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稳健性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6-11-27孙芮琴胡述芬
孙 弱 孙芮琴 胡述芬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会计稳健性对我国上市公司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
孙 弱 孙芮琴 胡述芬
(云南民族大学 云南 昆明 650000)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完善,上市公司的股权更加分散,大部分股东不能有效行使对公司管理层的监督,投资人更加关注市场行情,利用股票的换手或债券的买卖来分散风险。因此,盈余质量分析有助于缓解资本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会计稳健性;盈余质量;信息不对称
1 文献综述
Schipper(1989)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获取某些私人利益(而非仅仅为了中立地处理经营活动),有目的地干预对外财务报告过程的披露管理。Healy和Wahlen认为,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当局在编制财务报告和规划交易的过程中,运用个人判断来改变财务报告的数字,达到误导那些以公司的经济业绩为基础的利益关系人的决策或者影响那些以会计报告数字为基础的契约结果的目的”。
Watts(2010)认为,稳健性会增加盈余管理的难度和成本。毛新述(2013)以年我国会计制度改革为研究背景,认为盈余稳健性作为一种财务报告机制同有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具有本质区别,没有证据表明盈余稳健性的提高导致了上市公司的大清洗行为,支持了盈佘稳健性可以改善公司盈余质量的论点。周晓苏等(2015)从信息披露的视角研究稳健性与盈余管理,发现在不受盈余管理动机干扰情况下,稳健性的增强有助于缓解信息不对称水平。
2 会计稳健性与盈余质量的定义
2.1 会计稳健性的定义
会计稳健性,在我国会计准则中被称为会计谨慎性,属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范畴,是一项基本的会计原则。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2.2 盈余质量的定义
20世纪后期之后,信息观成为会计主流。信息观认为,财务报告的根本作用不是用来评估公司价值,而是提供对改变投资者未来现金流量预期具有潜在影响的信息。信息观下的盈余质量并不是个绝对的概念,它更加强调一种决策有用的程度,如果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根据当期会计盈余尽可能准确的预测下期的盈余,则盈佘质量就是的。
3 会计稳健性对盈余管理程度、盈余持续性、盈余可预测性的影响
3.1 会计稳健性对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
从盈余管理的手段来划分,盈余管理包括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两种方式。
所谓应计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在不违反会计准则的前提下,通过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选择来扭曲真实的会计信息来达到他们的目的,或是掩盖不正常的交易,或是捏造不真实的盈余,用以误导那些以会计盈余信息为参考做出决策的投资者,或是用虚假的盈余数字满足委托方的业绩考核。
所谓真实盈余管理是指管理层通过真实的交易完成盈余的操纵,这些交易并不违背一般交易诚信公允的要求,但对企业经营发展来说却是非必要且不正常的(Roychowdhury,2006)。之所以管理层采用这种方式来进行盈余操纵是为了使股东相信他们是通过真实的生产经营活动来达到业绩指标的。
3.2 会计稳健性对盈余持续性的影响
(1)盈余结构
Ramakrishnan和Tomas认为各种类型的盈余的持续性不尽相同。企业的盈余可以划分为永久的会计盈余、暂时的会计盈余和与价格无关的会计盈余三类,盈余持续性则表现为这三个组成部分持续性的综合平均值。
(2)应计项目
在权责发生制下,收入的确认并不是以收到现金或银行存款为依据,而是以实质获得“所收到现金或银行存款的权利”为依据。所以,权责发生制的运用会导致收入现金流确认时间差异,从而产生现金盈佘和应计盈余。由于应计盈余的确认需要依据会计人员的估计,所以,估计值与未来实际收入可能存在差异。这种估计差异可能导致应计盈佘的持续性低于现金盈余的持续性。
3.3 会计稳健性对盈余可预测性的影响
盈余的可预测性往往取决于以下两个因素:
(1)盈余的可预测性在计量中一般表现为盈余的持续性。两期盈余信息之间的时间间隔越大,其间的相关性则会越低。一般认为,预测期盈余与上一期的盈余是最相关的。在实践操作中,一般会利用预测期的上一期或上两三期盈余来进行预测,受经济环境的影响,间隔较远的盈余信息往往不具备预测价值。持续的盈余被认为预测价值更高,而不可持续的盈余预测能力就越弱。
4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本文选择2008年——2012年在沪深两市股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并根据以下条件进行了数据的筛选:(1)由于金融保险业采用不同的会计准则,不存在可比性,因此剔除金融保险业上市公司;(2)剔除当年上市的公司;(3)副除样本中有数据缺失的公司。本文所有数据来源于CSMAR数据库。
经过筛选,最终取得8843个样本,其中,2008年有1462个样本,2009年有1502个样本,2010年有1631个样本,2011年有1968个样本,2012年有2252个样本。
5 总结
5.1 (1)本文采用经市场调整的Basu模型来检验中国A股市场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交叉变量显著为正,说明会计盈余对负的股票年度报酬率的反应要比会计盈余对正的股票年度报酬率反应更加敏感,即会计盈余对“坏消息”的反应比对“好消息”的反应更加及时充分,符合条件稳健性的定义。因此,可以验证,A股市场上市公司普遍存在会计稳健性,本文的研究前提存在。(2)本文采用C—Score来衡量会计稳健性,利用扩展的琼斯模型计算出非操级性应计利润额Dacc,以Dacc的绝对值DA来衡量应计盈余管理程度。控制住其他变量后,C—Score与DA显著负相关,说明会计稳健性对应计盈余管理有负的作用,会计稳健性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应计盈余管理。
5.2 未来研究展望
(1)对市场进行细分,可以针对主板市场和创业板、中小板市场分别研究,或是结合企业发展周期与行业周期,探讨不同类型的公司其会计稳健性对盈余质量的影响。(2)可以结合制度变迁、公司治理等因素,更加深入地探讨会计稳健性对盈余质量的影响。
[1] 程小可.2004.公司盈余质量评价与实证分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 李刚、夏冬林.2007.盈余持续性、盈余信息含量和投资组合回报中国会计评论
[3] 李娜、李世刚.2008.续亏公司盈余管理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财会月刊
[4] 李远鹏.2008.会计稳健性研究基于中国的实证发现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F272
A
1672-5832(2016)09-01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