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aping对力量的影响效应研究
2016-11-28EffectResearchofKiapingonStrength
Effect Research of Kiaping on Strength
郭嘉焱,李金娟
Guo Jiayan, Li Jinjuan
Kiaping对力量的影响效应研究
Effect Research of Kiaping on Strength
郭嘉焱,李金娟
Guo Jiayan, Li Jinjuan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江苏 苏州215006
1Kiaping 原理
Ki是一种心理及生理的能量输出方式之一,被认为是位于肚脐下面大约两英寸称为丹田的区域(Nagatomo,2002;塞茨,奥森,洛克,&高通,1990)。Ki在我国武术中称为“气”,在韩国称为“Kiai”。泰德认为通过简单的呼吸技巧来打通全身的气脉,然后再通过大喊或者发哼声来快速的吐气,以此来增加力量输出的一种技术。无论是专家还是新手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强人的力量,这对每一位新手或者专家都可以起到积极的作用,但又不同与瓦氏动作,瓦氏动作是以提升力量来稳定核心,是用嘴巴和鼻子强行吐气来增加腹部力量的一种呼吸方式。武术学者们经常会在技战术比赛中运用Kiaping 技术,网球运动员也经常会在比赛及训练中运用到Kiaping,最引人瞩目的是跆拳道运动员在竞技比赛中成功运用发声的事例,大部分学者赞同发声对运动员在训练及比赛中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却也缺乏有力地说服依据。
在体育运动项目中,运动员经常通过使用某种技术来增强机能,或提高人体兴奋水平来增加刺激,尤其是在爆发性的运动项目中,这种依赖性刺激呈现方式会表现得更加凸显(托德,艾尔代尔 &吉尔,2003)。托德等人提出过“psyching-up”这一术语,认为是在认知领域中经常使用的技术手段之一,主要目的也是为在技术比赛中以提高人体的机能。包括集中注意力、意象、积极的自我暗示和唤醒水平的提高等。
在网球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在接发球时发出的嘟哝声,被某些体育评论员开始质疑是否应引入惩罚,并被判为一种作弊的手段。因为过度噪音会干扰分散选手的注意力,但也无法提供可行性且科学的研究解释。近期的研究结果显示(Sinnett和Kingstone,2010),对网球比赛中的场景进行录像,发现当球员正在击打球时,有时会在无意间添加噪声。击球的同时会伴随声音的出现,同时比赛会明显放缓,并且对方运动员在预测球的方向上会做出更多的决策失误。虽然在交互性的运动项目中大声言语及发出的嘟囔声可能会作为一种分心的事物,但对于善于使用噪声的运动员而言却能成为一种增强能量的手段之一,这也是有可能的。
2武术发声的起源、机制
2.1 武术发声的起源
传统武术中的发声起源于图腾崇拜,古时人们将动物视为图腾的对象,期望通过这些动物来庇佑他们,或者不再伤害他们,或者从这些动物身上获得更多的能量及内化力量。武术的拳种大多源自对动物的简单模仿,如现今仍活跃于川西一代的虎啸拳,发力时多模仿老虎的“唬”“嚯”等吼声;土家族的鸡形拳,习练时则借鸡鸣之声发力;龙拳、蛇拳、虎拳、豹拳、鹤拳、狮拳、象拳、马拳、猴拳、彪拳、狗拳、鸡拳、鸭拳等的发力出声还保留着模仿该象形动物的鸣、吼的特点来发声助力。
我国学者运用两种简单的不同动作,运用生物反馈训练仪和等速测试仪作为测试仪器,深入分析了吼声发力能增强发力效果的真正原因,即吼声发力时,β波峰值偏高,产生的力量相对也较大,其原因是在进行上肢运动时胸内负压骤增会有助于力量的输出。此外还对比分析了无吼声发力与有吼声发力对提高发力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吼声发力测试者的力量输出比无吼声发力者的力量输出效果要好。说明有吼声发力习惯的人,吼叫时能兴奋大脑,使其发放更强而集中的神经冲动,调动更多的肌纤维参与用力。
2.2 武术发声的机制
武术的发声有其自身内在的生理及心理机制。武术的发声并不是用喉咙去喊的,而是通过对气息的调整而实现。武术对气息的呼吸吐纳技术有着独特的要求,根据不同的动作要求而配合不同的呼吸方法,是武术发声的关键。另外鼻腔共鸣胸腔共鸣技术的恰当运用对武术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武术发声时,应注意两肋的打开和撑住,从而保持胸廓的积极状态,以产生较好的胸腔共鸣。
早在1961年日本运动生理专家猪饲道夫就探讨了发声与肌肉力量之间的关系,经研究证明发声可以提高最大肌肉力量,但这种潜在的力量更可能来自精神的力量而非生理力量。我国学者吕新颖认为在发力的过程中发出吼叫可以激发大脑皮质,促进神经和肌肉的兴奋,进而会更多的发挥肌肉的力量。2011年Mcconnell在年度评论上提出网球运动中的“grunting”技术,这是一种高效且有节制性的呼吸控制技术,有助于最大力量的输出,且对于控制和稳定核心力量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它是通过减小肺部开口,用喉咙呼吸来保持人体核心力量的稳定性。
3发声的作用
3.1 发声有助于增加肌肉力量
有利于增加击打与抗击打的能力,例如发声前的闭气有助于增加人体的爆发力,憋气时可反射性地引起肌肉张力的增加。根据有关资料对臂力和握力测定研究发现,憋气时臂力和P3握力最大,呼气时次之,吸气时较小,说明憋气可提高肌肉力量; 而且憋气可以为有关的运动环节创造最有效的收缩条件,如跆拳道技击时屏息一方面可以控制胸廓起伏,使击打时身体获得相对稳定的支撑点,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腹肌松弛,为摆腿速度及幅度提供更强劲的牵引力,从而增加对目标的击打力。运动时发声用力就是通过提高中枢神经的兴奋程度,使原来抑制的神经细胞出现“解除抑制”的现象,从而动员更多的神经元,使更多的兴奋性较低的运动单位参与兴奋收缩,而肌肉力量的大小与运动单位的动员数量有关,因此发声可起到增加肌力的作用。
3.2 发声有助于消除疲劳
有国外学者通过电刺激的方法测试运动员的力量极限,结果显示,通过电刺激,运动员肱二头肌的最大力量从心理极限到生理极限增加了将近30%,研究发现增加的原因是电刺激解除了大脑的抑制状态,使人体达到了生理极限。事实上,这种电刺激所起到的作用可以等同于运动员的发声吼叫,可使大脑皮质兴奋性迅速提高,在皮质中产生的兴奋,能使其自我保护性的内抑制作用受到抑制,从而使神经肌细胞活跃起来,使潜力得到极大的挖掘和发挥,从而减轻疲劳感。另一方面也可以震慑对方,可使大脑皮质兴奋性迅速提高,在皮质中产生的兴奋,能使其自我保护性的内抑制作用受到抑制,从而使神经肌细胞活跃起来,使潜力得到极大的挖掘和发挥,从而减轻疲劳感。
3.3 根据对方不同的发声揣摩其心理及战术
人们对外界的刺激总会有所反应,可以说,在赛场上声音本身就是运动员心理和行动的一个外向表现。运动员的技战术的运用通常都会通过发声来体现,声音的细微变化往往会伴随其心理或体力等方面的变化,如果认真分辨对手声音上的细微变化,就不难了解对手的情况,从而为采取正确的技战术提供可靠的依据。如果对手的发声刚烈且频度又高时,可能是士气正处于旺盛状态,这时可避其锋芒,静观其变,待其漏洞出现则马上予以还击; 如果对手的发声后劲不足时,很可能是体力有所下降,这时可根据情况予以迅速攻击; 如果对手的发声犹豫且力度较弱时,可能是其信心不足,而其动作也可能会有所收敛,这时就可抓住时机加大进攻的力度。
3.4 可以扰乱对手的判断
发声能起到干扰对方情绪、刺激对方心理、降低对方自信心的作用,并可造成对方的心理不稳定。不仅如此,在发声时切忌单调,要虚虚实实,不断变化,有经验的运动员在发声时也往往变化很多,时长时短,时快时慢,声音强度也时强时弱,使对方很难摸得到规律,进而给对手的判断造成一定的困难,从而为我方创造有利的条件。不仅如此,抑扬顿挫的发声结合虚虚假假的动作,又可给对手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使其摸不清我方的意图,一旦对手“攻不知所攻”“守不知所守”时,我方也就充分掌握了赛场的主动权。同样,在激烈的对抗中,如果发声规律被对手所洞悉,那么也就很难再去掌握赛场的主动权。所以,发声不论从节奏上还是强度上,都要打破常规惯性,出乎对手的意料,使其判断出现错误,从而为我方的攻防创造有利的条件。
4Kiaping 在各个项目中运用的局限性
4.1 Kiaping 在网球运动中的运用
在网球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在接发球时发出的嘟哝声,被某些体育评论员开始质疑是否应引入惩罚,并被判为一种作弊的手段。因为过度噪音会干扰分散选手的注意力,但也无法提供可行性且科学的研究解释。近期的研究结果显示Sinnett和Kingstone(2010),对网球比赛中的场景进行录像,发现当球员正在击打球时,有时会在无意间添加噪声。击球的同时会伴随声音的出现,同时比赛会明显放缓,并且对方运动员在预测球的方向上会做出更多的决策失误。虽然在交互性的运动项目中大声言语及发出的嘟囔声作为一种分心的事物,但对于使用噪声的运动员而言却能成为一种增强能量的手段之一,这也是有可能的。
4.2 Kiaping 在举重运动中的运用
在举重运动项目中,运动员在完成动作时总会伴随吼叫声的出现,尤其是在大型且国际级的比赛中,这种现象出现的频率会大为增加,另外运动员选择发声的时段会各有差异。张娇采用录像分析法探讨了2008年我国男女举重运动员在不同发声时段、不同动作阶段及比赛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证明:我国高水平的运动员,有近70%的运动员会在不同的动作阶段大声吼叫以此来增强身体机能,可见,举重伴随发声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客观的存在现象。有近17%到34%的运动员会在完全发力时发声,但大多数的运动员会选择在发力之前发声,是因为这样会起到预先提高大脑皮层兴奋性、调动神经系统机能的作用,生理学理论已有的研究证明,肌肉力量的大小与运动单位动员的神经系统有关,其动员的神经数量越多,越有可能最大限度的发挥肌肉的力量参与工作。因此,发声会对运动员力量的输出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不同动作阶段会对力量的输出有多大的影响,以及在哪个阶段对力量的输出最为有效,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值得进一步的探讨。
4.3 Kiaping 在投掷运动中的运用
在投掷运动项目中,投掷发力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全身肌肉协调地作用而产生合力的结果,而吼声是在吸气后闭气以待,随着用力程度的加强,是肺内气体由微启声门借助于呼气肌和腹肌的收缩,而向外呼出的一种动作。据认为,这样可以增大发力,“以气催力”,达到“聚气成力”的效果,它是武术运动中用于发力的一种特定呼吸形式。
人在发力时都会不由自主地吸气,紧闭声门,使腹肌和呼气肌用力收缩,胸内压加大,而肺内气体又无法呼出,此时,发出吼声实际是一种无意识的条件反射动作。武术运动中称之为“闭门蓄劲”。 投掷运动员发出吼声不同于武术中的“吐气开声”,其声门并非主动启开,而是由于胸内压增大被动地将声门冲开,故发力时发出吼声往往是无意识的,是运动技能达到自动化的结果。在一般情况下,投掷发力大小与吼声有关,如发力动作速度越快,胸内压越大,发出吼声可能性也越大。反之,发出吼声可能性就越小。试者在发出吼声时所发挥的力量要比无声发力大,并不影响运动技术的发挥。日本竹石岛夫和日井两位学者也证实了这点。
5未来研究展望
当前的研究只是关注了有实践经验的武术参与者,后续的研究中应更多关注不同环境下以及不同参与群体的实践应用研究,以及有无教育背景对机能力量增强技术的潜在影响机制研究。另外对专家和新手的握力测试是在安静且不参与运动的环境下进行测试,忽视了武术在拳、踢等技术动作的竞争环境,其生态效度值得考究(Tenenbaum等人,1995;McGuigan,2005)。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来研究“kiaping”对其他任务、其他类型的运动员训练有多大程度的影响,以及是何种生理机制影响“kiap”对力量的增长,这也是未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
“kiap”是一项呼气发声的技巧,可能会被认为与网球、举重以及其他爆发性动作运动中的“grunting”相类似。国外学者认为这种发声策略可能会扰乱对手运动员,这对教练员和研究者也是有重要意义的(Flatman,2009; Navratilova,2009; Sinnett & Kingstone,2010)。 最后是否兴奋提高技术(也即机能提高技术,比如说Kiap, Psyching-up等)会有利于运动表现的发挥,是否专家和新手之间会存在差异,是否仅在某一固定项目中会发挥作用,还值得进一步的商榷,后续的研究需要更多的科研工作者共同合作来完善这一理论。
参考文献:
[1]Sinnett,S.& Kingstone.A.(2010).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Regarding the Effect of Tennis Grunting: Does White Noise During a Tennis Shot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Shot Perception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ONE,5(10):e13148.doi:10.137/journal.pone.0013148.
[2]姜雪婷. 传统武术发声起源及其生理、心理机理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9,1,1(23).
[3]吕新颖.“以声催力”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30).
[4]王瑞元.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5]肖卫东.谈歌唱发声共鸣腔的调节、运用.民族音乐,2007(2):36.
[6]吕新颖.投掷发力伴随发出吼声的作用和机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2(4).
[7]McConnell A. (2011). Breathe strong, perform better. Leeds, UK:Human Kinetics.
[8]Sinnett,S.& Kingstone.A.(2010).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Regarding the Effect of Tennis Grunting: Does White Noise During a Tennis Shot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Shot Perception 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ONE,5(10):e13148.doi:10.137/journal.pone.0013148.
[9]张娇.发声与举重运动之间的关系[J].体育世界,2011,(1).
[10]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215006, Jiangsu, China.
摘要:在一些爆发性的运动项目中(如举重、网球、拳击等)运动员通常需要大喊或者发哼声来增强力量,来起到威慑对手或者提高自信的作用,但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用实验证明其有效性的科学研究还是有限的。本研究在调查kiaping对力量的影响以及专业知识是否影响其有效性方面,收集整理前人的成果,客观的对Kiaping 技术进行评价与总结,希望可以引起后续研究者的关注。
关键词:Kiaping ;力量;综述
Abstract:In some explosive events (such as weight lifting, tennis and boxing), athletes usually need to yell or hum to enhance strength 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deterring the opponent and improving confidence. Yet, so far scientific researches to prove its effectiveness with experiments are still limited at home and abroad. In aspects of investigating the effect of Kiaping on strength and whether professional knowledge influences its effectiveness, the paper collects and sorts out predecessors' achievements and conducts objective evaluation and summary on the technology of Kiaping with the hope to arouse attention from later researchers.
Key words:Kiaping; strength; review
doi:10.3969/ j.issn.1005-0256.2016.01.023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0256(2016)01-0051-3
作者简介:第一郭嘉焱(1980-),女,江苏徐州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运动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