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奥运看“体育+设计”
——服装设计师吴海燕教授访谈录

2016-11-28边茜

体育科研 2016年6期
关键词:出场服装颜色

边茜

从奥运看“体育+设计”
——服装设计师吴海燕教授访谈录

边茜

通过对中国美术学院吴海燕教授的访谈,回顾北京奥运会运动员出场服装的设计过程,分析中国奥运服装的色彩选择和搭配,在与其他国家奥运服装设计的比较中探讨中国体育设计的现状与未来。吴海燕教授认为,在体育设计中需要注意运动员的功能需求,中国体育设计要建立有东方特色的系统观,“体育+设计”要加上“科技”与“时尚”;政府进行长远规划,牵头建立专门研究机构,联合社会与高校力量持续专注研发,这样将会对中国体育设计未来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奥运;服装设计;体育;时尚

吴海燕,著名服装设计师,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多次担任重要活动服装设计的评审,曾作为专家组成员之一参与北京奥运会运动员出场服装颜色的选定工作。

4年一度的奥运会不仅是体坛盛会,更是各个民族国家交流融合的舞台,运动员们的服饰是他们给全世界观众留下的第一印象,更是所在国家(地区)的一张视觉名片。随着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和国民眼界的开阔,包括奥运服装设计在内的中国体育设计正受到更多的关注。2016年8月,笔者在杭州拜访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吴海燕教授,就奥运服装设计、体育与设计跨界合作等话题进行访谈。

1 北京奥运会运动员出场服装“番茄炒蛋”的诞生

边茜(下简称“边”):吴教授您好,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接受访谈。里约奥运会期间,很多人都非常关注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出场服装。在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您参与了选择奥运会运动员出场服装的工作,尤其是在颜色方面的挑选。人们对于我国运动员服装的颜色十分感兴趣,因为从2008年开始,中国队的服装就有了一个外号叫“番茄炒蛋”。当时挑选这个颜色是怎样的一个过程?设计是颜色先行,还是造型、理念等方面先行?

吴海燕(下简称“吴”):我觉得任何的设计里色彩都是非常重要的,就像到商店里去买东西,你其实远看先看到的是颜色,颜色对了才过去。奥运会的运动员出场服装(设计)不是那么简单,它收到几个方面声音的影响。首先是赞助商。2008年奥运会的运动员出场服装的赞助商是恒源祥,它有它的态度。最后做整合设计的(专家)有4个人,一个是我,一个是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李当岐老师,一个是北京服装学院的刘元凤老师,另外还有东华大学的陈建辉老师,全国高校(教师)里把我们4个人叫到了北京。当时也说到了大赛【注1】,经过了这次大赛以后,真正能拿得出的稿子还真是有点问题,也请了很多设计师再做设计,最后就交给我们这些人再做一个整合。

这时候(出场服装的)颜色都还没有定下来,赞助商有它的意思:比如说它要一个“黄”,但是这个“黄”肯定要配什么颜色一起做,我们4个人中可能(因为)我是女的吧,(由我做)挑颜色,然后做等等(工作)。但是也有很多声音,比如来自组织方的(声音)说,你们也出去“打打的”,问问老百姓看,运动员出场的服装到底应该是什么颜色。我们非常认真,回去“打的”了以后问了北京的一些驾驶员、北京的一些老百姓,大家异口同声都说当然是咱们的红,那是代表中国的,运动员出场就应该是红的。也有(声音)代表赞助商的,(表示)应该是黄颜色的。当时我们自己的设计师也做了一个偏蓝色(的方案),3个方案出来了以后,到底哪个方案能“命中”,连我们这几个高校的领导都不知道。最后的这3个方案中,我当时从很多种的“红”里边去挑选了这个(后来使用的)“红”,“黄”也是,我们在色卡里边找了很多,自己也调颜色。当时是分开的3个方案,包括黄跟白的方案,红跟白的、鞋子是黑色的方案。蓝色跟白的就很干净,我认为(在)8月份的话(人)应该是干干净净的比较好。把3个方案上报以后,反馈了不同的声音。很多的人觉得这个蓝色比较好,因为(奥运会举办)是8月份;也有说红色的(好),可能觉得代表中国人出去应该是红色;针对黄色反馈没有多少。过了一段时间后,恒源祥就开始进行生产。生产的时候面料的选择,包括色彩第一次染料以后,恒源祥到杭州来了好几次,专门让我确认面料、染色,这个是后面。3个方案交上去有一段时间以后,有一天,清华大学的李当岐老师打电话给我说,看看奥运会运动员的出场服装,已经是定下来了。“那么到底是哪一套啊?”“你自己上去看嘛。”等到我上去一看的时候,第一眼就看到大家都在说西红柿炒鸡蛋。我眼睛一亮,把黄的跟红的组合在了一起。当时我第一个感觉是“哎,这样也可以”,因为在更高的角度,这把中国的五星红旗的红和黄(结合起来)。我认为也可以,像美国不就是星条旗吗?很多国家也用它的标志、国旗(的颜色)来做设计,我认为也是可以的。

这个过程中我心中很清楚,因为恒源祥是赞助商,生产等各方面是它去落实的,所以它来让我确认的时候,我确认的有红颜色,也有黄颜色。但是当时我的脑子里边3套(方案)是分开的。最后整合在一起,我认为也是一种创意,也不错。这因为就像刚才说的,在国家的高度,我认为应该是可以的。(但)如果考虑当时是很热的天气,人家会说“那个天非常‘焦’”,我也认为当时站在季节的角度来考虑,应该是用蓝的(方案)。我们设计师的角度、赞助商的角度、组织方的角度是3个不同的角度,就有3个不同的方案。

边:当时征询您的意见其实主要是偏重于颜色,在款式上,包括颜色具体怎么搭配上,正如我们看到的,西装是红色,然后里面衬一些黄色,像这种具体搭配,可能是厂商自己来设计的。

吴:也不是厂商自己来设计的,准确地说应该是组织方来定。但是比如说衣服上的嵌条、图案等,我们也设计了很多。

边:北京奥运会中国运动员的出场服装的设计流程大概是什么样呢?

吴:当时是我们几个人先把颜色定下来,然后再回去画款式,款式要做整合。因为是运动员出场,当时说要正装。我们首先说女的不能穿裤子,一定要穿裙子,这是当时坚持的,一定要穿裙子。也有很多其它的说法,比如领带、围巾等,是不是弄花的或者是奥运所有的元素(整合)在里边等等,(我们)都赞同,没有问题。我认为一个东西不是说一个人设计,它肯定也是多人的意见到最后整合出一个综合的印象:官方的、赞助商的、设计师的、老百姓的,不是一个人设计出来的。

边:我们这几年看到人们也开始关注奥运会的时尚,看中国队服装的时候也会看到,好像出场的时候可能是恒源祥的,到了具体比赛时可能又是另一个品牌的服装。

吴:对。运动员有出场的礼仪服装,还有功能(性)的服装。功能服装包括很多,还包括裁判员的服装。北京奥运会时我们也评审过礼服等很多功能服装,我还评审过公安部的服装等等。这个都是从最底下一层层上去,到最后是一个综合的解读,不会是设计师个性的解读,一定代表国家的形象,而不是设计师的形象。所以我当时看到红跟黄的(搭配),觉得多“焦”啊——那时思想觉悟不够高嘛(笑),后来我反应过来,红旗下红色的姚明在前面走,后面跟了一批(穿)黄的(运动员),也可以啊。

边:一看就是国旗的颜色。

吴:是的,我觉得很可以。

边:有一些国家的国旗配色和我们差不多,也是红黄为主,服装差不多都是以红色、黄色搭配。

吴:但是我们这个做得还是精致的,服装上有许多的嵌条,我觉得使得原来的正装有一点非常(规)流线型,(有)非常活跃的东西在里边,效果也很好。

2 从奥运服装设计看中国体育设计

边:刚才您提到运动员的功能服装,我就想到了今年(2016年)奥运会的一个花絮:中国女乒队员有一点儿小抱怨,本来是习惯穿短裤打球的,但是教练一定要让她们穿粉颜色的裙子,运动员就觉得下面“风有点大”;另外也有一些时尚类的文章批判(乒乓球)女队的审美,说这个粉色裙子太“土”了。不知道您怎么看?

吴:(这件事)我看到了,也听到了。我觉得运动员的功能(需求)这块确实要注意,因为什么样的功能(需求)代表了他/她应该穿什么样的服装。我不是不赞同女子乒乓球运动员穿裙子,但这个裙子可以设计得不“飘”的,或者里边这个面料是弹力的,弹力根据人的体型就起作用了。刚才说的那个粉色的裙子,我觉得也不是不可以,乒乓球本来就是一个非常活跃的(运动),这些女孩子也都非常漂亮,而且正好在这个年龄段当中,我觉得倒不是一定说不可以(穿)。但是我认为有一点应该要(注意的):奥运会的团体当中确实应该有一个整体的礼仪形象是某个颜色的,但下面整个团体在整体的系统里要有自己不同的功能色彩,我感觉现在没有一盘棋设计,好像是各管各地找人设计,所以最后形成的差异性非常大。

边:您指的这个差异性是什么?因为我们看到运动员出场的时候,大家穿的都是一样的。

吴:出场的时候穿的是一样的,那是礼仪服装。但是每个运动员在比赛的时候,都会不一样的。那么比赛时候(的服装)是否有一个国家的整体的(设计)?例如,哪怕是蓝,从深蓝到浅蓝,也要一看让人觉得中国今年都在推这个系列。可以蓝和黄组合,蓝和白组合,蓝和其他颜色组合,但总要有个系统的东西,现在确实还不是这样。说到粉红色,我觉得粉红色也很好,今年中国运动员推出粉红色,是一个非常好的预兆,但还是要有一个在整体当中的个性化,在个性化里的系统化。

边:您觉得这个系统化是指乒乓球一个系列,跳水一个系列,还是说把各个运动项目(的服装)综合起来?

吴:我再举个例子,比如那种粉红色,如果用好的话可以跟很多颜色组合,核心是粉红色。比如乒乓球(的服装)是粉红色加一点点白,跳远(的服装)可能是粉红色加一点点黄,那么当走在马路上,(其他人发现)带粉红标志的时候,一看就知道是中国运动员。这就是在整体里边要有个性,在个性里体现系统性,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其他国家(的服装)就有些是这种设计。

边:瑞典的奥运服装好像全是H&M设计的。

吴:哪怕不是一家(企业做)的,总体的色彩设计(应该)是一家的系统设计。这个系统设计不是说全是用红的、全是用黄的,是可以转换的。色彩是可以动态发展的,可以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体现每一项运动的功能的。我们很想大显身手来做一下。

边:看看以后有没有机会。

吴:我觉得还是应该体现国家形象,这里边代表着国家实力。

边:(服装)一方面体现国家的整体,另外一方面运动员比较有个性,或者有自己的一些运动上的需求,这两方面您觉得怎么平衡比较好?

吴:我觉得奥运会的时候一定要体现国家形象,运动员的个性一定要服从于国家形象,但是也要体现他运动项目的特点。要符合项目的特色,而不是给某个人专门设计一套衣服。还有,我认为很重要的就是设计师一定要去采访不同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探讨他们喜欢什么。不能闷头自己设计,一定要叫运动员穿,也应该去听听运动员(的意见),也应该去看(运动),因为当时我们也组织了所有运动项目的很多颜色,看了很多的运动项目来决定的。

边:您感觉今年(2016年)中国代表团的奥运服装跟2008年相比有什么变化?

吴:大的没有什么变化,围巾上有一点点变化。

边:看上去整体配色还差不多。

吴:但是围巾变化了,而且全身的配色以前是纯红黄的搭配,现在有黄跟白的搭配,这个就是用的我们当时的(配色)。当时黄跟黄的(搭配方案)就是这样子的,红在最前面。我们当时的设计就是黄是黄、红是红,是分开的,西服和衬衣的搭配是黄和白,而当时我们希望姚明(穿)红的(西服外套),白的(衬衣、裤子),黑的靴子。这个黄我们也是找了很多的黄才找出来,要根据我们想象当中白帽子、白裤子等等来配。如果是红的,里边应该是白的,白裤子、黑靴子,那就很稳定。蓝和白的组合也很好看。红和黄如果组合得好还是很青春的,你有没有发现,初中高中的小孩儿都喜欢黄。

边:当时选颜色大概花了多长时间?

吴:花了一些时间互相确认,跟组委会确认,在设计师之间也是不断地否定再否定,最后才出来。染色的时候也很麻烦,企业做这些事情都很认真,恒源祥一趟趟地从上海到杭州来确认。

色彩的系统设计非常重要。不要这个队一个颜色,那个队一个颜色,它们不在一个大的范畴里面是很麻烦的。礼仪服装永远是可以代表国家的,其他的东西则是应该带有时尚的。

边:是不是只有我们国家是这样?其他国家在奥运服装上是不是已经开始做系统设计的工作了?

吴:是的。衣服整体出来,包括后面的运动员服装,就是系统的。

边:那我们这些外行人要怎么看,是像您刚才说的一个主颜色再搭配其他的颜色?

吴:没错。这个(对于服装)人家一看就看到国家整体的实力。这不是国家一定要这样做,但我认为当中国已经慢慢在世界上具有一定地位的时候,国家整体的色彩研究也好,整体的大的系统观也好,如果将东方的系统观用在这一块,一定和人家不一样。

边:您觉得我们现在的体育设计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准?

吴:我觉得中国的也不差,从面料上来看,一点都不差;从设计上来看,它的(水平)还是有,但是大系统观还是缺乏。就像一个国际上的好的品牌,它的系统性都非常好。那么体育服装一个国家要有一个国家的主色、辅助色、对比色,它是应该通盘来进行设计的。那么在色彩的环节里边,就是应该拿出自己的一个系统,让世界上来佩服。像乔布斯做的电脑很完美,世界都佩服,这样其他的电脑厂商有没有这样做?没有。我认为中国就应该走东方设计的路线,体现我们东方的思想、东方的“观”,要讲得出色彩的逻辑,西方一定会震撼。这是我们很想做的事。

边:那您觉得将来要有提升,具体应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刚才您提到色彩的方面,那还有其他的途径吗?

吴:我举个例子。刚才说的中国队运动员出场的礼服,不一定要这么两块“平平”的颜色,如果再来设计的话,我一定把它变成黄的、白的、红的、花的面料的外套。图案可以是几何的,可以是几何与五角星的。我认为不一定就是完全“平平板板”的颜色,是不是?它还可以变化。所以我认为每年(每届奥运会)都围绕着国家的旗帜来变化一定不会差,但一定要在里边有变化。不要都是“斩”两块红的、黄的对吧?是不是还可以有条纹呢?或者是两个黄的当中系个条纹,或者两块红的中间有个白的条纹,条纹的也很好看。

边:2012年中国的奥运出场服装有了一些变化,但可能在我们这些外行的眼里觉得跟那些“大牌”(服装)比起来好像还是有差异。

吴:他们(“大牌”服装)的礼服也是很简单的。关键是色彩,因为你太熟悉中国的红和黄了。我当时(刚看到2008年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出场服装)也说“是怎么搞的”,然后一下子懂了,站在国家的角度是这样。我们可能都还没有站在一个(从西方来看中国的角度),从西方来看中国的时候你就是这个颜色,这个我们一定要明白,这是我们国家的定律不能更改。这是我非常赞同的,红和黄一定不能变。但是红和黄怎么设计得时尚,这是靠设计的。你不要把国家的颜色颠覆到蓝颜色,不可能的。这也是我们做了很多设计以后,才感觉到祖国在我们心中必须是这样的。我们的新闻界也要多一些正能量的引导:这就是我们国家(的代表色)。至于国家的红和黄跟白或者黑在一起了,那确实要设计得时尚一点。

边:那还是需要您这样的专业人士来做设计。

吴:我很喜欢做色彩的系统设计。这个系统设计一定要是能代表中国的,但是一定要时尚。(有的人觉得红黄搭配不好)可能是从另一个角度,因为我们太熟悉自己国家的(红和黄)了。越是距离远的越产生美。假如中国人不把自己的红和黄当回事儿,你的(颜色)定律就没有了。德国人不会穿中国的红和黄,他们有自己喜欢的颜色。

3 中国体育设计的未来发展

边:刚才您提到需要设计师的努力,那就您现在所了解的情况,您认为现在国内体育设计方面的设计师在人才储备或者人才的整体水平上怎么样?

吴:我认为国家的计划(很重要),机会要多给我们的设计师,他经常会参与这个,他会经常地关注。有没有专门的体育设计师呢,比如说鞋子的设计师,比如说运动服装的设计师?都有。但是作为国家形象,奥运会这个团队层面的,是不是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比如说指定中国美术学院,如果让我们长期研究奥运会的设计,我们肯定是日日夜夜(研究),哪怕不是奥运会,我们还是日夜研究,而且可以给国家出很多方案。但(国家)就没这样做。

边:那您认为这种定点的团队的培养是和学校合作。

吴:没错。国家的这种活动中,设计师个人的观点是不能有的,不能说设计师一定要黄、一定要黑,这可不行。说到奥运会,我个人也建议,应该培养出一批长期关注奥运会的,时时刻刻以此为课题的(人才),4年一次拿出来(方案),我认为应该是很不错的。

边:中国美术学院肯定是有一个比较高的设计水平,那么您认为如果有其他的团队参与进来,甚至于是非设计类,比如体育类院校怎么样?

吴:体育类的院校有没有人专门搞(设计)?我倒是觉得可以。如果叫中国美术学院来做的话,我肯定跟运动员混在一起。这两天我还在评世界游泳锦标赛的一个标志,我们就关注了游泳形成的很多动态线,以及水和人之间的关系、物理关系和其他的关系,我们就在研究这个。所以我认为一定要协同创新做一件事情。如果叫美(术)(学)院(来做设计),美院绝对不会自己设计的,一定先做大量的调研,比如国际所有运动员的服装,然后要跟每一个整体的系统做好,各个系统形成小组。每个小组要协同运动员,协同运动员的教练。还要协同厂家一起来做这个事情,做研究,因为还涉及到面料,面料涉及到科技。它一定接触到系统观,所以我刚才讲了,系统观非常重要,你有了系统观才能形成整体观。小系统都可以,但是小的系统要形成大的整体观,这个很重要。

边:具体到体育设计,您觉得这个系统观要关注哪些点,或者以我们国家现在的发展程度来看最需要突破什么?

吴:这方面我们还不行,还没有完全的长远的计划,都是临时计划。没有真正形成就像人才梯队性的、设计延续性的,对于世界体育设计长期关注性的(计划)。

边:您觉得体育设计的人才要在哪几方面经过一定的专业培养?

吴:设计的人本来就有基本的知识技能,比如美学、设计学、材料学、技术工艺科学。还涉及到另外一个范畴,比如童装、男装、老年服装、运动服装,是不同的,是要经过调研增加知识。现在这都不是问题,问题是什么呢?每年都要做这些东西,就像做家具,今年沙发有发布,明年沙发有发布,到了4年一次的奥运会,你就有整体的力量出来。系统、整体,这样才能形成持续、积累、培养。这个好像没有,每次都是临时把我们叫去。

边:您以前曾提到要培养复合型人才,那具体到体育设计方面,您觉得要怎样打造复合型人才?

吴:你的意思是说要专门培养一批体育服装设计的人才吗?

边:对。

吴:在国际上都没有,都是协同的。个人的兴趣,对这个角度的关注,然后每年可持续地设计,就能培养出人才,而不是专门去培养运动类设计的人。当然说不定也有(这样的人),但是他可能就钻到这里边去了,没有站在当代的时尚、流行,或者站在更高角度来看一些问题的(能力)。

边:所以您觉得在这方面还是“协同作战”比较好?

吴:没错。一个人不可能又是做家具,又是做服装,他一定有一个为主要的,但是这里边很重要的一点是什么?眼光。人和人做出东西不一样,就是眼光——他的视野和眼光。到了我们这个年纪,就看这个人的视野和眼光能不能做事。因为设计的基础每个人都有,比如中国美术学院培养几万个设计师,基础的东西大家都学过,但努力程度,视野和眼光是不是有高度决定他能不能做这件事儿。

边:这次奥运会上我们看到很多外国运动员也穿着中国品牌的运动服,就您的了解,这些国内厂商在这方面的研究怎么样?

吴:他们很有研究的。我去过一个鞋厂,厂里面就有100 m的跑道、100 m的大数据的测试,他们做的这种材料是非常好的,一些德国的设计专家都在(那里)做设计。中国要么不做,要做一定会做得很好,因为中国人是涵纳吞吐的,会吸纳全世界最优秀的东西过来,这也是中国人的特点,然后再慢慢往一个领域去钻。中国前30年的发展是粗放型的,在五千年历史里,一直到明代,东西做得都很精致,这点对自己的民族一定要自信。但是问题是什么呢?有“权”的体育局跟高校、企业是否建立起非常好的一个机制来,然后指定一个学校专门在这个研究领域,如果这样,那我们就真的会“卖命”去做。有吗?现在没有。

(政府、企业、高校间)没有做一个协同创新的研究点。我再举个例子,如果你光是叫企业做,企业的设计师可能没有高校的创新度强。李克强总理不是也说吗,很多的创新都是在高校。有人说很多创新的都是在企业里。企业是在技术上的创新,高校是在审美上的、视野上的创新。一个好的东西是有两方面支撑它,设计支撑生活的美学,企业的技术支撑生活的品质,它们的关注点不一样。但是作为体育局,交“差事”给企业专门做这个东西,能不能长期让我4年出一个成果,我觉得这个是国家应该开始关注的,另外的地方都在关注。

边:从学术的角度来看,“体育”与“设计”应该怎么融合,“体育+设计”在未来有哪些发展方向值得期待?

吴:你刚才说“体育+设计”,我觉得应该要加“科技”,要加“时尚”。“时尚”是注入了当下全球新的面孔,比如我用更时尚的东西来看五角星,来看中国国旗可不可以?那就做出来一定不一样。把大的五角星小的五角星组合在一起,那就不一样了,但它也是中国的。所以中国的很多观念也要变,不一定五角星这么小的就要排得很整齐呀,衣服上可以更创意一点。这个(变化)现在还没有。

边:您认为这方面起步比较晚。

吴:就礼仪服装来说,我认为起步也不晚,因为中国很多运动服装的品牌是在世界上合作:跟日本团队、韩国团队、德国团队合作,人家一点都不落后。关键是什么?还是国家的意念跟企业、高校之间的关系没处理好。企业是非常创新的,高校也是非常创新的,怎么来用好它俩的创新为国家服务(很重要)。更应该要有开放的心态,因为体育不是政治,但是它代表了政治,它是政治的一个手段。因为它不是政治,所以应该要更“open”(开放)一点,更开放一点,更时尚一点。

边:我的问题就到这里,请问您觉得这个话题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吗?

吴:还是要专门研究,要建立起专门研究的机构,它可以不是体育总局下属,可以和高校、社会、企业一起来做这些事情,那么力量就大了,而不是每次想到什么就急着要去做什么,还是要有长远的观点。政府要有长远性,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就像培养体育人才那样地对待他们(运动员)的着装,因为着装更重要的是代表了国家形象。

边:感谢您今天抽出时间接受访谈。祝贺您团队设计的G20志愿者服装正式发布!

注释:

【注1】北京奥运会前,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与北京市政府曾组织“人文奥运”中国概念时尚成衣作品设计发布,但收到的设计不多,质量也不尽如人意。

(责任编辑:杨圣韬)

"Sports+Design"in Olympic Games:An Interview with Professor Wu Haiyan,a Costume Designer

BIAN Qian
(School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Zhejia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3,China)

The author interviewed Wu Haiyan,professor of China Academy of Art,who reviewed the design process for the Chinese athletes'ceremonial costumes for the 2008 Beijing Olympic Games.She analyzed the color selection and matching of the Chinese Olympic garments and discuss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future of the Chinese sports design in comparison with the other countries'Olympic costume design.In Professor Wu's opinion,athlete's functional demand needs to be considered in sports design.Chinese sports design should set up a systematic concept with oriental characteristics."Technology"and"fashion"are necessary supplements to "sports+design".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a long-term plan,establish special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focus on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together with the designing force from the society and universities.This will give a tremendous impetus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sports design in China.

the Olympics;costume design;sports;fashion

G80-05

A

1006-1207(2016)06-0079-04

2016-11-15

边茜,女,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近代文学与文化。E-mail:qian_bian@sina.com。

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杭州310023。

猜你喜欢

出场服装颜色
道具服装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特殊颜色的水
看这不寻常的出场
戏太少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瞒天过海
奇怪的女顾客
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