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术操教学对学校学生体质的影响研究①

2016-11-28彭文峰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25期
关键词:武德武术体质

彭文峰

(江西省崇义中学 江西赣州 341300)

武术操教学对学校学生体质的影响研究①

彭文峰

(江西省崇义中学 江西赣州 341300)

武术运动是我国特色鲜明的民族体育运动之一,具有套路繁多、内容丰富的特点,同时还具有强健身体、自卫防身、对意志品质进行培养等多重功能。对于学校学生来讲,他们的体质正处在可塑性较强的阶段,体质锻炼对于学生的体质存在十分重要的影响。武术运动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日渐重要,许多院校将其纳入体育教学的必修课。该文主要针对武术操教学对学校学生体质的影响开展研究,分析了武术操教学的显著特点,探究了武术操教学对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进而对武术操教学效用提升的有效手段进行探究,以期能够为武术操教学的推广和学生体质的提升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武术操教学 学校 学生体质 影响

武术运动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同时也是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武术运动在自身具备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诸多功能的同时,还是我国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良好素材。在学校中开展武术操教学能够对学生的体质起到一定的增进作用,同时还能够对学生顽强、勇敢的意志品质进行培养,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

1 武术操教学的特点分析

1.1武术操教学的教育性特点

武术运动教学具有显著的教育性特点,其中武德教育是武术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里所说的武德,就是武术道德,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们在开展武术运动时应该要具备的道德品质与要遵守的道德规范。武德思想观念体现了它对运动主体——人的关注,对升华人格思想和净化人品给予足够的重视,这是我国的优秀传统。

武德是我国优秀的道德规范,对一代又一代人起着良好的教育作用,对他们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强化,促进他们自信、自尊、自爱的发展。在学校中开展武术操教学,能够利用武德教育与其他途径的思想教育相配合,对学校学生的个性体质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2武术操教学的内外兼修特点

武术操教学具备内外兼修的特点,这里所说的内外兼修主要指的是身心合一。武术教学内外兼修的练习方法是武术运动有别于其他体育运动项目的一个显著特点。武术运动在要求身体各个关节肌肉全部参与的同时,对心理也存在较高的要求。武术教学强调的是意识对动作进行引导,练习者的意志受其心理的支配,要求用心、专心,使其身心得到合一。在学校开展武术教学活动,要求学生将其外部肢体动作和内部精气神密切地联系在一起,这样能够使他们的身体得到锻炼,心理得到调节。

1.3武术操教学的终身体育特点

现阶段,伴随休闲时代的到来,人们对于自身的身体健康日渐重视,所以,时效性强,简便易行,能够使人终身受益的锻炼方法是十分关键的。作为武术运动这种传统的健身方法来讲,它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在学校开展武术操教学,学生能够按照自身的喜好对练习项目与练习内容进行选择,能够强健身体,增强体质。由于武术运动不受场地、季节等限制,如果学校的学生长期坚持,就能够成为其终身体育锻炼的有效方法。因此,武术操教学具有终身体育的特点。

2 武术操教学对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剖析

每一种事物都具备双面性特征,若是从具体实际出发,对矛盾的特殊性充分地考虑,就能够使该事物所具备的积极意义发挥出来,反之,将会出现很多的消极影响,而该文中所说的具体实际和特殊性主要指的是学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

2.1武术操教学对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的积极作用

武术运动包含全面的技法,学校学生习练武术能够使自身得到锻炼,对身体机能协调性的提升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武术教学所具备的娱乐观赏性特点能够使学生对自身不悦的情绪进行释放,使他们的压力得到舒缓,心理状态得到调节,在一定程度上对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产生起到避免作用。

武术操教学对练习者的武德培养是十分重视的,在武术操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将相关的武德思想向学生进行传授,教师通过对自身武德行为的良好体现与习武氛围的良好熏陶,使学生正确的武术学习观念、良好的道德情操与意志品质得到培养,对他们的人格进行完善,已达到使其心理健康水平得到增进的最终目标。

2.2武术操教学对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的消极作用

如果在武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将武术运动的竞技色彩进行淡化,而是倡导战胜对方的思想理念,对于学生武德的良好培养和习武观的正确树立将是十分不利的,只能是助长他们好勇斗狠的不良风气,这对于学生学生的体质发展是没有任何好处的。

3 对武术操教学功效提升的有效手段

3.1对武术操教学内容进行创新,对学生兴趣进行激发

武术运动博大精深,具有众多的门类和丰富的内容,能够为学校武术教学的开展提供丰富的参考素材。在选择武术操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对优秀的成果进行继承,还要同时代发展、学校条件、学生心理和地域环境等因素相结合,对武术教学的内容进行科学的、合理的改编和创新,只有新颖的、丰富的教学内容才能够获得学生的关注,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得到提升,进而使学生的武术学习持续性和参与性得到提高,增强学校学生的体质。

3.2对武术操教学的课时进行增加,对武术操教学质量做出保证

武术运动的技术动作有很多,通常是由多个动作组合而成,因而要重视每一个动作之间的连贯性。对于武术操教学来讲,学习的过程是比较复杂的,必须要经过多次的反复练习才能够达到熟练的程度。现阶段,武术操教学的课时是相对较少的,许多学校在安排课时时一般是一周1课时,也有学校是一周2课时,而一周安排3课时的学校是相对比较少的,武术教学课时少的情况使武术技术动作的整个连贯性遭到破坏,使学生对动作遗忘的概率明显提高,对学生学习武术的效果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按照本校的具体情况对武术操教学课时进行合理的增加是十分必要的,这样能够对武术教学的时间做出保证,加强武术学习的连贯性,为武术操教学对学生体质的增进起到一定的基础作用。

3.3对学校师资力量进行完善,提供一定的人力保障

在武术操教学中,教师是指导者、组织者,是能够对武术操教学效果产生影响的关键因素。因此,武术教师需要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较好的科研能力、稳固的基本功以及勇于创新的能力。但是笔者从相关调查中得出,当前学校武术教师的综合素质是有待提高的,需要他们对自身的修养不断地提高。能够使武术教师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有很多,例如,脱产进修、在职学习,等等,但是不管采用哪种学习方式,学习效果是需要有一定保证的。武术教师要密切联系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的具体需要,使其对自身综合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提升,这样才能够为武术操教学功效的提升提供一定的人力保障,使武术操教学为学校学生体质的发展更好地发挥积极的影响。

4 结语

武术操教学对学校学生的体质有着十分明显的提升作用,能够有效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与身体机能。教育工作者要对武术操教学所具备的积极性充分地考虑,利用多种手段提升武术操教学的功效,这样才能够对学校学生的体质起到更好的增强作用。

[1]陈先梅.武术教学提高高职生体质的实证研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7):67-69.

[2]冯年娣.武术课对学生意志品质影响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4(18):149-150.

[3]魏冬.武术运动对中学生体质影响的探讨[J].搏击·武术科学,2007(3):80-82.

[4]林永.从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论武术散打[J].搏击·武术科学,2015(4):48-49.

[5]丁庆龙.武术教学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81-84.

G831.1

A

2095-2813(2016)09(a)-0117-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5.117

崇义中学武术操校本课程创编与实施行动研究(编号:2014-405)。

猜你喜欢

武德武术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德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研究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武术课堂核心素养之武德教学探讨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