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创新管理研究

2016-11-26赵冠华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3期
关键词:管理创新高校图书馆

赵冠华

【摘要】高校图书馆进行创新管理是顺应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图书馆要想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就要对传统的管理理念及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以目前的高校图书馆发展来看,图书管理工作处于一种管理滞后的局面,笔者作为一名从事该工作的教师,认为高校图书馆要想更好的服务于高校,服务于学生,应加强创新管理工作,本文就高校图书馆如何进行创新管理谈几点看法,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帮助。

【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 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197-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知识已经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追求知识创新对于推动社会的整体发展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新时期为了更好地发挥图书馆对于知识创新以及科技进步的作用,对图书馆的管理除了强化图书馆知识信息的收集、处理、保存和传播等基本功能外,更应该优化图书馆管理模式,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构建数字化、网络化和综合化的现代图书馆,以适应时代对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推动我国科研教育更好的向前发展。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一)新形势下高等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改革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机遇和挑战并存,风险和希望同在。在“合校”、“扩招”的改革大潮下,为了学校自身的发展,各个高等院校在各方面建设都不容有失,在我国颁布的《普通高校图书馆规程》中要求,作为学校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意义,是学校总体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要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匹配。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进行变革创新,以此来促进高校的建设和发展。

(二)图书馆自身建设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网络化的浪潮下,图书馆必须走出分散的文献体制模式,积极的向数字化和虚拟化转变,积极进行革新,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享,转变服务理念,提高人员的素质和服务水平,改革管理体制,促进图书馆服务功能多样化。

二、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的策略

(一)有效利用现代化设施

图书馆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规模和发展的需求,要能满足现有以及未来发展的人员、场所和资源的需要。在引进图书等资源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引进,提高馆藏资源的有效性。图书馆的建设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设施、资源。比如,采用电子化的借阅管理及信息查询系统等,以方便管理和查询。同时,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信息化管理技术对资源进行信息化管理。同时,要建立完备的资源管理制度,使管理人员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也规范和界定读者的行为,加强技术方面的管理。

(二)高校图书馆必须要努力实现馆藏的专业化和特色化

当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在馆藏方面呈现出专业化和特色化的新趋势。因此,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各高校要加强图书馆馆藏建设,努力实现图书馆馆藏的专业化和特色化。一方面,各高校需要完善图书馆之间的互借制度。在高校的图书馆之间建立一种互借制度,实质上就为各高校师生提供了一个信息资源共享平台,以最大程度上实现馆藏资源的共享;另一方面,各高校应根据本院校的自身特点,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图书馆。由于不同的高校均有自身的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因此各高校在馆藏建设中,要立足于自己的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使本校学科组成为系统的管理体系。

(三)高校图书馆管理人才培养创新

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是一项服务性、技术性、学术性和创造性很强的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目前,高校图书馆迫切需要一大批道德品质高、职业操守好、情报意识强、专业技术过硬、知识结构合理、网络技术丰富的专门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只有具备德才兼备的良好索质,熟练掌握图书管理和网络信息管理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为读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因此,必须加强高校图书馆管理人才培养上的创新。

(四)更新管理理念,开展实时服务

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要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树立新的理念:一是用管理创新促进服务创新的理念。管理是手段,通过整合、开发各方面的有效资源,运用有效的方法,实现服务的目的,为用户提供全面高效,个性多元的服务,让用户快速灵活地使用图书馆。二是尊重用户权利的理念。图书馆用户的权利包括文献信息的使用权,馆藏信息的知情权以及人格的受尊重权。用户在使用图书馆的过程中表现为自主阅读权、消费信息权、财产安全保障权、个人隐私权、接受服务权等。高校图书馆应尊重每一位用户的权利。三是全员参与创新的理念。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与图书馆日常开展的服务工作分不开,每位馆员对自身的工作岗位最熟悉和了解,也最容易发现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位馆员如果都树立创新意识和观念,通过探讨交流,经验总结,上下沟通,变“被动”为“主动”,得出新的措施和方案来推动图书馆管理创新。

(五)高校图书馆激励机制创新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活力不足,馆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关键原因是没有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应是一套注重工作数量与质量考核相结合,能体现工作绩效水平差异、客观反映工作业绩,同时便于建立检查、考核的量化指标体系。这种激励机制能有效改变工作中“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局面。真正做到薪酬与岗位职责挂钩,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进一步达到珍惜和尊重人的劳动成果,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结束语

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网络信息化成为主流,高校图书馆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谋求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重视用户心理反馈,在此基础上进行管理创新,从而改善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环境,体现高校图书馆在传承文化和创新知识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高校图书馆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娟.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 青春岁月. 2015(07)

[2]杨华.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 科技风. 2015(06)

[3]李娟.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探讨[J]. 黑龙江史志. 2015(03)

[4]徐川淇.高校图书馆促进教学的功能:失调与优化[J]. 交通企业管理. 2016(08)

[5]王娅娟.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常见问题及对策[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08)

猜你喜欢

管理创新高校图书馆
图书馆
调度指挥在铁路货运改革中的管理创新
市政设施建设管理探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