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系安哥拉兔特征特性及推广利用
2016-11-27杨静
中系安哥拉兔特征特性及推广利用
中系安哥拉兔俗称全耳毛兔,属于小型毛用兔,是在美国家兔育种者协会编辑出版的《世界家兔品种及其育成历史》一书中记载的两个中国家兔品种之一。
1育成简史与分布
中系安哥拉兔是由我国江苏、浙江、上海一带的农户利用1926年从英国和法国引入后散布在农村的安哥拉兔与当地中国白兔杂交产生的后代,经长时间不断选留,将产毛量较高、繁殖性能好、外形美观的公、母兔作种兔自繁自养,后经科技人员进一步培育而形成,1995年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联合申报,通过了省级科技鉴定。
进入60年代后,当地群众曾用体型较大的日本大耳白兔母兔与本地毛兔的公兔杂交,再用全耳毛兔作父本与选留的杂种母兔进行级进杂交,至第3代横交,进一步提高了中系安哥拉兔的体重与产毛量。
至80年代初,全耳毛兔一直是我国用于兔毛生产的当家品种,在国内分布甚广,为此不少人视全耳毛兔为我国的本地毛兔。
1978年后,随着德系安哥拉兔的大批引进,并广泛用于对本地毛兔的杂交改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系安哥拉兔逐渐被杂种长毛兔取代。
目前中系安哥拉兔仅在江苏盐城和徐州等地的少数乡镇有零星饲养,其数量不详。
2品种特征和性能
2.1体型外貌特征
2.1.1 外貌特征 中系安哥拉兔是在由多个品种杂交、以群众选种为主的条件下育成的,故其类群较多,主要反映在头部差别较大。根据头形,尤其是耳毛着生状况,可分为4个类型,即全耳毛型、半耳毛型、一束毛型、枪毛型。在4个类型中以全耳毛型最好,体型较大,产毛量较高,群体数量相对较多。全耳毛型兔的耳端、耳背及耳边缘都密生绒毛,头方或长方,额颊毛丰盛,俗称狮子头,被毛蓬松、洁白、细软,枪毛含量少,易缠结,四肢及脚趾间绒毛较长。半耳毛型兔是指在耳背1/2以上密生绒毛,飘出耳外,1/2以下无绒毛。一束毛型耳背、耳边缘均无毛,仅在耳尖有一束长绒毛。枪毛型兔的耳大、较厚,全耳无长绒毛,俗称“大耳光板”,其体型最小,被毛稀,产毛少。
从总体上看,中系安哥拉兔体型外貌基本一致,体型较小,头轻,眼红色,耳中等长,两耳直立、稍向两侧张开。体较短,后躯欠丰满,全身覆盖白色长毛,长到一定长度后从背中线分开披于脊背左右两侧,因被毛纤细柔软、粗毛较少而容易结毡。
2.1.2 体重和体尺 据江苏省2007年调查测定,中系安哥拉兔平均体重初生仔兔47.6g,1月龄574.2g,3月龄1764g,6月龄2454.5g,8月龄2785g;成年兔体重和体尺,见表1。
表1 中系安哥拉兔成年兔体重和体尺
2.2生产性能
2.2.1 产毛性能 中系安哥拉兔年产毛量在200~500g,平均产毛量在370g左右。被毛平均长度4.99cm,纤维直径细毛11~12vm、粗毛30vm以上。毛密度8000~10 000根/cm2,粗毛率12.5%,见表2。
表2 中系安哥拉兔毛品质
2.2.2 繁殖性能 中系安哥拉兔在一般饲养条件下120日龄左右达到性成熟,适宜初配年龄5~6月龄。母兔妊娠期29~32天,产仔前善于拉毛做巢。产后哺育性能好。平均窝产仔数6.2只,窝产活仔数6.0只。初生窝重378g,21日龄窝重1596.5g,40日龄断奶窝重3970g,仔兔成活率在80%以上。
3推广利用情况
到20世纪80年代末,中系安哥拉兔及其与德系安哥拉兔杂交的杂种兔一直是我国兔毛生产最主要的种兔和商品兔来源;进入90年代后,中系安哥拉兔的杂交后代成为各地培育长毛兔新品种、新品系的重要育种素材。我国先后出现的上海唐行长毛兔、浙江大型高产长毛兔、山东沂蒙长毛兔、河南西平长毛兔、四川荥经长毛兔、重庆石柱长毛兔等新品种(品系),都含有中系安哥拉兔的血缘。
随着我国长毛兔生产产业化水平不断发展和饲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自己培育的长毛兔新品种、品系产毛量高、兔毛品质好、市场竞争力更强,在兔毛生产中逐渐普及,产毛量低、被毛纤维易缠结的中系安哥拉兔基本退出长毛兔生产产业。
4品种评价
全耳毛兔虽然存在产毛量相对较低、被毛纤维易缠结等遗传缺点,但其繁殖力高、母性好、耐粗饲等优点,正是德系、法系安哥拉兔及我国自己培育的大型高产长毛兔所欠缺的遗传特点,说明中系安哥拉兔尚存在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但由于中系安哥拉兔是群选群育形成的,故该品种内不同类群的性能差异较明显。因此,为提高全耳毛兔遗传资源的利用价值,今后在保种工作的基础上,注重选育提高产毛性能、改善毛品质,同时注意提高品种的同一性。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