法以及腿法可以说是散打训练中的主要内容。对于不同技术类型来说,在训练中都可以将视为具有独立特征的技术层面,在难易程序方面并不存在区别,同时,不同方式间也具有着密切的联系,即都对训练者跨部以及腰部的转动、身体发力非常注重。对此,在实际散打教学过程中,无论先进行的是哪一种技术类型,对于其他技术来说都具有着积极的铺垫作用。如果将散打摔、拳、腿其中的一项技术进行组合性的模块教学,在对该内容做好教学、评价之后再进入到下一个模块教学,则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当中不仅能够对所有的技术类型具有掌握,且能够在运动的过程中对该项运动所带来的兴趣进行充分地体会。

4.2制定竞赛规则

在高校散打运动训练的规则方面,当然不能够同实际散打比赛一样,而是要保证规则能够符合教学以及学生安全保护方面的要求。对此,可以对空手道“点到为止”的规则进行借鉴,避免学生因练习散打时间相对较短、基本功不扎实以及经验方面的缺乏导致出现运动损伤情况。在散打竞赛的不断开展过程中,教学也需要能够在每次竞赛活动中积极总结,对散打竞赛规则进行不断完善与优化。

4.3教学方法多样化

在散打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技术动作质量可以说是散打教学中的一项重点,是教师积极要求的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参加到未来实战的重要技术要求。对此教师需要对现有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通过教学方式多样化的应用对学生在基本技术动作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枯燥感进行减轻,并在此过程中获得练习兴趣的提升,如通过搏击操的创编,组织学生在课堂上共同对其进行学习,能够帮助学生在搏击操的练习过程中更好地对散打发力部位进行感受,并逐渐获得散打协调性以及节奏感的提升。

5 结 语

散打是目前较为热门的一项运动,无论是市场关注度还是此项运动自身所具有的健身运动特征都具有着较好的学习价值,非常适合成为高校中的一个体育项目。本文从健身性角度入手,对高校散打课程教学的新思路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作为散打教学人员,需要能够在高校散打健身目标进行把握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安排,并通过适当竞赛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散打教学效果。

[ 1 ] 郭辉.散打运动的专项特点及训练规律初探[ J ].当代体育科技,2016(10):77.

[ 2 ] 任晓楠,林大波.沈阳市部分高校散打运动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6(8):199-201.

[ 3 ] 商聪.普通高校散打课教学常见问题解析[ J ].中国校外教育,2016(2):33-34.

[ 4 ] 孙佳.山西省普通高校散打社团开展现状调查研究[ J ].搏击,2015(5):44-45.

[ 5 ] 陈其玉.散打训练对散打运动员品格塑造[ J ].知识文库,2015(24):167-168.

G886.9

A

1674-151X(2016)10-069-02

2016-08-02

李志芳(1968 ~),副教授,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与训练。

猜你喜欢

竞赛运动员运动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不正经运动范
创新思维竞赛(3)
创新思维竞赛(6)
运动员
古代都做什么运动
疯狂的运动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