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体育课程与体育社团的相互影响①
——以肇庆学院轮滑项目为例

2016-11-27李灵超刘璐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15期
关键词:相互影响整合

李灵超刘璐

(1.肇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 广东肇庆 526061;2.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广东肇庆 526021)



高校体育课程与体育社团的相互影响①
——以肇庆学院轮滑项目为例

李灵超1刘璐2

(1.肇庆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 广东肇庆 526061;2.广东工商职业学院 广东肇庆 526021)

摘 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规范学生社团活动,未来高校群众体育不止存在体育课程,体育社团也是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重要途径和机构。通过对轮滑课程与轮滑社团的开展情况进行梳理,从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程度和兴趣培养方面为主干,有针对性的对肇庆学院轮滑项目的发展提出建议:(1)完善的轮滑社团激励制度,规范学生的训练与参与性;(2)增加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间和频率,使社团与教学联系起来;(3)教师参与多方指导,让学生掌握扎实的专项技术,为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做基奠。

关键词:高校体育社团 大学体育课程 相互影响 整合

学校是实现全民健身人群的一部分,大学体育作为高校的必修课程,一直以来备受各方关注,而大学体育在现阶段也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体育考核标准和学生体质测试没有让学生真正投入到体育当中。轮滑作为一个新兴项目在青少年当中受到广泛推广,其不仅多重健身功能,也是彰显青年个性、释放激情的运动。肇庆学院开设轮滑课程的场地设施相对较完善,虽没建成标准的速度轮滑场地,但在同类院校中具有专门的场地授课已实属先列,其轮滑项目受到了越来越多学生的青睐。校园体育社团的创办就非常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创办的过程可以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1]。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联系起来能够促进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体育活动有场所、有机构为其分担,从而达到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的目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以肇庆学院轮滑公共体育课程与轮滑社团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该文通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个案研究法对数据处理分析。

2 肇庆学院轮滑课程与轮滑社团开展情况

2.1轮滑公共课程开展情况

培养兴趣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前提,掌握技能是课程教学的基础,发展特长是课程教学的根本,终身锻炼是课程教学的目的,这4个层面是当今时代背景下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的指导思想[2]。高校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学生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要想达到全民健身,体育课和学生体育活动就占有主要位置。当前高校学生由于体育技能、运动水平的参差不齐,导致教学内容无法统一,即使有分层次的选项班,老师仍需重复讲授基本技术,这就导致部分悟性高、技能强的同学不喜欢体育课[3]。轮滑项目在南方不受季节的影响,其一年四季都能够开展,掌握扎实的轮滑专项技术,从而利用轮滑项目进行身体锻炼是轮滑课程的最终目标。肇庆学院的公共体育课程无论从项目的设置、教学大纲和内容的制定,还是基础体育设施和教师的引进上都在不断地向前推进,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育人方式。

2.1.1轮滑课程实数配比情况

轮滑课程自2003年开始授课以来,至今已有13年,其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比较成熟,有良好的基础。自2014—2015学期以来该校共有三名轮滑教师,其中两名教师担任公共体育教学任务,一名教师授课于体育专业学生,师资人数和学历配备较合理。担任公共体育教学的教师平均每人授课10个班级约900人,占全校公共必修课学生人数的4%,轮滑项目受到学生的关注,使学生付诸行动去学习。学校公共体育必修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以选项制为主,项目和教师是由学生自主选择,学生选择项目的动机主要为对项目感兴趣,有探索学习的精神。学校对大二学生选课的要求为修过得课程不可再第二年重复选择,对于课程的选择上体现出多样性,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参与锻炼的兴趣。

高校体育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每周2学时,而每周一次体育课程不能满足学生参与锻炼身体的需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肇庆学院的大学体育学大纲和执行计划做出了相应改变,教育部对学生体质测试做出进一步要求,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掌握练习方法和测试要求,使测试成绩真实有效,身体素质练习在不同学期在教学内容上占有不同的比例。现行的教学任务主要包含三部分,由于身体素质练习占有上课课时的比例,所以在专项理论和专项实践上会相应减少课时,学生的专项学习就被削减。轮滑作为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在大学校园中能够占有一席之地除了学生的参与性较高,还有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能够使学生很快接受,从而促进项目的发展,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但任何体育项目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技术才能够有所提高,所以现行的体育课时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1.2轮滑公共课程授课内容和授课对象层次

轮滑课程现执行的公共体育授课时间为18周,轮滑教学的第一学期为基础速度轮滑,第二学期为轮滑球或自由式轮滑(根据教师制定)。选择学习轮滑课的学生98%以上为零基础,授课内容是从陆地模仿到穿上轮滑鞋开始行走学习,所以学生的初始平台基本相同。由于学校师范专业和文科专业较多,在上课中女生人数多于男生,女生学习轮滑惧怕的心理使学生的技术发挥受到限制,在学习一学期后男女生的技术差距也比较突出,男生接受新技术能力好于女生,且男生技术好于女生。轮滑的基础学习是从直道滑行和弯道滑行开始,学生通过掌握基本的专项技术,为以后选择轮滑的其他项目打下基础。在学习轮滑课程以后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多数选择自由式轮滑和速度轮滑,从而为实现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专项根基。

2.2肇庆学院轮滑社团发展现状

体育社团是课外体育活动开展的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实现终身体育的基石,能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轮滑社团是学生学习轮滑技术与交流的平台,能够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每周两次以上的社团集中练习,使学生的体育逐渐步入生活化,让学生在课上没有熟练的技术或未能学到的技术在社团通过与相对技术较高的学生进行沟通能够促进学生的技术发展。

轮滑社团主要练习的内容为自由式轮滑,包括花式绕桩和花式刹停。加入轮滑社团的学生95%以上的学生接受过轮滑课程的学习,然而社团与课程的共同发展也是未来促进高校体育课程的趋势。在2014届肇庆学院轮滑入会的人数为137人,2015届的会员人数为147人,每年入会人员都呈现上升趋势。每次训练时间为2~4小时,主要的传授方式为高年级带动低年级,技术好的学生传授技术等级较低的学生。社团在每年10月进行招新,并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进行轮滑表演,彰显学生的轮滑技术,纳入更多的学生进入社团,其社团内部每年也会组织新会员之间和高手间的自由式轮滑比赛(包括花式过桩、速度过桩和花式刹停)。

3 制约轮滑课程与轮滑社团发展的因素

3.1上课时间与社团训练时间冲突,场地受限

在肇庆学院三名轮滑教师上课,教学任务较重,课程多,场地空闲时间少,每天7~8节课同时有两个班级上课,在周长为120m的场地出现了人满为患的场面。而很多学生在7~8节没有课,这个时间学生参与锻炼较集中,想主动来练习包括轮滑社团的学生每天也聚集在这个时间,使场地人员较密集也存在安全隐患,场地上对轮滑技术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对技术较弱的学生产生心理畏惧,影响学生的技术学习和发挥。

3.2教学课时数无法满足学生需求

大学体育必修课程每周一次2学时,学时的制定不能体现全民健身纲要的要求,也不能满足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需求。任何一项体育项目都需要反复练习技术动作来提高运动技能,然而轮滑作为一项持器械运动的项目,其入门和提高都需要经历反复练习与专业指导,才能提高运动技术。在教学内容配比中,每学期身体素质练习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使原本课时就不能满足学生专项技能的课程,间接地制约了学生专项发展。

3.3轮滑社团制度不清晰,没有规范性

体育课程因为是学校开设的,所以自然有其强大的执行力和规范性。至于体育社团,学生积极性纵然是有了,没有强有力的执行规则,也就造成了学生懒散、可去可不去的态度[3]。学校社团由于是学生自发组织,人员流动性较大,学生在加入社团后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督促去进行练习和参与,使部分学生处于最开始的三分钟热度,最终自动退团,这是在社团中常见的现象。体育社团管理滞后,缺少监控,内部管理松散,社团缺乏发展规划[4],是其制约轮滑社团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4 轮滑课程与轮滑社团相互整合,实现课内外一体化

轮滑课程主要讲授速度轮滑,多数学生从轮滑课程起步学习基础,从而对项目产生兴趣,然而由于学时限制,学生轮滑技术不熟练,对技术掌握不到位,从而影响锻炼效果,为提高专项技能学生不得不寻求另一种延续学习的方法,社团是体育课程的延展,是促进课程完善另一种途径,要使课程与社团的联系建立起来,加强沟通,教师参与指导,让轮滑社团更规范化、发挥各自的作用,促进两个群体间良性发展。

4.1教师参与指导,课程时间安排与社团相互协调

在社团当中很多技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处于带领位置,由于学生的活动范围只局限在学校里,教师可以参与进来,进行对外沟通,带领学生参与比赛,能够在比赛中提高专项技术。教师可对技术动作熟练掌握较好的学生进行培训,对于初学和技术较弱的学生,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五小课堂教学,让学生快速及时掌握技术,并改正错误动作。上课与社团练习时间发生的冲突,可以在时间安排上,课程时间的设置可每周空余出一个下午,供学生社团进行练习,如每周三下午为学生的体育社团活动日,教师无课可进行指导,为学生制定专项训练计划,使训练达到一定强度。

4.2学生参与轮滑社团活动与体育课程分数挂钩

大学体育教授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在调查轮滑社团中每年参与的人数虽不断增加,但与上课人数相比还差很多,要促进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除提高学习兴趣外还要与体育成绩挂钩。为了使学生更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可在体育课程总评中参与社团锻炼占总评10%,这样能够使学生不仅巩固课堂学习的内容,通过练习也能够提高专项技术。

4.3建立完善的社团制度,规范社团活动开展

社团管理建立制约激励制度,对学生的参与次数进行考勤,每次锻炼时间和强度应有一定的运动负荷量。缺少教师指导的体育社团,组织管理和社团活动处于松散状态,体育专项教师和直属监管学生社团的校团委部门,可以给予制度建立的意见,并为体育课程占有的总评比例提出指导性意见,并进行监督。

5 结语

轮滑教学课程是轮滑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地,社团是学生除课内以外的学习和练习组织,从课堂体育向课外延伸,是实现高校体育机制的完整呈现,两机构相互补充和促进。体育课程的设置与高水平学生的需求存在差距,体育课程的内容设置主要以基础学习为主,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学生接受能力不同,学习效果不同,通过社团与课程相互结合、相互影响,为不同的学生提高轮滑专项技术制定练习方案。因人而异让更多的学生感受体育课程与社团结合的魅力,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锻炼意识,是实现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邓瑞.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课程建设的研究[D].郑州大学,2011.

[2]谢燕歌,洪浩.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教学指导思想探索与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37(1):94-99.

[3]许兰,刘苏.高校体育课程与体育社团的融入发展[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6,4(24):10-11.

[4]崔树林,穆益林,李永华,等.大学生体育社团运作方式探索[J].体育学刊,2008,11(15):71-74.

College Sports Curriculum and the Sports Community Influence Each Other——In Zhaoqing University Roller Skating Program,For Example

LI Lingchao1LiuLu2
(1.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ZhaoQing University, Zhaoqing Guangdong,526061,China;2. Guangdong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Zhaoqing Guangdong,526021,China)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tudents,the standard student club activities,mass spor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future there is more than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the sports community is also a important way of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and institutions.Through the developing circumstance of roller skating curriculum and roller skating club,from raising the degree of student participation in sports and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interest,give priority to dry,targeted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zhaoqing university roller skating project:(1)Improve the roller skating club incentive system,the standard of students'training and participation;(2)Increase students participate in physical exercise time and frequency,make the club linked with teaching;(3)The teachers to participate in various guidance,let the students master the special technology of solid for exercise,improve physical quality to do a drink.

Key Words:College sports community;The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Interact with each other;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5(c)-0116-03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15.116

作者简介:①李灵超(1988,2—),女,汉,黑龙江省青冈县人,硕士,职称:助教,研究方向:速度滑冰教学与训练、轮滑教学。

猜你喜欢

相互影响整合
目标激励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声乐作品与声乐演唱的关系探究
地价与房价的相互影响关系
再论中国琵琶的起源及发展
试论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浅析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