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个性化阅读充满活力

2016-11-26熊巧芝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3期
关键词:活力阅读个性化

熊巧芝

【摘要】小学生个性化阅读应充分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理,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自己的阅读、研读为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阅读思想。个性化阅读还指在课内和课外阅读过程中,让学生自己阅读文本、理解文本、把握文本,真正实现阅读的个性化。

【关键词】个性化 阅读 活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167-01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个性化阅读的概念,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阅读过程是阅读个体感悟和理解的过程,是一种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它是学生借助文本中与作者对话的心理过程,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它是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性、创造性感受、理解、鉴赏文本的过程,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气质、生活经验、心境情趣的千差万别,作为阅读的主体,学生们在每时每刻展示着自己的个性。我们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顾及学生的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加强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那怎样引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呢?

一、大量阅读、长期积累是实施个性化阅读的重要基础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大量阅读,就没有积累;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也绝不可能有真正的听说读写能力,当然学不好语文。有了足够量的阅读积累,与文学作品的共鸣感就会逐渐增强,进而产生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提高对语文的感悟能力。因此,大量阅读是个性化阅读的重要基础。

要求学生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扩展自己的阅读面;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加强课外阅读量,勤做读书笔记。学生的阅读量大,了解的知识就广博,积累的语言材料就充分。建议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自己认为优美的词语、精彩的段落,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名言、警句、格言,积累对自己有启迪的语言材料,并将这些内容背诵下来。积累语文材料,其实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可以把它看作是生活经验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大脑,将成为学生的终身营养,也就是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

二、学生的自主性是个性化阅读的关键

要想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彰显个性的风采,前提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主体感受,让学生活动自主。

(一)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在进行个性化阅读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自主取舍学习对象,教师在教同一篇课文时,可以给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权利,在课堂上,我们常说:“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来读一读。”这就是体现了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自主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和阅读兴趣的不同,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在个性化阅读中讲求兴趣。正确运用兴趣规律,能促使学生不断增长求知欲望,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自我体验阅读的快乐,从而形成独到的见解,发展阅读个性,提高阅读水平。

例如在学习《西门豹》这课时,就可以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自然段来学,这样把长课文化短课文来学,学生就不会感到吃力,学习起来就有成就感。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

学生因各人的知识水平不一,又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表现为不同的个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用自己认为最佳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师加以适当的引导,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是边想边读,可以是边表演边读,可以集体读,个人读,也可以是批注阅读,学生通过有感而发,有疑而注,有得而写,满足个体学习的需要,促进个性品质的发展,当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阅读时,他们会学得主动、自觉、轻松、愉快,把学习当作一种享受,而不是被迫的痛苦和无奈。例如在学习《荷花》这课时,可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可以美美的朗读,可以表演等等,这样教师给予学生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读书效率也就提高了。

三、教师的主导性是正确的个性化阅读的保证

由于学生自我经验的局限性,在个性化阅读中学生不免会有一些不正确的理解,甚至是荒谬的地方,对于学生的这些体验,教师要多一些尊重,多一些交流,要给学生敞开心扉说想法的空间,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从中了解学生的理解方式、水平、给予引导纠正,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启迪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大胆质疑,自我释疑 。要让学生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学生经过个性化的阅读思考,提出的问题有时会极有价值,能问在点子上,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阅读,提出的问题越多,课堂上求知的兴趣就越浓,接受知识就越快。另外,让学生在个体阅读、思考的基础上有所感悟,有所疑问,正是个性发展的外在表现。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多问问学生“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鼓励学生质疑,培养质疑问难的品质,打开思维的闸门,使学生在探究中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同时,还要鼓励学生自我释疑,让学生更深层地走进文本,各抒己见,使学生在讨论中精于分析问题,巧于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才有质的提高。

总的来说,教育的生机与活力,在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只有倡导个性化阅读,才能使语文教学“活”起来。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浅谈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吴振华,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年3月第3期

猜你喜欢

活力阅读个性化
活力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改制增添活力
收回编制 激发活力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