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体育教育中的人本教育
2016-11-28王佩珍运城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运城044000
王佩珍(运城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运城 044000)
简析体育教育中的人本教育
王佩珍
(运城市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运城044000)
本文从人本教育的概念入手,通过分析当前学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重构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和目的之间的关系,注重学生个体差异性,注重隐性体育课程的全方位运用,以期符合以人为本的教育时代潮流。
1 研究背景
人本体育是人们对体育的一种概念性理解,21世纪的体育概念,应当体现时代性。随着社会多元价值观的出现,不断重视人的主体性,因此,新时期的体育观念出现了新的视角,从先前较多关注体育对人的生物性效用转变到日益关注体育对人的社会性效用上来。
人文体育观的应运而生,是人民在不断地体育实践中所客观产生的以人为本的科学精神,它注重人的尺度标准,以人为体育发展和应用的核心目的,注重人文关怀,通过体育来达成人的全方位发展,做到关心人、重视人、尊重人和爱护人。人本体育的实质在于强调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对体育的认知和实践建立在人的尺度上来,按照人的本质属性去实践体育锻炼;重视人在体育实践中的主体位置,注重体育是用来促进人全面发展的工具性应用,在我国其本质就是用来实现人的现代性发展。
2 当前学校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教育从诞生以来,就是社会关注的一门学问。其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份子,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物,是特定文化背景下反映当权执政者利益诉求的产物。从近代我国体育发展的历程来看,无不充斥着深刻的人文沉浮,尤其从近代中国体育思想史上可见一斑,历史车轮的任何一个痕迹所展现出来的特征,都能够在体育教育历史中找到印证。从体育史的角度来看,中国近现代的体育教育史,是一部为了获得民族独立,找回民族尊严的血泪教育史。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体育承担了救亡图存,强国强种的重任。
自近现代以来,体育教育长期处于教育大纲中的从属地位,但其核心功能是为了增强人民体质,让人们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去更好地建设四个现代化,其作用超越了教育性而走向国家性。因而,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更多地侧重于人的社会属性,强调集体主义、进取主义和协同主义3个方面,而这3个方面的侧重也强烈印证了体育教育所代表的国家从属性。强调体育的国家性和政治作用,是近现代体育教育过分重视体育的社会功能所致,其过分重视通过体育来锻造符合需要的社会人,实质是把体育教育以及整个教育系统概括为单一的施教系统,让教育成为培养一大批体格健壮而又有知识的社会服务人,而整个学校体系就成为一个加工场所,在这个过程之中,体育教育就是一个身体锻炼课程而已,这种观念存在了一个世纪之久并被人们的思维所接受。
在这种根深蒂固思维模式下,学生成为一个又一个所谓继承者,一代传一代,而人的差异性和人性的张扬性被严重忽视,人的各种喜怒哀乐被压抑和克制。种种迹象都是当时特定历史环境和物质基础下所产生的片面性体育教育观念,无可厚非而又无可奈何。
3 人本体育教育的重构
3.1人本体育教育注重解构学校体育教育的功能和目的之间的关系
自我国引进体育教育以来,我国的体育教育从来是目的和手段混为一谈。将强身健体作为体育教学的本质功能,并作为体育教育的客观规律来遵循,这是对体育教育功能的偏向性认识和人为误读,也是我们体育教学工作中掩耳盗铃的借口。经济和物质不断发展的今天,随着体育教育功能研究的不断深入,如何提高体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养和身体素养并行的教育理念开始应运而生,体育教学的步伐逐渐走向正规,这一理念的逐渐盛行也不断得到体育教学界的认可。随着体育提高心理素养和身体素养理念的不断实践和发展,更多的体育功能和价值不断得到拓展和认知。细分来看,体育教学的功能性价值除了包含的政治性、经济性和社会性价值之外,还应包含有心理性、文化性等多层次的功能。这些功能的不断实践和被拓展促使我们把以上的所有功能价值都囊括在体育教学的目标里来,以摒弃单一的强身健体目标论。在学界看来,部分体育工作中认为体育的本质功能就应当体现在强身健体,不注重强身健体功能就不成其为学校体育教育,这一观念抓住了体育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却忽视了体育的其他重要特点,是片面论的左倾思维方法论。我们从来不会撇弃体育的强身健体功能,我们是要在体育强身健体目标前提下,将一般的注意力集中在通过强身健体来承载更多的体育教学目标,并且让其能够体现以人为本,如锻炼心理素质、培养敏捷思维和注重发散性思维等。
言外之意,体育教学不和时代接轨,不与素质教育接轨,则会造成体育教学脱离教育整体系统而独立运行。这种情况的恶果是,无论我们体育教育者如何尽心尽责地将教学搞好,都不能够得到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反而会被学生所排斥、所唾弃。因为我们始终只注重他们的身体健康强壮与否,而忽视了他们所更加关心的个性化和差异化。
要跳出这种怪圈,就需要体育教育者注重以人为本,进行人本体育教育,要将体育教学紧紧围绕在学校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注重把培养一个强身健体的学生,转变为既注重身体又注重身心的体育教学目标上来。做到了这一转变,其实质意义在于要求我们体育教育者以什么样的思维和方法来充分发挥体育教育的本质功能和实效功能,而达成以人为本的人本体育教育。在人本体育教育理念下,体育工作中不再把强身健体作为工作的唯一出发点,而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和个体性,通过体育教学能够让学生既增强了体质,又发展了他们的个体差异性,让他们真正能够受益于此。
3.2人本体育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教学
人本体育教育应注重把学生作为教学的核心,把学生的学建立在学生的主观自觉性上来,注重拓展学生的独立性和创新性意识的发挥。因此,要摈弃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学生被动接受性,突破教学中教师的核心地位作用。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入手,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课程设置上,要特别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体验环节的设计,要改变传统课程设计上的单一性,转变到趣味性、实效性和方法多样性上来。
同时要注重,通过掌握学生的学习规律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从而有效地编排教学内容,以摈弃过份重视教学内容的连贯和逻辑性,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实效性和趣味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培养他们的体育爱好。在教学方法上,通过引进教育的先进理念开展互动式、对话式和研究式教学,以达到关注个人差异,实行差别化教学的目的,使得每个学生在教学中都能够充分受益。
3.3人本体育教学要注重对延伸性体育隐性课程的人文建设
隐蔽式课程概念的提出,是体育教学走进人本体育教学后所特别提出的一个教育科学概念,是近年来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热点。隐蔽性课程设计,又称潜意识课堂教学或关联式教学。其最主要的形式为体育文化和体育交往两种形式。在体育课程中,我们要充分注重主要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教学中的相互结合,要让隐蔽式课程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得以灵活地运用,要让隐形体育课程从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深入引导学生心理健康的养成和良好品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冯霞.人学视野中的人文体育观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04.
[2]肖焕禹,王胜利.现代体育运动的特征及21世纪发展取向[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1(3).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5-017-02
收稿日期:2016-04-06
作者简介:王佩珍(1987~),助教。研究方向:学校体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