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报纸副刊文艺性的两难
2016-11-27王宇航
◎王宇航
双池献余
谈谈报纸副刊文艺性的两难
◎王宇航
近年来,受媒体生态变革及受众诉求多元化的影响,文艺副刊显得有些“喧哗与骚动”,人们多认为是文化大环境的变化招致了这样的结果。显而易见的是,片面强调对读者的百般迎合而非引导,注重纯粹娱乐而非情感陶冶,必然就缺少了副刊本应具备的价值品位和精神钙质;另一方面,素以精英文化为取向的文艺副刊也确实在大众文化渐成主流的当下难以发力。那么,面对读者的进一步细分,是强调读者需求的决定性,还是强调文化导向的决定性呢?二者之间的鸿沟会越来越深吗?如果是这样,这种两难的困惑到底是周期上的,还是结构上的呢?
文艺副刊作为报纸的传统阵地,其内容是一个具有较高文化品位的板块。在新闻史中,文艺副刊像是一面特殊的镜子,以其不可替代的方式反映着文化的整体性,参与着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叙事,与时代相生相伴,构建着中国人在时代生活中的精神图景。
报纸副刊的文艺性是与新闻版面相较而言的,指副刊在形式特征上更富于审美性这一特点。虽然副刊久以文化品味著称,但是在进入全媒体时代以来,随着纸质媒体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和数字阅读的兴起,读者的阅读需求与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艺副刊的读者流失正成为当下副刊面临的一大挑战,也使其在被动中逐渐改变了与读者的传统约规。
选择阅读文艺副刊,与读者自身的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收入等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我们可以看到,伴随着商业氛围的日益浓厚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文化作为一种通俗的商业性文化席卷而来,其对象直指大众文化消费,并呈现出了泛娱乐化的倾向,乃至于大众文化对精英文化的嘲讽使后者愈发难以立足,这些耐人寻味的深刻变化其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人们的预料。面对如此的尖锐理念冲突,文艺副刊以文化人的目标与原则于不经意间被边缘化了。当以文化精神为职守的副刊同仁在面对芜杂的大众文化望洋兴叹时,启蒙的光辉无可挽回地黯淡了,这也常被视为当前文艺副刊中精英文化渐渐式微的原因之一。
文艺副刊确实在纯文学和严肃艺术失去了其往日的轰动效应后有所弱化,但终究不能说明其本身的没落,因为文艺副刊拥有的是一个分众多元的读者群体。而真正的问题在于,当前多见的文艺副刊总是尝试在雅俗共赏的机械调和中步步为营,呈现出的是一个面貌模糊、个性尽失的基本形态。传统副刊的文化追求本身也应该是构成文化生态的一个有机部分,并包含了一定的意识形态逻辑,这既是增强报纸竞争力的发展需要,也是报人应有的责任担当。在这样一个艰难的探索时期,我们理应为那些具有文化气质的报纸副刊谋求一个更为清晰的市场定位,同时探讨如何以更为合理的配比来培育它的生命力,而不是任其在读者至上和自说自话的分野中沉沦。
从长远来看,何以生产出丰厚扎实、富于营养的文化副刊来呢?笔者尝试结合两个方面的思考对这一话题进行探讨。
以文化含量为标榜,树立清晰的价值取向
在一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文艺副刊确应有其风格各异的不同样式,无论是高雅的或是通俗的,精神性的或是实用性的,只要是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就有其存在的意义。然而,文艺副刊的文化选择也应有其原则,或称之为文化操守,即以富于“钙质”的文化资源来丰富读者的精神空间。但就目前我国报纸文艺副刊所呈现的基本面貌来看,很多文艺副刊在文化价值的选择和定位上并不清晰,面对正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所呈现出的在文化上的复杂性,以及人们在价值观上的变化,并没有很好地归纳和引导,而这本应是文艺副刊的传统优势。由此,我们应该强调的是,以文艺的方式反映历史进程、见证文化发展,注重报道具有社会导向性的现象级的文化事件,客观推介、评析严肃题材的文学作品,只有深耕于这些题材厚重的传统领域,才能真正铸就一份文艺副刊的品牌价值,使其拥有旺盛的生命力。
文艺报道尽管是独立于新闻报道的一种体裁,但作为附着在新闻纸上的文学,文艺副刊更注重新闻性和时效性,更注重现实性和时代感,更注重读者的所思所想,这与一般的文学艺术类刊物书斋化地探讨问题是有明显区别的。由于报纸出版周期短,因此,文艺副刊可以对时事热点做出最快的文艺化的反映,这正是报纸文艺副刊的优长所在。文艺副刊的编辑应以专业的文艺素养、敏锐的新闻嗅觉、匠心独运的操作手法,在文化新闻出现后,用扎实的新闻作品,第一时间在报纸上刊出,使其在最短的时间内,像新闻一样满足读者对这种高端见解的信息需求,并通过系列化的报道扩大舆论影响,逐渐形成自有的文化品牌。比如,当新的审美风格和创作趋向的产生、重大题材影视作品的播出、书籍的热销、著名作家的纪念、文学奖得主的产生等等,都是文化领域内备受关注的事件,我们可以文艺批评和纪实文学为体裁,对新闻版报道的新闻事件进行补充或引申,也正是文艺副刊趁势出击、大显身手的绝好时机。
以感性的视角给新闻加温,促进文化报道文本价值的实现
如今,读者对文艺副刊的期待,已经不再是哲理美文的首发阵地和文艺家的摇篮。报纸的文艺副刊作为新闻版面的延伸,与新闻的融合也就显得格外重要。文本的价值实现,不是作者和编辑单向所能决定的,这就要求文艺副刊与时事热点的融合要善于把握那些真正具有趣味性、思考性和讨论空间的新闻话题,手法上要做到角度新颖、深入浅出,不可流于浅显,着力满足读者接近新闻现场的好奇心。究其根本,正是文艺副刊以充满感性的阅读视角,对新闻事件立体化的透析,使时事热点在心理层面得到进一步升温,时刻提醒着人们要对周围世界有所回应,让读者在感到眼前一亮的同时,更能促进思考,并引发社会舆论场的讨论。
我们应该看到,文艺副刊的报纸文本同读者期待之间的审美距离始终存在,而且只有当文本所传达的经验视野与读者的期待顺向而又适度时,读者接受的兴趣才最强烈。因此,在坚持办刊宗旨和特色定位当中,我们可以把顺向适度看做操作文化报道的一个重要标尺,尽可能在满足读者需要的同时,也能注重提高读者的阅读品位,通过不断创新的版面语言、文本语汇,让读者读有所思、读有所感,常读常新、不离不弃,从而真正影响其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评价,以此提高报纸文艺副刊的文化引导力和新闻影响力。
在现有的文化环境中,让报纸的文艺副刊像以往那样灼灼其华实属不易,然而,文艺副刊总能被证明自有其价值和生命力,问题的核心在于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发展文艺副刊,发展方式和办刊思路将直接决定其功能和使命,而这尚且需要编读之间更进一步的沟通和理解。
(王宇航,民革党员,《团结报》文化周刊编辑/责编卢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