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2016-11-28周建雯刘海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周建雯 刘海(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研究
周建雯 刘海
(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南昌 330013)
摘 要:鉴于国家体育局和教育局对广大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视,还有社会舆论对运动的推广,普通高校对体育课程愈加重视和强调。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体系将贯彻整个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包括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式方法体系、课程教材体系和管理体系等5个方面。可见,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体系研究是具有现实意义和必要性的。
关键词:体育课程体系 健康第一 终身体育 必要性
1 课程体系研究的必要性
1.1 体育课程改革工作的要求
如今在素质教育的时代背景下,不仅中小学生强调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就是经历完高考的大学生也必须不断强调全面发展。因为他们大学生正是四个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是祖国建设工程的中流砥柱。这对普通高校的教育改革具有先进的要求,也具有方向性意义。普通高校教育改革工作要求其薄弱环节也就是体育工作环节能作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全面素质发展的当下,由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向健康、保健、娱乐的统一性综合体育教学转变。进一步完善体育课程体系,构建科学全面、合理可取的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式方法体系、课程教材体系以及管理体系等,是应深化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适应21世纪素质教育发展的时代需要。
1.2 社会舆论的渲染
现金运动早已成为一种时尚。对于外国那种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的崇拜和追捧,人们已经充分重视起来健康。不仅强调小家庭、孩子们老人们、成年人的饮食健康情况,人们也愈益加强运动。中小学生体育课的比重加大,成年人也加强跑步锻炼,连大妈们的广场舞也成为全国性的热门运动,甚至在全球都有名气。大学的体育课不仅是学生期间的运动,更是终身体育。这种体育意识早已扎根于国民心间的。再加上媒体的造势,综艺节目甚至微博、微信等社交软件的宣传造势,都把运动这一意识深深灌注于青年人的脑中,在这种大的氛围下,大学生就更主动地加入运动,因为这是一种时尚。比如跑男节目就呼吁运动,还有新浪微博软件、小米计步器等在为全面运动加分。而且国家也启动了“全国亿万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这是国家贯彻2007年中央7号文件、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举措,为进行高校体育体系研究打开了现实之门,提供了动力。
1.3 文献理论依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使普通高校构建体育课程体系的理论依据,构建出了“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
1.4 学生主体的体质和兴趣需求
如今的电子科技十分发达,网络成瘾是自20世纪90年代就一直被社会关注的一大社会问题,但从未消退过。现今微博、微信的存在更是让社会专家头疼(发愁如何解决这一社会难题),让学生族、工作族、家庭妇女族脖子疼(长期勾头看手机,刷屏导致)。更不用说环境污染等对人类健康的侵蚀了。所以人类健康对运动的需求是空前的,那么学生的身体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是刻不容缓的。大学生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是具有空前的需求和要求的,因为现在的大学生日益具有主体性和主动性,他们是具有强烈个性化的“新新人类”,对体育有着自己的兴趣品位和独特见解,早就不厌于传统的课堂式教学了,这对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是一种时代性的挑战,意味着大学体育课程体系改革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在运动时尚风下,马甲线已经成为美的标志,运动已经是爱美的大学生首选“套餐”,体育课已经不再是必逃的课,而是怀揣着美好理想的目的地。这就要求学校应扩大学生的强烈需求去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来真正实现体育的目标。时代已经发生变化,体育课程体系也早已应该紧跟潮流了。“适者生存”这是社会规律,高校这个聚集了世界上最活跃最时尚最年轻的群体校园,更应该引领潮流,开创更好的时尚。
2 课程体系研究的内容
必须更加清醒地认识当前体育发展的形势和前景,抓住机遇、趁势而上、紧跟体育的走势,大力推进体育的发展,加快素质教育的步伐;除此之外还得更加深刻地分析体育课程体系改革和发展的内外部矛盾,握住教育改革的战略重心,稳扎稳打,构筑面向21世纪的大学体育课程体系。
2.1 目标体系
目标体系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就是体育应该满足人的基本需求:生理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化作人行动的目标,即:健康目标、运动目标和行为目标。
健康目标: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部分的目标。体育应该满足人的身体健康,这是最基本的目标。体育要求经过体育运动教学之后,学生的身体组成部分及其匀称性要有所进步,应该接近较理想的标准和要求,也就是说身体形态要匀称,身材应该变瘦
壮;身体技能方面应该发展学生的有氧代谢能力、增强心肺功能及心血管系统技能等,让学生变得更加强壮更加健康,提高免疫力。没病的强身预防疾病,有病的能健体减轻疾病。除了身体健康,还需要达到心理健康的目标,学生要意识到体育运动对心理健康的有效性和积极作用,能掌握调控情绪的技能,能锻炼出更强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具有更阳光更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更强的心理素质。
2.2 内容体系
大学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是应现代教育理念的更新和发展,应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的,必须朝着系统化和科学性的方向发展,既要体现出大学教育功能的综合性,最终还得本着学生至上的核心要求,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综合水平。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首先要从根本上扭转单一的体育课堂教学及重复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的陈旧内容体系,而要建立以强身育人、发展个性、增强体育意识、培育体育能力、养成终身运动习惯为中心的新内容体系,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方式方法,以便于他们终身运动健身强体。
2.3 课程教材体系
课程教材的建设是体育课程体系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必须抛弃学校体育阶段性教学的狭隘思想,而应把大学体育的健康素质教育目光拉长到学生毕业后的终身健康需求上,以培养学生运动技能、端正学生运动方式方法、培养学生锻炼习惯和体育实践能力、促进学生体育意识的升华、培养学生终身教育的意识作为新的教材体系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目标,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素养的潜移默化的作用。
2.4 方式方法体系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为了从根本上扭转单一的体育课堂教学及重复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的陈旧教学模式,必须从方式方法上予以改变,把课内教育与指导体系、课外教育与自助体系以及体质健康监测与干预体系相结合,形成一个整体,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为社会塑造出更多更强的建设者。
2.5 管理体系
大学体育课程体系还有一个部分就是管理体系,包括三个分支系统,即教师教学管理系统、体育课程管理支撑系统和学生体育档案管理系统。三个分支系统各司其职又相互合作,有机统一,共同为大学体育学院服务。因此,必须要充分利用、及时更新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科技手段,健全管理制度,实现科学、系统、规范、先进、现代化的大学体育课程管理体系。
3 结语
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目标体系、内容体系、课程教材体系、方式方法体系、管理体系等,它们应该有机结合,贯穿于整个大学体育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真正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能够有效推动运动的风尚,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步伐,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更好地身心发展健全的建设主力军,为国家培养出更好更强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正贤.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0 (7):70-72.
[2]袁吉,于清.大学体育课程体系的创新设计[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1):80-82.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1.110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1(a)-01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