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路返璞归真
2016-11-28艾广明
◎文/艾广明
探路返璞归真
◎文/艾广明
返璞归真,是一个常用的成语。通常理解就是回归到事物的初始本真状态,词义并无多少争议。值得探讨的是人们往往认为返璞归真就是轻车熟路地回去,或是到了复杂迷茫时作出简单选择。这样轻看返璞归真多半是望文生义地解释词语,或事不关己,只是提醒别人怎样做。真要自己实践一下返璞归真,就不那么容易了,而是复杂艰难之事。在怎样的思想工作生活的环境下返璞归真?返到本真和从前完全一样吗?
《庄子·达生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木匠雕刻的乐器栩栩如生,“见者惊犹鬼神”。国君召见他,问其中奥秘。这位木匠说:我先要用心去斋戒,让自己的内心真正安静下来。斋戒到第三天的时候,我就可以忘记“庆赏爵禄”了,到第五天,已经不在乎别人说我做得好还是做得不好,也就是说忘记名声了。斋戒到第七天,仿佛忘了自己的四肢形体,我开始进山寻找需要的木材,观察树木的质地、形态,仿佛一个成形的艺术品就在眼前。我就把这个浑然天成的树木砍回来,一加工,就是大家看到的成品了。这个故事寓意深刻,令人叹为观止的艺术品可能风格简约,制作起来并没那么多繁文缛节,关键是找到好的材料,创作时摒弃杂念、心态平和,很合乎返璞归真的含义。可这“璞”和“真”又是经过复杂的认识过程,日积月累地练习手艺,持久培养艺术鉴赏力才能达到。单纯幼稚的儿童雕刻一块天然木料,可能有些童趣,却难以达到美妙绝伦。没有艺术创作的深厚积累,没有出色的创造能力,又怎能返璞归真,领悟天人合一的美!人的心态也需要掌控,而非自然而然。没有面临艰巨任务、复杂情况时,容易做到心静如水。而重任在肩,身处矛盾漩涡之中,心潮必然难平。没有出色的控制自己思想情绪的能力,又怎能专注创作,心无旁骛!
返璞归真的重要含义是抓住根本。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简到繁,简单的往往也是最重要的。道理千条万条,最根本的往往也是最简单的。衣食住行是人生最根本的需求,复杂的生活方式都在围绕基本需求展延。有些干部作决策考虑到很多高技术、新材料的难题,却忽略了安全实用的简单问题,造成很大的失误。根本的东西是长期、普遍起作用的。回到根本问题、根本道理上思考是一种思想方法,而事物本身体现的规律是客观的,并无回返的问题。古人讲人与自然和谐,当今仍然有这个问题,也有相同的道理。我们可以从古代思想中得到启发,并不意味着当今人与自然的大千世界就是古代的翻版。
事物现象复杂,变化多端,但基本性质、发展趋向相对稳定。办事情需要多做尝试,反复探索,但根本目标不可改变。我们工作要面对复杂情况,要掌握细节,探讨不同的办事、成事的路径。认识可能陷于片面性,或者偏离工作方向,这时候提醒自己返璞归真,不忽视基本的工作规律,不偏离认识和实践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非常重要。我们也要辩证地看待返璞归真和开拓前进的关系。在前进的征途上坚守根本原则,在开拓进取中坚持真理。把规律、原则的认识体现在做好工作的成效中!
返璞归真常用在人生观的探讨上。时代发展,科技进步,人生面临很多前所未有的课题。然而生老病死、事业生活又有基本的恒久的主题。人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但关于人生意义和价值的看法不应该飘忽不定,朝三暮四。健康、向上、幸福地生活应该成为稳定的人生信条。党员、干部,要做一个忠诚于党、忠于人民、献身事业的人,政治理想应该贯穿一生。工作、生活千变万化,做人原则必须坚守。人生观不仅体现为概念,更要体现在思想、工作、生活时时处处。具体到某件事、某个想法,是正确还是错误?是高尚还是低俗?自己要好好把握。既要思想上坚持正确的人生原则,又要通过具体的行为体现和践行。返璞归真是思想、工作进步的一个途径,不意味着“又回到从前”。时光不能倒流,往事也不会真的再现。过去的经验可作借鉴,思想何必停留在过去呢!
返璞归真重在提醒人不要忘了根本,不要忘了原则,不要忘了常识。有些人失去了做人为官的“本真”,过不了“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不是难在认识,而是在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中迷失了方向,经不住诱惑。人生观发生了根本变化,生活方式、社会交往都相应改变。要求思想作风有这样那样问题的人返璞归真,实质上是要求其回到正确轨道上,积极进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