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探讨

2016-11-27李明星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资源配置劳动力理论

李明星 吴 轩

(广西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

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探讨

李明星 吴 轩

(广西大学 广西 南宁 53000)

劳动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对经济的增长有着巨大的作用。如何有效利用有限的劳动力资源,获得最大的经济收益,这就是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所探讨的内容。但是是关于劳动力资源配置优化问题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本文提出了几个实现劳动力优化配置所需解决的核心问题,并试图从现有理论中找到答案。

劳动力资源劳动力市场;优化配置

在市场经济中,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涉及到三个核心问题:一是劳动力供求是如何趋向市场均衡,使劳动力在社会经济中形成一种相对稳定的配置?二是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目标和准则是什么?三是劳动力资源配置如何优化,其由劣至优的演化机制是怎样的?

劳动力市场理论的两大流派对第一个问题均有深入讨论。新古典劳动力市场理论将劳动力市场视为一个统一的竞争性市场,认为市场因素在工资水平和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起决定作用,劳动力供需达到均衡是市场竞争机制调节的结果。市场分割理论虽然分枝众多,其基本观点却是一致的,都认为劳动力市场并非统一的竞争性市场,而是被非经济性因素分割成若干细分市场,各细分市场的劳动力流动受到阻碍,相互之间不具有竞争性。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在劳动力交易价格形成及劳动力资源配置方面具有不同的运行机制,制度因素及其它社会因素取代市场因素成为劳动力交易价格形成及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决定力量。这些因素包括企业内部的规则和程序、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等。两相比较,市场分割理论解答了新古典理论未能解答的相同人力资本报酬不同、劳动力流动障碍等问题,显然更为贴近现实。

无论是新古典理论还是市场分割理论,都没有直接讨论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目标和准则。但从其理论探讨及政策建议中,也可以看出某些价值取向。新古典理论提出在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点,劳动力市场要在个体效用最大化的前提下达到出清的状态,即在均衡点,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贡献,生产者实现了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劳动者的收入也能与其边际贡献相符,且没有劳动力的超额供给。市场分割理论的价值取向则体现在其对现实的批判以及各种政策主张上。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二级市场的工人不能进入一级市场并不是因为他们缺乏必须的生产能力,而是因为一级市场的雇主和工人拒绝接纳他们,对他们采取雇佣歧视的态度;激进的市场理论更是认为工资差异和劳动力市场分割是资本家为了加强对劳动者的控制,实施各种歧视性的政策,建立工作等级制,有意分化工人阶级的结果。从政策主张看,市场分割理论提出了制订反歧视法、最低工资法,对雇佣不利条件的工人进行补贴,资助在职培训等政策主张。显然,市场分割理论较为关注失业、机会平等、分配公平等问题。综合各种劳动力市场理论,可以看到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目标是多元的,可从市场效率、充分就业、社会公平等不同的角度判断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程度。

关于第三个问题,一些劳动力市场理论也在不同程度上对劳动力资源配置由劣至优的演化机制进行了分析。新古典理论认为虽然短期内劳动力的个体差异会导致收入差异,同时造成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但从长期看市场的供求机制最终会使整个劳动力市场达到均衡。效率工资理论用工作转换模型、索罗模型、怠工模型说明了支付和保持较高的工资可以减少离职率,提高工人的努力程度和劳动生产率。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认为内部劳动力市场通过行政规则和程序、工作阶梯、锦标制度、工作评估体系等,降低了劳动力替换成本、产生动态效率、对雇员产生较强的激励。国内自改革开放后,有关市场经济环境下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逐渐引起人们关注,对于如何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也有诸多探讨。严昌涛提出了优化劳动力资源的四项税收政策选择,即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企业所得税、调整营业税政策和改目前的教育费附加为教育税,并适当提高税率。邱爽提出了优化配置我国劳动力资源的四大对策建议,包括保持适度快速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进一步改革劳动就业体制,推进劳动力配置的市场化。封蕾从劳动力资源配置角度,提出了废除二元户籍制度、二元就业制度、二元社会福利制度和医疗制度、二元教育制度、二元公共投入制度等二元制度的改革措施。可以看到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大体上可分为理论模型和政策建议两个部分,二者之间存在脱节。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上述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三个问题中,劳动力资源配置的优化目标和准则问题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一方面,对优化目标和相应准则的认识有助于将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研究从解释现状的层面延伸到改变现状的层面。在明确目标和准则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测量劳动力资源的初始配置与目标配置的差距,进而研究优化配置的问题。另一方面,对优化目标和相应准则的认识又是了解劳动力资源配置由劣至优的演化机制,探讨如何优化问题的基础。

[1] 姚先国,黎煦.劳动力市场分割:一个文献综述[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1):78-83.

[2] 陆铭,陈钊.内部劳动力市场理论评述[J].经济学动态,1998,(6):65-68.

[3] 严昌涛.经济全球化与优化我国劳动力资源配置的税收政策[J].税务研究,2003,(1):28-31.

[4] 邱爽.从规模经济、资产重组看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J].商业研究,2003,(5):12-15.

[5] 封蕾.从劳动力资源配置角度看二元社会制度及其改革[J].经济论坛,2009,(13):43-44.

李明星(1987—),男,汉,重庆,广西南宁市广西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吴轩(1990—),男,汉,河南,广西南宁市广西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

F272.92

A

1672-5832(2016)09-0293-01

猜你喜欢

资源配置劳动力理论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我国制造业资源配置概述
把资源配置到贫困人口最需要的地方
相对剥夺对农村劳动力迁移的影响
刑事侦查资源配置原则及其影响因素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