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抓住本质,对症下药

2016-11-26狄秀梅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6年23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狄秀梅

【摘要】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能总结出大部分的化学理论与定律,这是化学这一学科最显著的学科性质。但目前,我国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直接影响着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水平。本文立足于抓住本质,对症下药,通过具体分析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症结与对策,以便提升高中化学的实验教学效率。

【关键词】高中化学 实验教学 优化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3-0097-01

高中化学是一门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将理论与实验内容有效结合起来,使学生能通过化学实验了解化学现象并总结出相关理论,逐渐提升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

一、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症结分析

(一)实验内容与教材脱节,缺乏有效的实验设计

在当前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老师已经充分认识到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性,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围绕高中化学教学目标开展化学实验活动,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实验设计,从而难以让学生对化学实验缺乏针对性的主观认知。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实验操作示范下盲目的模仿实验过程,缺乏直接教育的目的性,这样不但难以让学生更加深入掌握化学实验现象,而且还很容易导致实验偏离教材内容,从而影响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效率。

(二)实践创造性不突出,影响学生自我意识的发挥

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是基于化学教材的验证性实验,其重视的是学生是否能按照课本要求,并在教师的操作演示下复制出化学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虽能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但实验的过程缺乏探究性,忽略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从而严重影响到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长而久之,还会打击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影响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完成。

(三)尚未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注重实验的结果而忽略了实验的过程,错误的认为只要有少部分学生积极的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并掌握了相关的化学实验知识便算完成了教学目标。对于其他只是因为好玩参与实验的学生,只要按照既定的流程完成了实验便可,并不要求学生再深入探究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此外,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教师认为通过利用现代先进的多媒体技术演示实验的全过程,能够让化学实验现象更加直观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而这样的实验方法不但对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培养不利,而且还会影响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化学知识。

二、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症结的改进策略

(一)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注重实验设计

传统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学生往往是在教师的实验操作示范后,盲目的模仿实验过程,这样的教学方式缺乏直接的目的性,进而出现了化学实验与教学内容脱节的现象。因此,为了治疗这个症结,便需要高中化学老师对症下药,首先明确化学实验教学的目标,再紧密围绕化学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流程,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优化化学实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记忆化学实验知识,从而真正实现化学理论与实验教学的结合,有效提升高中化学实验的教学水平。

例如,在进行“浓硫酸与铜”的实验教学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实验目标,即验证浓硫酸的氧化性特性,然后引导学生预设实验中出现化学现象的原因,如实验中为何会出现刺激性气味,实验液体的颜色为何会发生变化等;最后,让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归纳并总结这些问题,让实验教学顺利进行,并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的严谨性与科学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在开展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拓展,如设置下列问题:实验中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该如何收集,其是否会污染环境等,以此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化学知识,从而保证高中化学实验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探索,培养创新能力

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探索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实验探究不仅能满足高中生的心理需求,更是化学实验课程的必然要求。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自主进行实验探究,以此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好的完成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目标。

例如:为了探究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250mL烧杯2个、玻璃片、滤纸、小刀、镊子、坩埚(或蒸发皿)、泥三角、三脚架、坩埚钳、药匙、试管若干、酒精灯、火柴等实验仪器,以及金属钠、硫酸铜溶液、蒸馏水等实验试剂;然后,老师再组织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探究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第一步观察新切开的钠的表面在空气中会不会发生变化。第二步把这一小块钠放在坩埚里加热,观察现象。第三步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取少量金属钠燃烧的产物于试管中,观察现象,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试管中,观察现象。通过学生自主实验,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钠的化学性质。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高中化学教师在实验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面对学生提出的质疑要耐心讲解,不要妄下评论,充分发挥自身引导者的作用,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同时,针对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应给予适当的指导,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是一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注重理论的讲解而忽略了实验教学。只有将理论结合实验,才能真正发挥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作用,进而完成高中化学课程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丁丹丹.解决实验“顽疾”,优化教学效果——高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症结分析[J].中学课程资源,2014(2):14-15.

[2]冯文万.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的症结与解决方法探讨[J].时代教育,2016(4):166-166.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守恒法在高中化学解题中的应用探析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云计算的计算机实验教学探讨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